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美)葛尼斯 著 页数:247 字数:150000 译者:吴品 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生如同一次漫长的旅程。
1932年爱因斯坦在著名的演讲《我的信念》中说:“我们在世上的处境似乎很奇怪。我们都不是自愿来的,也未受邀作短暂的停留,更不知道为何而来,要去哪儿。”
置身于一个充满诱惑与歧途的时代中,多数人抱着及时行乐的态度生活着,然而每个人也都在这趟旅途中不断地探索着生命的意义与目的。
美国南加州大学哲学教授魏乐德(Dallas
Willard)说:“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将带领我们回到真正的心灵家乡,另一条则通向绝对的虚无与空洞。对我们来说,在通往心灵家乡的这段路程上,没有其它同伴或向导可以和葛尼斯相比。他熟悉心灵世界的风景,也为我们搜集了当代智者们的洞见。在与他的交流中所发现的一切,将让你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得尝真理的滋味。”
本书特别为那些在乎生命,并对人生保持开放态度的人而作。这是一张追寻生命意义的寻道者地图,它标示着数世纪以来无数认真的寻道者所走过的足迹,并且告诉活在今日的我们,如何才能真正找到生命的意义。
拿起本书,你的明天将大为不同……
作者简介
葛尼斯(os Guinness),作者葛尼斯(Os
Guinness)生于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中国,青年时期在英国受教育,获牛津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1984年迁居美国,目前住在弗吉尼亚州麦考林市,为华府“三一论坛”的资深院士。他所带领的“三一论坛”常邀请社会各界精英,藉着阅读、讨论、质疑及提出方法,来面对当代社会各种公共议题。葛尼斯学识丰富。涉猎广泛,著作超过二十种,除本书外,中译本已有畅销书《一生的呼召》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起来上路
第二章 在不知反省的时代过自我省察的生活
第一部 发问的时刻
第三章 不一样的世界
第四章 交换明天
第五章 感恩——但感谢谁?
第六章 呼天唤地
第二部 解答的时刻
第七章 有“为什么”吗?
第八章 涅檠不为自我
第九章 我行我素
第十章 十字架纪念的人
第三部 证明的时刻
第十一章 路障与现实
第十二章 生平传记是哲学
第十三章 完美契合
第十四章 最好的消息
第四部 献身的时刻
第十五章 不再是自己
第十六章 天堂猎犬
第十七章 真理或虚无
第十八章 生命企业家
致谢
章节摘录
版权页:“愚眉肉眼、冠履倒易、螃蟹过河”——这是穆格里奇著名的讲话方式,仿佛老饕喜爱品尝美食般,总是咀嚼着一些奇诡怪诞的字眼,然后吐出连篇无以匹敌的讲词。然而,在流畅的演说背后,并非他对卖弄语言技巧的嗜好,而是出于他丰富的生命经历。正因为如此,他只看重坚实、具体且经验证过的事。别人认为牢靠的,他必重新斟酌衡量,且总是发现仍有欠缺——事实上,若比起他所追求的、如坚石般的真实性,别人信靠的东西总显得愚眉肉眼、冠履倒易、螃蟹过河。穆格里奇一生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是他有名的自杀未遂事件。根据他的回忆录《浪掷光阴纪事》叙述,那是1943年在非洲,当时他四十岁,几十年的岁月中,让他对学术生涯渐生幻灭,他甚至形容在剑桥的四年是“一辈子中最无益、最阴郁悲惨的日子”。三年待在印度,这个宗教气息最浓厚的国度,粉碎了他早年的宗教信仰。两年待在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去时他是个火热的理想主义者,离开时,他的理想崩溃无遗。(穆格里奇是第一个向西方报道并抨击引起1932到1933年大饥荒,且导致四百多万人饿死的人。)他总结整个30年代是“始于欢乐的进步幻想,而终于悲哀且毫无进步的十年”。即使伴随二战以来的牺牲美德和英雄主义,似乎也无法给他赎罪的机会。首次申请从军被拒绝后,他被吸收成为英国情报局的间谍,却发现实际的情况迥异于侦探小说中高潮迭起的情节。他被困在莫桑比克马凯斯城的鲁伦索,监视德军对联军运输补给的破坏行动。日子过得百无聊赖、倦怠孤寂,1943年3月,他写信回家,告诉妻子凯蒂:“许多时候我盼望自己是死的,我怀疑自己为何要做这些事,还得和我虚弱的意志搏斗,忍受沉闷冗长的时间。”