帝国政改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线装书局  作者:雪珥  页数:304  
Tag标签:无  

前言

代序难以复制的大清王爷150年前的1860年9月,英法联军的隆隆炮声将大清王朝的咸丰皇帝赶到热河“狩猎”,而咸丰则将京城的烂摊子丢给了自己的弟弟——时年27岁的恭亲王奕?。几天后,攻入北京的侵略者悍然将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付之一炬。临危受命的奕?亲历了种种耻辱,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以割地赔款的代价使内忧外患的帝国有了难得的平静。可能恭亲王本人也没有想到,在此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将会在大清王朝扮演一个极为特殊的角色。在历史浪潮的颠簸中,恭亲王站到了舵手的岗位上,极力维持着大清帝国这艘破败的巨轮缓慢前行,直至心力交瘁。回顾起来,恭亲王奕?的一生确实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先是在与咸丰的储君之争中功亏一篑,被封为恭亲王后不久便受到咸丰的猜忌和排挤。经过与外国交涉的历练,勇于任事的奕?开始奠定自己在政坛的地位。咸丰死后,他抓住机遇,同慈禧共同发动辛酉政变,控制了中枢机关,总揽清朝内政外交,成为权势显赫的铁帽子王。作为清廷贵族中难得的有才识者,恭亲王奕?几乎一手导演了随后30年间的王朝改革,可谓当之无愧的“总设计师”。从总理衙门到洋务运动,从近代海军到近代教育,使本已痼疾缠身的王朝居然出现了颇具声势的“同光中兴”,可谓厥功至伟。   遗憾的是,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奕?始终无法摆脱慈禧太后的阴影,不得不一次次在宦海沉浮中挣扎,最终抱憾辞世。但是历史不会忘记奕?,他的时代抱负和政治智慧至今仍值得后人思考。19世纪后半叶,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处于急剧发展时期,中华帝国却裹足不前。清朝军队虽然屡屡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蒙羞,但多数士大夫仍然顽固地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旧梦中,无事则空谈气节,有事则颟顸畏缩。即使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恭亲王,也是在极为艰难地实施满腔抱负。事实证明,在其一生的改革努力中,奕?几乎无时无刻不受到保守势力的牵掣。他首先必须在权力斗争的夹缝中谋生存,然后才能小心翼翼地为王朝谋发展,其代价便是个人命运的几番沉浮以及朝野舆论的毁誉参半。正如本书作者曾经感慨的:“尽管恭亲王早已获得了‘鬼子六’的雅号,被人们贴上了自由派的标签,但是,除了蔡寿祺之类投机钻营的举报者外,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对他的人品及政治品格有过怀疑。这种稳健的政治手法,使恭亲王在关键时刻既能推动改革不断前进,也能掩护激进的改革者从反对的声浪中逃生。”岁月如烟,那位曾经书写了一段传奇的恭亲王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过他的府第倒是在历经沧海之后得以保存。如今,在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西南角,有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荫荫的街巷,当年门前车水马龙的恭王府就坐落在这里。作为现存清代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建筑,恭王府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旅游景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近些年来这里的游人如织,但绝大多数看客都是为着恭王府曾经的主人——著名权臣和珅而来的。现代的人们往往会对虚构的电视剧趋之若鹜,却对真实的历史漠然置之,这恐怕要算恭亲王奕?的又一重悲哀了吧。著名学者侯仁之先生曾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在浮躁喧嚣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体味这其中的含义呢?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现今恭王府的管理者,我由衷钦佩雪珥先生非凡的历史见地。