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明)金庸斋|译者:黄正新 页数:279
前言
中国古代圣贤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以“学而优则仕”为追求目标,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出浓厚的官场文化。南宋初吕本中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后世相沿群奉“清、慎、勤”为“当官三字诀”。明、清时,一些衙署的大堂,多悬挂“清、慎、勤”三字之匾。清康熙且御书此三字赐臣下,以为激励。《居官必览》就是在这样的熏陶下诞生的o《居官必览》作者金庸斋,其生平事迹不详,但他曾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任广东惠州同知兼署连平知州,第二年《居官必览》撰成并刊行。由于《居官必览》一书在传统仕宦箴规著述中,享有近乎经典之特殊地位,影响深远。仔细阅览《居官必览》可以领悟出:为官之道,首先是做人之道,从政者的个人修养,关系到人心向背、百姓福祉与国计民生。为官者,爱民为先。“充我恳恻爱民之心,盎然天地之初意,氤氤氲氢,盈满于胸中,发而施之于政事。凡世俗之毁誉利害,休戚得失,一毫毋使芥蒂于心,以杂我正念。”从历代封建文官制度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从忠君爱民到为人民服务,为官从政的具体操作已发生了巨变,而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的基本原则,却显示出了相对稳定的思想继承性。“官”是什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一是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二是旧时称属于政府或者公家的,如官办、官费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官就是人们说的“领导”、“头”、“干部”,等等称谓。官的重要性有多大?清末人欧阳钜源一针见血地指出:“官之位高矣,官之名贵矣,官之权大矣,官之威重矣,五尺童子皆能知之。”士人因此对做官趋之若骜,阿Q因此见了官腿就发软,民间因此也就有了形形色色的官崇拜习俗。中国的思想家和有见识的史学家都很重视这个社会阶层,注重官本位给中国社会方方面面打下的深刻烙印。胡适认为,“中国旧社会里最重要的一种制度与势力”,是官。鲁迅认为,中国人有一种魂灵叫“官魂”,“那魂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
内容概要
《居官必览》是清朝金庸斋精心之作,采用明朝袁了凡的功过格形式撰写而成,该书总结出为官功格五十八条、过格四十二条,就事使、操持、兴革、教化、刑狱、赋税六方面,展开对居官治民的功过是非的界定与评述,所论大部十分精辟,切中要害,诚如书名所言,居官者定要看一看这本书,以效法古今官吏中那些一腔正气、两袖清风的楷模,清末重臣李鸿章将此书视为“枕边书”。 近年来,《居官必览》风行海内外,人们将其视作中国官场文化的经典之作。它是即将踏入官场之人的引航灯塔,更是在位者叱咤官场的尚方宝剑。 本书以全新的方式,让您轻松领略为官之道;以大量的历史典故、丰富的哲学思想,系统阐述了处世、政论、教化、修身、司法、税赋等六个方面的做官之术,彰显了一种谨慎为官的态度,一心为民的思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
作者简介
作者:(明朝)金庸斋 编译:黄正新
书籍目录
第一卷 事使篇:忠以事君,善以使民 1.匡国致君为己任,安民济物为心期 2.朝夕勤政恤民众,造福一方政之基 3.君王使臣以礼待,臣子事君以忠尽 4.体恤贵在情重,驾驭高在法度 5.待士心怀谦与诚,高明贵在远奸佞 6.隆礼恭听士忠言,虚心求益正得失 7.察访民情应从简,探知民意勿扰民 8.兼听则明偏则暗,绝知事因须躬行 9.驭下以严纪束之,惜民以安民为宜 10.堂规肃清法威至,勿使吏役惹是非 11.法不容情严有度,纪律严明不苛政 12.滥签牌票害于政,简政安民利于国 13.为官赞誉成于德,为民莫善于心诚 14.取财有道当自爱,高薪禄养禁婪贿 15.诚实做人诚为贵,清白做官清为荣 16.遵奉非法罪之过,罔上行私更是祸 17.纵下违法起祸端,徇私枉法罪难免 18.与士交往须有度,或近或远皆招嫌 19.尊居堂皇惟吏近,隔绝民众情已远 20.