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万成才 页数:37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新俄罗斯观察》一书反映的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重大事件。该书受到广大读者喜爱。在苏联解体20周年之际,一些读者建议把此前关于苏联的撰文也汇集出版,现以《苏联末日观察》为书名奉献给读者。它从总体上记叙了当年世界第二超级大国沦落过程中的内外重大事件,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事件的看法。这些文章多是作者任新华社分管苏联东欧地区新闻报道和调研工作以及任莫斯科分社社长期间撰写的。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看法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立场。作者当年对那些不仅影响苏联命运,而且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重大事件的客观记叙、冷静分析和对形势走向的判断,都被后来事态的发展所证实,经住了时间的检验,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作为新闻工作者和国际问题研究者,作者以此感到欣慰。
全书共4章。第一章《苏联:从动荡走向解体》,共41篇,反映了发起“新思维”改革的戈尔巴乔夫地位由盛到衰,苏联大厦一摇晃到坍塌和取而代之的独联体成立的历史进程和场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等各派政治力量围绕“新思维”改革的方向、目标进行的激烈博奕及其悲剧性后果。
第二章《苏联和美国:从全面对抗走向全面缓和》,收文44篇,主要反映了上世纪7。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前期间,苏联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的情景以及戈尔巴乔夫工985年上台后至1991年期间苏美关系缓和、冷战结束的重大事件。该章后4篇反映了苏联(俄罗斯)和日本围绕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争端的历史渊源及现状。
第三章《中苏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收文16篇,反映了从1979年到1989年中苏两国从尖锐对抗到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曲折、复杂的进程。虽然这已成为历史,但中苏工949年至工989年交往的经验和教训今天仍值得中国和俄罗斯认真总结和吸取。
第四章《史迷解析》,主要收入工991年前苏联最高领导人处理内外重大事件的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例如,斯大林爱妻斯维特兰娜自杀之谜、斯大林何以对希特勒德国闪电袭击的日期误判失误、赫鲁晓夫的私人代表和肯尼迪之兄如何绕开外交部门密商解决几乎导致核大战的工962年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戈尔巴乔夫和科尔怎样协商统一两个德国(东德和西德)。这些故事既有所谓“神秘性”又应为人们思考。
收入的文章大多发表于二三十年前,难免带有时代特征。但作者作为新闻工作者,一贯遵循客观、公正、严谨的从业原则,因此,文中所有的时代特征并不影响对事态的记叙、剖析和判断。新闻稿件是对历史的客观记录,因此,对原文未作变动全文收入此书。如文中有不当之处,切望指正,如对判断有不同看法,欢迎共同切磋。
作者简介
万成才,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务院发展 研究中心俄罗斯对外政策室主任、新华社世屏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万成才同志作为从业40余年的新闻工作者和国际问题研究者,亲历了苏联后期发生的诸多董大事件,亲自参与和组织了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形势研究,采访过戈尔巴乔夫等苏联领导人并与苏联普通百姓有着广泛接触这些都为他对苏联当时的重大事件和问题的观察与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角。
书籍目录
序 言
作者的话
第一章苏联:从动荡走向解体
苏联第八任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苏联党报记者:戈尔巴乔夫地位维艰
亚美尼亚骚乱的前因后果
苏联少数民族骚乱及其影响
苏共中央为何禁止滥发勋章
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扬起政治改革之帆
中国著名专家评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
戈尔巴乔夫出奇制胜
苏联领导机构改组与改革
析克宮人事大变动
苏军九巨擘 悉数换新人
苏联选举制度的重大改革
苏联各界激烈竞选首届人民代表
苏联人民代表选举拾零
“叶利钦现象”引人注目
叶利钦替补为苏联最高苏维埃成员
苏政治体制改革迈新步
雷日科夫为何连任总理?
戈尔巴乔夫执政四年
立陶宛独立——戈尔巴乔夫面临新考验
苏共中央二月全会激辩苏共行动纲领
苏共28大后的苏联政局:
“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是个大问号
苏联第四次人代会
从两会看“8.19”事件后的苏联政局:
原来的苏联已不复存在
乌克兰将成为欧洲重要的独立国家
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的政策主张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竞相争取军队支持
苏联军队面临被割裂厄运
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一山二虎长不了
戈尔巴乔夫表示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戈尔巴乔夫总统被勒令月内辞职
通往独联体的道路不平坦
阿拉木图会议结果:先独后联 分歧依存
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苏联正式解体
独联体明斯克峰会面临五个难题
独联体明斯克会议成果有限
白俄罗斯:独联体诞生地
俄罗斯:最大的独联体国家
独联体现状及前景
叶利钦其人
叶利钦政权能维持多久?
……
第二章 苏美关系:从全面对抗走向全面缓和
第三章 中苏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
第四章 苏胶史谜解析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
编辑推荐
《苏联末日观察》反映的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重大事件。它从总体上记叙了当年世界第二超级大国沦落过程中的内外重大事件,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事件的看法。这些文章多是作者任新华社分管苏联东欧地区新闻报道和调研工作以及任莫斯科分社社长期间撰写的。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看法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立场。作者当年对那些不仅影响苏联命运,而且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重大事件的客观记叙、冷静分析和对形势走向的判断,都被后来事态的发展所证实,经住了时间的检验,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