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漫画史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英] 波罕·林奇  译者:张春颖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漫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这是一部浓缩了两千多年西方漫画发展史的著作,展示了古希腊与古埃及漫画的雏形、中世纪漫画的成熟,以及近代漫画的兴盛。我们能尽情领略杜米埃、比尔博姆、贺加斯这些巨匠们创作的近百幅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

作者简介

  波罕·林奇(Bohun
Lynch,1884—1928)是20世纪初期优秀的艺术评论家。他的文字有着学者的精炼和低调,同时兼有文学家的洗练和生动。著有《脑海中的马克斯·比尔博姆》、《意大利里维埃拉的风景、风俗与美食——在滨海阿尔卑斯山的记录》和《拳击场》等多部作品。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漫画的本质
第二章:古代到中世纪的漫画
第三章:早期世俗漫画
第四章:偏见漫画
第五章:十八世纪的英格兰(上)
第六章:十八世纪的英格兰(下)
第七章:《名利场》
第八章:欧陆漫画
第九章:不远的过去
第十章:马克斯?比尔博姆
第十一章:今日英格兰和今日美国
尾声
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漫画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漫画(carica***e)”一词源于意大利文“caricare”,意思就是 夸张。因此,将漫画这种艺术定义为“充满夸张的表达方式”既富有年代特点,又简短便利。但是,直到17世纪下半叶,真正的漫画一词“carica***a”才在意大利悄然出现。一本古老的法文词典写道:“漫画就是指在画中进行夸张”,这一说法也表达了类似的含义。

    在这本浓缩了两千多年西方漫画发展史的著作,展示了古希腊与古埃及漫画的雏形、中世纪漫画的成熟,以及近代漫画的兴盛。

    很好读!能尽情领略巨匠们创作的一幅幅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
  •   这本书挺好看的,也挺好读的。

    所谓简洁,我的意思是 非常精练,没有废话;而大气,当然都是大师之作。

    大师的漫画作品好看;作者解读大师的文字也好读。

    区区208页的书,非常简洁明了地勾勒出两千多年西方漫画的发展史,这需要相当的功力。

    写下这些许文字才看到,作者是优秀的艺术评论家。他的文字有着学者的精炼和低调,同时兼有文学家的洗练和生动。难怪!
  •   上初中的时候就喜欢看漫画,自己边学边画。记得那个时候一个男生还送两本日本的漫画图集作为生日礼物。
    但是,我看这本里面所展示的漫画更古典,思想更深邃,而日本漫画吧,个人觉得大部分是青少年流行文化的风格。
    还有,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西方的漫画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读起来很简洁流畅,同时也扩展了我的视野。很喜欢。
  •   一说到“史”,首先让人想到的宏篇巨制,以及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这本 漫画史,非常简洁明了,用有限的篇幅阐述了 漫画的本质、古代到中世纪的漫画、早期世俗漫画、偏见漫画、十八世纪的英格兰漫画、欧陆漫画、今日英格兰和今日美国漫画。

    全书轻松易读,配以大幅的漫画作品,相得益彰。
  •   漫画从来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报纸杂志这种传统的媒介,还是网络手机ipod这种电子传媒,有信息的地方就可以用漫画来表示。这本书介绍了西方早期的漫画历史,反映了当时一部分民众对于世界的看法。也许对于西方人而言,上班以后到报摊买一份报纸,看着讽刺政治人物的漫画哈哈大笑,也是一种排遣抑郁、舒缓矛盾的美事。
    从清末人们痛心疾首的看《时局图》、《刀大杀人多》,到现在看着轻松幽默的生活漫画,我们感受到了国家的发展和世事的变迁,也感受到了自己和祖先们的羁绊。从早期国家之间互相敌视的丑化漫画,到现在全球的漫画迷追看同一部漫画,我们感受到了世界的和谐与人们的宽容,漫画从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   居然是成书于1923年的西方漫画史,难怪把蓬头彼得放到封面上。
  •   这本书挺好看的,无论文字还是漫画,尤其里面大师级的作品的确不一般。
  •   对于漫画的了解很好!
  •   给孩子买的,他非常喜欢。
  •   很有意思,就是没有包括现代多少有些遗憾
  •   主要是理论,不过还挺有趣的,不枯燥
  •   算是参考书吗
  •   内容有趣,知识丰富
  •   不过还没看完,趣味性不是很大,毕竟带点史学性质,不过功夫做得很细。
  •   与期望不符,因此退货
  •      恩贝托·艾柯,几年前出版了一本亲自编著的图册《美的历程》,历数史上关于美的艺术成就,出版之后销得极其火爆。在书商的撺掇下,艾柯又费时费力地编出一本《丑的历史》,销量不明,但读者和批评家们立刻有了反应:那是一本狗尾续貂之作。
      
