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相映红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线装书局  作者:吴航斌  页数:253  
Tag标签:无  

前言

  书有手抄本,菜有私家菜。后者是受主人家邀请作客吃到的菜,饭后不须会钞,不会抢着买单。安静。私家菜是主人做的,未必是拿金夺银的名菜,然而用于待客,主人家展示的通常是他的拿手本领。私家菜外无招牌,内无菜单,也不设专职服务员,但这些菜品,烹调技法独特,风味别开生面有之。并且,是限量供应,在寻常的市面餐馆里是无法吃到的。  我偏爱把这本书拿私家菜作比方。私家菜的起源,据说多来自古时的深宅大院,位置比较偏僻,特色各具但相对低调。我欣赏私家菜“如幽匪藏”的这个特点,把我一己的私家读解比为私家菜,也是取这个意象。  本书是以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为底本的一部谈艺录。司空图品诗有独到的主张,他推崇诗的“味外之味”。对此“一时独唱”,饶是苏东坡,也是“恨当时不识其妙”。不过千载相传,终于引得同心无数,后来者严羽、王士祯提出的兴味说、神韵说,其实都是承司空诗论的余绪。至于近代,心怀激赏者不乏有人。郭沫若称道它是禅宗的“无门关”,郁达夫据此推敲旧诗无迹可求的弦外之音,启功赞词日:“可赅众艺,宁止于诗。”  本书缘起,出于钟情欲慕,化为笔墨以发挥“味外之味”。动笔迄今,流光忽忽,三年矣。其间,书名屡易之,最终复归现名。超越男女之情,出脱今日此门,崔护的这一名句于本书可谓切题而有味。亚里士多德说过,诗比历史更具哲学意味,诗所陈述的事更为普遍,它是某种预言或总结。

内容概要

  唐人诗云:自识夫子面,便获夫子心。本书八卷,以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元典为谈艺底本,一卷三品,一品三段,情深文明,言近指远。更益以诗意古画,映照解读。说文解字在先,格物、禅喻或心析参诗于后,取径不一,但皆重于比物连类,互相发明。全书援引各家诗作词品、文学武侠,经纬纵横,申说司空图诗论“味外之味、象外之象”的别趣与深意。行文轻快,笔法入微,固属文艺赏析之作,而对文理章法及相应的人情之常,常有独到的兴会与适度的发挥。席勒所谓造艺本于游戏之天性,细按本书字里行间、文情墨意,笔端流丽、口角生风,可见作者对此精神契会于心。

作者简介

  吴航斌,男,生于七十年代,浙人。来时路,重重吴越浙江潮。虽身在湖山,恰身在湖山,司空见惯未觉奇。遐想山外青山、欲登楼外楼。潮起潮落,心高心低,初为水墨卷轴,晕染着色,渐成缭乱一油彩画矣。  岁在辛巳,序属晚春,自汉江又北上,居京至于今,已然十年将去。颐和园路五号,同入旧梦;百万庄北街,复奔新途。人轻风软,流光自徐疾,多少江山惜倦游。也曾朝三暮四检点着昨非今是,破执推妄,谈何容易,于是破窗指月、推门夜话就成了凑手的无心插柳。  仰瞩俯映,手写我心,惟憾智海波澜,得心未必同应手。篇章之属,随遇造化,正如意大利谚语所云:一本书有自己的命运。天地广大,寒暑迭变,一己“有限的观察”,大可援用袁可嘉的诗句来纠偏: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又都在熟悉之中。  名下出版译著一种,发表各式文字若干。

书籍目录

自序 世人见竹不解爱前言 穆如清风卷一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卷二 任流水向人间卷三 空山无人,花下复清晨卷四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卷五 酒意诗情谁与共卷六 看君看我看君来卷七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卷八 野旷天遥,回望兴悠哉附录 二十四诗品相关后记 桃花依旧笑春风

