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王瀚 编 页数:417 字数:361000
内容概要
《法学教育研究》(王瀚主编)是由西北政法大学主办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以法学教育研究为主的学术刊物,每年出版两卷。
本卷为第4卷,收录了《我国刑事司法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完善——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思考》、《陕西省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队伍与重点学科建设研究报告》等文章。
书籍目录
特稿
中国大陆研究型大学法科教育的隐忧与出路——结合北京大学法学院分析
理论探讨
吴经熊与近代中国法学教育
我们需要何种法律教育——从法律职业伦理困境谈起
论高等法学教育的素质教育理念
高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几点思考
高校教学质量工程中的学生参与评价
教改前沿
重塑中国法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尝试——以开设辩论教学课程为切入点做起
论高等政法院校的法律职业能力教育
我国刑事司法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完善——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思考
论涉外法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
论高校法学教师的精神品格与职业素养
图表教学法在政治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
论环境法教学视域中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于学术文章写作的观念与规范的反思
高校教学管理的实践与创新——以高校课时资源配置的量化分析为例
教学成果
新闻传播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
读书会与法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决策参考
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动态管理机制的若干思考
陕西省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队伍与重点学科建设研究报告
教育法制
关于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机制的讨论
新疆少数民族受教育权利保障状况的回顾与思考
比较研究
日本法学教育概观
法学教育如何向医学教育学习——美国经验与中国路径
在法学院获胜的四个秘密
法务反哺
善待能动司法——从法社会学和法经济学角度分析
法学资讯
《法律教育期刊》第59卷2010年第3期
《法律教育期刊》第59卷2010年第4期
《法律教育期刊》第60卷2010年第1期
作者名录
《法学教育研究》稿约
章节摘录
现在在法律实务锻炼方面,北大学生一般不安排集体实习(但在恢复高考后的1977年后长达15年左右的时间里是安排集体实习的),而是自行寻找实习岗位,然后通过实习记录与实习导师评语来确定是否能够完成实习学分;其他法律实务技能的锻炼机会则更为个体化。由于北大法学院历年来连续不断地向各知名律师事务所输送大批法律人才,这些律师事务所也愿意接纳北大学生作为实习生,加上其他一些学生能够申请到法院、检察院的实习机会,实习问题还是能比较好地解决。在北大以外,亦有法学院统一为本科生安排实习及法律实务锻炼机会(如与学校关系密切的律师事务所当助理),但由于可用岗位日益紧张,这种统一安排的方式也日益遭遇实施上的困难。 主要的问题出现在学术发展与课程设置方面。在学术发展方面,本科生因为规模较大,任课教师难以熟悉这些个体的个性特点、学术专长甚至是姓名、外貌,在课堂上和课外都难以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辅导。相应地,由于本科生这一群体的“分母”太大,中间又没有形成任何的区分度和辨识机制,在习惯规矩方面和心理方面对于个体都产生了阻却师生单独交流的效应,也很难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的常规联系渠道。绝大部分本科生不了解非任课教师甚至任课教师的研究焦点、学术背景和专长,更不必谈单独地、经常地向教师寻求学术上的辅导与帮助。学生与教师的课下交流频率较低,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在若干关键的学理“瓶颈”或学术疑难处止步。 而课程设置上的缺乏区分度更可能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本科的课程设置对所有本科生统一开放,除十余门必修课外,其余选修课向所有同学统一开放,既没有选课的指导(虽然可能有若干指导性的讲座或年级间的交流活动),也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作任何区分,所有其他课程均由学生自行选择。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有相当高的自由度,但却很难将所选择的课程整合为一个整体,即使是非常有规划意识的学生也很难实现这一点。
编辑推荐
中国大陆研究型大学法科教育的隐忧与出路——结合北京大学法学院分析 湛中乐 苏宇 吴经熊与近代中国法学教育 孙伟 重塑中国法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尝试——从开设辩论教学课程为切入点做起 王政勋 于鹏 读书会与法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邱昭继 杨宗科等 关于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机制的讨论 李晓燕 陈蔚等 新疆少数民族受教育权利保障状况的回顾与思考 李其瑞 宋海彬 日本法学教育概观 【日】高见泽磨著张丹译 法学教育如何向医学教育学习——美国经验与中国路径 胡晓进 善待能动司法——从法社会学和法经济学角度分析 李水明 余向阳 我们需要何种法律教育——从法律职业伦理困境谈起 余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