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终结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美】斯考特•L.麦克姆逊(Scott L. Malcomson)  页数:237  译者:从戎,霍星辰,张学敏  
Tag标签:无  

前言

9年过去了,我们不再生活在9•11的时代。9月11日当天发生的事件早已写入历史:不知从何时开始,美国人不再为恐怖袭击带来的震颤而心绪不宁,不再纠结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想到的生命的意义。许多人认为那一天将改变一切,的确,那一天让许多事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然而,这些新兴事物——从机场安检、阿拉伯语到经常性的恐怖袭击发出的预警——都变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现在还有两场战争尚未结束,对它们的争议也仍在继续,而战争最重大最持久的影响目前也尚未明晰。美国士兵在遥远的穆斯林国家步行巡逻,途中被地雷炸伤的画面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以至于这种种画面与千年伊始的恐怖袭击原有的联系也变得渐渐模糊了。美国因镇压叛乱的行动焕发出新的活力,并开始拥有自身的动力,因此巴拉克•奥巴马总统在任职初始宣布对阿富汗战争的策略时不得不提醒民众,美国之所以在这一地区开战是由于“基地”组织仍然存在。他不得不先给整个国家上一堂历史课。斯考特.麦克姆逊的个人手记记录了2001年9月11日之后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的事件和感悟,时间的流逝给他的手记增添了一股特殊的力量。在这位思想深邃、才华横溢的作者笔下,事件发生时的特殊氛围得到了生动、逼真的还原和再现:“归零地”弥漫的死亡气息、突然袭来的脆弱感、守夜祈祷与诗歌、暂时性的精神错乱,脑海中、谈话中除了恐怖袭击全无他物,然而思前想后、谈来谈去依然得不到任何解脱。那是最坏的时期——神经高度紧张但总比长久的愚钝和白日做梦要强,从这个意义来说——这又是最好的时期。由于麦克姆逊是《纽约时报》的评论编辑,他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种公民职责,因此在第一时间,他尽职尽责地给人们展现出恐怖袭击对纽约市、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他的描述至今仍让人动容。但当读者还没来得及深思时,作者的感官记忆已经接踵而来:袭击当天早晨筋疲力尽地步行数英里来到位于市内的办公室;从布鲁克林上空飘落的商业文件犹如雪花一般漂浮;街道对面那些极度悲伤的消防员在袭击发生的第二天发出歇斯底里的笑声……这一切都使麦克姆逊的描述更加鲜活逼真,仿佛事件刚刚发生,还可以听见那笑声的余音。阅读《一个时代的终结:后911时代关于美国权力的个人回忆录》的首要原因是为了铭记。尽管时间跨度只有短短的九年,但麦克姆逊在写作中还是运用了大量的相关史实。此书不仅带你回到9月11日的早晨,还带你见证了炭疽病毒的袭击、塔利班政权的倒台、布什政府转向带有侵略性的对外新策略、伊拉克战争的导火线以及这一系列事件的后果,还包括2003年8月联合国(UN)驻巴格达总部发生的大爆炸、以及遇难的联合国特使塞尔吉奥•维埃拉•德梅洛——2003年年初麦克姆逊离开《纽约时报》后一直在德梅洛手下工作。这时离9•11事件的发生还不到24个月,却漫长得像整整一个时代中浓墨重彩的一章,第一页与最后一页是两次大灾难,是降临在作者身上以及他的世界的重大灾难:第一次灾难让人始料未及而且影响深重,后一次灾难基本在意料之中,是美国行动的必然结果。这两年包括的所有决定将开启一个更为宏大的时代,可以设想很多事情将改变原来的方向,故事就像一个悲剧一样层层展开,纵向推进。跟随时间的推移回顾过去,麦克姆逊的这种写作手法让所有的事件读起来更直接,时刻闪耀着历史的光辉。《一个时代的终结》既是一部回忆录又是一部历史散文,但正是后者使本书成为不同于其他记录9•11事件的优秀图书。麦克姆森不仅按时间顺序组织文章结构,还跟随自己的思绪行文,他的思绪如此灵动、富有自省精神及异乎寻常的特质,让读者阅读时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你总想知道下面写了什么,因为你想知道作者是怎么想的。他会以一件稀疏平常的事——例如一次总统演讲——作为切入点进行发散性思考,其中有许多出人意料的曲折、拐点和新奇暗喻,最终回归本书的主题:911事件后美国是怎样行使它的权力的。麦克姆逊虽然使用迂回曲折的写作手法,但始终没有脱离文章主旨,可以说用得恰到好处,因为他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对世界的质问也从未停止过。9•11事件催生了一种浮躁与喧嚣——人们轻信、不假思索地一概而论——各色作家一拥而入参与这场叫嚣,用各种解释与劝诫进行全身武装,仿佛精神脆弱是让人难以忍受的状态。然而,当日的惊骇让麦克姆逊开始思考,深入地思考。即使在变化无常的环境中,他也依然能够思考、行动——济慈把这种能力叫做“消极能力”,正是这种能力让作者得以成为杰出的作家。9•11袭击事件引发了他在道德及情感上的强烈反应(事件对其家人造成的影响构成了本书最为动人的篇章),但他并没有教条地套用这一模式。他的记录忠实地反映了一个诚实而理智的个体从无知走向理性经历的各个阶段。同时有另外一些人宣称无所不知,为了引人注意而提高嗓门,与这些人的作品相比,麦克姆森的叙述显得更耐人寻味,更富有生命力。麦克姆森做出判断前很可能进行了谨慎的考虑,但他警惕政治倾向的影响,也无意挑起争论。相反,他捍卫心灵的坦诚、保持对历史与文学的那份热爱,追随着自己的好奇心踏上通幽曲径。他的宽阔胸襟、坦率真诚让我想起一些自由派作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E•M•福斯特——但在他那个创作年代之后的一段时期,学术权威们认定从两个以上的角度审视一个客体是不容许的甚至是危险的。并非麦克姆森没有得出任何结论。《一个时代的终结》顾名思义,它是一首挽歌——在一定程度上看似非常沉痛——悼念他的同龄人(也是我的同龄人),我们这一辈人从小到大一直认为,美国也许不总是代表正义力量,但它至少是世界不可替代的中心,是衡量其他国家的标杆,是所有国家应该模仿的榜样。但短短几年时间内,布什政府为了回应911恐怖袭击,滥用国家力量与特权,而美国以后的接班人要想再次为自己的国家正确定位已经非常困难。尽管极不情愿,但经过长时间的自我辩驳后,麦克姆逊最终是得出了这个结论。他是多么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结论,尽管他常常旅居他国、四海为家,但他热爱美国,他的爱虽然带有批判性,但却又是那么的热烈。本书是一部凄美而哀伤的记录,记录一位爱国者的自我辩驳。乔治•帕克布鲁克林,2010

