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书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荣格  页数:18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红书》拉丁文书名为《新书》(Liber
Novus)。此手稿二百多页,为荣格亲笔所写,亲手所绘。约创作于1914年到1930年间,记录了作者个人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荣格生前拒绝出版,直到其去世后近五十年,此书方得见天日,公开出版,原色原大,连污渍破损都清晰保留。虽然美国版定价高达195美元,德国版198欧元,英国版140英镑,法国版199欧元,但是荣格的手绘插图太过精美,大量与心理学无关的读者把它当作艺术品收藏,蜂拥抢购,导致该书数次脱销,甚至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美国出版商初见书稿即“魂飞魄散”,惊叹其“美得令人无法释手”。
1913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开始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崩溃。荣格身陷中年危机,重新审视生活,从内心探索最深处的自我。他将一些梦和幻象记录下来,整理成《黑书》,同时着手幻象内容的写作,形成私密之作《红书》。《红书》是荣格日后写作的主要灵感,由此生发出一整套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此书的出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理解荣格著作的窗口。

作者简介

荣格(Carl G.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书籍目录

卷一(14面手稿21幅图)
卷二(193面手稿99幅图)
附录(11幅草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0条)

 
 

  •   全书大量是荣格文字手稿,几幅画作,只在最后三页有中文说明。手稿精美,陌生的文字不得识,只可意淫。但手稿的意义不就是在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的呼吸,思绪。那是肉体存在时,用物化的手段拓下的灵魂。所以手稿要收入。
  •   很大,很厚,很重的一本书。
    作为心理学爱好者,荣格是我接触的第一位精神分析学大师,也是他的思想,引起了我对精神分析的兴趣。因此,尽管知道这本书文字不能读,只能欣赏,还是出于对大师的崇拜买下来了。
    200块钱,看起来很贵,也或许真的很贵,但如果是粉丝的话,感觉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印刷装帧都很精美,可以用来收藏。
    很满意。
  •   买回一看就后悔了,几幅图,剩下的都是荣格的手稿,那些字像天书,我是看不懂的,如果哪位要做专业方面的研究,可以买,但是很费劲
  •   荣格的笔记,这次是帮朋友买的,经典啊,尤其是德文原稿,图绝对震撼
  •   荣格说自己疯了,如同鲁迅写狂人日记,到底是世俗偏离了,还是人性偏离了,只有我们内心的感悟知道
  •   喜欢荣格的作品~适合在晚上一个人静下来时候慢慢看,不用逻辑思维,看着那些画面,进入荣格的世界,同时沉思自己~
  •   荣格胜在太懂人
  •   镇宅之宝啊 啊啊啊荣格爷爷保佑!
  •   物超所值,需要中文版的,要再等等~
    但是 写给潜意识的书 光看图就超级震撼~
    还是很值得收藏~
    原版的寄回来 差不多也要小1千元~
    这个价格的手稿版 还是超值的~
  •   在书店不经心看见,一眼就喜欢,里面的图很有意思。心理学家的想法通过画来表现,是手稿,很有意思,很少见。很值。
  •   美不胜收!对于这部手稿真是没话说,看到后那种震撼的美!只是那些评论说看了内容的什么的,你们都学德文的?
  •   书的质量,好的震撼!
    不过,当当的包装,,,,,,,这么好的布面精装书,这么沉的重量,,,还有好几本,,,你们竟然用一个普通的袋子,,,包装差的震撼呐。。。!!
    不管怎么说。。。还是该给书打个5分

    还有。。。现在就收着膜拜吧。。。等我学会看德文再研究。。。。。。

    另外,,荣老爷子,,对不住啊,听说您生前绝不允许公诸于世的宝贝,被我收啦。。。
  •   书非常大,影印版,就是文字看起来有点费劲,不过很喜欢书中的内容。
  •   我的大红本,没什么说的,喜欢,感谢当当的物流
  •   封面简单大气, 内容印刷很精美的书!!
  •   虽然看不懂德文,但会以此书激励自己自学德语,望有朝一日能读懂它
  •   书很大,比A4规格海大很多,印刷很精美,十分喜欢。
  •   非常喜欢刚拿到手的书,非常精美,就是有一个问题,看不懂,完全的天书啊,期待能看到中文版。
  •   超喜欢当当物流上午就到了上次也是而且我只买了这本书但是包装很好里面有气球纸包着的而且外面当当的口袋超大还有书很美 很美
  •   书是不错,但是我买的时候简介似乎说是有译文的,我也想当然以为是英文版呢,结果是原著,德文版的,看不懂啊。
  •   在运输过程中貌似书被撞了一下,有点凹进去了一小口,遗憾。
  •   全德文,虽然看不懂,但是主要是冲着画,挺清晰的,也很震撼
  •   精美程度很高,值得收藏!
  •   德文,全彩图,很奇特的一本书!
  •   铜版纸,图片清晰,很有感觉。价格上也要比在国外买便宜一半以上,虽然有人说国外买的图片要更清晰一些。
  •   应该很好,但买回来觉得没有收藏的意义
  •   收藏用书
  •   印刷的还行,收藏着,慢慢看
  •   这个商品很好,正品,包装好
  •   坐等中文
  •   知道里面的文字看不懂,就是喜欢看里面的图,只是买早了,后来打折扣的力度那么大,让我的心很痛!
  •   虽说文字看不懂,但图片印刷不错,配合着中文译本看。
  •   荣格的私人藏品,值得一看
  •   拿到这本书,当然很惊讶,纸质也不错,上面的德文看不懂。
    但作为收藏用书,以我的挑剔眼光来看,印刷很有一些小缺点,可能是刚印不久,有些书页粘在一,有些颜料粘在书页上了,以严谨的眼光来看,当然不好,因为是在图画上,而这些图画对研究来说很重要,理所当然希望是与原手稿完整无误地复印下来。
    所以,还是有一点小失望的。
  •   书不错,虽然文字部分看不懂,但是绘画部分非常精美
  •   大师的书,大师的涂鸦很让人开眼界,就是书的印刷不似想象中的那么好,是扫描版本的印刷。但半价买还是物有所值了。
  •   印刷精美,可惜只有手稿,没有翻译。也缺少导读和介绍。
  •   外面没有看到实样的书,收到后与预计的不一样,是影印,但却少翻译.留作收藏还是可以的
  •   女儿的收藏 学心理学的用书
  •   买回来有点失望,因为是外文的原稿影印,文字都是看不懂的,但看有些图是很精彩的,作为收藏还不错
  •   价格有点小贵,如果你的外语水平好的话,不防买来看看,什么时候出中文版呀,不想看到晕
  •   没有足够的文字说明,这一组手稿完全没有印成大开本纯画册的必要,这本书纯属鸡肋,不好,建议不要买
  •   帮朋友买的,朋友让我这样评价!
  •   书行,就是外文的啊
  •   第一次买这么大本的书
  •   镇房之宝
  •   文学内涵很强
  •     无意中看到插图-----一种即远古又现代,即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吸引了我,远古的声音在呼唤我!他说:孩子,这不是你一直追寻梦寐以求的东西吗?直觉告诉我必须买,还必须是原稿! 原稿中广泛运用东,西方宗教(伊斯兰,基督,天主,佛),历史,象形文字,符号,古文明(埃及)!包涵神学,哲学,美学,文学,心理学!拉丁文,德文,古希腊! 语言彻底失去意义! 时间允许:附上原稿全图画.
  •     若定义是专断乃至谋杀,请原谅我同以为奴的姿态,不可控制地来传述我对此书的痛悟。
      
      
      以下仅为个人理解。仅作参考。
      持续更新
      
      
      pg004
      ”……这个时代的思维只知道实用和价值。我也以为是这样的,我一直理解这种想法。"
      
      ##拥有肉身的“我”生长于[时代精神]独断的主流社会里。
      "我"的思想、认知、观念也与我的”生长环境“([时代精神])同化了。
      [时代精神]所带有的全部色彩也都可以在“我”身上寻到痕迹——如我此时用的文字和语言正在妄图对这个世界标以定义。
      
      pg004
      “可是另一种思维却迫使我去讨论——从证明、实用和意义的角度。
      因为充斥着人类的骄傲、混杂了这个时代锱铢必较的思维,很久以来我都在找寻牵引我的另一种思维。”
      
      ##“我”深信[时代精神]已不赋以独断、规则这个世界的资格。因为定义本身就是一种独断。当“水”成为[时代精神]解释或定义下的“水”,“水”便不再是”水“。
      本
      
      pg004
      “它把我从信仰带到科学,抢去了我解释和整理的愉悦,又唤醒我对这个时代理想的沉溺。它把我逼到尽头,直到最根本的事物。"
      
      ##终有一日[深层精神]抓住了"我"的肉身,甚至连"我"内在长期受[时代精神]教化的“自我”都不放过。
      [深层精神]开始逐步摧毁"我"全部固有的——思想、认知、观念(受[时代精神]影响下的)。
      [深层精神]把我逼到尽头,直到我认知到那些——褪去[时代精神]定义外衣下才呈现出本质的事物。
      
      pg005
      [时代精神]影响着我:”这超理、这上帝的形象、这灼热与冰冷的互融,都是你自己、只有你自己。“
      ##[时代精神]告诉"我",我对超出[时代精神]的所有意识(超理、这上帝的形象)、以及对这些意识(超理、这上帝的形象)的所有体验(这灼热与冰冷的互融)。都是我自己。——源自我自己,我自己给予自己的幻想和体验。不要再妄图猜想,只有你自己——你自己的问题。
      
      
  •     本书确实晦涩难懂,却有种梦一样的华美。
      它比哲学有艺术感,比艺术有理性,是一种我不熟悉的语言符号。
      看完了。不要细想。。。
      
      
      
      “你们要对这残废的世界保持耐性,别高估自己的完美 。”
      
      “基督示训:神是爱。但你们要知道,这爱也是可怕的。”
      
      “我倦了,我的灵魂流浪得太久,在自己意外找寻自己。”
      
      “滋养灵魂才是智者所为,否则就是将它蓄养成住在你们心中的恶龙魔鬼。”
      
      “灵魂的财富在于图像。”
      
      “你不可能避开自己。它永远跟你一起,并期盼着圆满。若你对这期盼装聋作哑,你就是对自己装聋作哑。”
      
      “若你们是女人,你们的神就是个男孩。
      若你们是男人,你们的神就是个女孩。
      神就在你不在之处。
      人有一个神是明智的,这让你们变得圆满”
      
      “邪恶的心让你认识邪恶。善良的心让你认识善良。”
      
      “人类就像植物那样生长,有些在明,有些在暗。有很多依赖的是黑暗。而不是光明。”
      
      “每个人去找自己的路,这才是通往群体互爱之路。人们将看到感受到他们道路的相似和共通之处。”
      
      “只有一条路,就是你们自己的路。”
      
      “每个人该走自己的路。”
      
      “时代精神是你的标准,深层精神却在两端都胜过它。”
      
      “你的恐惧是适切的,你的人怀疑是合理的。若非如此,怎么算真正的考验,真正的克服?”
      
