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及其责任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江庆心  页数:35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古斯塔夫森是继H.理查德·尼布尔之后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具有影响的基督教伦理学家。他从宇宙普遍联系动态发展的整体主义立场对抗人类中心论,重新反思“人之所是”(being)和“人之当为”(doing),重新思考入在世界中的位置及其责任。他强调人是多重关系整体之部分的存在,人作为能力与局限共在的行动主体,应当坚持整体善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价值观,为自然、社会、文化、历史、人类自身及宇宙整体之动态的和谐统一承担责任。为此,人既要作为参与者和管理者发挥行动能力而积极行为,又要承认各种局限而合理的不为。

作者简介

  江庆心,女,1967年生于河北。语言学文学硕士,西方伦理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从事西方文化、中西文化比较和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至2004年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神学系进修西方伦理学。2010年至2011年在耶鲁大学神学院作访问学者,研究当代美国基督教与文化。在《哲学动态》、《教育报》、《外语界》、《学术论坛》等多家期刊发表论文19篇,参与“东西方公民道德研究”和“西方名著翻译”等教育部重大课题研究。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古斯塔夫森的学术生涯
第一节 古斯塔夫森其人
第二节 学术研究及著述
第三节 思想的出发点
第二章 古斯塔夫森伦理思想溯源
第一节 伦理学思想溯源
第二节 现实经验与道德认识
第三节 哲学伦理与宗教伦理的互通
第三章 人的合理位置及其伦理意义
第一节 上帝观
第二节 人之“存在”的多维性
第三节 人之“存在”的伦理意义
第四章 人对世界整体秩序的道德责任
第一节 道德责任的概念
第二节 责任的限制
第三节 个体责任与群体责任
第四节 规范、德性、责任的整合
第五章 道德责任的承担
第一节 责任承担的原则
第二节 责任承担的途径
第三节 道德模糊的消解
第四节 道德生活的憧憬
第六章 古斯塔夫森伦理思想的贡献
第一节 社会文化的现实批判
第二节 道德责任边界的拓展
第三节 生态整体伦理观
第四节 宗教伦理与科学的交叉互动
第七章 古斯塔夫森伦理思想的批判性思考
第一节 神学的合法性质疑
第二节 道德认识论的批判
第三节 温和的“人类中心论”?
第四节 神学伦理学的亲科学倾向
第八章 古斯塔夫森伦理思想的后续阐发
第一节 整体主义伦理普适性之分析
第二节 古斯塔夫森之后的道德哲学批判
第三节 与中国“天人合一”传统对话的可能性
结束语
附录古斯塔夫森的论文和手稿馆藏档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历史性和社会性是人之存在的事实。人都以一定的方式生活在历史、文化和传统中,人的历史性和社会性总是以特定的时空,内嵌于人之存在的历史过程之中。人不可能消除其存在的时空性。离开其社会性、历史性和特定时空的文化,人就失去了伦理存在的意义。同样,人总是在其生存的特定历史和文化环境中,带着一定的价值观,来认识和思考自己生存所依赖的开放性世界,进而影响并改造着自己的生存和整个世界秩序的延续与发展。任何合理的行为选择和判断,都既应立足于现实的时空背景、又要联系历史整体的发展,尤其是考虑未来人类生存于其中的世界秩序要求。惟有从历史、动态的整体主义立场来理解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辩证统一,才有可能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和自我利益中心,尽可能避免行为主体因为在各种关系中位置的片面性理解而导致人际之间和代际之间责任分配的不平衡。  如果失去了人与自然持续地和谐共存作为保障,就难以维持世界的合理秩序。尽管从意识形态来挽救人类道德危机的努力缺乏充分的现实可能性,但我们必须承认,古斯塔夫森批判、揭露人类中心主义和科学主义在历史观上的盲目与无知,为人重新审视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提供了广阔开放的视角。在关注人类现实生存而面临的重大伦理问题上,我们应当从批判的思想中发现其批判的睿智,从而切中人类在思想意识深处狭隘与自私的要害,从思想根源挖掘人类道德转变的可能性,为改进人类行为提供动力。  只要将目光转向人类发展的历史和当今现实,我们就不得不承认,人类贪婪的私欲和无节制地冒险,已经以人类难以想象和遏制的破坏力,威胁、腐蚀着自然秩序的内在循环,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安全。  ……

编辑推荐

江庆心的《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及其责任(古斯塔夫森的伦理思想研究)》分为古斯塔夫森的学术生涯;古斯塔夫森伦理思想溯源;人的合理位置及其伦理意义 ;人对世界整体秩序的道德责任;古斯塔夫森伦理思想的批判性思考等数章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及其责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理论性很强,需要仔细玩味方能读出点味道,太专业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