虽然雪珥自称为非职业历史拾荒者,但他多年来始终以独特的视角致力于中国近代改革史的研究,成果斐然,其已出版的《大东亚的沉没》《绝版甲午》及《国运1909》等作品均引起了热烈反响即是明证。在雪珥看来,恭王府曾经的主人——恭亲王奕?堪称是中国近代改革的源头。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本人曾多次前来恭王府实地搜寻资料,凭吊历史,最终写成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代亲王在那个云谲波诡的年代中的飒爽英姿和痛苦无奈……毫无疑问,恭亲王的传奇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的绝版,但我希望像雪珥先生这样的杰出研究永远不会绝版。2010年8月于恭王府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 孙旭光栏杆猛拍春梦惊自序体制内的改革者,一面要和光同尘,一面要负重前进,艰难而孤独。掌声难得,嘘声易起,本想“左右逢源”,却往往是“左右为难”,上下不讨好,里外不是人。光绪皇帝乘坐着奥地利赠送的雪橇,8名踩着冰刀的太监如同北极犬一般,带着他在冰面上滑行17月的鹅毛大雪,飞飞扬扬地飘落在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上。套在厚厚的雪橇鞋里,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行路难。只有踏上雪橇板,才能从滑行的轻快中体会到减少摩擦所带来的快感。这种快感,应该是大家都喜欢的,至少光绪皇帝也喜欢。这张发表于英国《图片报》(The Graphic)的版画,描绘的是光绪皇帝在北海冰冻的湖面上,乘坐着奥地利赠送的雪橇。拉雪橇的,是极具大清特色的“驯鹿”——8名太监,他们熟练地踩着同样是舶来品的冰刀鞋,带着帝国的最高元首,在冰面上滑行。夜晚,守着熊熊燃烧的壁炉,孩子们熟睡的呼吸在屋子里轻轻回荡。看着手中发黄的老报纸,1895年1月19日的出版日期清晰地标注在报头边上。百年的历史,与窗外那银装素裹的无尽山河相比,无非是弹指一挥间。一个帝国,就如同雪橇急速而过留下的雪痕,随即被时光的严寒封上,镜面似的光亮得几乎不留痕迹,让人感慨岁月无情。雪峰上的天空无比澄澈,南十字星闪烁,北斗星已无处可循。即便斗转星移,却总是有颗星在指引着暗夜的方向,令你无法质疑造物主的神奇。2半年前,我也是在漫天的风雪中,第一次走进了后海边的恭王府。游人如织,都是来参观“和珅他家”的。中国人实在太渴望成功了,对于成功的路径并不在意,走正途也好,捞偏门也罢,只要能成功,哪怕如同流星般地划过长空,也能成为万人仰慕的榜样。在一道道流星的灿烂光芒下,那些恒星倒是显得晦暗、无趣。恭亲王就是这样的一颗恒星。作为中国近代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画圈者,他不仅将那个被后世描绘为“腐朽、没落、反动”的大清王朝延长了半个多世纪的生命,并且在历经千年的自大后,第一次将中央帝国请下了神龛,主动平视——而非俯视,亦非被人打翻在地后被迫仰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被革命者痛斥为“鞑虏”的少数民族政权,清帝国以自己近300年的历史,打破了“胡人无百年运”的宿命咒语,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拷问着无数后人:走了那么久,我们究竟离起点有多远?离终点又有多远呢?无数的大王旗换了又换,无数的海誓山盟说了又说,仿佛戏台上的斑斓戏袍和假声念白,曲终人散,如果失去了戏台,我们还能找到自己真正的角色吗?这是一个吊诡的现象:在主流话语体系对清王朝的普遍贬低和诅咒中,清王朝留下来的各种遗产,尤其是前30年经济改革(洋务运动)和后10年政治改革(清末新政)的经验教训,却成为后世自觉不自觉的效仿对象。历史的传承,其实并不是人力所能切断的。3作为大国的“总理”、血统最为高贵的皇族、同时代人中难得的清醒者,恭亲王实在是太低调了,他的光芒被掩盖在太后那巨大的宝座阴影下和那些充满八股陈词的公文之中。后人刻薄地说他“一生为奴”,却不知这并非个性的选择,而是中国特色的权力运作的定位结果。作为接近最高权力的“老二”,如果不甘寂寞,就只有两种结局:成为老大,或者成为零,all or nothing。这种胜者通吃的零和游戏,注定了中国的舞台上只能上演独角戏,梁启超称之为“一人为刚万夫柔”。于是,恭亲王便只能“柔”,在政治精神层面上自我阉割,以便在权力这一强效的春药面前令人放心。恭亲王故后,这座豪宅很少有人关注,除了后世那位赢得万千民心的周恩来。不知未来的史家们,该如何解读日理万机的周恩来,何以会无数次地、低调地来到这里,并将尽早开放恭王府作为其政治遗嘱之一?4恭亲王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悬念。他曾经写过一首七律,怀念他曾经的助手宝鋆:只将茶蕣代云觥,竹坞无尘水槛清。