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之父王文京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张小军  页数:222  字数:1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即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企业家阶层由萌发到野蛮生长,再到理性回归的30年。这30年中,企业家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命运沉浮,在很大意义上折射出了我们这个转型时代所经历的痛苦与艰辛、梦想与奋斗、亢奋与激情的交织状态。对于中国企业家的诞生与成长有多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30年改革开放的时间里,大约出现了四次创业浪潮。首先是改革开放的初始几年,一批返城知青和应届毕业生由于工作不好找而不得不下海;第二次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1984年第一次南巡后,一批有志者开始创办企业,如柳传志、王石、张瑞敏等;第三次是邓小平1992年第二次南巡讲话后,知识分子和各方面的能人纷纷下海;第四次是上世纪末至今,以网络经济崛起为代表的创业潮。

内容概要

本书讲述了中国本土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公司——用友集团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其缔者——用友之父王文京的商道人生与商业智慧。
  全书对用友的发展历程、用人之道、市场策略、客户经营、创新机制与企业制度做了深入而全面的介绍与分析;并对王文京20年专注如一、按常识经营企业等商业智慧做了深刻而独到的解读。

作者简介

张小军,现任职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同时也是《成都商报》财经版组成员;亦在《周末画报》《南风窗》《凤凰周刊》《环球》《国际先驱导报》等报刊撰文。长期关注商业、研究公司,曾在多个城市从事传媒内容和市场工作,对写作、出版和手工等一切快乐且有趣的事情有狂热的

书籍目录

序:低调的王文京与世界级的用友
楔子:“会计风暴”成就的财富英雄
第一章 从软件作坊到软件大王
 一、因为有了选择
 二、不做公务员,去干个体户
 三、梦想发芽前的萌动
 四、第一张七千块的支票
 五、创业的“三圈理论”
 六、用友的“梦、道、力”
第二章 软件业最宝贵的就是人才
 一、用友的创业元老们
 二、王苏的分手,好聚也好散
 三、让人才留下来
 四、做到人尽其用
 五、选出积极的人
第三章 在细分市场做标杆
 一、搭乘微软平台
 二、市场细分中的并购战
 三、打造渠道竞争力
 四、差异化生存
 五、构架用友系
第四章 成就客户才能成就自己
 一、成为用户之友
 二、满足客户的深度需求
 三、满意的员工造就满意的客户
 四、以客户为中心
 五、忠诚于客户
第五章 创新是企业的存在方式
 一、持续创新才能跑赢市场
 二、勇于创新商业模式
 三、用友创新之道(一):持续创新,紧跟客户需求
 四、用友创新之道(二):均衡发展,打造长青基业
 五、关键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第六章 专注的精神+按常识办事
 一、两种“狼文化”的启示
 二、片刻偏离后的回归与专注
 三、到经营中去找商业感觉
 四、企业经营就是“按常识办事”
 五、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
第七章 好制度是企业成长的基石
 一、产权意识的觉醒
 二、清晰的产权制度让用友避过“劫难”
 三、股权结构的是与非
 四、激励制度:从期权到股权
第八章 做“世界级”的用友
 一、还有90%的市场空间
 二、ERP普及运动
 三、挺进高端市场
 四、深耕互联网时代
 五、做市场的长跑者
 六、做“世界级”的用友
第九章 公司价值远比个人财富重要
 一、两次对微软说“不”
 二、对接资本市场
 三、价值之辩(一):企业家价值几许
 四、价值之辩(二):企业家真正价值何在
第十章 理性的理想主义者
 一、第5级领导者
 二、从创业者到管理者
 三、内敛的激情
 四、“沉雄”本色
 五、至诚管理的用人之道
 六、理想主义者的理性未来
附录 用友大事记(1988-2010)
致谢

章节摘录

对于这场分手,王文京有如下的表述,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多少理解当事人的心态与处境。“1993年时,苏总觉得建立软件销售平台是一个机会,希望做一做,开头我也参与了一些讨论,但后来我还是希望把精力专注在软件产品上,专心做产品开发商,不想再搞多元化了,因此后面我就不再参与了。”“大家对公司后期的发展有不同的认识,就按照各自的思路分开去做,不一定非要绑在一起。就苏总而言,合作这么久,他也希望有一个独立发展的机会。这很好。”但是两者的分手,在业界还是产生了不小震动,引起了巨大关注,直到今天,还是有不少人渴望得到一个新的解释。这不纯然是因为人们的好奇心,而是因为商海中的分手很多时候是一种内耗式的斗争,对一个企业来说往往非常的致命。创始人的分手之所以会让成长的公司受到很大伤害,以至于公司中途夭折,在很多时候是因为利益的争夺。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很多人在创业最初并没有很清晰的产权制度概念,甚至创业兄弟之间觉得谈钱很俗。但是当企业发展起来,开始有了盈利,人性的各种暗面的因素就开始蠢蠢欲动。而缺乏明确产权划分的公司必然也缺乏明确的利益分配方式,这也就进一步导致公司创始人之间的矛盾。矛盾一旦压抑到爆发的时刻,势必会产生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纠葛。多数时候,为了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很多人不惜拼个鱼死网破。这最终也就酿成了一个个新兴公司的死亡。但是,王和苏的分手没有掉入这个恶性的逻辑之中。他们的和平分手在中关村成为一段佳话,一直流传至今。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十几年的时间,王文京从一介书生发展到高达数十亿元的个人身价,他缔造的用友软件也牢牢占据着中国财务软件的领导地位。他是中国财务软件的领跑者,证明了“中国人能做自己的软件”;他是资本市场的宠儿,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他是一个象征,创业者的个人价值和民营高科技企业的魅力在社会放出异彩。    ——CCTV2001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词  王文京属于慢热型的,他会将道理娓娓道出,却不会有豪言壮语。用友的发展和王文京的性格也很像,中规中矩却又步步为营。    ——《中国经营报》  今天的朋友正按照王文京为它设计的轨道运行,今天的王文京正依照他内心的召唤活着。当他的故事外放的时候。他的人生经历就如同那些19世纪的美国企业家白手起家的故事,它们甚至比小说描写得更激动人心;当他的内心聚敛的时候,他只是一个热爱当下生活、对未来充满期许的普通人。尽管他已经登上了成功的阶梯,得到了巨大的财富,但他的内心依旧清澈澄明。    ——《华夏时报》  从一间房到一栋楼,再到一个产业园,用友20年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代表了我们的111次创业,也代表了中国很多的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王文京

