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程玉海,张祥云 主编 页数:254
内容概要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完成世界观和政治立场转变,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运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概念论述问题,并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共产主义”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和理论学说,以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命名自己创立的组织和理论纲领。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概念已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运动——无产阶级解放的革命运动;二是指自己创立与发展的理论体系;三是指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的社会制度。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论述问题时,往往论述和强调其内涵的某一方面,但从总体上说,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已经形成。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也明确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是世界性革命的思想。他们指出,共产主义革命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而共产主义者同盟作为“国际工人组织”,则是“第一次国际工人运动”。由此可见,在1848年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一概念虽未产生,但“共产主义运动”及其“世界性”已经被马克思、恩格斯所确立。
作者简介
程玉海(1954-),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导,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基地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史。
书籍目录
论1922年三个国际柏林会议
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两大国际组织对立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列宁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探析
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缘起探析
列宁的政治智慧与1917年革命
列宁经济法制建设思想探析
苏联的“增量腐败”及其当代警示
论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对第三世界扩张的后果
金诺克时期英国工党的工会政策评析
英国工党性质的三维解读
论毛泽东反腐防变思想及其启示意义
论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形态定位
论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内涵的升华
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四种基本视角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及其中国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轨迹、启示及未来展望
萌动与选择:1930年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主义走向
论“中国奇迹”的充分必要条件
从毛泽东到胡锦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与时俱进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逻辑探析
章节摘录
版权页:1922年4月20日和5月1日,许多国家的工人政党和团体,响应柏林会议的号召,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游行示威活动。但“九人委员”的工作却没有任何进展,更没有推进国际工人代表大会的召开。“九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不仅拖到5月23日方才召开,而短暂的开幕式后不久,会议随之破裂。因为,共产国际要求迅速召开国际厂人代表大会,第二国际以提出的条件未取得满意的结果为由,断然予以拒绝,共产国际通牒无效,即退出了“九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也就成为最后一次会议。由三个国际柏林会议开始的,通过上层合作建立国际工人统一战线工作,宣告终结。5月24日,共产国际在《告各国工人书》中,举起了“建立自下而上的统一战线”的旗帜。6月18-29日,第二国际在伦敦召开的各政党会议也宣布:不再参加同第三国际取得协议的任何尝试。9月3日,维也纳国际决定:继续等待“共产党人回心转意”已没有意义,①于是转向同第二国际谈判,并于1923年5月23日在汉堡与第二国际合并,建立r社会主义工人国际。
媒体关注与评论
160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过了跌宕起伏的历程,积淀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教训。今天,站在21世纪初所能达到的认识高度,理性地、科学地审视、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分析和总结16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探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发展的机理、规律,从而加深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加强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理支撑,使我们在新的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获得走向未来的新的、更高的起点,取得更大的自由和主动,应当是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 ——程玉海《创刊词》
编辑推荐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1年卷)(总第1卷)》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1年卷(总第1卷)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