内容概要

  1、
9?11事件发生那一刻,作者处于事件的核心地带,目睹了整个过程,那种难以置信的悲伤和心肺撕裂的感觉迄今难忘,作者在书中详细描述了这种无法形容的悲伤,同时也记录了幸存者的感受和行动。
  2、作为一家独立而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纽约时报》的编辑,作者详细记录了媒体记者和编辑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如何做出版面内容的选择,如何寻找和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报道及评论。
  3、在9?11背后迷雾一般的现实中,在巨大的忧伤、愤怒的阴云笼罩下,对发生在9?11事件背后深刻的社会、国际和政治原因进行理性的分析、保持明智看法、设法在传媒上保持个人和大众由9?11引发的各种情绪之间微妙的平衡性,是极其的困难的事情。而这正是一个新闻记者在灾难来临时需要做的事情,作者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他及他工作的媒体上是如何艰难地保持这样的平衡,并且继续探索这场灾难背后更深刻的政治意义和行动准则。
  4、 对美国国家力量和政策的反思和批判
  9?11事件不仅仅引发美国政府的反恐政策的实施,而且引发各种理性和非理性的反应。作为冷战结束后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在9?11之前或许美国人和美国政府都没有这么强烈地感觉到对美国力量的挑战力量的存在,而且这样的挑战不同于以往任何挑战,它是潜伏的、隐蔽的,具有极其复杂的国际背景和政治根源。作为一个清醒的知识分子,在911以后对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具有攻击性的反恐策略和国际政策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批判也是贯穿本书的一个重要线索,这也充分显示了美国独立知识分子卓越的自我反思能力。
  作者特殊的工作经历,使其一方面能够以内部视点近距离观察美国政策的形成,另一方面又从外部视点洞见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局限性。在结语中,作者以这一变动的时代为背景,对奥巴马政府进行了评估。