金紫满身皆外物,文章千古亦虚名。因逢淑景开佳宴,自趁新年贺太平。猛拍栏杆思往事,一场春梦不分明。这本是一杯盛满了牢骚的女儿红,却在“猛拍栏杆思往事”一句中,露出了烧刀子般的峥嵘烈度。“拍栏杆”这种方式,最早是一位名叫刘孟节的宋人记录的,刘诗人常感怀才不遇,写下了“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到了辛弃疾那里,就不仅“栏杆拍遍”,还要“把吴勾看了”,一手拿着刀剑,一手猛拍栏杆,这就不只是抑郁,而且十分愤懑了。恭亲王为何而抑郁呢?又为何而愤懑呢?更为吊诡的是,他后来又把“猛拍栏杆思往事”一句删除,改成了“吟寄短篇追往事”,拿刀子改成了拿笔杆子,拍栏杆改成了写作文,硬生生地将一盘重辣重麻的川菜,改成了温润甜腻的苏点。或许,逝者如斯,恭亲王想不豁达都难,牢骚太盛防肠断呀……5《绝版恭亲王》这个系列在报纸上连载时,一些读者悄然而热烈地反馈:这是一本中国官场的教科书。我不禁愕然。在我想来,这本该是中国改革史的另类记录和解读。我曾经认真地回头检查,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有心所栽的花成了无意所插的柳,却随即释然。原来,中国式的花、柳竟是如此难分难解,权谋几乎无时无刻不是生活中的主旋律。无怪乎我的上本改革史小书《国运1909》,被一些朋友当作了“官场导读”,相互推荐,居然多次登上排行榜。这种特殊的市场“被定位”,导致我的读者大多是沉默的一群。他们在看,他们也在思考,但他们不说。不说,不是因为不会说,而是因为不便说,也不想说。我曾经的师长、红墙内的一位显宦,据说看了我的专栏彻夜难眠,长叹一声后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难啊!我似乎恍然大悟:他们并非喜欢我的文字,而是与文中的主人公产生了共鸣。体制内的改革者,一面要和光同尘,一面要负重前进,艰难而孤独。掌声难得,嘘声易起,本想“左右逢源”,却往往是“左右为难”,上下不讨好,里外不是人。这种“势禁形格”下的痛楚,但凡是想有所作为的当家人,都能感同身受。如果这本小书果能令“当家人”们产生小小共鸣,就算被人称作“官场教科书”,又如何呢?6现今恭王府的管理者们,的确很让我大吃了一惊。最初我是纯粹从一个游客和商人的角度,惊叹于这么一家文化部直属的文保机构,居然能把一个没落了百年的王府,经营得有声有色,再度验证了体制中本就有不少能人,只是如何发挥而已。而当我有幸参观了他们的资料库,并向他们的研究人员讨教切磋后,那种只在象牙塔内弥漫的书卷气,十分令我陶醉。作为中国王府文化的研究中心,他们在这个喧嚣的年代里,依然默默地守着古卷青灯,保存和琢磨着民族记忆中最可宝贵的一部分。我必须向他们表达我的谢意,并在澳洲的星空下为他们祷告祈福:——孙旭光博士,如今恭王府的“总管”,一位年轻的学者型官员,他的史学修为、开明态度及经营能力,令我折服;——刘霞大姐,恭王府管理中心副主任,她的热情及对恭王府一草一木的极度熟悉,帮助我在最短时间内领略了恭王府的底蕴;——陈光大姐,恭王府的学术领头人,一位从事过很多年艰苦的野外考古的专家,踏实、勤勉、低调、博学,令我受益良多……7又开始下雪了,真正的六月雪,万里外的故国想必早已一片火热。明天不知道是否还能登顶,去拍拍那被冰雪包裹着的栏杆?2010年7月6日记于澳洲阿尔卑斯山

内容概要

  晚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有人说是李鸿章,那是不准确的,李鸿章无非是前台的操盘手兼新闻发言人,知名度高而已。真正画圈、掌舵的则是恭亲王奕?。
  主观上不想折腾,客观上无力折腾,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这是恭亲王发动体制内改革的基本特征,也是恭亲王能够四两拨千斤、举重若轻而且保持自我低调的原因所在。中国近代改革史那些公认的改革实践先驱们,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背后,其实都站着一个低调的恭亲王为他们保驾护航。尤其在早期的改革中,他们瞻前顾后、逡巡不前,恭亲王就在背后推着他们。
  奕?拉开了中国近代一个半世纪改革的序幕,从内忧外患的荆棘丛中辟开强国之路,摸着石头过河,他奠定了中国近代改革开放的基调……
  “中国近代改革史”研究者、澳大利亚华人学者雪珥,以独特的视角,犀利的笔锋,丰富的海外史料,为我们展现了恭亲王奕新被湮没的风采和晚清改革当家人的艰难酸楚。

作者简介

  雪珥,澳大利亚太平绅士,职业商人,非职业历史拾荒者,中国改革史窥探者。现兼任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CEFC)、京华财经智库、同明德国学馆等机构顾问,及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经营报》专栏作家。

书籍目录

代序?难以复制的大清王爷
自序?栏杆猛拍春梦惊
第一章?叔嫂共和
风啸天安门 ?
