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智慧一滴录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王绍璠  页数:371  字数:37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上篇,为作者心解佛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佛说未曾有因缘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及略讲《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正道菩萨戒论》。原始佛教经典《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将释迦牟尼还原为智慧的长者,破除婆罗门化的迷信崇拜与神秘主义,非常亲切、非常人性化的将佛陀最初的智慧与方便的教化,实事求是地还回到人间,大大不同于后世佛教莫名其妙的烟火气。
  本书下篇,为禅宗教外别传。其《祖师禅,平常心》、《承载心法的参话头》,以活泼传神的现代语言,点破禅、密心法的深密玄机。《禅戏论》更可堪与《碧岩录》比肩,作者以简古的文风,将历代祖师公案一一切将来,刀起刀落,直击命门。

作者简介

  王绍璠先生是一位集大成的革命性的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的禅文化倡导者:
  1943年12月生,2012年5月9日仙逝。蒙古族。旅美台湾学者,现代禅文化的倡导者,零项修炼创始人。19岁师从南怀瑾,习禅五十年,颇有自得。
  先生以对佛法、禅学的真参实悟而达到的深切透澈的体悟,在生命中真修实证而来的透脱精纯的功夫见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释迦摩尼还原为智慧的长者,使佛法中的智慧与激情,真正回归到人心、当下,回归于社会,回归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的经世济民之道。
  不光有禅文化的理论,更有禅的方法与实践。零项修炼是禅的实践、脑能开发的实验室,是时代性的创新产物,是传统“禅七”的发扬革新,在参话头的基础上,结合音乐、静坐、行香,禅解中西文化等,使参加者快速放下、归零,全身心进入混沌思维,“啐”“啄”同时,引爆激情、顿开智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王绍璠先生主持禅七及零项修炼三百余次,参加者几千人次,多人有灵魂深处的震动,并于心中埋下种子,长期发酵。
  王绍璠先生所出版的论著有:《从野兽到成佛》《只为辜恩始报恩》(1999年)《禅门狮子心》(2000年)《呼唤企业家心的回归》(2002年)《零项修炼——禅的激情与顿悟》(2007年)
《心的解放——中国人的内圣外王之道》(2008年)《禅与企业管理》(2009年)《禅与企业管理》DVD光盘(2009年)《归零的智慧》(2010年)《禅门论语——禅林宝训心解》(2011年)《禅门智慧一滴录》等。

书籍目录

前言  
上篇 佛法智慧海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禅解  
  成佛指标3   礼敬诸佛
  称赞如来5   广修供养
  忏悔业障7   随喜功德
  请转法轮9   请佛住世
  常随佛学9   恒顺众生
  普皆回向11   印度神话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心解  
  导读
  一、以智慧承当实相的佛法
  二、《佛说未曾有因缘经》的智慧与实证
  三、婆罗门化的《药师经》
  四、实事求是的智慧与方便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上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解  
 《菩提道次第略论》略讲  
  前言
  第一章宗喀巴的生平
  第二章略说《道论》
  第三章续说《道论》
  第四章结语
 《菩提正道菩萨戒论》略讲  
  总说 《菩提正道菩萨戒论》略说
  第一章 略诠自性戒
  第一节 广说一切戒
  第二节 摄善法戒
  第三节 饶益有情戒
  第二章 三戒的修持和护持
  第一节律仪戒的护持
  第二节摄善法戒的善修善持
  第三节善行饶益有情戒
  第四节三戒根本要义
  第三章受戒法
  第一节有师法
  第二节无师法
  第四章防护戒
  第一节应合诸罪
  第二节护彼心相
  第三节持戒差别
 结语说戒行业
下篇 禅门狮子心
 祖师禅,平常心  
  打坐175       妄念
  无分别心178     平常心
  火中莲花180     明心安心
  制心一处182    上路
  实修183      开悟
  悟后起修188    悟和修的关系
  方便与偷心191    精进
  禅七194      教外别传
  真定196      真修实证
  无心道人198      烦恼与智慧
  向上一路
 
 承载心法的参话头  
  众生无量203    善知识
  虎狼丛中也立身204  事事无碍
  白骨流光205    庄生晓梦迷蝴蝶
  光明灌顶206    智慧神通
  显密差别208    善护念
  承当贪瞋痴210    “自屎不臭”
  独立思考212    正信正疑
 《净行品》213    有意无意之间
  妄念澄清215    历历情人在眼前
    念念不动心215    十方净土
  但得本,不愁末217  无上瑜伽
  下放
 《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心解  
  附:《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
 