作者简介

  斯考特·L.麦克姆逊(Scott L.
Malcomson),1961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学期间专业方向为中华帝国晚期历史,毕业论文《论康有为的“大同书”》发表在伯克利的《历史回顾》上。1983年为《纽约时报》工作,2001年至2004年任职于联合国人权组织。现为《纽约时报》编辑、畅销书作家、美国笔会资深会员、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终身会员。主要著作有《Tuturani:太平洋群岛的政治之旅》(1990年)、《帝国的边缘:东南欧、土耳其和中亚游记》(1994年),《一滴血:美国的种族灾难》(2000年,被选为《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2000年重要的书”
和“年度学术著作”)等。曾经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杂志奖。

书籍目录

前言
一 一天
二 我们陷入怎样的冲突
三 拿起你手中的枪
四 最后的美国时代
五 在国际社会
六 日内瓦
后记 力量的教训

章节摘录

插图:当我走到大桥中间时,轰隆声响起,第二座高塔塌下来。在这瞬间,上千人掉头看去,世界几乎停滞,有人发出惨叫。我看了一下手表:上午10:30。高塔像瀑布一样垂直泻下来(如巨大的水柱)。这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如此巨大的东西却以这种方式倒下。也许只用了15秒钟。随后这上千人转回身来,继续向布鲁克林走去。一些人哭了起来,他们的朋友或陌生人在旁边支撑着他们。这种帮助就这样丝毫不动声色、快速而真实地出现了,却又是这么惊人。我们刚刚还看到有上百个像我们一样的人死去。一个男子出现在我身边。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进城。他用手指着高塔——许多人曾经生活在其中——以及高塔上的天空说,“有人要为此付出代价。” “已经有人付出了。”我说。我不确定自己是什么意思。但我就是这么说的。我的思想麻木了。城市上空新露出的天空的光亮和这些新的死亡带来的沉重气息混合在一起。 随着大桥的斜坡渐渐伸入曼哈顿,烟雾越来越重,人也越来越少。不管怎么说,我还能呼吸,但是感觉很不好。伴着燃烧的塑料和湿粘土一样的东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气味。我想向左转,去双塔那边看看,但要去《纽约时报》社,我就必须向右转。我的责任感带我向住宅区方向走去,途经市政厅和中心街的法院大楼。绝大多数警察和消防员都冲向了世贸中心,无论那里面还剩些什么,因此街道上没有什么人。市民都已经逃离了,官员们还没有来接管。我觉得我拥有整个城市,这种感觉通常产生在紧急时刻或暴雪肆虐时街道上空无一人的时候。我觉得我可以去任何地方——我还活着。安全人员已经将贾维茨联邦大楼周边的空地清理出来,这座大楼是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纽约总部的附楼。我几乎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老参议员雅各•贾维茨——曼哈顿的下东区移民的儿子,一个好心的共和党人,他不会介意别人把他的名字安给那些大楼。我很高兴他没能活着看到他的城市发生这种事。我过去也从没想到死亡会以这种方式出现,有些事正好发生了;有些事让你希望还有亡羊补牢的机会。向北走穿过唐人街时,我试图用手机跟贝基取得联系,但移动电话系统已经停止工作。许多人在付费电话厅前排队,他们全身上下灰头土脸,但都在耐心地等着,只为说一声他们还没死。两名唐人街的男子把壁炉从他们商店的招牌上拉下来。除了关门停业,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呢?谁知道这一天还将会发生什么?谁还会有哪怕一丁点的其他想法?穿过唐人街北部,信息变得越来含糊,越来越不明显。尽管有那么多人只是张大嘴站在街上,盯着市中心方向,他们在等待吗?也许索霍区的店铺可以继续营业?到王子街附近时,我看上去已经有点古怪了,因为全身上下到处都是灰,眼睛里、鼻子里、嘴里、头发里。这些灰尘是或者说曾经是两座高大的建筑物仍然存在于世上的微尘,也是几千人留下的部分微尘,我用舌头感觉着,并舔舐着嘴唇周围的边缘,然后吞咽下去。再见。当我走到纽约村时,我拍掉衬衫上和脸上的灰,因为人们都奇怪地看着我。在贝德福德和休斯顿附近,在消防站不远的地方,一个女人机械地用脚打着拍子,似乎希望以此来排解她的悲伤。她刚刚知道这件事,她对站在她面前的一个女人说,她是她的朋友,“他们说要等,因为他们还没有任何信息。”第二个女人哭了起来,几乎站不住了,喃喃地说着什么。第一个女人支撑住她,脚上的节奏更快了。她伸开胳膊,搂住她朋友的肩膀,尖叫道:“不,不要说这些!不要说!他们还没有消息呢!”我发现自己到了我妻子姐姐家的附近,纽约西村。