叔嫂共和?一国两制/
总理的劳碌相
第二章?皇家无亲
“窝囊”王爷绵里针
伟大领袖六合彩 ?
王爷蓝筹股
第三章?风中芦苇
风中芦苇 ?
“谋杀”同治帝
中南海的脐带 ?
紫禁城的平衡木
周公之死
第四章?老大帝国
英国议会:大清稳定压倒一切
枪杆子里出政权 ?
洋干部下岗
谁家的走狗
【资料】刺破大清的泡沫
——赫德《局外旁观论》原文
第五章?美国兄弟
华盛顿的定情信物 ?
黄龙旗下的美国葬礼
美利坚雪中送炭 ?
谁可托福
鸟巢鸟感觉 ?
北京欢迎你
【延伸阅读】
鹰龙之恋:大清国与美国战略对话
1908:中美德同盟流产
1868:中美同志加兄弟
1870:太平洋帝国崛起
1896:美利坚狮子王
第六章?西域狂沙东海浪
披着羊皮的熊 ?
东海饿狼
抗俄还是抗日 ?
天山风雨
日本趁火打劫 ?
为保新疆失琉球
【资料】琉球与浩罕
第七章?改革旗手
蝴蝶飞飞曾国藩 ?
春意盎然李鸿章
第八章?中央“一抬”
号令不出中南海 ?
改革的阳谋
第九章?裸泳的年代
猫儿闹大清 ?
华商不爱黄龙旗
李鸿章吹起大泡泡 ?
谁动了恭亲王的奶牛
盛宣怀打“野鸡”/ ?
裸泳的奴家
第十章?帝国的出轨
骑着毛驴上北京 ?
大清“地铁”/
拆迁让谁更美好 ?
东方慢车谋杀案
李鸿章下英国象棋
?大清铁轨不平行
【附录】恭亲王:绝版之外
——雪珥答《中国经营报》记者问全文
【延伸阅读】
被误读的晚清改革

章节摘录

周公之死权力等级上“老二”的忠诚与否,只能到撒手人寰的最后时刻才能真正得出结论,慈禧给予恭亲王谥号为“忠”,绝非对过程的描述,而是对结局的概括。1898年5月29日,农历四月初十。大清中央向全国干部群众沉痛宣布: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大清王朝战士,努尔哈赤、皇太极等的优秀儿子,大清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重要旗手,长期担任大清“总理”并受封为世袭罔替恭亲王爵位的爱新觉罗?奕?,因病医治无效,已于本日与世长辞,享年65岁(虚龄67岁)。在恭亲王病重期间,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都亲自到恭王府探望病情,并以其他各种方式表达对恭亲王健康的关注。“平衡轮”停摆了国际社会也对恭亲王之死表示了高度的关注。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其著作《中国在激变中》(China in a Convulsion)认为,恭亲王的逝世,令中国这架“错综复杂的政府机器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平衡轮”。大清国的洋干部、美国人马士(H. B. Morse)在他那本著名的《中华帝国外交史》中认为:“一般人认为如果恭亲王不死,可能会挽救国家很多的不幸。”《泰晤士报》驻华记者濮兰德(J. O. P. Bland)认为“恭亲王的死是一件严重的事……如果他还活着,或许不会有义和团乱事”,这是1900年义和团—八国联军动乱后,西方人的普遍观感。对于恭亲王的地位,美国外交官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曾在恭亲王最后一次复出时(1894年),有个精彩的论述。何天爵认为,只有恭亲王才能“为帝国政策带来改观和进步”。他认为,恭亲王是精通东方外交艺术的老手。他总是将外交对手放在假定的情境中去认真研究,而不是放在具体的问题上。他既高傲又谦和,既粗鲁又文雅,坦率而有节制,有时办事迅速有时拖拉磨蹭,显得既有耐心又脾气暴躁——所有这些特点都根据他的需要,按照角色的变化随时转换使用。他成功的最大秘诀在于他能够事先判断出需要妥协的时机,他不断转换面具并不说明他是个优柔寡断之徒,隐藏在众多面具之后的恭亲王在认真琢磨着对手,判断对方的意图政策,再决定自己的对策。在最后时刻来临之前,他丝毫没有妥协投降的迹象,显得积极对付,毫不屈服。正当他的对手集中全力要发动最后一击的时候,对手会发现恭亲王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满脸微笑的谦卑的伙伴。作为所谓的“防御外交政策”——中国迄今为止只有这一政策——的领导者,恭亲王显得出类拔萃。帝国中还没有人像恭亲王那样明白帝国可能的未来和帝国自身的弱点。帝国活着的人中还没有人像恭亲王那样富有经验,担当重任……实际上,在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中,恭亲王是政府政策制定的主心骨,也是执行这些政策的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与外交家。