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郭丹 编 页数:19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金融服务法作为研究对象,以金融消费者权利的保护作为论证的核心,选择金融商品、金融消费的界定作为切入点,以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路径选择与立法构想为目的,围绕着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这一主线,以信息不对称的金融市场作为研究基点,分析金融商品的特殊性、金融消费与传统消费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划定金融消费者与传统消费者的界限并界定金融消费者的概念,阐述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构成与金融服务者的基本义务。结合金融市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具体事例表现,提出行政监管和民事救济并行的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构建思路。
作者简介
郭丹,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民商法教研部主任,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法学会理事。
研究领域:商法学、金融服务法学。著有《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证券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网络法概论》等十余部著作,在《学习与探索》、《理论探讨》、《学术交流》、《中国律师》、《北方法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徐卫东序/1叶林序/1导论:问题的提出/1 一、缘起: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急迫性/1 二、基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5 三、路径: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0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15第一章 金融消费者析解/18 一、金融商品交易:严重的信息不对称/19 (一)商品一证券一金融商品/20 (二)从消费到金融消费/24 (三)金融消费的特殊属性/30 二、金融消费者:身份的嬗变/36 (一)消费者——金融消费者/36 (二)客户、银行消费者与金融消费者/45 (三)从投资者到金融消费者/50 (四)从投保人到金融消费者/53第二章 金融消费者权利的展开与评鉴/58 一、消费者权利之滥觞及发展/59 (一)消费者主权与经营者主权之辨/59 (二)消费需求之变化/61 二、金融消费者权利的界定/63 (一)权利的法学含义/63 (二)金融消费者权利界定的必要性/64 三、金融消费者权利的特殊性/72 (一)金融消费者知情权/72 (二)金融消费者隐私权/75 (三)金融消费者求偿权/77 四、金融消费者权利的实现——从金融服务者义务的角度/78 (一)义务与权利的关系/78 (二)金融服务的变迁及特征/79 (三)金融服务者的义务/81 (四)金融服务者义务之边界——利益衡平原则之下的选择/85第三章 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的途径/92 一、金融市场风险与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93 (一)天然风险/95 (二)人为风险/98 二、金融消费者权利的间接保护/103 (一)机构性监管与功能性监管并举/103 (二)确立强制信息披露制度/105 (三)强化产品说明和风险揭示义务/109 (四)规范劝诱方式/115 (五)改变金融服务者收益分配规则/118 (六)构建差异性交易的限制规则/118 三、金融消费者权利的直接保护/121 (一)金融反欺诈制度/121 (二)金融消费者补偿机制/127第四章 各国金融服务法律制度评介/131 一、金融市场法制的转型:从证券法到金融服务法/131 (一)境外金融市场法制转型/131 (二)我国金融法制的检讨/137 二、金融服务法的调整:从行为的监管到金融消费者的保护/140 (一)金融监管的保障/141 (二)金融服务者的自律/159 (三)金融危机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强化/160第五章 我国金融服务法的构建/165 一、综合经营的现实:机构金融向功能金融的转变/166 (一)综合经营的实践/167 (二)从机构性金融监管向功能性金融监管的转变/170 二、我国金融服务法的构建思路/172 (一)现行法基础/172 (二)构建思路/174 三、设想:金融服务法的框架/180参考文献/187后记/196
编辑推荐
《金融服务法研究: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视角》对于金融服务法以及与之相关的基础性问题作出了具有创建性的阐述,同时结合中国金融市场具体实践情况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以金融商品的特殊属性人手,并以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为主线就金融服务法律关系展开深入的论述,以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与金融服务者义务的边界为研究视角,试图构建起适合中国金融市场需求的金融服务法基础理论和基本框架。此独到的研究视角不仅使《金融服务法研究: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视角》让人耳目一新,而且有助于金融法学研究的关注点的提示和深入发展。作者在《金融服务法研究: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视角》中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力图阐释并澄清理论上的误区,其中如金融消费、金融消费者的界定,金融服务法的调整对象等问题中都体现了学术创新的可贵精神。文笔流畅见解独到,反映出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同时也表明作者在本领域业已处于学术研究的前沿。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