我走得有点累了,想向她借用一下自行车。事情发生时,她正在她寓所附近街角的熟食店里买东西,这使她避开了眼前的灾难。此时,她的一个同事跟她在一起,我们谈话时,这个年轻女人一直畏缩迟疑。这个女子(我妻子的姐姐悄悄告诉我)早些时候已经去过办公室了,是在第一架飞机撞击世贸中心之前。她们的办公室位于钱伯斯街南面的教堂街。当飞机撞击时和撞击后的一段时间里,她亲眼目睹到人们从空中坠落。或者更准确地说,不是坠落,因为他们不是被推下来的。他们是在飞,一直坠下来,摔死在路边。我妻子姐姐的同事逃离了那个现场,匆匆往北走;现在她在这间熟食店的柜台边,心有余悸,几乎不能说话。她无法回自己位于新泽西的家,因为所有的公路都已被关闭。这一天剩余的时间,她一直呆在我妻子姐姐那狭小的公寓里,不说一句话。我骑着借来的自行车继续向北走,由于在市中心吸入了灰尘所以一直不停地咳嗽着。《纽约时报》社位于百老汇和第八大道之间的东43街。我直奔我在10层的办公室。一下电梯,盖尔•柯林斯就给了我一个热情的拥抱。她以前是专栏作家,五天前刚刚成为社论版主编。她显得轻松而自信,但是她也需要帮助。我的顶头上司,评论版主编特里•唐,一直无法从新泽西赶过来,因为桥梁和隧道都已经关闭,而渡轮或是停运或是正在进行抢救工作。其他同事人也都不见踪影。评论版的五个编辑只有我和玛丽•苏今天能来正常工作。由专栏作家来填补我们的版面的决定已经做出,除非从外面来一些更合适的新闻。但是,我们不能确定专栏作家是否都安然无恙,不管怎样这是我们这个礼拜接下来几天的计划。因此,玛丽和我开始试图寻找合作者,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接下来一天、两天或更多几天的情况。我们打电话给前国务卿、恐怖主义的专家、知道大楼构造的工程师、航空安全专家。我们试图联系小说作家、历史学家,和其他对人类状况有基本专业知识的人,希望他们多少可以阐释一下我们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被《纽约时报》评论版聘用有几个原因,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对外交事务的报道。我曾在国外工作过几年,在南美、非洲、欧洲、中亚和太平洋岛屿都写过文章和书。我的文章涉及竞选、疾病的爆发和谋杀,商业故事和文化故事。而这一切为我积累起职业的专业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以专业的眼光从外面看美国。在评论版,已经很久没有人具备类似的经验了。这似乎很奇怪,但确实给我这种感觉。这在《纽约时报》社工业民主的商业经营模式中,是有道理的。其基本指导思路是,把一个记者发展成一个具有专业知识、能够独立存在的技能机器,他或她无论被派到罗马,或到纽瓦克学校董事会、到体育领域,或是到商业领域,其才能都不会打任何折扣。对此记者的异议是,他没有必要发展(或限制于)一种特定的专业知识;而管理层的看法是,记者是可替换的。在评论版,这种“民主”的说法并不适用于我们所找的作者——他们不得不成为专家——但这种说法确实适用于他们所说的话,因为这些话必须是能被理解的,并且是对我们一般的读者有用的。作为编辑,我们不仅必须要比我们一般的读者知道得多,而且还要能够想象出他们根本不知道的东西。(然后,最终的权力是在编辑手里,而不是在作者手里。曾经有人讲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被激怒的编辑对着电话大吼:“当我们希望你发表意见时,我们会告诉你的!”)编辑,谁最有能力把未得到明确通知的观点解释清楚,谁就往往能赢得做社论的机会。这是一个奇怪的平衡效应,但也是一些人常去采用的方式。今天早晨之前,外交事务在这个版面只属于适度报道。美国力量和领导地位是安全的,而且基本上是毫无疑问的,而外交话题一般定位于:中东会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扩张,爱尔兰共和主义,胡图族和图西族的敌对。而现在,这一切即将改变。这个时候很难把电话打进曼哈顿。同时往波士顿和华盛顿打电话也很困难——绝大多数给评论版和电视供稿的评论家都在这两个城市以及纽约。主要权威媒体的罗洛德克斯卡片索引系统很有些用处:我们不停地看到我们一直打电话要联系的人出现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上;有时我们看到CNN上出现我们没有想到或不知道的人,也会马上通过系统找到这个人的电话号码。乔治•舒尔茨,曾经是罗纳德•里根的国务卿,他给我回电话时,我刚好不在办公桌旁,然而半个小时后他从旧金山的一个演播厅出现在CNN电视上。韦斯利•克拉克将军和他的士兵在聚光灯下出现时,显得很不舒服。前不久我曾在理查德•霍尔布鲁克公寓的一次聚会上碰到过他一次。我当时被他的幽默感和他的不安情绪所震惊,同时也震惊于他所说的关于美国将来可以选择战争——选择战争后被称为战争的选择,因为没有真正必要的战争,只有战斗的可能性,而美国,作为不确定的霸权国家,有选择战与不战的权利。