      “基督完全克服了魔鬼的试探,对上帝美好和理性的考验却不然。”
      
      “我屈服于我害怕的。对,更甚者,我甚至必须爱我恐惧的。”
      
      “道德的奴隶跟沦落的奴隶同样前去无路。”
      ……
      
      
      
  •     我可以活的生命,我自当好好活着。我还能思考的,我应该思考。
      ——《红书》
      
      
      写在前面的话:编辑大人求你,有些书不要那么省成本好不好!!
      用单黑来印荣格的画简直太伤小粉丝的心了。
      
      
      言归正传:
      
      
      
      大学的时候有一位心理老师,几乎跟着他玩了四年的心理学。他很崇拜荣格,常常与我们讨论梦和幻象。也是自那时起对荣格感兴趣,尤其想读他的《红书》和《黑书》。
      
      心理学与一般的科学不同,多少带着些神秘色彩,尤其是荣格学派。有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一日荣格与一位叫做“山上湖”(Mountain Lake)的印第安酋长聊天。讲到思想的问题。荣格问:为何你们觉得白人都是疯子?山上湖说: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在用头脑思想。荣格问:那么你们用何处思想哪?山上湖指了指自己的心,说:这里。
      
      诚然,我们会将“依从我心”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然每个接受现代教育、科学思想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了解,现代科学对心脏与大脑的分工的解释,也知道我们所有的思想都是从脑细胞和中枢神经而来。而心理学从名字就可窥见其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科学之间的微妙差异。虽然我们也会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手段了解治愈一个人的心理之伤,却总还是有旧时代的具象、记忆、传承在影响着我们的心理,也使心理学带了那么点儿与众不同的神秘之处。
      
      佛洛依德曾经尝试用科学方法机械的分析人类的心理,将人们的所有心理生理活动都套上“性”的含义。然而,一如人们对科学主义产生怀疑一样,精神分析的破绽也早已露出,这也是当年荣格终于下定决心与佛氏分道而行的原因。然而,与自己伟大导师和挚友的分别一定是极痛彻的,必须斩断曾经寄予自己养分的那根茎,所以之后,荣格也曾陷入迷茫。值得注意的是,《黑书》与《红书》都是写于这场别离之后。
      
      《红书》里充满了神秘的话语和人生的奥义。几乎每句话都需细细的咀嚼,而其中的意义到底能读懂几分,似乎就像武林人士练功夫一样,须有悟性才行。而那些工笔画要有一种共情才能理解,似乎只有参悟了画才能参悟文字,也只有参悟了文字的奥义才能参悟这些画。荣格是喜欢中国道家的思想的。这书里的许多处也是有这样的体现。
      
      《庄子 齐物论》: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与庄子中相似的是,书中很大部分都在讨论时代精神(外)与深层思维(内),我与灵魂之间的关系,并由这种讨论一步步深入到更深更盛华的层次。而每一幅画都是一帧图像的具象,是用最原始的方式指引、提升的重要符号(所以,这么重要的图像,怎么偷工减料可以不用彩色?泪~~~~)。
      
      
      书读了五六分之一,还要慢慢琢磨。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黑书》(据说世界上只有几个人看过)。
  •     
      
      1913年10月,荣格独自一人在一列火车上,突然被一种压倒一切的幻觉镇住了,他看见了一场滔天洪水淹没了北部欧洲,黄色的浊流,漂浮的瓦砾,成千上万的尸身。这一幻觉持续了大约两分钟,荣格又是困惑又是恶心。两周后,相似的幻象在旅程中再度出现,黄色巨浪变成了一片血海。荣格深怕自己面临精神病的威胁,此前一年,他发觉弗洛伊德“有一种精神病”,并且“有着十分令人担心的症状”,这也是他与弗洛伊德决裂的原因之一。这一年,荣格年近四十,拥有名誉、权力、财富和知识,但是恐惧找上了他,他处于中年危机之中。
      
      
      1.
      
       对于幻象,荣格其实并不陌生,在回忆文章《我一生中早年的事件》里,他讲述了一系列重要的梦境、幻象和幻想。譬如三四岁的时候,他做了第一个意味深长的梦:草地上有一个黑色石头砌成的洞,一排石阶一直通下去,穿过一个圆形的拱门,揭开一道绿色幕布,出现了一间石屋,那里有一个金光灿烂的王座,其上一个十分高大的、由皮肉组成、像是树干样的东西,它的顶端有一只眼睛。他怕得全身都僵了,此时又听到母亲的声音:“看看它吧,那就是吃人的怪物!”这个梦给荣格留下深刻的心灵烙印,直到多年以后,他才认识到这个形象是宗教祭祀用的阳具,而背景是一座地下庙宇。有趣的是,如果按照弗洛伊德学说,这个梦必然与性欲相联系,但是在荣格这里,他排开力比多,指向更深层、更普遍的东西,也就是“原型”和“集体无意识”。
      
      时至今日,对于荣格与弗洛伊德的恩怨情仇,坊间有种种说辞,2011年根据同名著作改编的电影《危险方法》上映,指出两人之间有个叫萨宾娜·施皮尔赖因的女子,她是荣格的病人兼情人,也是弗洛伊德的密友兼同事。但是,抛开“三角关系”的噱头,归根结蒂,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歧除了理论方法的、精神心态的,更是世界观的,荣格对神秘主义和通灵学说一直深感兴趣,但是弗洛伊德对此大不以为然。按照荣格的自我陈述,他的一生充斥着幻视、幻听、预感成真和无法解释的灵异事件,从12岁那年夏天被小伙伴推倒从而引发长达数月的“精神官能症”,他在漫长的一生里既“见过”上帝、也“见过”魔鬼、还“见过”白日里的“鬼魂”,特别是1944年心脏病发作之际,他有一次刻骨铭心的“濒死体验”——他的“灵魂”在一千英里的高空中俯瞰地球,这种种体验和震撼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
      
       “洪水-血海”幻觉之后,荣格故意在清醒状态下关闭意识、诱发幻想、允许精神内容自由呈现。在一个黑皮的小笔记本里,他以日期为顺序,记下了一系列幻象、幻想以及思考。三年之内,这种“黑书”记满了六本,与其说它们是荣格的个人日记,更像是荣格将“积极想象”方法用在自己身上的实验记录。从1913年10月到1914年7月,是荣格濒于精神崩溃的时期,与“洪水-血海”相类似的幻觉一共出现了十一次,其它幻觉亦纷至沓来。1914年4月20日,他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职务;4月30日,他又辞去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院教师的职务。当此际,他正在准备报告《无意识在精神病理学上的重要意义》,预备在英国医学学会举办的大会上宣读,而他不断担心,自己很可能在读完论文后疯掉。戏剧化的是,1914年8月1日,他宣读完论文,翻开报纸,发现世界大战爆发了,于是他“明白过来”,自己的十一次幻觉是“预言”性质的,也就是说,它们与外在的真实具有某种对应性。在晚年自传中他解释说:“我的职责现在明确了,我得竭力了解发生了什么事以及我自己的体验总的说来与人类的体验到底巧合到什么程度。因此,我的第一个义不容辞的职责就是探究一下我自己的精神的深处。”
      
      
      2.
      
      大约从1915年开始,荣格开始把“黑书”上的内容扩展之后转录到“红书”上。此书的拉丁名字是“新书”,因为封皮是红色,所以又叫“红书”。如果说黑书是荣格的私人实验记录,《红书》则是荣格的个人“圣经”。此书古色古香,图文并茂,像中世纪的手抄本那样,将超过400页的羊皮纸装订为一个大开本,内部打有针孔以方便描线,用矿物颜料作画,以油墨书写,首写字母为花体,还有装饰性的花边和旁注。荣格的一生中有两大“手工作品”,一是以二十余年的时间、一砖一石构筑的波林根塔楼,那是他的石头圣殿,再就是以十六年的时间、一笔一划写成的《红书》,这是他的纸上圣殿。这两大作品类似于一种精神治疗方式,解救了一直有“双重人格”的心理分析大师。同时,塔楼和《红书》也是一种用特殊语言构成的另类宇宙,它们充满象征,不易解读。
      
      举例而言,《红书》第一卷里,当荣格“沉思神的本质”,他遇见了年老的先知以利亚和一位年轻美丽的盲女,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是一条黑色的大蛇。悖谬的是,这个女子叫莎乐美,也就是传说中向希律王要施洗约翰头颅的莎乐美。更荒诞的是,以利亚和莎乐美自开天辟地以来就是夫妻,同时,莎乐美不仅是以利亚的女儿,也是圣母玛利亚的女儿,还是“我”的妹妹。如此一来,“我”惊奇地发现,自己就是基督!荣格说,“走进地狱就是自己成为地狱”,可是这个地狱也太异端了,足以让基督教世界的读者目瞪口呆。好在,荣格给他的弟子们写了一篇《解说》,又在晚年回忆录里旧话重提,对第一卷里形象的象征性进行了解释,使这一卷成了整部《红书》里最易懂的部分。原来,以利亚是聪明的老先知的形象,代表荣格理论中的“自性”,也就是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他象征着逻各斯(智慧)。而莎乐美则是“阿尼玛”,是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意向,因为她不明白事物的含义,因此是盲目的,她象征着厄洛斯(情欲)。厄洛斯朝向肉体的活动将走向夏娃,厄洛斯走向精神的活动则走向圣母玛利亚,如果排除肉体和精神的两种极端,第三种可能性则是亲子关系,即以利亚作为父亲、莎乐美作为妹妹,自我是儿子和哥哥。当莎乐美宣布说玛利亚是他们的母亲,这意味着自我就是基督。关于最后一步,荣格语焉不详。但是从以利亚身上,荣格发展出腓力门,即精神导师的形象,也是理想人格的象征。
      
      
      3.
      
