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与政党领导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祝灵君  页数:302  译者:陈方勐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决定当代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党的建设需要破解和创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很多。因此,党的建设问题也理所当然地得到全党上下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成为广大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研究、探索、实践的重大而热门的课题。人们从各个层面、各种视角探索在新形势下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问题,特别是广大实际工作者以很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实验、探索党的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今天,党建研究出现了一派十分可喜的少有的繁荣景象。我坚信,只要我们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落实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勇于探索和破解当前党的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就一定能够切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由陈方勐同志主编的《社会转型与执政党建设研究》丛书,选题视角新,适应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较强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今天,我们党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转型期。这就是说,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决定了党对国家和社会建设新的路线、新的政策和新的目标,推动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即:中国正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转型,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向城市化社会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从简单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等等。

内容概要

本书是探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党的建设的问题。作者以政治学(或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构建了一个从领导革命的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新的分析框架。作者从政治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对应面——社会革命、社会建设人手,分析了从领导革命到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另一幅图景。

作者简介

祝灵君,1971年10月生,四川蓬安人。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目前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在乡、县有关部门,四川省委党校、中央党校办公厅等部门工作,现为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与当代中国政治。已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过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4项省部级课题,出版个人专著(合著)3部。

书籍目录

自序导言  第一节  何谓社会资本  第二节  为什么政党领导离不开社会资本    一、政党领导的含义    二、政党领导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第三节  中共在领导活动中如何利用社会资本  第四节  社会革命、社会建设的社会资本含义    一、社会革命的社会资本含义    二、社会建设的社会资本含义第一章  血缘、亲缘、地缘共同体与社会资本  第一节  血缘、亲缘共同体中的家庭与家族    一、婚姻、生育与家庭、家族    二、家庭与伦理  第二节  地缘共同体中的权威与乡绅治理    一、乡绅的由来    二、乡绅权威的获得    三、乡绅治理中的礼治秩序  第三节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资本特征    一、“差序格局”中的道德伦理与社会合作    二、由“差序格局”所形成的社会资本构成与特征第二章  社会变迁、社会革命与新社会网络  第一节  革命前夕的社会变迁与社会资本    一、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与士绅权威瓦解    二、城乡民间力量的发展与变迁    三、革命前夕社会精英初步接触共产主义    四、革命前夕的社会资本特征  第二节  在革命中与关键性社会群体联盟    一、嵌入:解放家庭妇女    二、支持:促进边缘性群体主体化    三、团结:联合中上层社会群体  第三节  民主实践与社会革命  第四节  群众路线与整顿基层组织    一、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    二、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巩固群众对党的信任第三章  合作社、国家建设、社会资本重建  第一节  中共领导下的合作社及其发展    一、合作社的思想与实践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合作社  第二节  国家建设与新社会资本    一、国家建设的过程    二、新社会资本的形成  第三节  社会资本变迁及衰败    一、建立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的合作社    二、背离自愿原则的合作社的衰落第四章  反官僚主义与社会资本变迁  第一节  社会革命的目标与官僚制的矛盾    一、官僚制的含义    二、社会革命的目标:建立一个平等人际关系的“集体格局”    三、矛盾一:社会主义社会中官僚制无处不在    四、矛盾二:官僚制中上下级之间的“不合作”现象    五、矛盾三:从上向下授权的体制及“小圈子”社会  第二节  群众运动、干部下基层、反官僚主义    一、反对官僚主义:整顿党组织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二、干部下基层    三、“鞍钢宪法”:反对企业内部的官僚主义  第三节  反官僚主义的群众运动与社会资本变迁    一、群众运动的特点    二、群众运动中的社会资本变迁第五章  “解放”家庭与“差序格局”的新发展  第一节  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积极效应    一、人民公社体制下受控制的家庭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家庭的“解放”    三、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各自的走向  第二节  家庭的变迁与“差序格局”的发展    一、家庭结构的变迁与社会资本演变    二、“差序格局”的新发展  第三节  “解放”家庭与社会风气变化    一、“私德”影响下的“民”风    二、“私德”影响下的“官”风    三、党群、干群关系中的冲突第六章  投资社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战略一: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任何国家建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都依托于本国的文化土壤与时代背景    二、宗教、法治、教育、舆论等是建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最有力的手段    三、政党成为倡导和建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发起者和参与者    四、众多民间组织也是建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参与者    五、启示  战略二: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发展    一、民间组织的特点、分布与类别    二、当前党对民间组织的领导方式    三、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加强并改善党对民间组织的领导    五、案例三则  战略三:以扩大群众自治组织为载体投资乡村社会资本    一、村民自治:一种村民自我组织形式    二、“支部+合作社”:一种投资社会资本的新模式  战略四:积极推进社会协商,遏止社会“断裂”    一、社会“断裂”的含义及其表现    二、社会“断裂”背景下的基层选举民主    三、社会协商与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    四、协商民主的社会价值  战略五:改善党风以带动民风    一、反对官僚主义与官僚陋习    二、遏止腐败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二、政党领导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政党领导并不一定依赖国家权力,却经常性地依赖社会力量并对他们施展影响,这个特征决定了社会资本因素的作用。