穆格里奇接着写到,一天晚上,“荒诞无稽、虚幻无凭、堕落腐败”的感觉席卷整个房间。“我躺在床上,饮着陈腐的烈酒,心情绝望;孤独一人在家的感觉逐渐蔓延,我发现不论是在马凯斯城的鲁伦索、在非洲、在世界上,也包括在整个宇宙、在永恒中,自己都是完全地孤独。无边的黑暗中感受不到一丝光明,我听不到任何人的声音,触摸不到任何一颗心灵,没有一个神可以让我投靠,也没有一位救主来牵我手。”他被战争所能带来唯一的抚慰——死亡——这个想法所包裹:“我想起,毕竟还有一个死亡,是我可以掌握的,那是我自己的。我决定自杀。”穆格里奇选择投水自尽。他开车到离城六里路的地方,把衣物留在海边,裸着身子走向黝黑冰冷的海水中,他渐走渐远,开始泅泳。一切尚佳,都在计划中。很快地,他看不到海岸,只望见远处城里的灯光。突然间,他开始打冷战,不假思索,他立刻就下了决定,开始游回岸边,双眼紧盯着岸上彼得咖啡屋和太阳海岸旅馆闪耀的光芒。“它们是世界的光,是我家的光,是我的窝,我所归属的光,我要回到那里。接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喜乐淹没我,那是一阵忘我的狂喜。”穆格里奇是否把在莫桑比克外海的转变,说成是一种类似大马士革的经历?从来没有过。不过,他倒是将之视为自己一生的转折点,不断刺激他做进一步的追寻。“虽然我很少想到这件事,印象也渐渐模糊了,但这个插曲改变了我的一生……此后,我所有的价值、努力、盼望都经历了全面性的转变。”他以响应柏拉图洞穴理论的方式说,“在自我这个窄小的囚笼里,我被手铐脚镣铐着,却瞥见了头顶上紧闭的窗户所洒下的微光。”因着看到这束微光,他开始全神贯注地去追寻。抓住生命和目的,是穆格里奇在突然之间本能的反应,他要为自己找到一个活着的理由。造就寻道者的时刻再也没有比穆格里奇更违反常理和难以预料的人了。然而,他的经验依旧为我们指出了所有寻道者在旅程中所遭遇的第一阶段——提问的阶段。我们感受到一股力量,迫使我们询问自己身在何处。我们必须在已知的一切之外,找寻意义。“寻道者”这个词如今已是个时髦用语,经常被随意使用。通常它也是指灵性上没有任何皈依的人:那些不属于基督徒、犹太教徒、回教徒、佛教徒、无神论,或任何信仰的寻道者,抑或不去教会、犹太会堂、清真寺,或任何聚会处的人。这类寻道者很少追寻真正的目标,他们通常只会四处游荡,和搜索各种媒体八卦或漫游各大卖场的闲散人群几乎无异。他们冷漠、不作承诺、过分开放、到处蜻蜓点水,永远准备改变自己立场,或转回原来样式,反复无常令人作呕。就像布鲁克娜在她的小说《惊变》中所描绘的那样:“她的生命是即兴的,没有根,没有承诺,没有保证。”真正的寻道者截然不同。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股认真、不息的驱动力。生命中的某些事件——或许是正面的事件,像面对美时的敬畏之情;或许是负面的事件,像信心的危机或崩溃——激发他们提出问题,他们被迫重新思考,而且必须找到现有之外的答案。寻道者在自己全部或部分的生命中发现了惊奇,或有了问题、碰到困难、受了刺激,而且非常剧烈、持续不断,甚至因此产生了一股需要感,催逼着他们去找寻答案。我必须提醒读者,“需要感”本身无法为新的信念作出任何保证。人们不会单纯因着需要,就相信他们所寻找的答案。那既不理性,也让人在谴责信仰只是种心理投射或精神支柱的控告前,显得毫无招架之力。相反的,寻道者不再相信先前所信的,是因为原先的信仰无法解答新的问题。可以想象的是,很有可能他们一再寻找,却总找不到一种新的信念,因而或是失望,或是做出结论,认为追寻本身就是唯一的报偿。一位传记作家在评论穆格里奇时,就曾说他“在知道自己所信的是什么之前,早就处在知道自己不信什么的状态中很久了”。在这追寻的第一个阶段里,有些人的问题可能既强烈又具戏剧性。托尔斯泰在其《忏悔录》中提到,他开始追寻意义是源于两件震撼他的事,一是他兄弟尼古拉斯的死,二是目睹断头台行刑。同样两件事,公开处决和兄弟的死,也唤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觉醒。好几个世纪前,希坡的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里,生动而又强烈地表达出一种痛苦的质问:“带着受伤淌血的灵魂,我几乎力不能胜,我可在哪里找到安歇?没有一处。不在欢愉的树丛,不在嬉玩和歌唱,不在芳郁的园子,不在家人共聚的餐桌,不在可悦的床榻,也不在自己的书本和诗集里。我无谓地挣扎,只是原地打转。困惑终日萦回,我难以安歇,我无从逃躲。我的心可以逃往何处?我要如何避开自己?如何不让自己尾随不离?”对另外一些人来说,问题的浮现也许较为平和。