 禅戏论  
  自序
  禅戏论
  一、马祖道一270     二、百丈怀海
  三、南泉普愿272      四、赵州从谂
  五、风穴延沼275     六、汾阳善昭
  七、楚圆慈明277      八、云门文偃
  九、道吾悟真281     十、杨歧方会
  十一、黄龙慧南284     十二、五祖法演
  十三、叶县归省291     十四、神鼎洪諲
  十五、大愚守芝295     十六、投子大同
  十七、大随法真301     十八、鼓山神晏
  十九、洞山守初304     二十、智门光祚
  二十一、云峰文悦307   二十二、真净克文
  二十三、琅琊慧觉339   二十四、东林常总
  二十五、洛浦元安348   二十六、法眼文益
  二十七、天台德韶
附录:日本国大应国师语录拈题集
小引
初住筑州早良县兴德禅寺语录
太宰府万年崇福禅寺语录

章节摘录

  《承载心法的参话头》  善护念  那么如何降伏其心呢?就是善护念。南老师说《金刚经》的重点就在善护念。参话头也好,念佛也好,修准提也好,就是一个善护念。只要一个善护念,诸位,若论佛法一切现成。佛就是善护念,就是观自在,就是自性本自具足。所以佛才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大家执着一个五蕴,所以就无始习气下去,一不执着,一下照见“本空”,就可成佛。这个“空”,是“本空”,也是“真如妙有”,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切都有,又一切什么都不是。对于贪瞋痴慢疑也是如此,要空是空不掉的,一不执着,当下就转掉,乃至连转都不要转,当下即是,觉妄即真。  承当贪瞋痴  大部分人都是出了狼窝又入虎口。贪瞋痴不好,那么戒定慧就好,告诉大家,执着没有正见的戒定慧,就是贪瞋痴。你以为自己是戒定慧,殊不知早已误入了贪瞋痴之途。不要贪瞋痴,只要戒定慧,诸位,大家有这种承当,这种智慧吗?你以为什么是戒定慧?知道贪瞋痴,觉照贪瞋痴,就是戒定慧,哪里还要头上安头,想把脏水泼出去,连婴儿也泼掉了。所谓觉妄即真,经上说得清清楚楚,一念觉,贪瞋痴就是戒定慧;一念妄,戒定慧就是贪瞋痴。就这么简单这么干脆。  其实大家并不真正认识贪瞋痴,更不要谈戒定慧了。当大家承认自己无知、无耻、无聊、无能,就是承当了贪瞋痴,这时戒定慧就在其中矣,还到什么地方去找戒定慧,告诉大家不要向外驰求,自己承当贪瞋痴就对了。  ……本来大家在日用平常处,在穿衣吃饭时,随时随处,一念观照,承当贪瞋痴,而不是逃避贪瞋痴,再说逃也逃不掉,庄子所说“无所逃脱于天地之间”,就是修行,佛法就在其中。能如此就是好样学佛的,不然就成了“枯木依寒岩”,死水一潭的“断灭”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反复告诉大家,不厌其烦地叮咛大家,就是要大家认清贪瞋痴,承当贪瞋痴,在贪瞋痴中转识成智,即是所谓“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于一毫端现宝王刹”。  有意无意之间  另外再告诉大家密法修炼的重点:就是庄子所说的“用与不用之间”。若有意若无意,用思而不用想。如果朝思暮想,就已经过分了。干脆说明白,大家都知道谈恋爱,当你思时还可以,要想时,就快完蛋了。大家都讲“想死了”,思是不会死的,没有说“思死了”。不怕下地狱,就去想吧!像我思念我的家人,思还有那么点悲壮情怀,想就不得了了,非发疯不可。思等于挂在那里,我只是思的我儿女家人,还简单,就只有挂在心上。这个自私一点,阿Q一点,反正不要想得那么多,不能说我没有良心,我还是在思。如果要想的话,就麻烦了,一想就严重了,老婆、儿女会怎么样。冻死还是饿死,再想下去就真是不得了。对不对?懂不懂?  念念不动心  看到没有,大家以为在道理上研究就叫思惟修?错了。念念不动才叫正思惟,才是思惟修。什么念念不动?我看是念念都在动。那么有没有念念不动呢?当然有,请问不动的是什么?不动心!对了吧。光讲念念不动是不对的,念念不动那是死人,是木石。加一个念念不动心,大家就懂了。所以念念不起妄心就是正思惟,就是思惟修,也就是无者无妄念,念者念正念。  这才叫做智慧,事事无碍才可以谈禅。在贪瞋痴里,不起心念,虽有贪瞋痴而不住,就对了。大家看我又发脾气又骂人,就以为我真恨真骂了吗?也对也不对。对的是我真的发脾气骂人,所以血压就高,副肾上腺激素就分泌得多,我人就会苍老……这是报应,因为我动了瞋心骂了人,结果发苍苍而齿牙摇落,连门牙都掉了。不对的是,我有时的确对事不对人,虽在发脾气骂人,可是心念也真的不动。……平常我讲过“时时可死,步步求生”,就是如此。像南老师所说,外界六根所用更安详、更健康,这就是真修行,真佛法,一点都不能“务虚”。  《禅戏论》  ●●●  僧问:声色两字,甚么人透得?  师却谓众曰:诸上座且道,这个僧还透得也未?若会此僧问处,透声色也不难。  戏论曰:  古人道:透他声色最难。盖诸人尽在声色中出没,如油入面,不得出离。  又云: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当人若道他声色,则生死业力迷转;透他声色,则悟道明心,作主自在。  声色自声色,因迷悟而不同。  其僧大有本色之分,故有是问。  因其僧问得奇特,故法眼乃拈题示众,如智门祚所云:我不为汝一人说,要为众人说。故谓众云云。  须知透得声色底人,方知声色可透能透。不然尽是出没声色中底死汉,又岂知声色可透能透?  此僧问处即是答处,法眼不与诸人道破,故云若会此僧问处,透声色也不难。  要得透他声色,必欲心外无法,法法是心。到得大休大歇田地,方可显出自性光明,任运无碍。  如其不然,只是终日于声色中着迷,头出头没,有何透脱之时?  然则,如何是透得声色?  曰:  一曲阳关惊梦回,莲花开处放轻舟。  ●●●  上堂: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你等诸人,横担拄杖,向什么处行脚?  戏论曰:  若是本色衲子,佛来杀佛,魔来杀魔。如此心行,有什么处不可行脚?  如其不然,修行人妄生佛魔,当作圣解,则佛来也杀你,魔来也杀你。二见三毒处处时时,伴随左右,更有何处可资行脚?  然则岂不闻:  剑树刀山作禅床,龙潭虎穴作道场,  道人活计原如此,劫火烧来也不忙。  学人真能于有佛处不住,无佛处走过,一切修行皆以平常心住持,则横担拄杖,向他二见三毒处行脚,庸何不得转烦恼为菩提,觉妄即真乎?  证道歌所说“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此之谓也。  ……

