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2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苏国辉
内容概要
《关系调适: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把关系调适作为人的关系的存在与发展的支点来加以探讨和诠释。以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为总体逻辑线索,按照从空间到时间的叙述方法,紧紧围绕关系调适的哲学依据、内在结构、历史经验、新的境遇和新的措施五个方面来展开,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关系调适: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从关系调适的视角重新审视“人-自然-社会”系统的复杂关系,以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新调整人类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从而使人的关系向着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而展开,使人的关系真正属于人,在关系调适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作者简介
苏国辉,1974年5月生,广西桂林人,哲学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2006—2009年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2010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文化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导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书的内容、结构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的存在是关系系统 一、人的存在的三重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与人的关系 3.人与自身的关系 二、认识人的关系的三个视角 1.反思:历史的视角 2.解蔽:现实的视角 3.发展:未来的视角 三、关系需要自觉调适 1.关系调适的必要性 2.关系调适的可能性 第二章 关系调适的内在结构 一、实践:关系调适的现实基础 1.关系生成基础 2.价值实现基础 3.关系传承基础 二、符号:关系调适的中介 1.关系的符号表达 2.创造符号与符号创造 三、整体关系思维:关系调适的方法论 1.关系变化:时空观念的建构 2.关系元起:致思的方式 四、序构:关系调适的机制 1.从无序到有序 2.从逆序到顺序 3.从劣序到优序 第三章 关系调适的经验及意义 一、中国传统关系调适及其意义 1.为仁由已 2.推已及人 3.修已安人 4.见利思义 5.先义后利 6.以义制利 二、西方国家关系调适及其意义 1.“人为自然立法”到生态平衡 2.代内公平到代际公平 3.突破“集体行动的逻辑” 4.增进“社会资本” 第四章 当代社会关系的新境遇 一、失序与重建:社会双重转型 1.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二、扭曲与紧张:三重世界中的关系 1.生活世界 2.意义世界 3.心灵世界 第五章 关系调适的新措施 一、以人为本:人与人关系调适 1.人与人社会地位平等的实现 2.人与人经济利益的协调 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关系调适 1.生态观念转变 2.增长方式转变 3.消费方式转变 三、和谐社会:人与社会关系调适 1.价值观向度 2.制度向度 3.行为向度 结束语 未竟的关系调适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原来的符号被赋予新的意义以表达已经变化了的关系。符号在其自身的历史流变中,不断地变换着它的意义以适应变化了的关系,如果不这样,符号本身就有可能消失。意义不仅是在变换过程中保留下的常量部分,而且有了新增的部分,两者结合生成符号的新的意义,可见意义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经过长期的演变,一个符号最初的意义与后来的意义可能出现根本的差异。在语言符号中这种变化最为明显,比如“封建”二字,古今之义可谓千差万别。封建二字出自《诗·商颂·殷武》中“命于下国,封建厥福”之句,指的是分封建制,也就是说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区域内建立邦国。而现在封建二字指的是思想保守、不开放等。从符号意义的变化中可以看到符号所表达的关系的变化,而且关系的变化是导致符号意义变化的原因。象征帝王权威的宫殿楼阁,如今成了劳动人民智慧的表现,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于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对于同样的符号在不同的时间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池上嘉彦认为:“人类总是想给自己周围的事物赋予意义,而且,这时的‘给予意义’完全是根据与人类自己的关系进行的。”
后记
求学路上,走走停停,博士阶段无疑是我人生中的一段美好旅程。期间有过激情澎湃的学术争论,亦有过独上高楼的苦苦思索,吾生而愚钝,然每每聆听方家珠玉之言,虽不能了悟亦颇有所获。 能拜入夏甄陶教授门下,成为先生亲手培养的第30个博士,真乃三生有幸。先生淡泊名利,儒雅谦和,对学生的教诲更多的是启发与鼓励,言语不多,平实却极具穿透力,寥寥数语即令我茅塞顿开。特别是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每当我陷入思维的困境,先生总能一语点破我的迷局,柳暗花明的喜悦只有亲历方能体会。先生视力不好.他借助放大镜对我的论文进行一字一句地仔细审阅,并针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修改意见,此情此景,感佩至深。先生高标的人格、深邃的思想与严谨的治学态度将影响我一生,也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这里特别感谢郭湛教授,没有他的引荐我不可能成为夏先生的弟子。他又是我学术的领路人,从入学听他的课到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我都深受启发,他给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郭老师待人真诚而友善,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在三年的人大生活中,他对我总是关怀备至。对郭老师的感激之情不是在一篇论文的后记中所能表达的,只言片语略表寸心而已。 感谢我的副导师李燕教授对我的论文提出了至关重要的建议,使我的论文结构更合理,逻辑更严密。她敏捷的思维与犀利的语言风格令她的课生动而富于激情,我论文中的许多构思都来自她课堂中的启发。 在我论文的写作与修改过程中,我还得到了来自多位老师的帮助,他们是吴元梁研究员、陈中立研究员、张文喜教授、陈世珍副教授、马俊峰教授、杨焕章教授、段忠桥教授、安启念教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人大学习与生活中,我认识了很多志向高远、学识渊博的同学,与他(她)们的相处与交流,使我从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借此机会感谢盛卫国师兄、万资姿师姐、李经宇博士、周世民博士、余乃忠博士、苗伟博士、陈东英博士、蒙本曼博士、张茂林博士、胡帆博士、谭清华博士、段海宝博士、孙玉权博士、王金柱博士、沈永福博士、张进蒙博士、高健龙博士、卫东海博士、王群会博士、向彬博士、巴文泽博士、丁军强博士、杜帮云博士、金刚博士、许雁峰博士、张勇博士、侯彦峰博士、鲍建竹博士、沈晓武博士、李先敏博士、魏农博士、李煊博士、王春林博士、崔雪茹博士、张伟博士、牟世晶博士。 感谢马芳平师妹和王云鹏师妹在我的论文答辩工作中给予的支持,也感谢朱谚师妹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支持。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与亲人,他(她)们给予我的关爱与支持就像脚下的大地般坚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离不开他(她)们爱的承载! 苏国辉 2009年5月16日书于人大品园三号楼421室
编辑推荐
《关系调适: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石。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而和谐社会则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