“反动”遗言在恭亲王病重期间,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以各种方式向他表示了慰问,并且就恭亲王身后的国家大事,进行了广泛而坦率的探讨。一个广为传说,但显然无法从正史上得到确证的故事,是说恭亲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告诫光绪皇帝:“闻有广东举人主张变法,当慎重,不可轻任小人。”(《戊戌履霜录》)高层密谈,自然是不可能泄露给位卑言轻的史家的。而人们更愿意假定此一政治遗言为真,并将其广泛解读为恭亲王“反动”的证据。康有为、梁启超师徒也在各种场合,强化了恭亲王反改革的形象。从各种可靠及不可靠的史料来看,恭亲王“反改革”似乎是真的。但是,那只是反康梁的所谓 “改革”而已。从戊戌变法开始,中国近代史几乎成了一部谎言编织的历史。康有为显然是一位杰出的谎言策划大师。有关戊戌变法的真相,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地揭示出来,康梁在变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都被他们自己后来的精心宣传所拔高。在他们仓皇出逃的时候,给予他们掩护的日本和英国的外交官,无人认为他们是大清改革的所谓先行者,是能为理想而献身的勇士,相反,在发往各自政府的报告中,外交官们对康有为的评价十分糟糕,之所以伸出援手,一是出于所谓的“人道”,二则是考虑到各自国家的在华利益,手上握住了康有为,就多了一个与中国政府讨价还价的筹码。戊戌变法的实质,与其说是一场改革,莫如说是一群急于获得政治地位的理想主义者(如康有为等),与一部分不谙世事的理想主义者(如谭嗣同等),联合推出的一场政治大跃进。盲目而操切的“变法”,自发动之初,就贸然地将重点放在了打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们的铁饭碗上,一夜之间就裁撤了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6个中央部委;裁撤了湖北、广东、云南3省巡抚,因为他们与总督同在一地;裁撤了全国那些没有运输业务的粮道和没有盐场的盐道……这种组织人事上的“休克”疗法,令全国公务员,尤其是省部级以上高级干部们,人人自危,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无论是改革者还是保守者,都推到了这场所谓“改革”的对立面。而这些,正是改革经验丰富、政治嗅觉灵敏的恭亲王至死反对如此“改革”的原因。其实,恭亲王之外,几乎所有的改革实践者们,包括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与这场以滥发红头文件为主要方式的“改革”保持了相当的距离。而后世比较公认的看法是,如果恭亲王不死,这一以文字上的虚幻快感取代应有审慎的儿戏“改革”,将可能无法推行,而这究竟是因为恭亲王的“反动”,还是因为他的明智加睿智呢?打倒翁同龢在提醒光绪要警惕“康梁小人”之外,恭亲王还有道同样难以证实或证伪的政治遗言:打倒翁同龢。这一记载的来源是《申报》。恭亲王死后一个月,这家大清国最为主流的媒体,发表报道称,恭亲王重病期间,光绪皇帝前来探视,询以朝中人物,谁可大用?这等于是要恭亲王推荐干部。恭亲王首先提到了李鸿章,但他因甲午战败而积谤过多(“合肥相国积毁销骨”),一时难以重用,因此,恭亲王认为中央只有荣禄,地方上只有张之洞、裕禄3人“可任艰危”。光绪皇帝专门问及如何评价自己的老师、担任财政部长(户部尚书)的翁同龢,恭亲王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翁同龢是国家的罪人,“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报道进一步指出,甲午战争前朝鲜局势紧张,高层曾经拿出了3套方案:一是将朝鲜降格为行省,把朝鲜国王迁回内地供养,参照孔子后裔的榜样,“世袭罔替”;二是派遣重兵进驻朝鲜,代理其国防;三则是将朝鲜列为各国利益均沾、共同保护的“公共之地”,以便相互牵制。但当时已经执掌中央财政大权的翁同龢,一味高调主战,却又不积极备战,导致主战的偏激舆论占了上风,错过了外交解决的最佳时机,并未准备就绪的陆海军一败涂地,“十数年之教育,数千万之海军,覆于一旦,不得已割地求和”,列强趁机掀起瓜分浪潮,“德据胶澳,俄租旅大,英索威海、九龙,法贳广州湾,此后相率效尤,不知何所底止?”翁同龢是那种在儒家光辉下正襟危坐的伪君子,他在政治上的破产,恰恰是他的学生光绪皇帝的自我觉醒、不留情面。客观地说,将甲午战争的失败只归罪于翁同龢一人,与只归罪于李鸿章一人一样,都是过度之责。但是,翁同龢这类将自己的名声、“羽毛”看得重于国家利益的“清流”,的确对李鸿章之类“干活的人”造成了巨大的掣肘。