       荣格一生号称解过八万个梦,可是写在《红书》里的“梦”,留给分析心理学派的后继者一个庞大的迷宫,也给了他们一个“解析”祖师爷的大好机会。荣格在自传中说过:“我追溯我那些内心意象的年头是我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岁月——一切根本性的东西都在其中确定了。一切都是从那时开始的,后来的细节详情不过是这一材料的补充和详述而已;这材料是从无意识中爆发出来的并在开头时把我完全淹没了。这,便是那可供终生进行研究的‘原始素材’”。不知何故,《红书》虽然有数种流传于弟子间的不完整抄本,但是荣格生前并没有将它付梓,一个看过原本的弟子说,此书假若出版,大家可能会认为荣格“完全地精神失常”。荣格自己可能也担心,如果就这样面世,他会“永远离开理性科学世界的战场”。1961年荣格逝世后,《红书》书稿由家族保存,追随者渴望一睹真容,视其为心理学界的“圣杯”。经过异常漫长的过程,《红书》终于在2009年出版,原色原大,装帧精美,虽然索价高昂,依然数次脱销,并一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荣格自己可能想不到的是,专家们抢购《红书》是为了一睹为快、为了解读天书,而《红书》吸引普通读者的,却是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不难发现,荣格笔下的腓力门与尼采著作中的查拉图斯特拉和但丁的维吉尔极为相似。事实上,荣格的确从经典著作中借鉴良多,他从《圣经》里借来先知书的语言,从《神曲》里借来三界游历的结构,从《浮士德》里借来诗剧的体裁,还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借来宣喻体的风格。1922年荣格写有论文《从分析心理学到诗意的艺术作品的关系》,区分了两种类型的著作,第一种是作者意图占据主导地位,第二种则是作品完全占据了作者,后者的例子便是《浮士德》的第二部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创作过程中,包含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意象被激活,而不管是谁以原始意象的形式说话,势必直指人心。即便对于荣格理论了解不深,《红书》里的“黑暗神秘诗剧”依然诱人。
      
      荣格的手绘功夫出乎人们的意料,《红书》的英译本序言作者索努·山达萨尼(Sonu Shamdasani)指出,早在荣格的青年时代,他经常游览巴塞尔的艺术博物馆,尤为喜欢荷尔拜因、勃克林和荷兰画派的作品。作为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在他学业的最后时光,他醉心于绘画几乎有一年之久,此时的画作有具象主义风格,技法娴熟。1902到1903年,荣格在巴黎和伦敦逗留,花大量的时间专注于绘画和参观博物馆。《红书》共有205页绘有图像,十分工细,美轮美奂,图文对照的方式使人联想起威廉·布莱克。荣格画了曼荼罗、面具、红轮、大蛇、蛙、火神、巨树和其它神秘符号,画中的视觉元素来自巴比伦、埃及、印度、各古老文明以及想象的王国,融合变异了柏拉图主义、诺斯替、炼金术、印度教还有基督教的大量意象。荣格本人不承认《红书》是艺术,认为它是象征符号的大集成,但是它的视觉效果实在太好,美国出版商初见书稿即“魂飞魄散”,说它“美得令人无法释手”。
      
      
      按照荣格的观念,人是无边世界的映像,由于人的语言并不完备,用图像来讲述灵魂是可行之道。“拥有一件事物的图像,我们就拥有了这事物的一半。这世界的图像也就是这世界的一半。”在这种意义上,当今读者捧着这本《红书》,也就拥有了荣格的“一半”。只是,正如书中所说,“留意图像的长老教会我们:疯狂是神性的”,反转过来,这里的“神性”看上去亦是“疯狂”的。自2009年《红书》在多国出版以来,它引起的追捧和争议都是世界性的。中央编译出版社在2012年推出《红书》的手稿本,全彩影印,布面精装。2013年又推出译文本,卷一、卷二根据德文版翻译,《审视》和附录内容译自英文版。两相对照,对于这本天书或可略有心得。
      
      
      
      
      
      《红书》(手稿本),荣格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3月。
      《红书》(翻译本),荣格著,林子钧、张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6月。
      The Red Book: Liber Novus. C. G. Jung (Author), Sonu Shamdasani (Editor), John Peck/W.W.Norton & Co. October19, 2009.
      《荣格自传》,刘国彬、杨德友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6月。
      《危险方法:荣格、弗洛伊德和一个女病人的真实传奇》,约翰·克尔著,成颖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5月。
      
      
  •     稿源:南方都市报2013-09-15
      作者:马凌
      
      1913年10月,荣格独自一人在一列火车上,突然被一种压倒一切的幻觉镇住了,他看见了一场滔天洪水淹没了北部欧洲,黄色的浊流,漂浮的瓦砾,成千上万的尸身。这一幻觉持续了大约两分钟,荣格又是困惑又是恶心。两周后,相似的幻象在旅程中再度出现,黄色巨浪变成了一片血海。荣格深怕自己面临精神病的威胁,此前一年,他发觉弗洛伊德“有一种精神病”,并且“有着十分令人担心的症状”,这也是他与弗洛伊德决裂的原因之一。这一年,荣格年近四十,拥有名誉、权力、财富和知识,但是恐惧找上了他,他处于中年危机之中。
      
      【记述幻象】
      
      对于幻象,荣格其实并不陌生,在回忆文章《我一生中早年的事件》里,他讲述了一系列重要的梦境、幻象和幻想。譬如三四岁的时候,他做了第一个意味深长的梦:草地上有一个黑色石头砌成的洞,一排石阶一直通下去,穿过一个圆形的拱门,揭开一道绿色幕布,出现了一间石屋,那里有一个金光灿烂的王座,其上一个十分高大的、由皮肉组成、像是树干样的东西,它的顶端有一只眼睛。他怕得全身都僵了,此时又听到母亲的声音:“看看它吧,那就是吃人的怪物!”这个梦给荣格留下深刻的心灵烙印,直到多年以后,他才认识到这个形象是宗教祭祀用的阳具,而背景是一座地下庙宇。有趣的是,如果按照弗洛伊德学说,这个梦必然与性欲相联系,但是在荣格这里,指向更深层、更普遍的东西,也就是“原型”和“集体无意识”。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歧除了理论方法的、精神心态的,更是世界观的,荣格对神秘主义和通灵学说一直深感兴趣,但是弗洛伊德对此大不以为然。按照荣格的自我陈述,他的一生充斥着幻视、幻听、预感成真和无法解释的灵异事件,从12岁那年夏天被小伙伴推倒从而引发长达数月的“精神官能症”,他在漫长的一生里既“见过”上帝、也“见过”魔鬼、还“见过”白日里的“鬼魂”,特别是1944年心脏病发作之际,他有一次刻骨铭心的“濒死体验”———他的“灵魂”在一千英里的高空中俯瞰地球,这种种体验和震撼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
      
      “洪水-血海”幻觉之后,荣格故意在清醒状态下关闭意识、诱发幻想、允许精神内容自由呈现。在一个黑皮的小笔记本里,他以日期为顺序,记下了一系列幻象、幻想以及思考。三年之内,这种“黑书”记满了六本,与其说它们是荣格的个人日记,更像是荣格将“积极想象”方法用在自己身上的实验记录。从1913年10月到1914年7月,是荣格濒于精神崩溃的时期,与“洪水-血海”相类似的幻觉一共出现了十一次,其它幻觉亦纷至沓来。1914年4月20日,他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职务;4月30日,他又辞去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院教师的职务。当此际,他正在准备报告《无意识在精神病理学上的重要意义》,预备在英国医学学会举办的大会上宣读,而他不断担心,自己很可能在读完论文后疯掉。戏剧化的是,1914年8月1日,他宣读完论文,翻开报纸,发现世界大战爆发了,于是他“明白过来”,自己的十一次幻觉是“预言”性质的。
      
      【纸上圣殿】
      
      大约从1915年开始,荣格开始把“黑书”上的内容扩展之后转录到“红书”上。此书的拉丁名字是“新书”,因为封皮是红色,所以又叫“红书”。如果说黑书是荣格的私人实验记录,《红书》则是荣格的个人“圣经”。此书古色古香,图文并茂,像中世纪的手抄本那样,将超过400页的羊皮纸装订为一个大开本,内部打有针孔以方便描线,用矿物颜料作画,以油墨书写,首写字母为花体,还有装饰性的花边和旁注。荣格的一生中有两大“手工作品”,一是以二十余年的时间、一砖一石构筑的波林根塔楼,那是他的石头圣殿,再就是以十六年的时间、一笔一划写成的《红书》,这是他的纸上圣殿。这两大作品类似于一种精神治疗方式,解救了一直有“双重人格”的心理分析大师。同时,塔楼和《红书》也是一种用特殊语言构成的另类宇宙,它们充满象征,不易解读。
      
      举例而言,《红书》第一卷里,当荣格“沉思神的本质”,他遇见了年老的先知以利亚和一位年轻美丽的盲女,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是一条黑色的大蛇。悖谬的是,这个女子叫莎乐美,也就是传说中向希律王要施洗约翰头颅的莎乐美。更荒诞的是,以利亚和莎乐美自开天辟地以来就是夫妻,同时,莎乐美不仅是以利亚的女儿,也是圣母玛利亚的女儿,还是“我”的妹妹。如此一来,“我”惊奇地发现,自己就是基督!荣格说,“走进地狱就是自己成为地狱”,可是这个地狱也太异端了,足以让基督教世界的读者目瞪口呆。好在,荣格给他的弟子们写了一篇《解说》,又在晚年回忆录里旧话重提,对第一卷里形象的象征性进行了解释,使这一卷成了整部《红书》里最易懂的部分。
      