容纵隶卒官失责,张威布势惊民众 21.装腔作势耍官威,劳民伤财招民怨 22.国以贤兴以谄衰,君以忠安以佞危 23.纵衙役索贿于民,吏胥之害甚于灾 24.衙署需用朝廷供,搜刮乡里扰民众第二卷 操持篇:勤政恤民,修身养性 1.冰操自矢品自高,抱朴守拙德为馨 2.自甘淡苦心弥坚,无异韦素志不移 3.夙夜勤政恤民众,高风亮节照四方 4.强御不畏人之志,私情不徇官之清 5.文卷累牍必躬亲,事无巨细需详慎 6.知错就改真君子,错上加错是庸人 7.集思广益临政事,抑然自持期于理 8.避气戒性蓄涵养,轻发忿怒少祸端 9.法严律清施内衙,谨防吏卒滋情弊 10.薄俸用奢节难保,勤俭节约誉长在 ……第三卷 兴革篇:兴利除弊,造福一方第四卷 教化篇:敦本务农,秉礼立教第五卷 简省安民,断案公允第六卷 赋税篇:轻徭薄赋,催征有度附录 《居官必览》
章节摘录
插图: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吏治,乃至“治吏”重于“治民”,韩非子甚至主张“治吏不治民”。因为战国秦汉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地主经济。地主阶级的政治权力集中到皇帝那里。皇权是最高的、唯一的、绝对的。但皇帝不可能直接统治和管理民众,而是要靠各级官吏来管理和统治。官僚的权力是皇帝给的,官僚对皇帝负责。这种权力很大,几乎是事无不统。权力大了,缺少必要的法律和监督机制,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在治吏问题上,商鞅认为,管理民众、治理国家,首先是管理好官吏,防止官吏犯罪,这是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官吏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直接管理者,他们如果利用职务之便和手中的权力犯罪,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普通民众。治国先治官,治官先治吏。为官者要治理好属下隶卒,那么治吏务必从严。以唐太宗为代表的统治者有一个很明确的思想,那就是接受前朝覆亡的教训,处理好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唐朝初年采取儒家的“仁义为治”、“简静务本”的治道方法。去奢省费,轻徭薄赋,减省刑法,以求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再就是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这样,隋末混乱残败的局面很快改观,几年之内就出现了农业丰收、逃户归乡、四夷降附、人口繁息、牛马被野、物价下落、无复盗贼的太平繁荣景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而唐太宗的重视吏治及其种种措施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治理官吏要立法。有了法之后,“执法”工作是重中之重。不徇私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方面,张释之的做法堪称表率。汉代的法律规定:“诸出入殿门,公车,司马门者,皆下;不如令,罚金四两。”其解释为凡是出入殿门或司马门的人,不管是谁,都要下马或下车步行。倘若违反这条法律条款,罚金四两。然而,皇位继承人太子和受宠信的梁王却没有遵守,张释之追上去,制止太子与梁王进入殿门。并当即向汉文帝奏劾太子和梁王不下公门,实属不敬。汉文帝觉得张释之执法如山、严肃法纪,从内心真正地赏识张释之,提拔他当中大夫。
编辑推荐
《居官必览(经典插图本)(全彩珍藏版)》:勤政克尽职守,勤于政事。《居官必览》集从政“清、公、勤、明、和、慎”六箴为-体,糅合事使、操持、兴革、教化、刑狱、赋税于一身。官场中充满了权与利的争夺、情与法的抗衡、名与义的碰撞、悲与喜的交织,纷繁芜杂。有人历尽千辛万苦,皓首穷经,孜孜追求,却仍然入仕无门;有人专研《居官必览》,深悟之中精髓,左右逢源,少年得志,平步青云。精彩篇章从政者叱咤官场、搏击宦海的独门秘籍,为官者独领风骚的人生导师,官场中铸造辉煌、保持永恒的旷世奇书。爱民心忧天下,为民请命。清廉清正廉洁,奉公守法。治理整顿官吏,奖罚分明。技化兴办学校,移风易俗。审案明察秋毫,断案如神。司法执法如山,铁面无私。随赋催征有法,轻重有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