李鸿章曾经激烈指责“言官制度最足坏事”,“当此等艰难盘错之际,动辄得咎,当事者本不敢轻言建树,但责任所在,势不能安坐待毙。苦心孤诣,始寻得一条线路,稍有几分希望,千盘百折,甫将集事,言者乃认为得间,则群起而讧之。朝廷以言路所在,有不能不示加容纳。往往半途中梗,势必至于一事不办而后已。大臣皆安位取容,苟求无事,国家前途,宁复有进步之可冀?”甲午战前十多年,日本侵略琉球和台湾,李鸿章就向中央发出了警报,应将日本作为中国国防的主要假想敌。但翁同龢为了政争的需要,死死捂着钱袋子,导致北洋海军多年未进行军备更新,却又逼着李鸿章与日本决战。甲午战败后,日本方面指定只和李鸿章进行和谈,中央在商议时,翁同龢明知不割地不可,但为了爱惜自己的名声,坚决要求绝不可割地,实际上是想洗清自己。李鸿章也急了,干脆表示自己没这本事,还是请翁师傅亲自去趟日本,这才令翁同龢改口。从个人政治品格上来说,李鸿章远比翁同龢要坦荡磊落许多,更有担待,更有责任感,更勇于任事。从后世我们所能看到的史料来看,李鸿章未必是个“真小人”,而翁同龢却绝对可称得上是个“伪君子”。无论恭亲王驱逐翁同龢与警惕康有为的两个口头遗嘱真实性如何,他作为一个实干家,对翁、康之类玩嘴上虚功夫的人,是有足够警惕的。实际上,在此之前,翁同龢已经表露了对康有为的极大支持,多次表示赞同康有为等提出的“从内政根本”进行改革的“休克”疗法,而这将导致国家机器的重建,“休克”将完全可能造成大面积的瘫痪和崩溃。恭亲王去世后不到一个月,刚刚成为事实上的“总理”并启动了戊戌变法的翁同龢,就被突然“双开”,送回了常熟老家。这是戊戌年众多扑朔迷离的怪事之一。一直以来,史家对此的解释都是归因于慈禧为首的“后党”与光绪为首的“帝党”进行权力斗争,慈禧将翁同龢清除出中央,以削弱光绪的力量。这种已被广泛接受的论点,近年却发现是天方夜谭,更多的证据表明,正是光绪皇帝本人不满于这位 “居心叵测,并及怙权”的老师,而亲自下旨令老师下岗的。在恭亲王临终发出对康有为和翁同龢的警告后,光绪皇帝还曾亲自测试了翁老师对康有为人品的评价,却发现翁老师前后不一,十分可疑。这在翁同龢自己的日记中,也有闪烁其词的记载。……

编辑推荐

1. 当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晚清当家人们引领中国这艘大船驶向何方。体制内改革者的努力与艰辛一直被忽视,多年来历史深处的误解,雪珥为您解读帝国精英们复兴民族的尝试。2. 大量的海外史料,国内普通读者很少能有机会接触到。不一样的视角和观点,反思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艰难与得失。3. 不仅有历史,还是官场教科书。晚清官场五彩纷呈,新旧思想激烈交锋,看曾国藩、李鸿章们左右逢源,重重阻力下,带领大清航船前行,展现官场生存之道。4. 看晚清体制内改革派平衡木上艰难起舞,政治潜规则中游刃有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帝国政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3条)

 
 

  •    与一般主流史学家们的描述迥然不同,在雪珥笔下,恭亲王奕訢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崇洋媚外的“鬼子六”。恰恰相反,在大清王朝处于危急关头时临危受命的恭亲王,不仅有才有识,勇于任事,在晚清政坛中显得鹤立鸡群,而且他还是曾国藩等改革实践先驱们的背后推手,堪称是晚清帝国的中流砥柱。事实上,雪珥的文字所写的虽然是恭亲王,但他更多关注的却是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与其说他写的是与恭亲王奕訢相关的晚清历史,不如说他是以恭亲王为个案,剖析官场,解析国情,分析社情。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治社会的本质,对晚清以降的中国改革史进行颇富私人意味的另类解读与深度评析。 一是对康梁以及戊戌变法的描述,这是从民国起就被打了标签的一段历史,一段时间以来,经常看到质疑康梁的文字。从书中所描述的现状来看,大清算得上是一个虚弱的病人,戊戌变法无疑是一副虎狼之药。    二是恭亲王对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的保护,看清末的史书,总有地方会提到恭亲王,但是都没有非常清晰和明确的讲到恭亲王所做的事情(唐浩明的曾国藩中也只是略微讲到而已)    三是书中对体制内改革者的苦衷以及处境的理解,作为一个前愤青,在目前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国家的希望和牵头确实是系在体制内的改革者们的身上。希望他们不要都成为盛宣怀们的保护伞,而要多几个李鸿章....