      【身后热销】
      
      荣格一生号称解过八万个梦,可是写在《红书》里“梦”,留给分析心理学派的后继者一个庞大的迷宫,也给了他们一个“解析”祖师爷的大好机会。荣格在自传中说过:“我追溯我那些内心意象的年头是我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岁月———一切根本性的东西都在其中确定了。一切都是从那时开始的,后来的细节详情不过是这一材料的补充和详述而已;这材料是从无意识中爆发出来的并在开头时把我完全淹没了。这便是那可供终身进行研究的‘原始素材’。”不知何故,《红书》虽然有数种流传于弟子间的不完整抄本,但是荣格生前并没有将它付梓,一个看过原本的弟子说,此书假若出版,大家可能会认为荣格“完全地精神失常”。荣格自己可能也担心,如果就这样面世,他会“永远离开理性科学世界的战场”。1961年荣格逝世后,《红书》书稿由家族保存,追随者渴望一睹真容,视其为心理学界的“圣杯”。经过异常漫长的过程,《红书》终于在2009年出版,原色原大,装帧精美,虽然索价高昂,依然数次脱销,并一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荣格自己可能想不到的是,专家们抢购《红书》是为了一睹为快、为了解读天书,而《红书》吸引普通读者的,却是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荣格的手绘功夫出乎人们的意料,《红书》的英译本序言作者索努·山达萨尼指出,早在荣格的青年时代,他经常游览巴塞尔的艺术博物馆,尤为喜欢荷尔拜因、勃克林和荷兰画派的作品。作为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在他学业的最后时光,他醉心于绘画几乎有一年之久,此时的画作有具象主义风格,技法娴熟。1902到1903年,荣格在巴黎和伦敦逗留,花大量的时间专注于绘画和参观博物馆。《红书》共有205页绘有图像,十分工细,美轮美奂,图文对照的方式使人联想起威廉·布莱克。荣格画了曼荼罗、面具、红轮、大蛇、蛙、火神、巨树和其它神秘符号,画中的视觉元素来自巴比伦、埃及、印度、各古老文明以及想象的王国,融合变异了柏拉图主义、诺斯替、炼金术、印度教还有基督教的大量意象。荣格本人不承认《红书》是艺术,认为它是象征符号的大集成,但是它的视觉效果实在太好,美国出版商初见书稿即“魂飞魄散”,说它“美得令人无法释手”。
      
      自2009年《红书》在多国出版以来,它引起的追捧和争议都是世界性的。中央编译出版社在2012年推出《红书》的手稿本,全彩影印,布面精装。2013年又推出译文本,卷一、卷二根据德文版翻译,《审视》和附录内容译自英文版。两相对照,对于这本天书或可略有心得。
      
      报刊刊登地址:http://paper.oeeee.com/nis/201309/15/111870.html
      作者原文地址:http://www.douban.com/note/302841224/
  •     荣格在《红书》的跋中提到,“这本书耗费了我十六载光阴。我的一位炼金术挚友在1930年把我带离它。”如此推算,荣格创作此书始于1914年,正是荣格与弗洛伊德在1913年的第三次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上公开决裂、荣格于次年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会长职务之后。而从这本书中,我们也略能蠡测,曾有着师生之谊、一度情同父子的弗洛伊德与荣格,为何会分道扬镳。
      
      《红书》是一部过于个人化的书,所以几乎是不可索解的,任何的深文周纳,都难免流于穿凿附会。然而,这本书最主要的线索,正是从其“不可索解”中透露出来:
      
      恰如本书末尾收附的《普天下界全序图》所展现的企图心,荣格显然不肯止步于弗洛伊德释梦理论“对生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基本忠诚”和“对一种完全的和简单的还原主义心理学科学的希望”(1)——虽然在科学主义者眼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案例也不过是“一个个艺术活套”;他走得更远,试图整合神话、历史、宗教乃至玄学,为“梦”构筑一个超越弗洛伊德以“性”为单一原动力的解释体系,并由此从病理学走向了人文主义、从精神分析走向了心理分析。荣格也以此在欧洲心理学史上与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冯特和精神分析的创立者弗洛伊德鼎足成三。
      
      故而在对精神分析学的核心概念“力比多”(libido)的阐释上,荣格赋予这个概念的意涵远比弗洛伊德所持的“泛性论”更广。荣格说,“力比多,粗略地说是生命力,类似于柏格森的活力。”(2)因此,他也给“力比多”涂上更多的神秘主义色彩或者说是“类宗教特征”。
      
      而这样的色彩和特征也弥漫于《红书》全书,使其具有了一种魔幻感,宛如连篇的梦呓:“我们也生活在我们的梦里,我们不只是活在白天。有时,我们在梦里完成最大的事情。”(3)
      
      这是一本梦之书。作者如此认真地做梦和记梦(包括画梦,看得出来,他为此书所作的插图甚至可以说比文字更“用力”),已经完全不需要作为读者的我们的理解,而我们也完全可以放弃求解:因为梦是自由的,它只属于做梦的人。然而书中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我们又不能不被吸引,力图从这些不连贯的言语中寻求哲理与启示——虽则所谓“哲理”、“启示”云云,对于作者与读者两端,恐怕都是虚妄。毕竟,《红书》既是荣格后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也反映了其所遭遇的困境:他对无意识的个体性有深刻的认知,却未能构建起一个象征体系,来解决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联系。
      
      弗洛伊德的两大弟子阿德勒和荣格,最终都和乃师分途。如果说阿德勒走向了一条更为简明的探索个体心理之路,荣格挑战的则是人类的集体潜意识,这条路更艰难、也更容易劳而无功。事实上,荣格的挑战也远不能说获得了成功。然而一如《红书》所呈示,荣格是如何勇敢地迷失于自己的庞杂之中。而这本“梦之书”,作为荣格与自己灵魂的对话,虽然不可索解,却犹然令人着迷。
      
      
      
      (1)见恩斯特•贝克尔《拒斥死亡》第一部第六章
      (2)转引自麦独孤《变态心理学大纲》
      (3)《红书》第七章
  •     (此文已由《文汇报》刊登)
      
      系统学过心理学的人大都认识荣格的《红书》,但是倘若你还没有走出校门,没有什么人生经历的话,读这本书却又如同嚼蜡,基本上是读不通透的:什么灵魂、什么梦境、什么彷徨、什么梦魇……的确,没有同理心是无法读懂这样抽象的内容的。现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再读《红书》却能够找到一丝荣格当年初写此书的意境。就如同“走的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这一句戏谑的话却也表达出荣格寻找已经迷失的自我的仓惶,他在书中呐喊道:别高估自己完美!
      《红书》写于1914年,那年荣格50岁,资料上显示说他大约写到1930年,历经六年左右的时间。用荣格自己的话来说,我拥有名誉、权力、财富、知识和其他各种福气,却不能够有更高层次的渴求了。荣格说,这种渴求消退了,恐惧便随之而来。荣格在此提出的“渴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刺激动力,比如说,我们身在职场,有完成工作的刺激,这也是升值的动力;在社会中,我们会遭遇各种地位、名头的刺激与动力,等等。这是一种自我价值体现的成就感与归属感。荣格在《红书》记录了自己在精神方面追寻的历程,他打败了心魔、找到灵魂的病灶之处并进行自我疗伤。他从痛苦中走过,被欲望所纠缠,他说“饥饿却使灵魂变成野兽,吞噬那不可承受的,最终毒害灵魂”他说“滋养灵魂才是智者所为,否则就是将它蓄养成住在你们心中的恶龙魔鬼”;他用理智与灵魂对话,也曾迷失于不能认知的领域中,他说“你的心是怎样的,也就是心的认知。邪恶的心让你认识邪恶、善良的心让你认识善良。”的确,如果你是善良的人,遭遇了邪恶的倾轧,请不要纠结于对方为什么要如此对你,如果能够了解这种行为的初衷,你也就不再单纯的善良了不是?
      荣格认为:梦是灵魂的指引。从这点看来,他还真是弗洛伊德的高足,虽然最后与其决裂,却还是深受其影响:“深层精神甚至教我,要按照梦来认真考虑我的决定。梦会指引生命,它们决定了你,即使你不明白梦的语言。”佛洛依德将梦的形成和主要作用解读为:象征、伪装、检查和获得一种心理补偿。有人认为爱做梦的人的欲望和顾虑较多。由于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偏差的,就总在梦境中获得一些自我补偿。荣格则认为,仔细了解梦境中所发生的一切,从中能够看透自己的予取予求,能够让自己更为透彻的认识自己的灵魂。
      有学者说《红书》是荣格“积极想象”之所得。的确,图书本身的功能性无非是让读者获取到作者赋予文字其中的精神走向:你是消极能量小能手,还是积极能量小超人呢?有人说荣格的著作怪异晦涩,拗口难懂,其实这也是我们读原著的必要性。我们的教育体系让我们在教科书中读到许多压缩成短句或者短文的概念,却不曾品味过大师对其意义的创造性和延伸性创作。我们对大师的著作不但是要秉承崇拜的态度将之放在书架上展示给访客的,更是要逐字逐句的读进心理,才能惠解其意。从《红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心理学大师也曾有过迷失、找寻、误入歧途、挣扎、追寻、领悟等心理过程。只不过,圣贤和凡人的却别在于能不能有自我救赎和激励旁人的能力。当你看到这部作品的封面时,你一定会被其设计感所倾倒:它不像美国版本的那样通体红透,却是充斥着一股红色的灵异画面。我以为这也是很多人都有过的一副梦境:一个人在精神与世俗中挣扎,逐渐的进行自我超脱。
  •     小羽:
      
