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6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内容概要
本书以德国观念论的建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体性哲学的建构主义之间的关系为起点,揭示了马克思视域中生产劳动的建构主义性质和历史性特征,以此为方法论基础,论证了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框架中的异化性质、异化劳动的独特内涵和异化劳动在自由自觉活动条件下的扬弃等问题。
作者简介
员俊雅,女,1981年生,河南许昌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访学,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杜肯大学(Duquesne University)师从美国学者汤姆•洛克莫尔(Tom Rockmore)。自2011年起,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建构主义:德国观念论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方法论启示》、《被操控的世界及其出路——斯维塔克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初探》、《建构主义: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等论文数篇。
书籍目录
序
导言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研究概况
三、内容结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建构主义: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
第一节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建构主义和非历史性
一、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二、康德非历史的建构主义认识论体系
第二节 黑格尔历史性的建构主义
一、法国大革命与黑格尔思想的历史性
二、认识过程的历史性
三、认识主体与历史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生产实践的建构主义
一、主体的特征
二、主体建构作用的方式
三、建构作用的历史性
第二章 马克思建构主义视域中的主体和主体性
第一节 主体和主体性思想探源
一、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的产生
二、主体性哲学的困境及现当代哲学家重建主体性的尝试
第二节 马克思的历史主体思想
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历史观
二、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历史主体观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实践活动
一、前马克思时代实践概念
二、实践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含义
三、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主体性思想是对西方其它哲学流派的超越
第三章 实践活动的资本主义表现形式:异化劳动
第一节 马克思异化概念的理论渊源
一、黑格尔的异化概念
二、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
三、赫斯的异化概念
第二节 马克思视域中主体的异化
一、 “反异化论”所产生的困境
二、马克思异化观的前后一致性
三、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内涵
第三节 异化的历史性
一、异化的历史必然性
二、异化的历史暂时性
三、异化消除的条件
第四章 异化的扬弃:自由自觉活动的实现
第一节 自由与必然
一、前马克思时期:自由和必然的分裂
二、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与必然在社会历史上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实现条件
一、生产力的巨大创造
二、自由时间的扩大
三、劳动者素质的成熟
第三节 自由自觉活动的实现
一、人自身能力的发展成为目的
二、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
三、自由人联合体的形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