  •   晚清社会面临中国帝制空前的危机,政改成为统治者不得不为的行为,但面临千年积弊,改革非易事。当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晚清当家人们引领中国这艘大船驶向何方。体制内改革者的努力与艰辛一直被忽视,多年来历史深处的误解,雪珥为您解读帝国精英们复兴民族的尝试。虽一家之言,但毕竟是和我们以前的理解有别,值得阅读。
  •   帝国政改--改革需要顶层设计;雪珥带您走进大清改革开放的领导者内心,展现体制内改革者的努力与艰辛好书第二部
  •   本书主要记载了晚清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导者奕炘的努力和艰辛,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所谓“托克维尔陷阱”的魔力,即对于晚期专制政权来说,不改革是等死,改革则是找死。
  •   恭亲王奕?,穷尽一生,极力维持这破败的大清帝国艰难前行,可谓心力交瘁。
  •   对恭亲王、慈禧等人的评价,主流观点还是负面居多,雪珥用扎实的史料为他们翻案,很有看点。
  •   没有恭亲王奕?,曾、左、李这些改革派早就被干掉了!
  •   本书描述了晚清时代的政治改革,晚清重臣的形象都与传统历史的看法有很大不同,立意新颖,很有看头,不过整个帝国将命运寄托在了几个重臣(领导人)身上,是否是中国惯有的规则呢?
  •   拿到书后,以为有戊戌变法的内容,结果一看,是作者两本书恭亲王奕?和天下脚下的混合体,让我哭笑不得,不过内容还是不错的
  •   晚清改革要细细品读,今天有当时的影子,如何避免重蹈覆辙,体制内外一起努力吧!
  •   帝国政改和绝版恭亲王是一本书哦
  •   雪珥的晚清史每本都买,这本很漂亮啊!
  •   恭亲王,不好当的老二啊,太低调了,低调到快被历史忘记了。
  •   详细讲述了鬼子六恭亲王的传奇以及整个大清晚期的政治
  •   之前在《中国经营报》度过一部分。雪珥先生的视角独特,推荐一读。
  •   晚清的帝国改革!中华大地上的最后一次封建改革!
  •   通过这本书,了解到近代中国改革的艰辛与进步
  •   从不屑一顾到迫不得已到半推半就到主动而为,近代以来的改革总是在外部压力下推动的,就算今天依旧是以开放促改革,主动和被动的效果毕竟是不一样的,看看东面那个变态邻居就是例子。
  •   《绝版恭亲王》的翻版,大家别买重复了,呵呵
  •   真的是一本好书 雪珥也是一个伟大的作者 感觉他能够和当年明月相比肩了 他写的书有角度也有深度 在满足了人们猎奇心理的同时也能够使读者学到一些实实在在的历史知识 好书就应该支持!!
  •   历史不一定要搞得正经八百,雪珥这种写法最适合普通读者。
  •   理解晚清的中国精英干了什么,就是400客服服务太差
  •   还可以吧,值得买的好书!冲着雪珥的名号去的!