        这并不出人意外,因为“美”有肯定的纯一性,好比仰望者的目光指向同一个天空,而作为否定性的“丑”则注定多元。博学如艾柯者,也无力回答“什么是丑?”只能依自己的所知,把有着滑稽、怪诞、恐怖、畸形的视觉效果的艺术作品尽量搜罗起来,勉强串联成书。
      
        漫画里的道德判断
      
        对照近九十年前波罕·林奇的《西方漫画史》一书,可见对“丑”之三味的辨析研究似乎进展不大。林奇对漫画之本质的提炼基本是印象式的,引用了约翰逊博士、康拉德、托马斯·布朗、帕斯卡尔、柏格森、爱德华·福克斯等人谈论漫画手法和笑的原理的只言片语。理论上无所突破,林奇转而试图揭示一种事实之所以发生的背景:他是个英格兰人,故而特别关心漫画这种形式的绘画创作,是如何在素以端庄正统为特点的英伦绅士文化里发展起来的。他写道,在他的那个年代:“英格兰人通常喜欢政治‘卡通’……社会‘卡通’。这些画除了保留对客观事物的描摹外,无情删除了一切讽刺因素。”然而,这个论断十分可疑,似乎只是对他认识和推崇的著名漫画家马克斯·比尔博姆的一句话的重复:
      
        “一幅漫画对它的主题不寓含任何态度。它回避任何一种象征,也不讲故事,它处理的只是主题自身的外在样貌……一幅漫画所引起的笑仅仅是美学性的。”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比尔博姆最有名的画作都是人物漫像,例如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诗人A .C.史文朋、画家D .G .罗塞蒂,画工轻灵,线条流畅,富有情趣。但是,那些含有更多“态度”的漫画,是我们在审视漫画史时不可能绕过去的:假如我们看到比尔博姆1920年所绘名作家鲁德亚德·吉卜林的漫画像———一张用寥寥数笔线条勾画出的一个短发、大撅下巴的粗鲁的侧脸,并分辨出下面的题签:“脖子后头还应该更残忍些”时,就会知道他不是只满足于玩一场(如林奇所说的)“游戏”,他是希望读者们能体会他对画中人的道德否定。
      
        比尔博姆不愿承认他是带着道德判断去画漫画的,但事实上,他如此画像,正是因为预判到相当多的读者跟他一样,讨厌吉卜林早已名声在外的殖民主义做派,不会让他的讽刺动机落空。这样的预判必不可能发生在价值观相对单一、知识集中、社会等级森严、信息来源有限的中世纪,而要等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之后,人的主体意识觉醒之时。漫画要成为一个独立的行当,得等到大家都有“意见”的时候,漫画家强过普通大众的地方,只是那种通过精巧的构思和夸张的手笔,诉诸视觉语言来表达意见的才智。
      
        飞入寻常百姓家
      
        早期的漫画作者们,生怕不明语境的读者识别不出自己的意见,或虽能识别却不知其来由,故而要么诉诸直白(例如把人画得特别肥头大耳、尖嘴猴腮、道貌岸然),要么诉诸文字,将画中各个角色的象征意义一一标明。而当敬虔时代过去,市民社会开始形成时,一切就不同了。波罕·林奇说,晚至19世纪上半叶,欧洲漫画还不怎么涉足政治,在英国,詹姆斯·吉尔雷和托马斯·罗兰森这两位活跃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著名漫画家就不够“大众”。他们两人的画作仍是供给精英的,有钱人买去作私人收藏,或者挂在酒吧和咖啡馆里。
      