章节摘录

  读书难字过,这里的具备,可以直解为身负这样的装备——足以行走潘江陆海,才能“役典籍,运心灵”。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句法上,好比说仗着有钱有势而横行霸道。能横溢的是才华,能横行的是权势,能横扫一切,自然是理通天地万物的前提。唯有熟谙品类变化的机理规律,才可以俯视人间,在举手投足之际笑看众生之碌碌所由,联想司马迁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发一笑。所谓“横绝太空”,即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雄文博学,笔力有余,则无施而不可。下笔神助,正应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局外人看来,“观其下笔如有神,岂识钻研遍图史”也是合乎事理的揣摩。堂奥所在,是学海苦航,盆火栽莲的功夫。钱钟书在《谈艺录》里引西人的名言,雅译为“万物皆备于身,方之蜗牛戴壳,随遇自足,着处为家。”(约翰唐(John Donne)名篇:To sir henry Wonton P.232)从“随遇自足,着处为家”八个字上让我们感受到俯拾皆是,什么是着手成春的潇洒,这段交通中西的名言可以用为注脚。  荒荒是广漠之象,寥寥是空旷之象。油云,如油一般流动的云;长风,自远而来,往远而去,没有穷尽的风。这般处理,大有面对“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而难以言诠的为难,因此以浩荡风云的宽景来接续。说到难以言诠,这里引用谭嗣同说的:“众生绝顶聪明处,只在虚无缥缈间”(七律《题江标修书图》),虚无缥缈,荒荒寥寥,或许如此吧。  试看:鼓荡无边的寥寥长风,激起万里浪,奔腾不息,不舍昼夜;浑然开合的苍莽油云,风云变色,悉收眼底。这般浩大景象,心头纵有千愁百苦的烦心事,刹那间似乎风吹云过,荡然不存。想起古人“生涯何事多羁束,赖此登临畅心目”的慨叹,忽然感到心胸开阔了起来,视野博大了起来。如此看来,雄浑境界非登高临峰不可,读“江山多胜迹,我辈复登临”之句,登高行远之志,油然而生。

媒体关注与评论

  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成,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成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得其意象,可与窥天地,可与论古今:掇其词华,可以润枯肠,医俗气。图画彖象,靡所不该;人鉴文衡,罔有不具,岂第论诗而已哉。  ——清·孙联奎:《诗品臆说》  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这本书我从五岁发蒙时读起,要算是我平生爱读书中之一。我尝以为诗的性质绝类禅机,总要自己去参透。参透了的人可以不立言诠,参不透的人纵费尽千言万语,也只在门外化缘。这部书要算是禅宗的“无门关”,它的二十四品,各品是一个世界,否,几乎各句是一个世界。  ——郭沫若:《夕阳》  除妄得真,寂而息照,此即神来之候。艺术家之会心,科学家之格言,哲学家之悟道,道学之因虚生白,佛家之因定发慧,莫不由此。  ——钱钟书:《谈艺录》  表圣诗品,妙言兴象,可赅众艺,宁止于诗。  ——启功:《诗品题识》

编辑推荐

  《人面桃花相映红》夫人面者,人情人心人性所勾连也;桃花者,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喻体也;相映者,同明相照、连类相伦以期正解也;红者,色借潇湘阔,声驱滟灏深,衡文古今,会意同情也。子日游于艺,著者或格物析心,或禅喻家常,诗思漫游,所在多有。西哲尝云诗歌境通神秘境,微茫渺忽,言语遭穷。学者读之山水皆非,竟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既失察于人面,未免令桃花寂寞,徒然笑春风矣。魏武挥鞭题识。  诗论专著,唐人司空图撰。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人。晚唐诗人,诗论家。《二十四诗品》标以雄浑、冲淡、纤秾等二十四品,以诗论诗。形式整饬,风韵别具。全文妙喻纷呈,机语隽发,诗意理趣,并含其中。司空图主张诗的“味外之味”,为后人叹赏,流泽深远。后续诗论家严羽、王士祯等所谓兴味说、神韵说,承其余绪,都与它有着深浅不同的联系。原文收于《全唐诗》,另有单行本多种,通行的有《津逮秘书》、《学津讨源》、《说郛》、《四部备要》本等,今人郭绍虞有《诗品集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面桃花相映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1条)

 
 