  •   这本书是专栏的合集,分为八章,所以可以感觉到它内里文章的独立性,因此,即使你没有充足的时间连续阅读,也可以随手翻阅。但,这并不是说它没有思想性或者不深刻。 该书探讨了1909大清的现实状况,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作者的观点不同于以往教科书中的视角,在立足于国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加之自我思考,给予大清1909之人与事之不同的评价,可以说更多的是正面的评价,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   晚清政改,虽然是写晚清的,但是很契合当今的时代主题,政改说了一百年,何时才能成功啊,哎!
  •   内容扎实,对我们现在社会的改革有借鉴意义
  •   作者提供一个思考的路径,告别革命,改革要慢慢来,稳扎稳打。
  •   作者的书有一本收一本,最喜欢李鸿章谈心,不知什么时候出版,强烈期待中
  •   改革呀,。。。
  •   写得不错,但是为了证明改革的正当性,将慈禧、鬼子六这些人物都做全面的美化,是否有失偏颇?
  •   雪儿先生的作品很有现实意义,做了澳大利亚太平绅士就是敢说敢写,不怕跨省。
  •   从外国人的角度分析洋务运动成败的作品,客观分析当政者的心态与局限,剖析的当时社会的局限与机会,对于了解当今中国与世界同样具有指导价值。
  •   再现了大清王朝的订成设计。
  •   还原历史,还历史本来面目。中国的近代史,有太多人为的篡改,本书值得一看。
  •   写史用发现的的新史料,读起来耳目一新!
  •   另一个角度看历史,不错,有启发,尤其适合被教科书毒害的孩纸们。
  •   本来用来借鉴当今中国的,一看基本上都是清朝几个王爷什么的,
  •   不错,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
  •   视角很独特 印刷也不错 还会关注
  •   正在看,看看领导者的内心世界
  •   雪弥的书从不同视角来看待,确实很不错
  •   在政治精神层面上自我阉割,以便在权力这一强效的春药面前令人放心!——语出第6页
  •   一直想读类似的书应该不错,慢慢看
  •   书中有大量老照片、图片,读者读起来很轻松。
  •   从历史看现代,很有启发,不错
  •   喜欢历史的值得一看。。。
  •   这说的是历史,还是现实啊?
  •   多了解这个社会 丰富知识
  •   学习不同的观点,扩宽自己的眼界
  •   看看总归是一种观点
  •   写的很好,很多资料国内少见,但是对康、梁的评价是否有失偏颇,值得讨论。
  •   值得看下。
  •   一般 不推荐越读 内容不丰富
  •   一个不轻松的主题,作者的写法和运用的材料都很轻松,娓娓道来,好读!
  •   内容还不错。回来慢慢读。
  •   资料翔实,文笔舒畅,令人兴趣怏然。
  •   书籍很喜欢,很满意。
  •   老板一口气要订了十本 应该是很不错的
  •   以史为鉴,可以知行替
  •   一定要买,而且要认真读。
  •   不錯~
  •   说不错~
  •   如题。近年来很多种类的书籍了···
  •   看后感触良多
  •   降价买的,还没有看.
  •   有见地的一本书有见地的一本书有见地的一本书
  •   值得一读的好书,一晚上看完!
  •   里面的图片很多都是是第一次看到,很珍贵值得收藏!
  •   封面装帧都很新颖,和其他几本书都不一样,喜欢!
  •   据说是中央领导正在看的书,看了前言,非常不错,物流给力,书完好无损。
  •   雪珥,一名晚清历史研究专家,带我们走进晚清的政治体制改革
  •   雪珥的书可读性强,清的改革很值得研究,它的失败很可惋惜。读读这些可以加深对那个时代的认识。
  •   改革平衡木上艰难起舞
  •   观史明智,看看帝国政改的顶层设计理念!
  •   历朝历代,哪一次变革不难啊,艰辛这个词很恰当
  •   对清王朝后期有独特的见解,观点独特,深刻。推荐。
  •   内容可以。字号超大,不知是何原因。版式不很舒服。
  •   帮儿子买的书,初一学生看,还行,成人看一般
  •   屈辱后醒悟
  •   开卷有益 读读无妨 文字还算不错 给个好评吧
  •   前事不忘
  •   语言生动,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   当代人只好这么写了!
  •   书比较泛.有点失望.
  •   还没有看呢;
  •   另一个视角解读那段历史,让近代史中的人物在今人的眼中变得更丰满
  •   没看,先收藏着。希望看哈国外中国人对历史的看法。
  •   书中行文常有反复
  •   新意寥寥!
  •   非常推荐,刀刀见血!
  •   公共场合
  •   雪珥的政改集锦
  •   感觉作者有偏见的,一直给统治者洗屁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