后记

塞尔吉奥去世后的这些年,一切都不那么圆满。联合国没能很好地安置幸存者和死者家属。对外,塞尔吉奥作为烈士被人们所怀念,但私底下却不是这么一回事。他最后发表的反占领的特刊文章,被秘书处看过后悄悄存档了。我想他们应该告诉我,这是我应该知道的事。我回到了纽约,回到《纽约时报》社,为周日周刊编辑国外报道。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如行尸走肉一般。    美国和联合国这两个主角似乎不大高兴,他们仍然坚持着旧式的力量,而他们各自的实际的力量却减弱了。联合国在巴格达的办事机构被毁,打破了一个咒语。我想这件事之后,联合国可能会恢复保持客观的立场,而美国可能仍把自己看作全球的中心。为了改革联合国,为了将伊拉克任务国际化,让美国关于力量与自由的观点散布到全球,各方曾做出巨大努力。但是这些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很难说这些失败是联合国还是布什政府造成的,或者说这些失败酝酿着更大的改变。我更相信后者。美国拥有独特的政治魅力,这种魅力曾在过去不断展现出来。其中一次就是在冷战后期。布什总统试着再一次展示这种魅力。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次展示的机会应该是“9·11”带来的,布什想努力抓住这次展示的机会。然而,他的努力却带来了相反的结果,而且愈演愈糟。    2005年1月,布什在连任总统的就职演说中,大肆鼓吹美国引领的新时代,其措辞之华丽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通过努力,我们也点燃了火焰,这是人们心中的火焰。”他说,“它温暖了那些感觉到力量的人,烧毁了那些阻挠的人,终有一天,这桀骜不驯的自由之火,将会照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这是美国说的,所有人都在听;但实际上没有人听得进去。布什已经多次宣布胜利了。2001年他宣布阿富汗的胜利,却变成2007年阿富汗的灾难;2003年他宣布伊拉克的胜利,却在2006年变成伊拉克的灾难,如此等等。无论它演变成什么样,结果都很血腥,显然不能称之为胜利。布什政府和国会非但没有及时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就连最根本的、地理政治上的问题都没有解决,那就是,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拒绝接受美国的领导。    与此同时,在美国力量及其魅力逐渐减弱时,其他国家都没能把握住这次机会,而是追求一己私利。没有再出现其他的原则,没有再成立其他的机构。相反,现存的机构变得更懦弱了。1945年离我们越来越远,战后初期建立的机构已经越来越无助地垮掉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曾召集智囊团开会,征求意见,确实向前迈出了很大一步。科菲·安南留下的精神财产,即全球都有“保护的责任”这个说法,在2005年联合国大会上被作为新的教义通过,并为各国所遵守。而和早前布什总统的那些花言巧语相比.这条教义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仅有几次,保护的职责有效地发挥了作用,但却超出了联合国的权限。    事态就这样缓慢地发展着,美国和联合国的地位在逐渐下降。直到两件新鲜事出现:巴拉克·奥巴马,以及逐渐疲软的全球化。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显然又出现了!这位毫无管理经验的新任黑人参议员出现在公众面前,成功地在国外和很多美国人心中,重新树立起了美国的形象。全球金融体系的崩溃,让很多国家意识到它们是多么地依赖彼此。奥巴马来自少数派中的少数派(他是黑白混血,但肤色是黑的),他不能像他之前的43位白人总统那样有代表性。在血统上,他更是完全不能代表美国的经历。他在大选中的呼吁当然是针对所有美国人的,也有点抽象。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个时代的终结》以独特的视角、沉思而优雅的文笔刻画了一个美国知识分子在“9·11”事件之后沉痛反思美国全球权力的心路历程。此书既有震撼人心的现场镜头与亲历者的强烈感受,又有对于美国外交政策以及联合国人权外交的敏锐观察与细致分析,情理兼具,是一本了解美国社会内部对“9·11”事件的反应与反省的难得好书。——引自著名作家杏建英的评论通过对“9·11”事件之后的影响和纽约原貌的描写,斯考特·L.麦克姆逊将我们又带回到了那个特殊的时期。在那段时间,人们对美国自身的意义和美国在世界上地位的意识既特别清晰,同时也异常困惑。这本书帮助我们意识到,我们曾经是什么样子,如今又是什么样的状况。这是一本忠实于现实并将事件描写得淋漓尽致的作品。——斯蒂文·科尔,《幽灵战争和本·拉登们》的作者,新美国基金会主席作为一个充满智慧的世界主义者,斯考特·L.麦克姆逊同时也深爱着他的国家。他帮助我们了解了“9·11”恐怖袭击和两年后巴格达联合国代表处遭遇袭击给当地人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全球政治的重要意义。身为丈夫、父亲、朋友、同事、记者、编辑、美国人和一名世界公民,作者在本书中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科韦姆·安东尼·阿皮亚,《荣誉密码》和《世界大同》的作者,美国笔会主席《一个时代的终结》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完全混乱和迷失的痛苦阶段,但是现在我们有了向导。麦克姆逊无畏的研究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了“9·11”之后的最初几年对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重要性。——考尔逊·怀特海特,《纽约巨人》的作者

