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懂1000个民俗常识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处  作者:史启菲  页数:296  
Tag标签:无  

前言

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民族,有民族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民俗习惯。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于人民,同时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民俗没有优劣之分,亦没有贵贱之别。介绍一个地方、一个种族的民俗只是本着一种尊重、学习的态度。正是有了世界上各种各样不同的民俗风景,才组成了我们今天多姿多彩的世界大舞台。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近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民俗的内容有日常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婚嫁民俗、节日民俗等。民俗的内涵可谓是博大精深,本书所做的工作只是从这丰富的民俗内容中选取沧海中的几粒珍宝,向读者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给读者展现冰山的一角,希望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与关注。民俗,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地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散。然而风俗具有多样性,人们习惯上把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例如,在中国,过年的时候北方人习惯吃饺子,而南方人习惯吃年糕。时间的传承上更是如此,古人往往很重视“填仓节”这种跟耕种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节日,而今天这类节日却在人们的意识中一点点淡化。民俗学家常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的确是这样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即是“变”这个真理本身,由此看来,我们又怎能要求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传承的民俗会保持一成不变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民俗学会自1983年5月成立以来,致力于调查、搜集、整理、研究我国各民族的民俗,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为移风易俗,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世界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支队伍,为这项伟大的工作注人了新鲜的血液,这里不但有著名的民俗专家,也有致力于这方面工作的民俗爱好者,通过这些志士仁人的共同努力,先人们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正以接力棒的形式薪火相传……    编者

内容概要

  《一口气读懂1000个民俗常识》是一本浓缩中外民俗文化知识精粹的宝典,内容广搜博采,贯穿古今,脉络清晰,雅俗共赏。不但包括国内外民间传统节日文化、婚俗礼仪文化、各地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多个方面,而且记述了一些中国民间传说故事及介绍了国外的一些旅游胜地,阅读本书,就好比进行一次生趣盎然的民俗文化之旅。

作者简介

  史启菲,毕业于南开大学,自幼对中外传统民俗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工作关系常游走于大江南北,世界各地,途中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风俗民情。现将平时所集整理出来,与读者共享。

书籍目录

国内篇
 第一章 民间工艺文化
  1.有关剪纸的趣味小故事——“五星聚会”
  2.辽砚——“能工巧匠雕辽砚.珍品独秀四宝斋”
  3.皮影戏——民间傀儡戏
  4.皮影戏创始人——黄素志
  5.“吉祥结”——源于对“绳”的崇拜
  6.吉祥结的文化寓意
  7.柳编——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
  8.“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
  9.“贱卖海张五”——有关张明山的民间故事
  10.面塑庆祝孩子的到来——霍县习俗
  11.“面羊”原是为“目连救母”
  12.麦秆画起源——救了帝王的生命之草
  13.以针作画.巧夺天工的苏绣
  14.黎锦——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
  15.吉林树皮画——设色典雅、精雕细刻的工艺品
  16.人民大会堂的国粹——芜湖铁画
  17.铁画鼻祖——汤天池
  18.铁画鼻祖拜师学艺的故事,
  19.核雕——辟邪佳品
  20.中国古代核雕艺人
  21.青花瓷——中国瓷器里的奇葩
  22.绣花鞋——“中国鞋”
  23.“晋国鞋”的美丽传说
  24.苟子与绣花鞋
  25.琉璃—一西施与范蠡的凄美爱情见证
  26.花鼓——苗家人挑选女婿的试金石
  27.唐卡——西藏的灵魂
  28.宣纸——“纸寿千年”之美誉
  29.蜡染的美丽传说
  30.蜡染的种类
  31.刺绣——民间“女红”
  32.石雕——可观可塑的工艺品
  33.扎染——“疙瘩花”
  34.风筝——古代通信工具
  35.世界最早的风筝
  36.风筝载人事件
  37.唐三彩——唐代奇葩
  ……
国外篇

章节摘录

版权页:   21.青花瓷——中国瓷器里的奇葩 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罩上一层透明釉,再经过高温烧成。原始的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22.绣花鞋——“中国鞋” 在鞋类大家庭中,鞋文化与刺绣艺术完美结合的中国绣花鞋是华夏民族独创的手工艺品,它不但反映了中国刺绣艺术的高超,还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们对绣花鞋的一种偏爱。“玲珑小脚鞋中现”,当远处走来一位大家闺秀,迈着轻盈的脚步,那若隐若现的小脚更是引得多少文人诗兴大发。这种根植于民族文化中的生活实用品被世人誉称“中国鞋”。 23.“晋国鞋”的美丽传说 山西晋南的绣花鞋有“晋国鞋”的美称,目前这一带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当时位于山西的晋国只是个小国,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当了国君后,他竭尽全力开拓疆域,一举吞并了十个诸侯小国,开始称王称霸。为了让全国百姓永远记住他的功劳,他命令宫中所有女子的鞋面上必须绣上石榴花、桃花、葡萄等钦定的十种花果纹样,同时还下令全国平民女子出嫁时必须以这种绣了纹样的“十果鞋”作为大婚礼鞋,以便世世代代都不忘他的赫赫战绩。所以当时的百姓又称此种图案的女鞋为“晋国鞋”。 24.荀子与绣花鞋 公元前313年,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荀子出生在绣花鞋的故乡。苟子十分热爱当地的刺绣业,他的名著《苟子》一书中的一篇文章记录了推广用铁针刺绣的绣花工艺,并从哲学的角度高度赞扬了绣花针,他认为绣花针不仅能在鞋上绣花还能“下覆百姓、上饰帝王”,为社会经济繁荣与稳定作贡献。直到近代,该地区的丝织与绣花还是远近闻名,当地女子从童年起开始学习绣花鞋的技术,从自己的婚嫁喜日到孩子的满月周岁,从家人的华诞大寿到老人的丧事冥日,凡是人生大事之际都用一双双绣花鞋来表现自己的才能智慧和艺术魅力。 25.琉璃——西施与范蠡的凄美爱情见证 琉璃相传是范蠡督造王者之剑时所发现的。他将之献给越王,越王感念他铸剑之功,原物赐还,还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蠡”。之后范蠡遍访能工巧匠,将“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首饰,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相传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琉璃。后来,越国大败,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离别时将“蠡”送还,传说她的眼泪滴在这“蠡”上,后人称之为“流蠡”,今天的“琉璃”就是这个名字的谐音,并由此演变而来的。 26.花鼓——苗家人挑选女婿的试金石 苗家人自古以来主张婚姻自主,很少包办。当女儿将称心的恋人初次带进家门时,父母则会在门前摆上一面花鼓,并鼓动满寨子的人都来观看。这叫“拦门鼓”。若这位“女婿”有才的话——即花鼓打得好、苗歌唱得棒,那么女孩的父母脸上便有光,这个女婿就算合格了。不然,这个女婿就会被亲戚朋友扭住耳朵,涂上满脸的锅烟灰,然后像对待蠢兽一样把他罩在一个鸡笼里,上面还要顶着一脸盆水,以示惩戒。 27.唐卡——西藏的灵魂 唐卡在内容上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它的形状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

编辑推荐

《一口气读懂1000个民俗常识》精选的1000个中外传统民俗常识,融合趣味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让人用最短的时间领略中外民俗文化引人入胜的独特魅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口气读懂1000个民俗常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爷爷在书店看到的,喜欢,就买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