      荣格和弗洛伊德之类的名字经常让人陷入一种莫名的恐慌,他们的智识在传说、传记和难以名状的作品中印证着群星闪耀时代的光荣,我们在其面前总想不学无术的傻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后来出现了柯南伯格导演的A Dangerous Method这种电影,他看似笨拙实则故意地把焦点偏至三角关系之类疯狂小事之上,让作为观众的我们由于自己的相对正常而感到释然。
      这种正常感在阅毕眼前这本《红书》中译本时烟消云散。当初在书店里第一次见到八开本影印版《红书》时便被深深吸引,那些精心描绘的图像和虽不认识但书写工整的德文让它看上去更像一本艺术笔记,似乎是某个民俗学家或神秘文化研究者野心勃勃的手稿,这样的作品为什么会被封存近一个世纪之久实在难以揣摩。而今中译本在手,却仍是冷汗涔涔,一片混沌。若试图解析它,必被拖至思维的地狱,若试图跟随,就会“掉下去”。
      这本以记录分析自身之梦与幻象的册子有一种向下的力量,楼梯,深渊,地洞,大蛇。查找一下就会发现,在记录开始前,荣格自言:“我让自己下降。传下的地好像裂开了,我一下子跌入黑暗的深渊。”这促使我们继续查询当时的情况。
      
      那应该是荣格本人和整个精神分析学历史上最重要也最诡异的节点。一直作为弗洛伊德忠实追随者形象出现的荣格终于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后与他父亲般的导师决裂,这一事件因为之前弗洛伊德的反复昏厥和之后荣格的精神分裂而显得十分有戏剧性,但事实上是天才思考者兼实践者之间观点不同的必然结果,特殊之处在于长期浸淫于心理、精神、梦境、性等思维层面异动研究的他们承受着自身、研究对象和所持理论三者纠葛之力的压榨,爆发争执之后自损极大,犹如武侠小说中同时修习几派内功进境神速,可一旦产生互斥,自损之苦难以言喻。
      当然再探究下去就会发现荣格初草《红书》的这个节点不止是与弗洛伊德学派完全分裂的时期,也是开头所说电影和后来的诸多演绎作品中最感兴趣的那位兼具病人、同事、情人多种身份的女子萨宾娜离他而去之后不久,她应该是《红书》中的阿尼玛(绝不是王尼玛)的来历之一,是潜入他意识深处的原型之原型。在此之前荣格对这段关系犹豫不决,萨宾娜投奔弗洛伊德并获肯定和支持,弗洛伊德对荣格的理论和二人的关系同时冷嘲热讽,而女人婚后仍迷恋荣格,并且荣格从她身上找到当初迷恋的弗洛伊德小女儿的影子……如果这些属实,后人遇到感情麻烦只要想想《红书》也就不纠结了。
      胡扯到这里终于臆想出一点荣格最终决定不出版《红书》的原因。他清楚自己的地位,知道身后会有大量传记和野史流布,他像一个冷静的疯子一样开始描画《红书》是抱着宣泄、解脱和积累的目的,但也有想象中的读者群体。然而当他的后续作品大量印行后,追寻《红书》的成书根由也许会变成读者的主要乐趣,这并不是他想见到的。果然就像大量冲破了“我死后XX年内不得XX”愿望(比如奥尼尔的名剧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面世的神品一样,几年前它的影印本刚一面世就意外地杀入畅销书榜单,估计这里面大半是为了添一册装帧特别的收藏品或者纪念那段那段在传记类作品中看过多次的诡谲时光。
      
      最近与荣格交集颇多。转发的微博里同时有老少几代的朋友表示“最近在看荣格”,床头压着数卷荣格文集(虽然未看多少但感觉其自有精神疗愈之功效),重漫了自己曾经挂上难看标签的与荣格有关的电影,现在,又有你寄来的《红书》中译本和借来赖着不还的八开影印本摊在桌上,当真有种“法涅斯”曼荼罗的幻象产生。
      对于原版《红书》的看法,倒是那位总编辑大人的话深得我心:“我魂飞魄散,我实在不是荣学家,我只把它当成东西,可它美得令我无法释手。”
      其实我最想问你一句:是不是一个人被贴上了心理学家标签他的著作就一定是心理学专著?《红书》本身明明记录性文字居多,倒更像是本拥有手绘插图的“炫学派”修行之书,同感?
      
      
      m
  •     崔婵从小就长在两仪殿,由于姑母崔淑妃的关系,养得一副骄纵的性格。开始崔淑妃说让婵儿长大后嫁给邈儿不过玩笑,渐渐地她当了真,心中认定李邈就是她未来的夫君,别的女子向李邈示好,她一定会醋性大发。可是李邈偏偏又是个四处留情的皇子,所以她为了李邈得罪了不少官宦家的小姐,在宫中的口碑并不好。 云瞻公主夜宴太液池那次,她自己心里明白云瞻并不想请她,只是碍于云曦和李邈的关系不得已。太液池幽深得水面上倒影着点点宫灯,一众皇子女眷鱼...
  •     《红书》是荣格未完成的手稿,最初书名是拉丁文Liber Novus(新书)。因手稿笔记本封皮为红色,后以《红书》闻名。相应的,荣格记录梦境与幻象的原始文字因黑色封皮的笔记本而被称为《黑书》。《黑书》是荣格撰写《红书》的原始资料。现在出版的《红书》主要分为三部分,卷一、卷二和审视,根据以下几种历史档案整理而来。
      
      卷一和卷二有以下八种版本:
      1、《黑书》(Black Books)第2册至第5册(1913年11月—1914年4月);
      2、手写稿(1914年夏—1915年);
      3、打字稿(约1915年);
      4、修正稿(一层约改于1915年;一层约在1920年代中期);
      5、手抄本(1914—1930年,1959年续写,未完成);
      6、卡里•拜恩(Cary Baynes)抄写本(1924—1925年);
      7、耶鲁手稿,卷一,缺序(与打字稿相同);
      8、卷一的复印编辑稿,缺序,有不明身份者的修改手迹(约1950年代后期;以打字稿为基础编辑)。
      
      审视有以下六种版本:
      1、《黑书》(Black Books)第5册至第6册(1914年4月—1916年6月);
      2、七次布道手抄本(1916年);
      3、七次布道打印本(1916年);
      4、手写稿(约1917年);
      5、打字稿(约1918年);
      6、卡里•拜恩(Cary Baynes)抄写本(1925年)(27页,不完整)
      
      中文版分手稿本和译文本两册出版。手稿本(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15314/)根据手稿原大制作,全彩影印,布面精装。译文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721654/)卷一、卷二根据德文版翻译,审视和附录内容译自英文版。译文本为软精装,图片为黑白缩印,能与手稿版图文位置一一对应。译文版中后半部分内容来自打字稿或打印稿,所以并无相应的手稿插图。
  •     單純以內文「譯本」來說這書的價格尚可以接受(打折時買的)。軟精書皮的包裝是合理的,事實上比起普通書皮或硬皮,軟精更能平衡到經常翻和保護兩方面的需要。
      
      但是極度令人不解的是書中極為小數的彩圖居然是給了幾頁蔓荼羅草圖(都是白紙藍或黑字)、有3頁居然還是出版社的廣告。這實在是讓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倒在地上噴白沫了。書中其他圖片全都是以黑白而且還是縮圖來表現,知道紅書的讀者給氣死,不知道紅書的給耍死。
      
      抓住這本譯本、不知道紅書的最大感染力來自那些震懾人心的彩色圖畫,這是莫大的遺憾。就算不能每頁彩大圖,那十幾頁彩圖難道就不能像以前的書般弄個彩圖圖版,即使圖很小僅僅能看到個模樣?譯本的功能不是給有出版社那手稿版拿來作原文對譯,而是多少給讀者知道那書「原本」是甚麼模樣。
      
      希望出書的能多加留意,不要讓讀者的錢花得太慘,打算買書的也好好留意那所謂的書摘插畫是唯一有意義的一張彩圖而已,沒有別的了。
  •     大部分的读者面对荣格著作时的经验常是困惑与无所适从,被他广泛的使用文史哲、宗教、文化典籍来说明自己理论所击倒。他喜欢在行文中用拉丁文、希腊古文说明他的原型概念,即使读得懂英文,他使用大量的基督教的历史文献也会让非西方的读者迷失,他又喜欢引用东方中国与印度的典籍,这又让西方读者抓狂。他就这么爱卖弄他饱览群书的知识背景吗?其实不然,这一点在他制作“红书”中就可看出,“红书”是一本私房书,在他生前并未出版,可是他创作这书的方式反应在他后来的理论发展上,也就是个人的梦与幻象有集体潜意识的内容。荣格对自己的梦、病人的梦的理解与分析就与他理解中国《易经》、印度《吠陀经》、中世纪西方炼金术一样,认为它们是原型潜意识的信息。
      他将这些从集体潜意识所送出的内容反覆阅读、诠释与联想。他并不关心自己对这些古籍有否正确的理解,他关心的是自己的潜意识与这些书籍直接的相应。就像他学东方的瑜珈和打坐,他只做到让心安静,让潜意识的影像与讯息冒现,他就立刻停止打坐与瑜珈的练习,转而专注在那些影像与讯息上。他的做法与东方的修行法门所要求的不同,禅修要我们不要执着于那些心所示现的内容,让它们自然升起落下,不要依附、不要抓取。所以,大部分的禅修都不鼓励甚至严禁练习者使用纸笔纪录禅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念与影像,因为它们只是心的造作,要穿透它。可是深度心理学所关切的潜意识,要捕捉的正是这些心念与幻影。
      荣格对他自己的梦与幻影认真的态度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他不只是纪录下它们,还对它们写下评论,再将它们用艺术创造的方式画出来──从写实的绘画到抽象的曼陀罗绘画,然后再将这些内容与他所读过的各种文献古籍做智性的联结。例如他自己幻境里出现的女子莎乐美,在一系列的创作与演绎后,就与印度的创造与嗜血女神卡里连结在一起,也更近一步的与他自己人格里的灵魂相连。荣格对自己的梦境与幻影非常珍惜,为它们钻到故纸堆里去找亲戚、旧故,替他们找族谱缘起,敬重它们如同对待一个活生生的人。他认为那些并不是内心喃喃自语的残渣废物,反而将它们视为珍宝待如上宾。
      《红书》创作的主要时间长达15年,足可说明荣格对待潜意识的态度。他所以饱览群书的目的是在为自己的潜意识寻找所来处,几乎可说是“六经皆为我注脚”的作法。这样一来当然也就无所谓误读、误解的争议了,因为他在做自己的功课,而不是文献考古学者与东方学家的学术工作,他将这些东西方的古籍当成自己深度心灵的朋友,所以行文自然也就攀亲带故的与人类文化遗产全都连结在一起了。只是这么一来,真是害惨了我们这些学习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普通人了,心理治疗已经是庞大的知识系统,为了对集体潜意识有分析理解的能力,我们还得对庞杂的文化古籍用功,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翻开书,看他专心一意的描绘心理的影像,像画图一样的细心的用毛笔描写自己的幻境手稿,那一笔一画里可都是对待自己的诚意,不是为着别人的眼光,他人的赞赏,是为自己作的,是做给自己的作品。也只有这样,所有的努力与辛苦才值得坚持吧。
  •     红书》拉丁文书名为《新书》(Liber Novus)。此手稿二百多页,为荣格亲笔所写,亲手所绘。约创作于1914年到1930年间,记录了作者个人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荣格生前拒绝出版,直到其去世后近五十年,此书方得见天日,公开出版,原色原大,连污渍破损都清晰保留。虽然美国版定价高达195美元,德国版198欧元,英国版140英镑,法国版199欧元,但是荣格的手绘插图太过精美,大量与心理学无关的读者把它当作艺术品收藏,
  •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
      
