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编年与史实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李松 编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样板戏":编年与史实》将“样板戏”的发展历史分为“样板戏”前史(1938—1962)、“样板戏”史(1963~1976)、“样板戏”后史(1977~1981)三个部分。《"样板戏":编年与史实》的原始材料涉及到“样板戏”的剧本创作(包括剧本移植)、剧场演出、影视文本,与之相关的所有文学评论,以及与“样板戏”有关的文学政策、文学评论等等。与“样板戏”发展有关联的历史材料按照年、月、日的纵轴编排次序,以历史事实为纬线横向展开。

作者简介

李松,籍贯湖南湘乡。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2007~2010年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2011年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曾经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曾经主持教育部“十一五”“211”三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

书籍目录

凡例 导论 “样板戏”前史 “样板戏”史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样板戏”后史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京剧在中国各个阶层具有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当年在陕北革命根据地,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就利用京剧来表现当时生活、为革命斗争服务。他们在《致全国平剧界书》中鲜明地举起了京剧改革的旗帜,指出:“改造平剧,同时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宣传抗战的问题,一个是继承遗产的问题,前者说明它今天的功能,后者说明它将来的转变。从而由旧时代的旧艺术,一变而为新时代的新艺术。” 1943年9、10月间,京剧业余组织大众艺术研究社骨干成员之一的杨绍萱写成了京剧《逼上梁山》的初稿。1944元旦前后,大众艺术研究社上演了这出新编历史京剧。该剧首次演出轰动了延安。1月8日,艾思奇(崇基)在《解放日报》上首先撰文称赞《逼上梁山》“是一个很好的历史剧”,“在平剧改革运动中,这算是一个大有成绩的作品”。1月9日,毛泽东看了《逼上梁山》以后,给延安平剧院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表扬——“这个开端将是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高屋建瓴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多编多演,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其信件全文如下: 绍萱、燕铭同志: 你们的戏,你们做了很好的工作,我向你们致谢,并请代向演员同志们致谢!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所以值得庆贺。郭沫若在历史话剧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你们则在旧剧方面做了此种工作。你们这个开端将是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我想到这一点就十分高兴,希望你们多编多演,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 作为“旧剧革命”的开端,其艺术突破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关于内容,齐燕铭回忆说:《逼上梁山》把林冲和高俅之间的矛盾赋予了政治内容,即写林冲主张抗敌御侮,高俅主张妥协投降,将之作为两种政治矛盾的反映,而把高俅谋占林冲妻子的内容推到了第二位元,这就与《水浒传》以及过去同一题材的戏曲和电影,仅限于描写林冲个人苦难遭遇截然不同。

编辑推荐

《"样板戏":编年与史实》采用史料呈现与个人解读相结合的双线结构。对同一史实列出不同的史料进行对举;对重要史实背景情况进行必要介绍;为重要人物列出简要的小传。《"样板戏":编年与史实》力图通过个人的研究深入历史现场,建构一种立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样板戏”原生态景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样板戏"编年与史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武汉大学 李松 《“样板戏”编年与史实》,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6月版,责任编辑周新力。这是一本罕见的粗制滥造之作!我希望作者或出版社能够向我,向严肃认真的读者们证实:这是一本盗版书!体例极其混乱!作者在文史学术上完全外行!起码的逻辑不懂、基本的情理不通,才设计出这样一个混乱框架!!“概述”是什么性质?“本月”“本年”是什么性质?没有一定规范,完全随意而为!脚注是干什么的?作者显然不懂。有时候正文引述一部分,剩下一部分不作任何说明就塞在注释里!“解读”是干什么的?如果要显示自己的“研究”,那么也可以有这部分,但要统一,什么时候需要解读、什么时候不需要?如何“解读”?作者完全没有统一设计,随意而为!多数解读浅薄之极!最最严重的问题是:材料不可靠!引述历史文献,全不说明该段是全引还是括引。有时仔细读,发现像是全引,但对照原始文献,又发现随随便便就丢掉一段或几段!有的显然是概括引述,但对照原始文献发现作者的概括完全没有说到点子上去!一条资料重复出现,这样的太多太多!我说的不是作者声称的“同一事件不同说法”这种情况,虽然这种情况问题多多,但我说的是另一种更低级的错误:一条消息,上文全文引述新华社消息,紧接着下文就引述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消息(行文相同,仍然具引一次)!这样的有上百处不止!作者不明...白新华社和新闻用户之间的关系吗?这条消息解放日报、大众日报、新华日报、陕西日报、光明日报都用,你要看见的话恐怕要引用50遍吧?这么厚一本书,把这一点按照正常情理改正了,会挤掉三分之一水分!!!当然,漏掉的就太多了!作者列出了自己的参考资料,各种报纸。我读完判断:作者根本就没有普查这些原始资料,大概只是用索引之类的二手资料!行文措辞完全是个学术外行的语言!报刊发表文章的每一条载述,都没有动词(“发表”“刊出”之类)。让读者莫名其妙!全书所有的人物小传写作,既没有统一规范,材料也不全,很多活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人物,小传写到六七十年代!有的不是小传,只是从网上文章任意截取出一个有关此人的片段,就充当小传!“男旦”之类的解释令人莫名其妙,查了一下,原来是网上粘贴来的某段文章!裘盛戎的注释,内容却是裘世戎的小传!此类情况不仅一例!全书小传文字也不平衡,重要人物可能几十字,不重要人物可能几百字上千字,完全凭作者即兴心情和搜索到的网上资料多寡!人物注释出在什么地方,完全随意!一个前面出现过30次都没有加注释的人物,或许在第31次出现时突然加个注释!而这地1次出现,是完全无关紧要的一次,是夹在一大堆会议出席者名单里!在小传性的注释中,我负责任地说,百分之九十以上不合格!作者不通情理,又没读过基本的人物类辞书,对小传的语体完全不掌握!各类资料中错误多多!至于误植之处(天知道这是作者的,还是编辑的),那就数不胜数了!要在某页中碰不到三个以上错别字、标点符号的混乱之处,很难很难!作者创造了“【解读】:”这样的不合情理的标点符号,通行全书!至于双书名号套双书名号,单书名号套单书名号,单书名号里面套着双书名号,这种情况俯拾皆是!偶尔看到一个“双里套单”的正确情况,会感觉很意外的!!!这本书是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我们有理由责问教育部:纳税人的钱用于这种罔顾学风、粗制滥造之作,谁来负责?谁评审的这个项目?谁验收的?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出版过程中有何作为?责任编辑周新力,是否读过稿件?谁终审签字的?我买到不合格的商品,有退换机制,这种打着学术幌子、自称精品、标价几十元的书,读者买到一看是假货,谁来退赔?作者鸣谢了自己的老师“卢斯飞先生”,鸣谢了“王德威先生”,标记着“武汉大学”“哈佛大学”这样的神圣字样!这么滥的书,怎么敢于把别人的名字标上!坑人太甚啊!!!!!全书最后几个字是“不吝赐教,以免谬种流传,贻害学术”。现在看来,这本书难免要、铁定要谬种流传、贻害学术了!!!!!如果这本书、这个资助项目不被追究和处理,人神共愤!!这本书必将被钉在中国学界的耻辱柱上!! 阅读更多 ›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