  •   起初是为了想找一下有关司空表圣《二十四诗品》的书,但翻来翻去,充斥眼帘的都是这本书,再加上《人面桃花相映红》这个标题,我当时几下定论:这是一本商品化的畅销书。
    我实际上并不清楚,这是不是一本庸俗大众化的畅销书。但无论是或者不是,这本书无可非议的在我心目中是一本好书。虽然最初买的原因是因为找不到别的书,但又急需一本解读《二十四诗品》的书,在没有选择之下才作出的选择。但当我翻开这本书,一字一句的细细品味、琢磨之后,忽然有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这也许是因为《二十四诗品》的缘故。
    当然书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纸张封面,都算不得太好。最重要的是,书中不时插入一幅幅中国画,本来就紧密的句行之间,更显得拥堵。反而体现不出精心布局,留以空白,得之神态的中国画的特点。还有书中的一些解释,也未能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比如: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解释的并不算透彻。当然这只是很小的部分。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好书当如流水,带给岸边读者春天的气息。感谢!
  •   二十四诗品便如同二十四首隽永的诗,以诗品诗,也真妙!
  •   之前看过有人推荐这本二十四诗品的评鉴,很好,附录也很齐全。
  •   二十四诗中华文化瑰宝,非常好
  •   周末抽空看了第一章中的三品(雄浑/冲淡/纤秾),的确不错。
  •   这一本是帮同事买的,我自己也准备买一本,值得品的一本书。
  •   写得很美,品的很透
  •   这本诗论,内容很好,读起来很轻松,也很深刻
  •   堪称最美的诗,句句绝,字字绝,千人千释,孤傲之美,无人能及,千古一本书,每一次看,都有不同体会,朗朗诗句,不凡诗句,百背不厌,百念不烦
  •   书面干净,文采斐然,且涉及知识面广,是一本很好的谈议论。
    但是图画不是彩色的,相比同类书,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但是不影响它的令人享受的阅读过程。
  •   作者的语言如书名,灿然!
  •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质量好,内容好,爱不释手。
  •   找这本书好久了
  •   爱上这本书了,总觉得不过瘾
  •   没说的,先生的论断很好,我很满意
  •   老师要求的必读,确实不错。大气,细腻。
  •   这些书还来不及看,等看了再评价吧
  •   书的外观稍微有点儿瑕疵,其他还好
  •   读书,思考,缺一不可,勤思考,这句话古人说的不错!
  •   书本有点翻阅的痕迹,纸张有些许折痕,不过不是很明显的,稍微有些许瑕疵,也可忽略!
  •   相当不错的说!
  •   没有让自己失望...
  •   很好的书,读了很受教。
  •   慢慢读,慢慢消化吸收。
  •   书质量不错 价格也还行,觉得对自己有一些用
  •   2011年最喜欢的书!
  •   令人享受的阅读过程
  •   内容、印装、插图都不错,对古诗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选购。再说价格也很偏宜。
  •   文采斐然,读后令人受益匪浅。遗憾的里面的插图太小,且又是黑白的,影响了效果。
  •   经典著作~好书!~好书!
  •   一直喜欢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但不是文科的,所以觉得这本书有些过于文艺化了
  •   粗略翻翻,总体感觉是:结构清晰规整、视角新颖独特、文风半文半白,使人颇有读下去的愿望。在解读《二十四诗品》的著作中应属中上乘。
  •   司空图大才,评论者也是天马行空,很好的一本书。
  •   书面干净,文采斐然,且涉及知识面广,是一本很好的谈艺论。
    可惜图画不是彩色的,相比同类书,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但是不影响它的令人享受的阅读过程。
    对古诗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选购。
    价格也比较适合。
  •   刚开始看不懂。静下心来再看,慢慢懂了,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看。还可以吧。
  •   我是高三的学生,该书中有许多可以用来写作文的典例话题,可增加文章厚度。我们阅读,不仅可以提高文化素养,亦可以提高思想境界!
  •   不错的书,作者别有见解,文字只是稍嫌繁琐
  •   这本书写的还是很不错的,很有味道,很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两本书都非常喜欢!
  •   也许是自己学识修养不够 书的学术性太强 看不太懂
  •   很不错的说~推荐~
  •   书是好书,只是有些旧,书皮脏了,而且看起来明显不是新书,角都磨圆了
  •   封面有点脏啊,当当这次不给力
  •   封面都很不错
  •   挺不错的,谢谢!
  •   文字流畅,通俗易懂。适合喜爱诗词的读者们。
  •   对话框大号
  •   学术性高了点
  •   看了一点点,书质量不错
  •   作者本身的文笔一般,但是对诗词有自己的理解,对二十四史品也有感而发。值得看看,可以欣赏,也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
  •   不过老实说,作者的文笔有点烂,文章的行文气势不够,没有转折顿挫感。
  •   作者的角度比较新,可以供闲暇时候看
  •   有点旧诶
  •   内容和形式都不行,买错了
  •   封面精致,内容充实
  •   装祯、内容均为上乘
  •   书不错,但是书尽然是残疾的,书背帮尽然是被划开的
  •   人面桃花相映红: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别裁
  •   二十四诗品
  •      我比较喜欢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我初读的注释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诗品集解》(郭绍虞先生集解或辑注)。大家之作,注释精当,我觉得是最值得收藏的版本,但是,碍于现今社会一切向前看的准则,基本我们已经很难买到这个版本的新书了。
       这本人面桃花相映红,出版社是线装书局,这个出版社学术很是一般,但是,这本书值得买了慢慢品读。现在我简要的说下我的理由:
       第一,这本书里面引用了很多材料,虽然有些金庸的武侠小说,让人感觉到很强的“俗”气,不过,引用的很合适,读起来通俗易懂。剩下的材料有一定的学术性,而且能扩展读者的阅历。同时,也增强了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我个人觉得,这是优于很多赏析书籍的地方,有些品读类的书,没有材料辅证,作者凭着自己的主管感觉乱写一气,似乎写得优美无比,但是让读者无迹可寻,有时候还会误导读者。
       第二,作者文学功底很强,语言流畅优美,读起来如品佳珍。
      