      《红书》是荣格所著最为神秘的一本分析心理学实例及解说、猜想专著。作者为全书所赋的拉丁名实为“Liber Novus”也即《新书》。手稿分两卷,首卷包括各篇解说部分计六张半纸,正反共13面;二卷正文计189页。内容为对多年间所遇梦境场景、人物、事件的追忆,以及幻觉图案的收录与分析。
      
      小心打开手头那本因太过沉重而显肃穆的《红书》精装影印本,一直翻到最后、第二卷189页的反面:那里有荣格为本书所撰的后记。左上角标的时间是1959年,离这位分析心理学开创者的辞世,还有两年时间。
      
      大师书写后记时选用的字体,乃是漂亮的德语钢笔草书:和第二卷其它文字内容相似,被限制在以铅笔细勾的方框内,以蓝黑色墨水逐行书写。开始几行的字迹规矩且细密,语风拘谨。自八、九行起,行文逐渐变得潦草、果决,相比之下,行距也拉开更多。这一风格一直持续至文末,并以德语“Möglichkeit(可能性)”一词作为全书的终结,戛然而止(最后并未标上句号)、不作署名,仿佛正与看不见的妖魔赛跑、格斗,且清楚自己时日无多似的。
      
      预知自己的死亡:这一超脱于因果律之外的判断,属于荣格理论中对梦所进行分类考察的最后一种,即“预知梦”。据荣格自称,他一生中共解过约八万个梦,并曾一度对“清醒时的梦境”即幻觉进行过长期、透彻的研究。通过梦境和幻觉这两扇“通往潜意识”之门,荣格提出了“集体潜意识”这一重要心理学概念。《红书》正是荣格直面自己幻觉的产物。
      
      如在第一卷“Höllenfahrt in die Zukunft(未来的地狱之旅)”中,荣格在前节的“次夜”被混沌物所环绕,由来自未知处神祗的喊声呼入地狱一游:作者梦中所见一切迷茫、惊悚,似乎是在召唤但丁《神曲•地狱篇》中的种种原型(接下来即发生“Zerspaltung des Geistes(灵魂分裂)”事件,随后斩杀英雄、诞生上帝……其中叙述多与尼采著作相合)。第二卷中这类来自西方、南美及印度宗教、神秘学、中世纪炼金术的残影出现更多,诸如圣甲虫、耶稣、十字架、神牛、印加图腾、许德拉、该隐、圣母玛利亚的形象,搭配如尼文、古埃及圣书体、苏美尔人楔形文字等众多符号,以及大量难解的斑纹、花饰和图案——这些均被“力图完整再现幻梦图景”的荣格记录了下来。
      
      蛇的意象在《红书》所载的幻觉中多次出现,它并常化为龙、多脚巨蛇,或者缠绕世界之树的几大神兽之一。又如在卷二第119页的梦境图绘中,被列名为Atmavictu的鳄状巨蟒,每斩断其一爪,就又生出新爪,战斗过程血流成河,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尼伯龙根的指环》或《迪奥尼西卡》中的相关故事:这也是荣格理论中“原型(Archetype)”概念的雏形。心理分析学创始之初的集大成之作《原型与集体无意识(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vtive Unconscious)》,就是在《红书》完成后逐步创作、整理并出版的。
      
      引后记中开篇所言:“我曾致力于完成本书,前后花去十六年时间”——这里的十六年,指1914年至1930年,也即从荣格与自己最初的学术导师和研究伙伴弗洛伊德决裂的后一年开始撰写。后记中明确写有“1930年,我因对炼金术兴趣日盛,遂将主要精力自此处移开。收笔的开始,起自1928年:当时理查•威廉将《金花》这本东方炼丹术小书的节本给了我,这本书的内容,为我的理论在现实中找到了出路——我不能够再闭门造车了”这段话。
      
      理查•威廉,即德国著名汉学家尉礼贤,他以传教士身份旅居中国达21年之久,并在山东崂山拜师修道。据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中的原话,尉礼贤“有幸遇到一个旧式学院派的圣人”,其“内里修炼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他的名字是劳乃宣,向尉礼贤介绍中国瑜伽中的哲学和易经中的心理学”——这位劳乃宣,乃是同治十年进士、复辟派激进人士、学者、教育家、义和拳研究专家,有《拳案三种》等相关著作存世,并曾协助尉礼贤译出《易经》等书的德文版。《红书》后记中所言的书名《金花》,实为缩称——这本书的德译全名为《金花的秘密》,即传北宋时期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所作的道家内典《太乙金华宗旨》,也是在劳乃宣的慷慨帮助下,才得以译成德文,传入欧洲。
      
      在西方,《太乙金华宗旨》对入静冥想技艺的论述得到了一致公认,尤其尉礼贤书中所提及、修炼者在练功时能够看到各种“曼陀罗”的说法,以及其所绘制的“丹青曼陀罗”图案,恰好与荣格在《红书》中“根据所见意象忠诚记录下来”的各类抽象、斑斓的幻觉图案具有形式上的高度一致性——也正因此,荣格才认定其理论在现实中有所依凭,便暂时终止了《红书》的写作,转而开始对道教、佛教、禅宗进行深入研究。
      
      三十年后,重回《红书》,荣格回顾那段经历,如是说道:
      “当时的境遇、写作、生活等等,如何偏差谬乱,本人此刻自是心知肚明。但是,在经过大量研究、观念多次转变之后,我仍对《红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完全信赖,(要知道,就当时的情况而言,)除此之外已别无他法……”
      
      荣格在原文中使用了德语词“nie”,相当于英文的“never”,强调否定的意味颇重——初写《红书》时的被动、无奈,细心的读者已可看出端倪。此处的“别无他法”,与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有关。
      
      起初,在荣格于苏黎世大学任精神病学讲师时,因主讲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及《原始人心理学》这两门大课、并对弗氏巨著《梦的解析》印象深刻的缘故,他主动将自己在字词联想法和精神分裂症方向上的研究成果寄给弗洛伊德。书信来往一段时间后,两人初次见面便畅谈了十三个小时之久。作为当时全球最重要的心理学权威,弗洛伊德原本对荣格相当欣赏,并慷慨委以重任,授命他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且将自己多年来释梦积累的海量资料与荣格分享,协助他在尚处于萌芽期的心理学领域内自由开拓、发展。但是,在对精神分析理论体系的研究逐步深入之后,二人渐渐产生较大分歧。因为荣格坚持自己的主张,使弗洛伊德极为不满,便动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对荣格施压。1913年,大吵一架之后,两人分道扬镳,盛怒的弗洛伊德更试图将“荣格”这个名字从精神分析学领域彻底抹去。1916年,在其学术著作《分析心理学论文集》第二版序言中,荣格说“在德国,我的著作刚一出版便遭到了沉默的轻视”,即是针对弗洛伊德打压行为的抗议。
      
      弗洛伊德的攻击对荣格本人的打击甚大,既往的友人和同事们大多背弃了他,学术未来似乎也已被完全清零,导致他一度出现严重幻觉,精神接近崩溃。
      
      在这一时期里,专注于《红书》的创作,仿佛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治疗手段。荣格似乎是无师自通地尝试了类似于《太乙金华宗旨》内玄想、入静的方式,来舒缓潜意识中积累的压力,并以此对幻觉、梦境进行调和。到了1929年,《红书》接近完成,荣格也已能正视自己与弗氏之间的过往纠纷:他在《科隆日报》上发表整版文章《弗洛伊德和荣格之对比》,开篇即指出两人在学术上的比较“需要站在分属我们两人名义下的思想范围之外”来加以点评。在这篇颇具文采的长文中,荣格将自己与弗洛伊德之间的异同逐一清算,并以轻松自在、形如对待路人的态度对弗洛伊德的“偏狭愚昧”加以调侃、指责。《对比》一文标志着荣格已完全走出弗洛伊德对他人生布设的阴影,《红书》的“治疗性”写作,次年亦宣告终结。
      