        吉尔雷1815年去世,罗兰森1827年去世,这之后,印刷术发达起来,当人们能通过更多的报纸、杂志读到信息和观点时,当大家都有了“意见”时,漫画家们就不必再孜孜以求“货与帝王家”,而可以跳出来,像社论作者一样去做“意见领袖”了。大众是他们新的衣食父母,买份报纸,就能看到好几幅漫画,对于其中那些技法高明又善于恰到好处地玩“内涵”的作者,渐渐就有了熟悉度。到这时,西方漫画才算是真正进入了繁荣期,体现为“政治漫画”的形式。
      
        关于这其中的因果联系,林奇语焉不详(也可能是这本书的译者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翻译什么)。他只是告诉我们,有一本创办于1868年的名叫《名利场》的杂志,对于漫画的大众化居功至伟。他粗略列举了不少《名利场》雇用的漫画家,但事实上,这些人大多也可称为“插画家”,此时,两个职业的身份已经混同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中产阶级,那些和父辈们一样向往上流社会品位的人,已经可以买到一些小幅的、不太贵的画作,挂 在 自 己 不 太 宽 敞 的 居室里———实在不行,还可以剪下报刊上的漫画、插画贴起来。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欧陆。布尔乔亚的崛起,引得画家们倾心去为他们服务,作者掺杂着名声资本的艺术水准,至少在新的买家看来毫不低于前辈。
      
        彻底走入俗世
      
        可以说,现代漫画之所以兴盛于西方,正是因为受益于15、16世纪的大变局,那个社会率先充分地“俗”了起来;不过,一如贡布里希所警觉到的,它在催生了漫画家群体的同时,也挑战了艺术与“美”之间原有的等号。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出版时,便恼怒地发现出版商在硬封皮上印了一个包法利夫人的插画肖像,他认为,那个东西玷损了他用文字编织的美妙的艺术品;与此同时,英国学院、法国沙龙熏陶出的批评家们也在蜂起抗议,说布尔乔亚的品位混淆美丑优劣,将“艺术”的底线不断降低。民主化和商业化,对那些依然怀有美的情结的漫画家而言,同样是一块既肥又苦的面包。林奇先生没有提到,有许多漫画家成天“放下筷子骂娘”,一面卖画收钱,一面抱怨着自己的心血之作变成了普通家庭的墙上装饰品。
      
        在我看来,《西方漫画史》的最大缺憾,在于作者问题意识的缺失,他并没有解答什么疑问的强烈欲望,在回溯历史时常常神不守舍,仿佛只是为了给比尔鲍姆的才华背书似的;更何况,这本书还不幸摊上了一位遣词分寸感极差的中译者(例如,他笔下频频出现“粗俗”这一有着刺眼贬义的汉语词,但实际上,作者想说的无非是漫画作品的“俚俗”,即其草根性、大众性),使得波罕·林奇所写的更像漫画史上不成体系的浮云。
      
        但把这些东西拨开,我们便会发现,当初的社会与文化之间是如何彼此消长磨合,点滴攒集起能量,推着人们一步步走入并拥抱今天这个彻底的“俗世”。作为颠覆力量的笑声,当初用于祛魅、用于消解神圣的习惯,如今更多的时候用于无奈地冷嘲;而制造笑声的19世纪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夸张、戏仿、比喻、象征,泰半在我们凡人的掌中了。时政漫画家们的核心使命早已完成,那就是:教会大众如何去形成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     “因此,我们必须互相忍受各种微小且并无恶意的偏见与误解。”
      
      “无论如何,粗鲁和残暴无疑点燃了人们的想象。但只要它们都可以表现得直白并且公开,即便最糟糕的想象也并无害处。”
      
      这样的翻译也太生硬了吧,比google translate的机器翻译好多少?很难读下去,唯一能够看看的也就是那些漫画了,可是花39元仅为这些印在普通纸张上的漫画,也对不起这个价钱。
      