管理顾问韩第在父亲的丧礼上突然领悟到,谦和的父亲如何在多方面影响了成千上百人的生命,远超乎他的想象。“我发现生命的信仰和人生观的确很重要。在此之前我只相信成功、财富和家庭,如今我仍然认为这些重要,但我会把顺序掉转过来,我向往一个更大的架构,可以让这些价值就绪。”不论问题的出现是平和或是戏剧化,都具有决定性。禅师说人内在成长的关键是“如鲠在喉”——障碍卡在喉咙,吞不下去也取不出来——是珠蚌中的一粒砂,座椅上的一根刺,一个萦绕不去的梦,一股无言的直觉,知道“还要再多一些”——说法各异,内容相同。突然间,生命不再是想当然。一道尖锐的问题戳破原本的自满,先前足够的意义感瞬间窘态毕露。寻道者于焉诞生。P25-31
后记
作为一个业余作家,有个好处就是,会强烈地感觉到欠某些人的恩情,因为如果没有他们,我就写不出什么。本书该向下列这些人致上深深的谢意:谨向圣奥古斯丁、帕斯卡尔、陀思妥耶夫斯基、柴斯特顿、路易斯、薛华(Francis Schaeffer)、博格等人致上最深的谢意,他们的思想和论述,是我本人返乡路上主要的指向标。感谢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彼得-菲尔(Peter Feaver)教授,密歇根大学的凯利·门罗(Kelly Monroe)和真理报委员会(Veritas Forum Committees),柏克莱、史丹佛、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宾州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圣塔巴巴拉分校等学校,他们的演讲邀约让这些观念逐步成形。感谢保罗·克拉森(Paul Klaassen)和三一论坛的董事会,我优秀的同事斯蒂夫·汉阿斯(Steve Haas)、巴薛(Jonathan Butcher)、古德(Amos Good)、克罗辛(Ginger Koloszyc)、赖森夫特(Greta Liesenfelt)、米斯格(Mike Metzger)、穆尔(Boyd Moore),诺斯旺夫妇(John and Carol Nothwang)、凯莉·史密斯(Carrie Smith),以及杰夫·赖特(Jeff wrigh),他们在我忙碌的时间表中,给了我宽裕的时间和地方用来写作。感谢黛比·席乐(Debi Siler),她聪慧地解读我那难以辨认的手稿,简直神奇,她的热心和爽朗很具感染力。感谢拉尔夫·寇斯比(Ralph Crosby)和比尔·艾德加(Bill Edgar),他们对我的初稿友善却也坚定的评论,修正我许多谬误,使我能顺利地完成这本著作。感谢溪泉出版社(WaterBrook)的丹·瑞奇(Dan Rich)和托马斯·乌玛克(Thomas Womack)两人,以及双日出版社(Doubleday)的艾瑞克·梅乔(Eric Major),并两个机构的许多同事,他们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使得整个出版过程充满惊奇与愉悦。
媒体关注与评论
“摆在我们面前何两条路,一条将带领我们回到真正的心灵家乡,另一条则通向绝对的虚无与空洞。对我们来说,在通往心灵家乡的这段路程上,没有其它同伴或向导可以和葛尼斯相比。他熟悉心灵世界的风景,也为我们搜集了当代智者们的洞见。从本书中所发现的一切,将让你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得尝真理的滋味。” ——魏乐德美国南加州大学哲学教授,畅销书《天外谋略》作者今天已经很少有作家能像葛尼斯一般,把我们这个世代种种灵性的探索写得这么精辟而动人心弦。这本书绝对是罕见的杰出作品。 ——大卫•艾克曼前《时代杂志》驻北京办事处处长,国际知名的作家与记者身为一名记者,我总是对太容易到手的答案充满戒心。《漫长的人生归途》一书有的不是答案,而是提出许多引人注目的问题,挑战读者对生命的意义做出自己的结论。如果你想要跳出浑浑噩噩的生活,往前迈进,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本书更适合你的了。 ——芭芭拉•布列莱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记者一本美不胜收的好书,也是一份带着温暖却不乏深刻见识的研究成果,领人一探人生最重要的问题。 ——安妮•拉莫特《纽约时报》畅销作家
编辑推荐
《漫长的人生归途:探索人生的意义》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