      览阅《红书》全篇,尽管内容堪称艰涩、离奇,甚至某种程度上而言,称其为艺术或神秘学著作也不为过,但实际上,荣格自始至终都是在为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为学者和普通读者们写作此书。然而,他最终却选择搁置出版,直到1961年去世时,也没有改变心意。
      于是,在之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本书手稿都被荣格后人们束之高阁。正式出版前,仅有二十余人看过手稿,荣格的数位著名弟子,包括苏黎世荣格学院创办人玛丽-路易丝•弗兰斯,以及在中国国内较为知名的心理分析家维蕾娜•卡斯特,都曾多次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过这本手稿,并肯定了其在心理分析史上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2007年,荣格外孙乌尔里希•赫尔尼正式继承祖父全部著作出版权,学者索努•沙姆达萨尼抓住机会,主动与乌尔里希接洽。经过长达两年多的漫长交涉、谈判、关系协调后,荣格后人终于同意出版《红书》。2009年10月7日,《红书》德文版由Patmos出版社率先在欧洲推出,美国诺顿公司的英文版紧随其后。
      
      与弗洛伊德当初的执念相左,荣格身后越来越多地得到心理学界的认可和全球大众读者的欢迎。属他名下的著作很多,其中《回忆、梦、思考》、《心理类型学》、《人格的发展》、《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等书无数次再版、流行不衰。为了忠实还原大师想法、方便学者研究,《红书》在德、法、美、日四国均以原寸影印本搭配每页文字部分译文的方式出版、销售,成本颇高,价格不菲。出人意料的是,这本美国版定价为195美元的奇书,竟在圣诞销售季一举登上《纽约时报》精装非虚构作品销量榜,最高时甚至挺入前20名。在美国经济萧条、非虚构作品经营惨淡、高价书无人问津的时局下,《红书》的意外热销,被举办相应专题演讲会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兰斯•欧文斯博士称为“荣氏奇迹”。
      
      2012年3月,《红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引进出版。在该书策划之初,责任编辑面临许多困难:首先,版权方要求中文版必须从德文翻译,不得从其它版本转译——需知,荣格手稿在形式上类似于泥金手抄本,正文除包含各种手绘插画外,还运用了多种德文字体结合的方式书写,其中不乏连现代德国人都难以辨识的中世纪花体。为了方便书写,荣格本人还使用了大量随自己习惯定义的简写规定(比如在第一卷首页,就有以红字书写的简化对应方案:其中以~表示定冠词词尾之一的en,又以类似制表符的“横撇”表示em。共计十一种简写规定。虽一目了然,阅读上仍会造成困难)。尽管出版方本身提供现成的德文照排文字,译者可绕过手稿、直接从现代印刷体翻译,已然减轻不少负担,可全文形如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般的内容描述方式、支离破碎的幻梦细节讲述、各样梦中场景与曼陀罗雏形的绘制,大量当时的学术专业词汇及简省用法夹杂其间,无疑给翻译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与此同时,中文版定价也不宜太高,否则必然会将大量读者挡在门外。而在降低成本的几个主要方面即开本、纸张、印刷、装帧上,不论是国外的版权持有者,还是国内出版社方面均不愿轻易迁就、妥协。
      
      编辑考虑再三,采取了影印部分与翻译部分分开出版的方式:影印原稿以大八开全彩印布面精装本的标准首先出版,一切都按照海外版的标准行事;然后再是文字内容翻译版,作为与影印本配套的解说部分单独出版,取三十二开标准精装本的体例,内文可以普通纸张印刷。如此便可兼顾收藏和阅读两个方向上的读者,同时还缩减了成本,算是一招妙棋。
      
      最近,意大利已故电影大师费德里克•费里尼的《梦书》,也已取这一方式率先推出了影印版。《梦书》是费里尼1960至1982年间的梦境记录,同样包含大量绘画及细碎、晦涩的言语表达,手稿出版上也颇费周折。方方面面,倒都与《红书》相映成趣——且借此文收尾之处,聊以寄愿,期待人类多年来对梦境的孜孜研究,在本世纪内,能够有所突破吧。
      
      ……
      (2013年2月1日更新:因发表故,暂隐去4167字)
      (2013年7月25日更新:为给米神看全本,尽数放出)
      (之前忙中出错,以为全文已发表,故随之放出全部文本。最近与编辑几番联系后,发现本专题稿其实并未刊登在《东方早报》上,而是半年多前《南方都市报》的约稿,故这里暂时隐去全文,待文章正式发表后再还原,恳请读者诸君原谅。)
  •     
       一本通体赤红、价格不菲的图文书,出人意料地成了2009年美国岁末购物月的畅销商品。它不是小红书,而是大红书。《红书》(THEREDBOOK)高46厘米,宽31厘米,与报纸幅面相当,厚416页,重达4公斤,定价195美元(约合人民币1332元),乃瑞士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1875-1961)记录个人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的作品。直到2009年9月,全世界仅有20余人见过荣氏《红书》。出版此书的诺顿总编辑迈尔斯自陈初见《红书》30页副本时,“我魂飞魄散。我实在不是荣学家。我只把它当成东西,可它美得令我无法释手。”
      
      “我们吃惊死了”
      
       论销量,《红书》不是小红,而是大红,虽不至于发紫,却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12月25日前一度神奇地排到精装非小说榜的第18位,如今已告脱销,全美书肆难寻。网上最大书店亚马逊则通知顾客,此书可能要等上“一个月到三个月”才能发货。
      
       根据NielsenBookScan对美国70%零售图书的统计,自10月份上市,《红书》已经卖出了1.3万册。《纽约时报》前些天指出,这一数字虽无法与布朗的《失落的符号》和萨拉·佩林自传相提并论,但以《红书》之内容、印刷,尤其是从定价考量,书商们已获充分证明:有思想深度的书不仅卖得动,还可以卖得好。
      
       “我们吃惊死了。”旧金山一家独立连锁书店的女老板伊莱恩·彼得罗切利说,“在这样一个所谓的低迷时期,竟然有一本195美元的书,让我们接到了许多许多订单。我想我们已经有20个以上的订单了。”
      
      
       她首批订了15册,卖得光光,现已续订,尚未到货。
      
       各路书商最初颇不看好此书,认定经济如此疲软,近200美元一本的大书几无销路,其出版商诺顿公司的首印数因此由计划中的1.5万册,一路跌至5000册。
      
       “我那时做的一切计划,都以比这更大的印数为基础,可接下来经济就垮了。”诺顿总编辑吉姆·迈尔斯说,“当我们的推销员带着一本昂贵的书出门后,书店的反应跟我原来希望的简直有天壤之别。”
      
      荣格的私密之作
      
       此前,许多荣学家(荣格研究者)认为,《红书》如同圣杯,只有关于它的流言屡屡飘过,却始终见不到其真容。
      
       这是荣格的私密之作,又称《新书》(LiberNovus),被视为精神分析学史上最重要的未出版著作,由荣格本人亲笔,大约于1914到1930年间,书写及绘图于200余页手稿之上。荣格于1961年去世,此后长达40年的时间里,其后代坚拒荣学家们靠近此书,决不许他人染目。
      
       荣格一度与弗洛伊德关系密切,但1913年两人吵翻,荣格心理受创,退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一度备受精神折磨而濒于崩溃。魔、圣、妖、灵纷至沓来,他欲拒还迎,视之为心理分析的实验,一种自愿的与无意识的近身肉搏。依其传记作者芭芭拉·汉纳的记述,此时荣格下定决心,无论何方神圣在梦中显灵,他必不会任其凭空消失,直到他们向他彰显所为何来。“那些年……我追寻内在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由此出发。”
      
       他记录梦境,为幽灵造像,手稿以红色皮面装订,取名《新书》,但他时常以《红书》称之。大约自1914年始,历时16年,共集录205页,其中53页全图,71页图文混列,余81页纯为手写文字,并由此发展出包括原型、集体无意识和个性化在内的一整套分析心理学理论。
      
       《红书》正是荣格所谓“积极想象”之所得。依他所述,曾有两灵造访,一老头,一姑娘,自称以利亚和莎乐美,携一大黑蛇,老头再进化为腓利门,姑娘成为阿尼玛,分别代表其理论中的自性(来自意体无意识的自我审视,也是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和男人潜意识中的女性。举例来说,您邂逅一位女郎,一见倾心,朝思暮想,此过程便是阿尼玛附体于女方——不是荣先生的阿尼玛,也不是集体的阿尼玛,而是你自己的阿尼玛。
      
      ◎出版花絮
      
      荣学界苦盼数十年
      
       直到2009年9月,全世界仅有20余人见过荣氏《红书》。此前,荣学家索努·沙姆达萨尼耗时两年,劝服掌管家族文产的荣格外孙乌尔里希·赫尔尼同意出版此书。诺顿总编辑迈尔斯自陈初见《红书》30页副本时,“我魂飞魄散。我实在不是荣学家。我只把它当成东西,可它美得令我无法释手。”
      
       诺顿在特为筹集出版费用成立的腓利门基金会资助下,从2007年开始,花8.5万美元,在苏黎世以10200像素扫描仪开工,再以一面德文原件,另一面英语译文,外加脚注的形式,由意大利印刷商同比例精印,并部分采用手工装订。沙姆达萨尼自任首席翻译,并另撰33页前言。
      
       美国书商从经验出发,对任何超过39.5美元的书心存戒惧,故压低《红书》订数。但读者从新闻报道中得知此书,又或闻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即将展出此书原稿,遂四出求购,终于造成圣诞节前纸贵于洛阳。
      
      
       腓利门基金会联合创办人斯蒂芬·马丁说,虽然荣学界苦盼此书数十年,但北美地区仅有践行荣氏理论的分析师1000人。而据各地书商报告,《红书》购买者多来自荣学界外。
      
       华盛顿政文书店的老板芭芭拉·米德认为,世道越艰难,读者越有心进行物质之外的思考。
      
       于是订单急急如律令,诺顿三次重印《红书》,总数已达2.5万册,另有1万册在意大利即将出厂,尚需六周,方可运抵美国。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康慨)
      
  •     
       《红书》(The Red Book),是一本由瑞士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大约写于1914年到1930年间的分析心理学专著。该书高46厘米,宽31厘米,与报纸幅面相当,厚416页,重达4公斤,定价195美元,也是一本记录作者个人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的作品。直到2009年9月,全世界仅有20余人见过荣氏《红书》。
      
