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的转型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陈福勇  页数:378  字数:283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仲裁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纠纷解决方式,具有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程序灵活、专家断案、一裁终局、不公开审理、裁决具有域外执行力等特点。对于解决市场经济中因交易行为产生的纠纷,仲裁经常能够达到其他纠纷解决机制所无法企及的良好效果。我国《仲裁法》的制定和颁布,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回应我国在1992年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之后,迫切需要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纠纷解决机制这一客观要求的产物。作为一名主要研究民事诉讼法学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学者,我对仲裁的实际运作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关于仲裁机构到底如何获得案源,曾经是自己很想进行实证调研的课题之一。不过,虽然我从1998年起就担任北京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未能积累起必要资源并创造出相应条件来实际从事这种研究。

内容概要

目前国内有关仲裁实际运行情况所作的全面的实证研究。本书探讨的是我国国家与申汇关系调整背景下的仲裁机构转型问题,并借此分析1994年仲裁法实施以来的仲裁领域所发生的制度变迁和实践得失。     本书中作者对这种现实状况的存在及其原因并没有从规范或“应然”的角度简单地加以批评否定就了事,而是基于“同情的理解”视角,从条件制约及利益博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第一手资料和这样的深度解读为基础,本书一方面从理论上指出了行政化对于仲裁制度不可能具有可持续的相互兼容性,另一方面也给我国众多仲裁机构可能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某种蕴涵着包容性或多样性的阐释框架。这种既秉持作者价值取向和原理的首尾一贯性,又不流于简单化或“结论先行”式评价的研究态度弥足珍贵。

作者简介

陈福勇,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法学院访问学者,现供职于北京仲裁委员会办公室。曾在《法学研究》、《环球法律评论》、The America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等刊物上发表多篇中英文论文,合译有