编辑推荐

《一个时代的终结:后"9•11"时代关于美国权力的个人回忆录》:9•11事件发生那一刻,作者处于事件的核心地带,身为《纽约时报》的专栏编辑,本书作者成为一位独特的“9•11”亲历者、讲述者和反思者;《一个时代的终结:后"9•11"时代关于美国权力的个人回忆录》作者是畅销书作家、美国笔会资深会员,其所写图书屡获大奖,包括美国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杂志奖,代表作曾获“2000年重要的书” 和“年度学术著作”;作者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他及他工作的媒体(《纽约时报》)是如何艰难地履行媒体的职责,并且继续探索这场灾难背后更深刻的政治意义和行动准则;这是一部写作风格极其独特的纪实性历史作品。写作风格上既有新闻记者的敏锐、灵活、奔放的书写特点,又有历史学研究者的缜密和智慧,由此作者创造出一种旋转、变幻、跳跃的叙述方式,故事、人物、场景以及不断加深的思考、分析和批判交融在一起,使无时不在的悲剧现场感和对国家力量的反思形成对读者激流般的冲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个时代的终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一个时代的终结——后“9?11”时代关于美国权力的个人回忆录
  •   深入了解美国,回归普世价值。
  •   影响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大事件。或许对我们也有所启发。
  •   看一下美国人的心态
  •   这根本不是一个终结,而是一个开始。潘多拉的盒子早已打开,我们都在挣扎。十年反恐战争已过,世界更糟了。
  •   此书所表现的丰富的内容,对911发生以后的强烈记忆,对此后美国及世界格局变化的分析,反映出独立的美国知识分子的思考深度。在《一代人的终结》中,斯科特将现场描述与对事件的深入思考结合在一起,将读者带入了911发生那一刻的强烈感受之中,同时也经受了严重遭受创伤的城市的彷徨。这对作为《纽约日报》记者的scott、联合国,以及美国政府都是一个挑战性的时刻。对这一过程具有象征意义的描述,体现作者视野的开放、锐利和人性化特点。展示了普通公民、决策者以及他的朋友和家人,在面对难以预料的恐惧时,如何努力适应受到意外威胁的世界。 本书在新浪8月份社科好书中获得第一名。
  •   一本美国人在9.11后的集体反思,从个体到群体
  •   还没有看。正品。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