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李松 编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样板戏":编年与史实》将“样板戏”的发展历史分为“样板戏”前史(1938—1962)、“样板戏”史(1963~1976)、“样板戏”后史(1977~1981)三个部分。《"样板戏":编年与史实》的原始材料涉及到“样板戏”的剧本创作(包括剧本移植)、剧场演出、影视文本,与之相关的所有文学评论,以及与“样板戏”有关的文学政策、文学评论等等。与“样板戏”发展有关联的历史材料按照年、月、日的纵轴编排次序,以历史事实为纬线横向展开。
作者简介
李松,籍贯湖南湘乡。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2007~2010年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2011年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曾经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曾经主持教育部“十一五”“211”三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
书籍目录
凡例 导论 “样板戏”前史 “样板戏”史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样板戏”后史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京剧在中国各个阶层具有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当年在陕北革命根据地,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就利用京剧来表现当时生活、为革命斗争服务。他们在《致全国平剧界书》中鲜明地举起了京剧改革的旗帜,指出:“改造平剧,同时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宣传抗战的问题,一个是继承遗产的问题,前者说明它今天的功能,后者说明它将来的转变。从而由旧时代的旧艺术,一变而为新时代的新艺术。” 1943年9、10月间,京剧业余组织大众艺术研究社骨干成员之一的杨绍萱写成了京剧《逼上梁山》的初稿。1944元旦前后,大众艺术研究社上演了这出新编历史京剧。该剧首次演出轰动了延安。1月8日,艾思奇(崇基)在《解放日报》上首先撰文称赞《逼上梁山》“是一个很好的历史剧”,“在平剧改革运动中,这算是一个大有成绩的作品”。1月9日,毛泽东看了《逼上梁山》以后,给延安平剧院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表扬——“这个开端将是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高屋建瓴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多编多演,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其信件全文如下: 绍萱、燕铭同志: 你们的戏,你们做了很好的工作,我向你们致谢,并请代向演员同志们致谢!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所以值得庆贺。郭沫若在历史话剧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你们则在旧剧方面做了此种工作。你们这个开端将是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我想到这一点就十分高兴,希望你们多编多演,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 作为“旧剧革命”的开端,其艺术突破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关于内容,齐燕铭回忆说:《逼上梁山》把林冲和高俅之间的矛盾赋予了政治内容,即写林冲主张抗敌御侮,高俅主张妥协投降,将之作为两种政治矛盾的反映,而把高俅谋占林冲妻子的内容推到了第二位元,这就与《水浒传》以及过去同一题材的戏曲和电影,仅限于描写林冲个人苦难遭遇截然不同。
编辑推荐
《"样板戏":编年与史实》采用史料呈现与个人解读相结合的双线结构。对同一史实列出不同的史料进行对举;对重要史实背景情况进行必要介绍;为重要人物列出简要的小传。《"样板戏":编年与史实》力图通过个人的研究深入历史现场,建构一种立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样板戏”原生态景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