编辑推荐

《用友之父王文京(从软件作坊到软件大王)》:当代中国著名企业家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友之父王文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挺朴实的书,写的人也是朴实的~~~讲了很多用友从小到大的事迹,王文京的影子清晰可见~~~需要用心品读的书~~~~
  •   了解王文京的书籍
  •   用友做东西很专注,这点品质中国公司少有,值得称赞。
  •   做事、做人是一个道理----要专注的做事情,只有专注的做专业事情才会有突破、才会有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理念,才会赢得无尽的市场。
  •   江西老乡王总的传记,我最欣赏的企业家之一
  •   hao,ok,hen hao
  •   作为对手,他同样值得尊敬
  •   读老板的书更加了解老板一些!呵呵!
  •   王文京给人的感觉一直是很低调的,没有太多的曝光率,市场上也是鲜见关于王文京的书。用友从软件作坊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财务管理软件公司,必然有其成功之道。看完书,体会最深的是需要理想,需要专业、专一。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真正坚持梦想的人,后来都成功了。
  •   写了用友公司的成功过程,如果成功法则写得清楚一些就更好了。
  •   对用友的历史有了出面的了解。
  •   送给老公的,结果告诉我他办公室有一本,不过放在家里有时间我翻翻也不错,了解一下公司历程
  •   大体的翻了翻,有了个大概的印象,书不是作者自己的写作,明显的能看出编辑的修饰,不是很让人欣赏,但是还是值得一读!
  •   不算人物传记,只是个公司传奇。以时代为背景的铺述记录。
  •   作为传记作品,不够令人满意
  •      读此书前从来没听说过王文京这个人,虽然不是商务或是财务人士,用友的大名确是如雷贯耳,不得不说王文京实在是个低调的成功人士。书中作者分享了他眼中的王文京并分析了他成功的经验,用朴素和专业的语言描绘了王文京和用友的传奇。
       王文京喜欢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业历程:“从一间房到一栋楼,再到一个产业园。用友20年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代表了我们的三次创业,也代表了很多的高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成功者总是令人羡慕。但是,成功并不容易复制,因为成功背后的商业模式往往是不容易学到的。浮躁的创业者们和迷茫的年轻人们应该可以从中得到思考的启发~~~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大浪淘沙,无数曾经风光一时的企业家,都在命运沉浮中酿造了令人扼腕悲叹的“大败局”,针对经济史的回顾,不是为了满足批判的快感,而是为了寻找能够帮助我们走得更远的一种精神,一种支撑我们长久发展的基本精神——那就是理性。
      《用友之父王文京》他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能给我们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什么启发,我们应该如何去汲取这种成功背后的那些东西,这是一个值得深沉思考的问题。可是,毫无疑问,理性——是温和内敛的他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
      中国的企业界历来缺乏不乏奸雄、枭雄,他们或借助政策之便、或乘机制漏洞,直冲上金钱利益的巅峰,无数曾经出身草莽或者科班的企业家,都曾创造出自己的商业神话,可是,想享誉世界,却是寥寥无几;唯独缺乏“沉雄”,沉稳、内敛地把私营企业做好、做大,直至做到世界领先,对领域老大说“不”,这就令人叹服了,这些,王文京是如何做到的呢?
      稳健的财物管理制度,股份制财权分割,清晰的产权制度,这一点在用友第一次分家时,充分显示出它的明晰的可操作性,既保证了用友的品牌,又没有让共同奋斗的好友反目成仇;反观许多私营企业,家族式的管理必然难以做大,或者,出现创业艰难,闯出局面后却因为财物利益问题而肢解企业,甚至两败俱伤的悲剧;这一点,许多企业已经在努力地实行了。
      第二,共享成长的激励制度,这一点充分体现出王文京的宽厚,用优厚的薪水和浓郁的人情味留住人才,尤其是有些离开后再回头的员工,仍然笑脸相迎,这一点充分体现他与众不同的胸襟的才略。
      第三,是专注主业的战略方向,永远不能丢了老本行,在南方房地产热的九十年代,无数企业家被虚浮的泡沫迷惑,投身房地产,最终血本无归;他选择了观望,避免了一次劫难,彻底泯灭了他多元化发展的思路,确立了稳健的发展思路——保持主业集中,不盲目搞多元化,不能为了投资而投资。
      当然,用友的成功绝对离不开王文京的个人魅力,只有成功的企业家才能领着企业走得更远,让我们祝福用友,走得更远——更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