       2009年岁末在美国出版,此书通体赤红、价格不菲,其销量虽不至于红得发紫,却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2009年12月25日曾一度神奇地排到精装非小说榜的第18位,出人意料地成了2009年美国岁末购物月的畅销商品。加上纽约时报网站的10页书评,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的原件展览,威斯敏斯特学院兰斯·欧文斯博士的《红书》专题演讲会等等,都将这股“红流”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出版此书的诺顿总编辑迈尔斯自陈初见《红书》30页副本时说:“我魂飞魄散,我实在不是荣学家,我只把它当成东西,可它美得令我无法释手。”
      
       《红书》是荣格的私密之作,又称《新书》(Liber Novus),被视为精神分析学史上最重要的未出版著作,由荣格本人亲笔书写及绘图于二百余页手稿之上。尽管原为受众而写,但荣格最终还是决定将其束之高阁, 荣格《红书》原稿。
      
       荣格于1961去世,此后长达40年的时间里,其后代坚拒荣学家们靠近此书,绝不许他人染目。直到2009年9月,全世界仅有荣格的家人及弟子共二十余人见过荣氏《红书》。此前,荣学家索努·沙姆达萨尼耗时两年才终于劝服掌管家族文产的荣格外孙乌尔里希·赫尔尼同意出版此书。
        《红书》是荣格的私密之作,又称《新书》(Liber Novus),被视为精神分析学史上最重要的未出版著作,由荣格本人亲笔书写及绘图于二百余页手稿之上。尽管原为受众而写,但荣格最终还是决定将其束之高阁,不再出版。
        
       荣格并非认为此书过于私密或吊诡而无法出版,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从中获取了其日后写作的主要灵感,并由此发展出包括原型、集体无意识个性化在内的一整套分析心理学理论。   
      
       荣格曾经与弗洛伊德关系密切,但1913年两人决裂,荣格心理受创,退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崩溃。此时,荣格身陷“中年危机”而不得不重新审视生活以从内心探索最深处的自我。为此,他记录了其中的一些梦和幻象并随后将其整理为《黑书》《Black Books》(当今只个别人手中有此书稿)。同时,在托妮?沃尔夫的精神支持下,荣格也着手开始一项重要幻象的内容写作,并配以其亲手绘制的抽象插图,最终完成了《红书》。因此,《红书》正是荣格“积极想象”之所得。依他所述,曾有两灵造访,一跛脚老人,一美貌姑娘,自称以利亚和莎乐美,携一条大黑蛇,老头再进化为腓利门,姑娘成为阿尼玛,分别代表其理论中的自性(来自意体无意识的自我审视,也是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和男人无意识中的女性。在此经历中,魔、圣、妖、灵纷至沓来,他欲拒还迎,视之为心理分析的实验,一种自愿与无意识的近身肉搏。依其传记作者芭芭拉·汉纳的记述,此时荣格下定决心,无论何方神圣在梦中显灵,他必不会任其凭空消失,直到他们向他彰显所为何来。“那些年……我追寻内在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由此出发。”在这个强调生物系统科学的21世纪,对于幻象的重新认识而言,《红书》的出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理解荣格著作的窗口。而且,对于其他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建立而言,这也是一扇不寻常的窗口。
      
       虽然荣格的部分理论已成为流行心理文化的一部分,但荣格理论的大部分内容却难以真正为人们消化和吸收。他的理论兼具创造性和意义,而这使很多人很难从自己的内心获得同感。对普通人而言《红书》的价值或许有些飘渺而难以把握之感。但正如有许多评论家所言,荣格的书怪异晦涩,恰恰说明了我们尚缺乏足够的时间来思想。因此,要理解荣格及其生活,包括他的心理学理论来源,这本书至少是一件珍品。在过去几年中负责翻译此书的历史学家谈到此书的基本价值在于“生命意义的探寻”。无论你是否去读,对任何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来讲,这都已是一项不可多得的赞誉。
  •     《红书》(The Red Book),是一本由瑞士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大约写于1914年到1930年间的分析心理学专著。
       该书高46厘米,宽31厘米,与报纸幅面相当,厚416页,重达4公斤,定价195美元,也是一本记录作者个人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的作品。直到2009年9月,全世界仅有20余人见过荣氏《红书》。2009年岁末在美国出版,此书通体赤红、价格不菲,其销量虽不至于红得发紫,却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2009年12月25日曾一度神奇地排到精装非小说榜的第18位,出人意料地成了2009年美国岁末购物月的畅销商品。加上纽约时报网站的10页书评,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的原件展览,威斯敏斯特学院兰斯·欧文斯博士的《红书》专题演讲会等等,都将这股“红流”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出版此书的诺顿总编辑迈尔斯自陈初见《红书》30页副本时说:“我魂飞魄散,我实在不是荣学家,我只把它当成东西,可它美得令我无法释手。”
      
       《红书》是荣格的私密之作,又称《新书》(Liber Novus),被视为精神分析学史上最重要的未出版著作,由荣格本人亲笔书写及绘图于二百余页手稿之上。尽管原为受众而写,但荣格最终还是决定将其束之高阁,不再出版。荣格于1961去世,此后长达40年的时间里,其后代坚拒荣学家们靠近此书,绝不许他人染目。直到2009年9月,全世界仅有荣格的家人及弟子共二十余人见过荣氏《红书》。此前,荣学家索努·沙姆达萨尼耗时两年才终于劝服掌管家族文产的荣格外孙乌尔里希·赫尔尼同意出版此书。
      
        荣格并非认为此书过于私密或吊诡而无法出版,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从中获取了其日后写作的主要灵感,并由此发展出包括原型、集体无意识个性化在内的一整套分析心理学理论。
      
        荣格曾经与弗洛伊德关系密切,但1913年两人决裂,荣格心理受创,退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崩溃。此时,荣格身陷“中年危机”而不得不重新审视生活以从内心探索最深处的自我。为此,他记录了其中的一些梦和幻象并随后将其整理为《黑书》《Black Books》(当今只个别人手中有此书稿)。同时,在托妮.沃尔夫的精神支持下,荣格也着手开始一项重要幻象的内容写作,并配以其亲手绘制的抽象插图,最终完成了《红书》。因此,《红书》正是荣格“积极想象”之所得。
       依他所述,曾有两灵造访,一跛脚老人,一美貌姑娘,自称以利亚和莎乐美,携一条大黑蛇,老头再进化为腓利门,姑娘成为阿尼玛,分别代表其理论中的自性(来自意体无意识的自我审视,也是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和男人无意识中的女性。在此经历中,魔、圣、妖、灵纷至沓来,他欲拒还迎,视之为心理分析的实验,一种自愿与无意识的近身肉搏。依其传记作者芭芭拉·汉纳的记述,此时荣格下定决心,无论何方神圣在梦中显灵,他必不会任其凭空消失,直到他们向他彰显所为何来。“那些年……我追寻内在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由此出发。”在这个强调生物系统科学的21世纪,对于幻象的重新认识而言,《红书》的出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理解荣格著作的窗口。而且,对于其他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建立而言,这也是一扇不寻常的窗口。
      
      
  •     完全看不懂!哭死了。
      原价298元,100元转让!完好,无损,崭新!
      要的豆油。
      或者懂德文的一起来研究。
      我上海闸北的。
      要的豆油豆油豆油完
      
      全看不懂!哭死了。
      原价298元,100元转让!完好,无损,崭新!
      要的豆油。
      或者懂德文的一起来研究。
      我上海闸北的。
      要的豆油豆油豆油
  •   说到底,荣格和弗洛伊德的决裂还是因为星座不合吧
  •   楼上,噗~~~~~~~~~~~~~~~~~~~
  •   一楼的太搞笑了...
  •   看完书评让我感觉我们都被愚弄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决裂大概是俩精神病意见不合,不愿意在一起玩了!
  •   心理学界有句名言:谁病得最重,谁的成就最高……
  •   很好,中文版面世了,,,,推荐
  •   总编辑大人的话深得我心:“我魂飞魄散,我实在不是荣学家,我只把它当成东西,可它美得令我无法释手。”
    说明荣格不仅仅是一位严谨的心理学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情世故”的专家
  •   不错不错,关于禅修和打坐的那段很有启发性。
  •   在你的图书馆里看到了,惊为天人~
    原来是要出解说部分的,等出了必须一起收!
  •   背景介绍给力!同催稿!!!
  •   不要催啊,中文版真的很复杂
  •   我在9月份就看到相关译者放风说译稿两年前已经做出来了,近期上市,能不急么...
    消息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058ef01011zya.html
  •   两年前开始翻译,不是完稿。这样的书编辑个一两年也很正常。
  •   好神奇,这就去买一本看看!
  •   写得真好,想读读看
  •   坐等
  •   我想问下什么时候有中译本出来呢?
  •   问下楼主,可有译稿出版的消息?
  •   编辑考虑再三,采取了影印部分与翻译部分分开出版的方式:影印原稿以大八开全彩印布面精装本的标准首先出版,一切都按照海外版的标准行事;然后再是文字内容翻译版,作为与影印本配套的解说部分单独出版,取三十二开标准精装本的体例,内文可以普通纸张印刷。
    ------------------------------------------
    买了中文版的回来看,发现里面的配图都是黑白两色,多少感到遗憾。
  •   感谢文大!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悟,你也有今天!!!!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楼主我给你豆油了,请问还转让吗
  •   還轉嗎???我想要!!
  •   喂喂我也想要。。。
  •   啊?不是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的吗?不是中文翻译过来的???
  •   lz还卖不卖啊
  •   求转让。。。。。。。
  •   卖吗=-=!!! 露珠!!!150也行!!!
  •   全是德文吗?
  •   ls,是的,据说另外还会出一本对应的中文翻译,不过还没出来。
  •   给我吧 给我吧
  •   为毛这么想笑……hahahahahahahahaha
  •   ...买了译版。。。便宜主要
  •   我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