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线装书局 作者:释净空 页数:59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聘主持与圣严、星云等合称“当代四大名僧”的净空法师详述佛教戒学的“十根大本”,教导如何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转业力为愿力,修圆满的福报,悟自性的吉祥。
作者简介
净空法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南昆士兰大学荣誉博士,澳洲净宗学院院长、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董事主席。
净空老法师,法名觉净,字净空,一九二七年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俗名徐业鸿,一九四九年旅居台湾省,一九五四年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桐城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与儒佛大家济南李炳南老教授,学习经史哲学以及佛法十三年,而于佛教净土宗着力最多。
一九五九年,法师于台北临济寺剃度,遂以恢复圣哲伦理道德教育、弘扬大乘佛法慈悲精神为己任,至今讲经教学五十年,从无间断。首倡“佛教”乃“佛陀教育”正名之说,大开印赠经典及运用影音设备、网络、卫星电视普及仁慈博爱之全民教育的风气。至今已印购六千五百套以上的《大藏经》赠送全球高等学府、国家图书馆及各宗教团体。曾受聘任台北十普寺三藏学院教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中国内学院院长。创办华藏视听图书馆、佛陀教育基金会与澳洲净宗学院。指导新加坡净宗学会创办“弘法人才培训班”。现今全球有百余所的佛陀教育机构聘请法师为永久导师;成千上万的听众,通过远程教学向法师学习。
除讲经教学外,法师对各类医药、教育、慈善救济事业也非常关注,不分国家、宗教、族群,平等真诚地贡献力量。一九九七年始,旅居新加坡三年,致力团结新加坡九大宗教,告知世人“世界不同宗教确实是可以团结的”!先后荣获美国得州荣誉公民、达拉斯荣誉市民、澳大利亚图文巴荣誉市民、印度尼西亚宗教部最高荣誉,以及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南昆士兰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与荣誉教授。二○○五年,荣获英国女王AM勋衔,再次肯定了法师对多元文化教育与宗教团结的卓越贡献。半个世纪以来,法师足迹遍及五大洲。多次代表各大学至亚、澳等地参加国际和平会议;数次陪同新加坡九大宗教、印度尼西亚五大宗教代表团,访问中国、罗马、埃及等宗教圣地与大学。所到之处,不仅深受佛教信众的拥护爱戴,而且与各宗教人士亲切交流,真诚学习,成为坦诚相待的老朋友。
……
简言之,“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净空老法师立身处世不变的原则。“仁慈博爱”,“修身为本、教学为先”是他讲经教学的纯一主旨。“诚敬谦和”、“普令众生破迷启悟、离苦得乐”则为其生命的真实意义。
书籍目录
雍正皇帝上谕节要雍正皇帝上谕节要解说十善业道经经题人题正释经文 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谓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 十善业道,何等为十? 离杀生得成就十离恼法 离偷盗得十种可保信法 离邪行得四种智所赞法 离妄语得八种天所赞法 离两舌得五种不可坏法 离恶口得成就八种净业 离绮语得成就三种决定 离贪欲得成就五种自在 离嗔恚得八种喜悦心法 离邪见得成就十功德法 离杀害而行施故 离不与取而行施故 离非梵行而行施故 离虚诳语而行施故 离离间语而行施故 离麁恶语而行施故 离无义语而行施故 离贪求心而行施故 离忿怒心而行施故 离邪倒心而行施故 施庄严 戒庄严 忍辱庄严 精进庄严 定庄严 慧庄严 慈庄严 悲庄严 喜庄严 合庄严 四摄庄严 念处庄严 正勤庄严 神足庄严 五根庄严 力庄严 觉支庄严 正道庄严 止庄严、观庄严 方便庄严 十力、无畏、十八不共十善业道经节要——附说十恶果报附录 精要十念法
章节摘录
正释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从这一段经文可以看出本经与其他经不一样,譬如《阿弥陀经》是佛在祗树给孤独园讲的,是在人间;而本经是在龙宫讲的。 佛临终嘱咐阿难,一切经典皆以“如是我闻”开头。“如是”就是指这一部经;“我”是阿难尊者自称;“闻”是亲闻,不是传说,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说的。“如是我闻”,这一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佛所说的,这是浅讲;如果往深处讲,《大智度论》有四卷解释这四个字。由此可知,佛经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 “如”是说真如、自性,唯有真如自性才是“是”;换言之,真如自性以外的都是“非”,这也就是佛法讲的真与妄。何以说真性之外的都是非?真性之外是幻相《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有为法有没有?有!虽有,它不是真的。能变的真如是真的,所变的现象是虚幻不实在的;不但虚幻不实在,而且不存在。所以,《金刚经》末后又云:“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就看到宇宙的真相了。 凡夫被这些虚幻的境界蒙蔽了,这些虚幻的境界如同电影画面一样,我们以为那是真实的,其实是假的。