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日本】柄谷行人 页数:177 译者:应杰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关于解构主义的理论著作,集中反映了1980年代身处后现代思潮旋涡中的作者在日本语境下对“解构”方法的独特思考。作者认为,西方20世纪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中普遍存在一种“形式化”的倾向,但这种“形式主义”革命不仅没能真正颠覆传统形而上学,反而使种种思想努力落入“结构”的深渊。而出路则在于通过“世俗批评”,在马克思“社会性外部”和维特根斯坦“绝对他者”的概念之上重建作为批判理论的“解构主义”方法。
作者简介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经济学本科和英文科硕士课程。毕业后曾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并长期担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2006年荣休。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走向世界共和国》等,2004年岩波书店出版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英文版序言(1992年)第一部 制造(making) 1.对建筑的意志 2.形式的定位 3.建筑与诗 4.自然城市 5.结构与零 6.自然数第二部 生成(Becoming) 7.自然语言 8.货币 9.自然脑 10.分裂生成 11.存在 12.哲学的形式化第三部 教与卖(Teaclling&Selling) 13.唯我论 14.教的立场 15.作为隐喻的建筑 16.关于规则 17.社会和共同体 18.语言学转向与我思 19.卖 20.商人资本 21.信用后记译后记《柄谷行人文集》编译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某个能指的所指是另一个能指。因此语言中只存在能指的连续。罗兰·巴特尔指出如果追溯西方的能指序列,则存在着终极的能指,那就是上帝。所谓上帝就是对无限后退序列的封闭,符号体系也因此才得以完成。反之,无论任何符号体系,只要它是体系的,就以类似的终极能指作为默认的前提,而那就是作为缺场之消解的零。巴特尔为了从终极的所指中解放能指,提出了设立空虚符号(零符号)的观点,并在“日本”发现了这样的“符号王国”。但这无非是西方人所持有的任意表象而已。如前所述,即使在日本的佛教中,对超越者的信仰也具有绝对的强势。引出零并不是要废弃超越者而只是进行置换。为了维持结构这是不可或缺的。通过结构主义来消解现象学主体=超越论主观,不过是一个错觉。看穿这一点的是雅克·德里达,因此他从“批判”现象学入手。这并不是排斥现象学而走向结构主义。毋宁说他承认“现象学的优先地位”,然后进行解构。德里达要阐明的是,现象学中作为不证自明而被特权化的“此刻”的确立虽然实际上依赖于“非一此刻”,但这样的“延异”被遮蔽了。在“此刻”中发现的结构总是封闭的,这意味着此种结构总要遮蔽某种不可避免的“延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如后所述,这不过是结构或者形式体系的自指性罢了。
编辑推荐
《作为隐喻的建筑》:柄谷行人文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