  •     一、居然是成书于1923年的西方漫画史,难怪把蓬头彼得放到封面上。并非说100年前的漫画史没有借鉴意义,但我想,如果真是为了介绍漫画史,应该有更晚近、成果更全面的著作可选吧。谨慎怀疑出版社挑这本书主要考虑的是版权问题。
      二、注释太少。虽然译者还算贴心地把所有专有名词的原名都列在了括弧里,但根本没有尝试对这些名词进行解释。看这满坑满谷的人名,估计译者也不知道作者说的谁谁谁,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寥寥几个注释,都用于解释双关语了。这是“XX史”之类的著作应有的范儿吗?
      三、图文脱节。有些地方作者费半天劲儿描述一幅漫画如何构图、如何描画,但看不到原图。有的地方给出的图片则并不在作者的描述范围中。当然,很多地方图文是合得上的,但总体上图文脱节的现象还是很严重。
      四、翻译错误。虽然没有看到原文,但看中文就有怪怪的感觉,有时还有前后意思冲突。把“陌生”写成“谋生”这种错误也不鲜见。这些当然都是翻译的问题了。
  •   想问一哈,封面是剪刀手爱德华的原型么?
  •   蒂姆 伯顿在设计剪刀手的形象时应该是受到该人物(蓬头彼得)和同书另一人物高大裁缝(他会用大剪刀剪掉吃指头男孩的拇指)的启发。
    该书德文原名:Der Struwwelpeter
    英文译名:Slovenly Peter
    有一个大陆译本如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179073/
  •   我是责任编辑,回应一下lz的批评。
    1。作者简介已经明确了时代,蓬头彼得的选择也是基于这本书的历史,所以你的谨慎怀疑无疑有道理。不过,我们并不是因为要出版一本漫画史而去找一本,只是正好碰到了这一本,就出版了。如果依据“应该有更晚近、成果更全面的著作可选”这条标准,大部分的图书都不应该出版。而我认为,一本书在某个领域还有些价值,我们不能因为它比较古老而认为它“较差”,这个论据有点牵强。
    2。你很喜欢看注释吗?对于大众图书,一般我们要求译者的注释越少越好。虽然这是一本“**史”,但毕竟不是学术著作。请看看作者的前言后记,作者甚至希望这是一本能给小孩看的书。
    3。当年的出版,配图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不似今天有计算机和网络,所以原书的插图确实欠缺了一些。近百年后,我们想再精确找到作者描述的那些古老的漫画,已不可能,只能提供部分关联作品。看似脱节的插图,往往还是与文字有关联的,只是可能不是恰恰描述的那一幅。
    4。如有文字错误,那是不折不扣的质量问题,称得上“较差”。感谢你的认真阅读与批评,如果能把具体的错误告诉我,就更感谢了!
  •   谢谢责编这么认真的回复。相信你一直用这么态度工作,一定可以让书的质量越来越好。
    1,如果你同意选本书是基于版权考虑,我觉得这点上咱俩是达成一致了;
    2,就注释而言,我认为不是喜不喜欢看的问题,而是需不需要看的问题。与其看一本没有注释、不知所云的书,我宁可看一本注释详尽、能帮助读者有效理解书中内容的书。如果你们想把本书定位为给小孩看的书,就更应该注意不要让书中出现那么多陌生的人名啊。不注释,难道不解之处就不存在了吗?这种态度,无异于掩耳盗铃。
    结合前两个问题再说一下,选一本让大众易于理解的书,和选一本很久以前的书肯定是存在矛盾的。如果是一本讲史努比/父与子/蝙蝠侠的大众漫画读物,我相信肯定不需要那么多注释的。
    3,看来这点上你也基本同意我的看法,毕竟沾边和对得上不是一回事情;
    4,文中举了一个碰到的例子,没举页码是因为书不在手边。如果有兴趣再看,碰巧电脑和书都在手边,会给你列出来的。
  •   这年头肯花钱买书花时间看书花精力评论一下的三花读者不多,虽然我还有点不同意见,也不拿出来讨论了。确实如你所说,我们大致上是统一的。
  •   \\hand
    顺便恭喜您当爹。
  •   难得看到编辑冒出来的。
  •   是现在编辑都不敢冒出来了,因为书的问题实在太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