电影画面是假的,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但是说现实一切境界是假的,很多人无法体会,都以为这是真实的。其实,所有现象都是刹那不住,刹那生灭,所以不是真实存在,真实存在的是能变的法性,法性也称做“真如”。 世尊所说的一切法,都是从自性里流露出来的,所以称“如是”,绝对不是意识心的流露。一般人讲的念头、思想、观念,在佛法里是讲心、意、识;心是阿赖耶,意是末那,识就是第六意识。十法界之内的众生,其思想、知见不离心意识;能离心意识就脱离十法界,入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华严经》称之为法身大士,这是究竟解脱,真正得大圆满,方能找到禅宗所谓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也就是真正地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找到了自己,自己真心自性变现出来的虚空法界、十法界的依正庄严,就能掌握住。 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己受用的境界,这时就称为佛菩萨。在没有回归自性之前,我们生活在自性变现的虚幻境界里,生活不自由,被境界所转,在境界里做不了主,由业力做主。明心见性之后,自己做主,就不是业力做主。 佛法讲“常乐我净”,这是四净德,是真有,决定不假;没有见性,那就是有名无实。“常”是永恒不变。在我们的现实环境中,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所以、没有常。连“乐”也没有,我们现在的乐只是痛苦暂时停止而已。譬如我们每天要吃三餐,有一餐不吃,就会饿得很苦;吃饱了,饿的苦暂时停止,于是有乐的感觉;不吃的时候,苦马上就现前,因此六道凡夫只有苦没有乐。“我”是自己能做得了主。但凡夫是自己做不了主,常被境界困扰。所以,没有见性,决定没有“我”。“净”是身心清净。我们心里有是非人我、贪嗔痴慢;身更不干净,一天不洗澡,臭汗熏天。所以,“常乐我净”,不但六道凡夫没有,十法界内的四圣法界也没有,人一真法界才有。《无量寿经》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以及一切万物常住不变,所以他们具足“常乐我净”。 一切诸佛如来,为十方法界一切众生所说的经教,无非“如是”二字而已。“如”是事实真相,佛所说的与事实真相完全相应,佛没有加一点,也没有减一点,这称为“如是”,此义较深。所以,佛没有自己的意思,没有自己的创造,佛所说的完全是就事论事,只是将宇宙人生的道理、事相、因果(因果的转变与相续)为我们说出而已。 由此可知,诸佛如来所说的,句句都是我们现实的生活状况,这才晓得佛法与我们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学佛法就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生活的真实环境。佛法的教学是世间第一真实究竟圆满的教学,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学习。唯有通过这个学习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明了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契入这个境界,就称做“菩萨”;若达到究竟圆满,就称做“佛陀”。佛法修学的成果,第一阶段称做“阿罗汉”,第二阶段称做“菩萨”,最高阶段称做“佛陀”。所以,佛陀、菩萨、阿罗汉不是神仙,是代表佛修学阶段的名称。 “如是我闻”,阿难尊者为我们说出这部经是他自己亲自听佛说的,佛说的也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说出这四个字,使我们生起恭敬心、尊敬心、信仰心。“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 “一时”是时间,指佛说经的时间。时间不用年、月、日,而用“一时”,其意思很深!佛告诉我们,时间与空间都是抽象的概念,并非事实。所以,一时的意义不但深而且真切,比记载年、月、日、时还要正确。 “一”,古大德有多种讲法,通常的说法就是众生听闻这部经的机缘成熟了,此时称做“一时”。如果缘不成熟,说了也没用处,所以师资道合就是一时,这是对我们现前境界说的。从理上讲,禅宗所谓“识得一,万事毕”,又谓“万法归一”,这个“一”就是与自性相应,这个意思深。净土宗讲“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所现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心乱了,一真法界就变成十法界、无量无边的法界。因此,心真正归一,一念不生,一心不乱,一切诸佛如来所说一切经都圆满现前,这是真正的一时,法身大士才能证得。 中国史传记载,智者大师读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忽然入定,在定中见到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讲《法华经》。出定之后,告诉别人:“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这一会还没有散。”这是不是真的?真的。《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现在科学家也说,如果我们有能力超过光的速度,就可以回到过去。我们能回到过去,就能参加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讲经的法会,这说明了时间、空间不是事实。如果你的机缘成熟,有智者大师这样的定功,就能回到过去,也能契入未来。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