书籍目录

序/王亚新001致谢/陈福勇001引言001  一、问题的提出001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009  三、文献综述014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016  (一)以S仲裁委员会为对象对仲裁机构进行探索性研究018  (二)通过问卷调查对仲裁机构进行横剖研究019  (三)利用10家机构的实地调查资料对仲裁机构进行纵贯研究020  (四)通过考察美国仲裁协会的实践获取潜在参照框架022  五、本书结构安排023第一编 仲裁机构转型是否已经完成  第一章 行政化抑或民间化——关于我国仲裁机构现状的问卷调查029  一、问卷回收情况与样本代表性分析031  二、样本分析与仲裁机构现状033  (一)性质定位033  (二)人员状况036  (三)财政状况043  (四)业务状况050  三、“国家一社会”框架中的仲裁机构性质052  四、机构转型、制度变迁与利益调整057  第二章 民间性仲裁机构是如何运作的——以美国仲裁协会为例060  一、美国仲裁协会的成立背景061  二、美国仲裁协会所确立的思想基础065  三、美国仲裁协会所采取的发展举措068  (一)积极推动各州仲裁法的统一和有利于仲裁的判例的建立068  (二)开创性地建立独立的全国性仲裁系统070  (三)努力推进仲裁研究和教育074  (四)不断进行试验并开拓仲裁适用领域079  (五)自觉规范仲裁实践085  四、美国仲裁协会所取得的绩效088  (一)受案量不断增长,涉及纠纷类型呈现多样化088  (二)以仲裁为主的各种ADR方法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控制纠纷091  五、评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093第二编 仲裁机构转型是否可能  第三章 仲裁机构的独立、胜任和公正是否可能099  一、从仲裁机构能否独立、胜任和公正看机构转型099  二、实证材料和数据是如何搜集的 102  三、S仲裁委是如何争取独立的 104  (一)《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及其背景 104  (二)相关文件确立的重新组建仲裁机构的方案106  (三)影响S仲裁委独立的机制和因素 109  四、S仲裁委是如何提高胜任程度的 114  (一)如何测量和提高仲裁员的胜任程度 114  (二)S仲裁委的秘书是否胜任 121  五、S仲裁委是如何追求公正的 124  (一)作为问题背景的司法腐败 125  (二)S仲裁委预防腐败的各种举措 l26  (三)因腐败而导致不公正的可能性分析 129  (四)S仲裁委应对腐败的新举措 133  (五)惩戒措施的实施情况 134  六、小结 136  第四章 仲裁案源从哪里来 141  一、仲裁案源与机构转型 141  二、仲裁案源的通常解释及其局限 145  三、仲裁机构所在地的纠纷解决市场与仲裁机构的案源 l51  四、仲裁机构在获取案源过程中的作用 154  (一)影响当事人初次选择仲裁的策略 155  (二)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仲裁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164  五、仲裁员与仲裁案源之关联 173  (一)仲裁员选聘与案源 l74  (二)仲裁员的指定、选定与案源 178  (三)个案分析 182  (四)本部分小结 192  六、结论与启示 194第三编仲裁机构转型的具体障碍何在  第五章 中小仲裁机构的生存状况与转型分析 199  一、个案一:A仲裁委员会 201  (一)A仲裁委的基本情况和数据 202  (二)特别事项调查 205  (三)讨论与分析 214  二、个案二:8仲裁委员会 216  (一)B仲裁委的基本情况和数据 217  (二)特别调查事项 222  (三)讨论和分析 230  三、应然与实然:两个个案生存逻辑比较与转型可能分析 231  第六章 最大化谁的利益——行政化权力架构下的仲裁机构运作与转型分析 236  一、个案三:C仲裁委员会 237  (一)C仲裁委的基本情况和数据 238  (二)特别事项调查 240  (三)讨论与分析 244  二、个案四:D仲裁委员会 247  (一)D仲裁委的基本情况和数据 248  (二)特别事项调查 254  (三)分析与讨论 264  三、行政化权力架构的背后逻辑与机构转型分析 267  第七章 路径依赖与仲裁机构转型 271  一、个案五:E仲裁委员会 272  (一)关于E仲裁委的基本情况和数据 273  (二)分析与讨论 282  二、个案六:F仲裁委员会 283  (一)F仲裁委的基本情况和数据 284  (二)分析与讨论 290  三、从路径依赖的视角看仲裁机构转型 291  第八章 大众化还是专业化——从业务定位看仲裁机构转型 296  一、个案七:G仲裁委员会 297  (一)G仲裁委的基本情况和数据 298  (二)特别事项调查 302  (三)分析与讨论 305  二、个案八:H仲裁委员会 307  (一)H仲裁委的基本情况和数据 308  (二)特别事项调查 316  (--)分析与讨论 323  三、定位调整与仲裁机构转型 325  第九章 环境约束与仲裁机构转型 329  一、个案九:I仲裁委员会 330  (一)I仲裁委的基本情况和数据 331  (二)关于推广仲裁方式的特别调查 334  (三)讨论与分析 341  二、个案十:J仲裁委员会 342  (一)J仲裁委的基本情况和数据 343  (--)关于仲裁推广的特别调查 348  (三)分析与讨论 351  三、组织与环境视野下的仲裁机构变迁 354结论 358  一、总结 358  二、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362参考文献 364索引 373

章节摘录

插图:(三)因腐败而导致不公正的可能性分析有人可能会进一步质疑,即使没有合法的渠道让仲裁员与当事人及其律师联系,我们如何知道他们会不会私下进行联系呢?这的确是个问题。这里先不讨论,而是先看看如果真的有私下接触或贿赂发生可能影响案件的处理而不被发现吗?下面对前述腐败产生效果的形式分别进行讨论。第一,是否可能允许提供贿赂一方当事人迟延?根据S仲裁委《仲裁规则》第29条,仲裁庭有权要求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应当在要求的期限内提交。逾期提交的,仲裁庭有权拒绝接受。实践中,如果仲裁员没有要求当事人在特定时间内提交证据,双方当事人都有同样的机会随时提交补充证据。如果仲裁庭确定特定的提交证据的时间,双方都应该遵守。如果仲裁庭接受一方当事人在指定期间后提交的证据,另一方可以质疑证据的可采性,甚至直接就不予质证。仲裁庭就没法把这些证据作为裁判的基础,因为依据未经质证的证据作出裁决会成为法院撤销裁决的一个理由。

编辑推荐

《未竟的转型:中国仲裁机构现状与发展趋势实证研究》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未竟的转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