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潘伟杰 页数:259
内容概要
法治是一门实践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治是一个社会的、实践的概念。尽管法治所提供的规则体系在本质上依赖于社会场合和重复性的人类行为,但无论是成熟的现代法治国家,抑或是正在走向法治的现代国家,其法治的实践都是基于特定的历史场景、社会资源和文化要素下的特殊问题。也就是说,怎样表述法治、怎样建设法治以及如何实践法治,在不同的文化资源和制度框架下是有着不尽相同的学术表达和研究路径。当然,这种学术表达不能也不可能脱离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诉求。这就是本书试图秉持的学术立场。
作者简介
潘伟杰,男,1971年12月生,汉族,浙江桐庐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9年1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博士学位。1999年3月起任教于复旦大学法学院,2006年11月起任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代表性学术作品有:《现代政治的宪法基础》(2001年)、《宪法的理念与制度》(2004年)、《制度、制度变迁与政府规制研究》(2006年)。
书籍目录
导论 国家成长与法治意义 一、国家成长与国家治理 二、法治建设与学术使命 三、学术立场与研究思路第一章 国家转型与法治的提出 第一节 国家转型的合法性基础 一、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 二、人民主权对于法治的意义 第二节 国家转型的合理性要求 一、现代国家政府体制的转换 二、代议制民主对于法治的意义 第三节 国家转型的法治逻辑 一、现代法治的提出 二、现代法治的意义 三、现代法治的发展 第二章 现代国家的成长与法治观念的变迁 第一节 现代国家的成长与法治的关系 一、现代国家的成长为法治提供了空间 二、现代法治为现代国家的成长提供了方向 第二节 现代国家成长的危机与法治观念的变迁 一、现代国家成长危机的表现 二、现代法治观念的变迁第三章 革命后现代国家治理与法治的冲突 第一节 革命后现代国家治理模式的探索 一、国家治理的革命模式形成 二、革命模式下国家治理的危机 第二节 革命模式下的法律改造运动 一、革命后法律改造运动的展开 二、革命模式下法律改造运动的困境第四章 国家治理转型与法制的兴起 第一节 国家治理转型与建设模式的形成 一、革命模式的终结与国家治理的转型 二、年宪法与建设模式的形成 第二节 建设模式下的法制再造与法律发展 一、建设模式下的法制再造 二、建设模式下的法律发展 第三节 法制再造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困境 一、法制再造的理论基础 二、法制再造的制度困境第五章 国家成长与法治的展开 第一节 当代中国国家成长的法治基础 ……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四,中国法学对法治问题的研究应该着眼于敏锐探索中国法律发展的战略定位、价值选择与体制建构。在推崇人治的文化氛围里推行法治的制度创新,这样的法治实践本身就是一场根本性的社会变革,置于这一特定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中的法学理论创新就不能拘泥于“目的一手段”这样简单的功利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公式,更不能以单线进化的决定论的思路来寻求中国法治建设的战略定位、价值选择以及体制建构,而是要把一个民族国家在历史变迁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制度和法外制度间相互作用中存在的偶然性、文化意蕴以及宏观层面的法与社会的相互进化一道纳入法治研究的视野,从而在保持法与社会在结构上的可选择性和反思性的基础上探索中国法律发展的战略定位、价值选择与体制建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每一文明共同体都有关于理想社会的理解和设计。在推崇人治的文化氛围中,在被法国比较法学家达维德称为是“没有法的社会理想”[2]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的法的社会理想,但同样有基于理想社会而对法的另一种思考,延伸到现实的法律制度和基本的法律观念,也就不可能违背人类赋予法律的终极使命:秩序和正义。[3]这即德国比较法学家茨威格特和克茨所说的,“每个社会的法律在实质上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但各种不同的法律制度以极不相同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虽然最终的结果是相同的”。
后记
实践的历史没有理论那么简单、美好,也没有理论那么片面、偏激。因为人类社会对理论生活的美好想象寄托了实践生活的实在缺陷。资源有限、欲望无限与禀赋差异所约定的实践生活总是充满矛盾和妥协,也因此更符合现代历史真实。法治对于现代国家的成长而言,既要表现人类社会从传统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的一般要求,又要显示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的特殊路径。因此关于法治与现代国家成长的理论研究,不仅要揭示一般要求的基本表现,更要论证特殊路径的基本特点。本书试图表明我所秉持的期待是:一种超越法治与现代国家成长的形式主义的理论定位而展开实质的法治与现代国家之间关系研究的期待;一种超越理论与实践鸿沟的期待;一种超越形形色色偏见的期待。但正如我对历史的态度一样,我对法治理论、现代国家成长反思甚至它们之间关系互动本身也从来没有怀旧的和浪漫化的态度。
编辑推荐
《法治与现代国家的成长》编辑推荐:复旦法学文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