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2月 出版社:线装书局 作者:释净空 页数:共四册 字数:19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壹)》、《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贰)》《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叁)》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肆)》《弥陀要解》云:“一声阿弥陀佛,即是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又日:“举此体(指法界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
作者简介
净空法师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
澳洲净宗学院院长、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董事主席
他以弘扬佛法为毕生事业,先后讲述《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圆觉经》、《六祖坛经》、《金刚经》等三藏典籍数十部。至今,讲经说法已有51年,期间从无间断。现今全球有百余所的佛陀教育机构聘请法师为永久导师;成千上万的听众,通过远程教学向法师学习。
书籍目录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壹)》 玄义 前言 概要(十门开启——玄义) 教起因缘 本经体性 一经宗趣 方便力用 所被根机 藏教所摄 部类差别 译会校释 总释名题 正释经文 玄义讲记 前言 概要(十门开启——玄义) 教起因缘 本经体性 一经宗趣 方便力用 所被根机 藏教所摄 部类差别 译会校释 总释名题 正释经文《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贰)》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叁)》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国界严净第十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合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菩萨修持第三十《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肆)》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受菩提记第四十四 独留此经第四十五 勤修坚持第四十六 福慧始闻第四十七 闻经获益第四十八
章节摘录
卫星电视普及仁慈博爱之全民教育的风气。至今已印购六千五百套以上的《大藏经》赠送全球高等学府、国家图书馆及各宗教团体。曾受聘任台北十普寺三藏学院教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中国内学院院长。创办华藏视听图书馆、佛陀教育基金会与澳洲净宗学院。指导新加坡净宗学会创办“弘法人才培训班”。现今全球有百余所的佛陀教育机构聘请法师为永久导师;成千上万的听众,通过远程教学向法师学习。除讲经教学外,法师对各类医药、教育、慈善救济事业也非常关注,不分国家、宗教、族群,平等真诚地贡献力量。一九九七年始,旅居新加坡三年,致力团结新加坡九大宗教,告知世人“世界不同宗教确实是可以团结的”先后荣获美国得州荣誉公民、达拉斯荣誉市民、澳大利亚图文巴荣誉市民、印度尼西亚宗教部最高荣誉,以及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南昆士兰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与荣誉教授。二○○五年,荣获英国女王AM勋衔,再次肯定了法师对多元文化教育与宗教团结的卓越贡献。今天讲的会议表决。佛教是民主的,大小事情都要表决,少数服从多数,这才称之为僧团。比丘含三义。第一,“乞士”。“乞”是指生活方式,他们外出乞讨、乞食。乞食是讨饭,是中国人最瞧不起的。佛跟弟子们每天都要外出乞食,其实这不是普通的讨饭人,他们有学问、有道德。“士”在中国,是古代社会里地位最高的,有学问、有道德,为大众敬仰的人。从前中国社会也分四等:士、农、工、商,称为“四民”。读书人是社会大众最尊敬的,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社会,尊重知识德行。胡秋原先生著作不少,他对于历史的看法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看中国古代是帝王专制的制度,他不以为然。他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知识分子的统治,主宰政治。这个看法很正确。即使是帝王,对于知识分子亦非常尊重。重的刑罚决定不能加之于知识分子。乞士就是很有道德,很有学问的乞食者。所以,社会上对于佛及佛的弟子非常恭敬,络绎不绝地来供养。
编辑推荐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套装共4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聘主持与圣严、星云等合称“当代四大名僧”净空法师详述极乐世界的称性之法.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有无量的功德和慈悲,口诵心系,少欲知足,诸事方法及境界通通圆满。净土宗讲经第一人,全球百余所佛陀教育机构的领路者,净空法师指点“真善美慧”的法门,长养慈悲与道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