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李路曲◎主编 页数:336 字数:30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的策划与出版,融思想性与前沿性为一体,以比较政治学为特色和重点,以专业化的视角和国际化的视野确保《比较政治学研究(第3辑)》刊的学术质量、学术风格和学术使命,致力于解读纷繁的国际政治现实,在对比研究中提炼共通性的分析工具,以期为国家政治发展提供参照的最优尺度。
作者简介
李路曲,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政治学理论博士点首席教授。
1959年6月出生,山东省乐陵市人,中共党员。师从我国著名学者齐世荣教授和徐蓝教授,;1999年7月评聘为教授,2004年评聘为博士生导师;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曾任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1999-2007);山西省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委员会政治学科组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2005年);山西省政治学会副会长。1998年被国家科委聘为“国家软科学专家”,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先后访问台湾大学、台湾中山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德国亚森大学;2005年受国家留学基金“高级研究学者项目”资助前往国立新加坡大学亚洲研究所进行研究。
书籍目录
【比较政治学理论研究】
政治文化的比较维度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方法与逻辑
民主转型与巩同:民主化理论模式的评析与民主巩固的序列分析模式建构
内涵式民主化:制度成长的动力与形态
【比较政治学方法研究】
政治信任研究:历史、逻辑和测量——基于1955年来全球政治信任研究成果的文献分析
从单一国家研究到多国比较研究
【比较政治学案例研究】
民主何以成功,何以失败?——关于2010年各国民主政治几个重要事件的比较观察
多民族国家两种治道的冲突:苏联共产党在族际政治整合上的教训分析
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外在性及其内在化
转型社会中的政党权威:挑战与重塑
东亚协商政治与民主转型的比较研究:模式、理沦与实践——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为例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政治】
国外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民主化进程中中国城乡居民的政治效能感研究
当代社会结构变迁及中国共产党适应性分析
国家建设模式的类型和中困国家建设模式的选择
【比较视野下的地区和国别政治】
2011年新加坡大选的观察与思考
巴勒斯坦难民营状况考察
泰国政党模式的变迁与民主巩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斯洛伐克的欧洲化与政治转型
新加坡2011年大选与宗教角色转变
【全球议题】
进步的全球主义——挑战蛮横的资本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政治价值是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如果说政治认知还属于政治文化的客观范畴的话,那么,政治价值则更多渗入了感情和评价性的要素,从而具有更多主观倾向。政治价值的基础是政治认知,一定的政治价值一定会以政治知识为基础,政治主体的政治选择,制度偏好都是在政治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政治观念进一步发展,并同政治实践发生联系就有可能转化为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价值的核心是政治生活中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我们从客体满足主体的角度进一步把政治观念区别为两种不同观念:一种观念是价值观念,它实际上是一些基本原则对主体的满足程度,包括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的偏好;另一种是制度观念,与价值观念不同,制度观念则明确地将客体限定为政治制度,表明了政治制度对主体的满足程度,包括民主、法治、宪政、分权等政治制度。 意识形态是理论化、系统化、抽象化的政治文化。同时,因为意识形态在政治生活中的实践作用,意识形态也是对人们政治行为产生最重要影响的政治文化要素。意识形态提供的常常是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价值的种种组合,因而形成了种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在当代西方,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三大政治思潮长期占有重要地位,除此之外,女权主义、绿色和平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等政治思潮均在某个时期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也曾经出现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政治流派。在当代中国,占据主流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编辑推荐
《比较政治学研究(第3辑)》系列辑刊,由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组织编辑,每年出版两辑。《比较政治学研究(第3辑)》为政治学研究者提供公开的学术交流与争鸣园地,诚邀相关议题学者共同探讨比较政治学,以促进学科繁荣和进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