编辑推荐

  骷髅眼睛阅尽风流解粘去缚横超《碧岩》  这是一位无畏真人以一颗赤诚而圆明通透的心与甚深的智慧,完成的一部惊世骇俗的醒世巨作,它穿破一切迷雾玄虚,直指人心。敞开心扉与它相应,你会有醍醐灌顶的悟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禅门智慧一滴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破斥千百年来对佛教的误读,还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乘佛教、人间佛教之本来面目;倡导普贤十大愿,心甘情愿多快好省为众生做马牛;
    一颗圆明透彻的心,千百年来传承的中国祖师禅之血脉,语语从胸襟中流出,盖天盖地;
    过来人指明参话头用心法要,指导初步明心、向上一路者如何用功;
    欲明白何为佛教、何为禅,欲真修实证者,断断不可错过此书
  •   它穿破一切迷雾玄虚,直指人心。敞开心扉与它相应,你会有醍醐灌顶的悟入。
  •   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是一部活泼泼智慧流露的佳作,机锋锋利,畅快淋漓。不知不觉中开启了自身智慧,受用终身!读之令人心安,并充满力量关心周围、社会!我的经典收藏,真诚向朋友们推荐!纸张,排版也不错。
  •   此书宜随身携带,时时心读,以作修行之助杖!
  •   确是醍醐灌顶!不同于其他佛学与禅宗图书的套话连篇、人云亦云。值得反复阅读。
  •   从不同角度看禅宗
  •   王老师已经仙去,他的著作值得好好学习思考
  •   感觉很不错的书,刚开始读,理解起来有点小吃力,需要细细品读的吧,纸质印刷都很好,很舒服
  •   还可以吧,可以在心烦意乱的时候看看
  •   体现出作者独特的理解
  •   先收藏起来,日后慢慢地学习。
  •   读此书以怀念王老师!
  •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演讲稿,通篇的你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