       最后,我觉得对于喜爱诗品的人来说,应该买,值得一读!
  •      这是一部风格活泼的谈艺录,深远时诱人凝思如读周易,平浅处则引发读者亲切的共鸣。全书以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为底本,作者在行文上既有说文解字、追根溯源的剖析,又有文艺审美、风格相较的赏析。谈艺的本质使该书貌似一部周密的文章写作教程,而在段落之间,实实在在存在着可长可短、篇幅不一的古典文学随笔。单说卷首语,在简简单单的文字中,弥漫着诗情画意的古典才情,还有同样出色、左右逢源的哲学思辨。
        作者将一部文学作品(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作者还大胆选用了金庸的武侠小说段落)信手拆分,经由作者家常化的解说之后,我们发现那些大诗人的心胸和识见,一时间变得如此亲切和可接近。作者所致力于探察的,除了从文艺赏析角度剖析的文法真诀之外,更有对于微言细节中所体现出来的人之常情、人之本性和习惯之力量的揣摩、体谅和无情的揭破。
        全书题旨在于“相映红”,取参照发明、举一反三的法门,意在将文艺联谊思辨,文情、哲思、诗心、史识、神学诸如此类,一旦至于大道,就变得很有哲学味儿。文艺中的飘忽的诗歌境,与哲学中的智性、杳冥的神秘境等等,在本书中时相交错,在这个角度说,放下文学,本书是一部学术普及的佳作。
        作者的笔法,常带三分玩笑,但并不因此流于油滑。或者玩笑的背后,是将文艺本原回复为荒诞的庄严。读者也会困惑:这到底是以文学的形式散谈哲学,还是用哲学(乃至神学)的刀锋来切割文艺?但是,这样想就错了。作者怀着善意跟读者开玩笑(而非开读者的玩笑),带着笑,劝告我们说:不要囿于名相、落于理执。他说所谓桃花,何妨梨花、梅花、牡丹花?就这样,古德真言所谓“执著名相,违戾真宗,为害滋甚”被他轻巧地带出,我们起初不经意,读到风发泉涌之时,就会感到:我们正跟一篇生动的好文章面对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