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美) 廖子光 页数:43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整理了廖子光先生在亚洲时报上发表的系列文章,按危机的根源、美国救市政策的缺陷、美国的对华政策及中国的策略等主题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和美国的做法,以及中国应如何做。
作者简介
廖子光(HenryC,K,Liu,亦被译作亨利,C,K,刘),1938年出生于香港,受教于美国哈佛大学,专业是建筑和城市设计。后来先后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期间对经济学和国际关系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转行从事金融实业,并开始深入研究金融理论和国际关系。曾任美国著名的洛克菲勒公司的投资顾问,现为美国纽约廖氏投资集团董事长,是成功的金融实业家,也是美元霸权理论的奠基人,在金融和国际关系等领域著述颇丰。
书籍目录
译序廖子光来华学术讲座内容述要第一部 致使病毒:美国和国际金融危机根源 第一章 银行解除管制催生信贷滥用 一、银行在非银行债务市场得不到尊重 二、道琼斯指数与利率 三、格林斯潘欺骗性的政策声明 四、二元市场 五、利润不均衡分享的危险 六、流动性紧缩仅仅是初期症状参 七、信贷衍生品过剩 八、对冲买卖带来的风险偏好 九、投资者信心下降 十、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贴现窗口的担保品 十一、《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十二、企业集团的兴衰 十三、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尝试 十四、沃尔克反对废除 十五、格林斯潘支持废除 十六、摩根大通的膨胀 十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废除 十八、废除导致当前的信贷危机 第二章 非银行金融系统的崛起 一、流动性紧缩只是症状 二、美国证交会:投资者的保护人 三、体系性的欺诈问题 四、债务驱动市场 五、银行与资产负债表外的投资渠道 六、担保品管理的兴衰 七、银行在安然欺诈案中的角色 八、上诉法院使银行摆脱困境 九、美国证交会对银行的审查 十、银行指责审计人员 十一、2007年历史再次重演 十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宽容 十三、安达信的倒闭 十四、发行渠道分散化 第三章 美联储的新权威 一、利率变动与美元走向 二、美联储的新权威 三、利率与选举 四、利率难题就是“否定”的代名词 五、选举时间表 六、沃尔克的“放血”试验 七、货币列车同时相向驶开 八、用一种过度调整纠正另一种过度调整 九、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的画面 十、收入平等的骗局 十一、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十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海市蜃楼 ……第二部分 饮鸩止渴:美国解救政策的巨大局限第三部分 转嫁危机:危机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第四部分 正当其时:中国脱离美元霸权附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