首先,政党领导需要倡导公民的合作与团结,在缺乏结社的原子化社会中,公民之间缺乏交往与合作,政党融于其中尚成问题,遑论施加影响力。此外,政党领导的各种事业也需要公民团体的参与,如果公民皆处冷漠状态,缺乏互动,则政党领导更无从谈起;其次,诚信与合作是一个社会公民道德的标志,这也是“善治”社会的目标和结果。对政党来讲,这既是其发挥影响力所实现的目标,更是其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最后,政党领导在利用社会资本的同时也要善于抵制社会资本的负外部性,如家族、黑社会、帮派、邪教、地下组织等社会资本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其他社会成员的排斥性、对公共利益的危害性、与公共伦理或公共道德的对抗性等特征。以下是几则关于国外政党领导活动中重视利用社会资本的案例:  案例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重视与各种社团组织打交道①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并善于与社区网络、民间组织打交道,用政党的组织资源影响社区文化及社会价值。在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的精英看来,社群组织是执政党与民间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在平时,行动党通过设立在各选区的党的支部,支持、鼓励和配合各种社群组织的文化和社会服务工作,例如支部主席即国会议员通过参加社群的文化活动,切实地为社群发展排忧解难,并把政府的社会援助计划与社群服务工作结合起来,以此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提高该选区对他的民意支持;而对于执政党的普通党员而言,在民间社群的服务年限和业绩是评估其能否成为干部党员的重要标准。通过这种非政治性的社会活动和工作扩大党在民众中的影响,提高党的声望,培养民众对党的情感和认同。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以政治学(或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构建了一个从领导革命的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新的分析框架。……给人感觉这基本上是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融合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大量的党史背景材料和政治学的分析概念。这本书给人的启示是:当前我们确实需要从社会问题入手来研究党建问题,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许多社会问题由于我们不够重视或处理不及时、处理方法失当,最后却演变为政治问题或党的建设的问题。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比较赞成作者提出的党建研究应该由关注党与国家、党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扩展到关注党与社会的关系,作者提出的政党社会学分析框架也颇有见地。  ——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 蔡长水教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会资本与政党领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二、政党领导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政党领导并不一定依赖国家权力,却经常性地依赖社会力量并对他们施展影响,这个特征决定了社会资本因素的作用。首先,政党领导需要倡导公民的合作与团结,在缺乏结社的原子化社会中,公民之间缺乏交往与合作,政党融于其中尚成问题,遑论施加影响力。此外,政党领导的各种事业也需要公民团体的参与,如果公民皆处冷漠状态,缺乏互动,则政党领导更无从谈起;其次,诚信与合作是一个社会公民道德的标志,这也是“善治”社会的目标和结果。对政党来讲,这既是其发挥影响力所实现的目标,更是其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最后,政党领导在利用社会资本的同时也要善于抵制社会资本的负外部性,如家族、黑社会、帮派、邪教、地下组织等社会资本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其他社会成员的排斥性、对公共利益的危害性、与公共伦理或公共道德的对抗性等特征。以下是几则关于国外政党领导活动中重视利用社会资本的案例:
        案例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重视与各种社团组织打交道①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并善于与社区网络、民间组织打交道,用政党的组织资源影响社区文化及社会价值。在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的精英看来,社群组织是执政党与民间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在平时,行动党通过设立在各选区的党的支部,支持、鼓励和配合各种社群组织的文化和社会服务工作,例如支部主席即国会议员通过参加社群的文化活动,切实地为社群发展排忧解难,并把政府的社会援助计划与社群服务工作结合起来,以此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提高该选区对他的民意支持;而对于执政党的普通党员而言,在民间社群的服务年限和业绩是评估其能否成为干部党员的重要标准。通过这种非政治性的社会活动和工作扩大党在民众中的影响,提高党的声望,培养民众对党的情感和认同。
  •     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决定当代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党的建设需要破解和创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很多。因此,党的建设问题也理所当然地得到全党上下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成为广大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研究、探索、实践的重大而热门的课题。人们从各个层面、各种视角探索在新形势下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问题,特别是广大实际工作者以很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实验、探索党的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今天,党建研究出现了一派十分可喜的少有的繁荣景象。我坚信,只要我们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落实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勇于探索和破解当前党的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就一定能够切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由陈方勐同志主编的《社会转型与执政党建设研究》丛书,选题视角新,适应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较强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今天,我们党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转型期。这就是说,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决定了党对国家和社会建设新的路线、新的政策和新的目标,推动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即:中国正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转型,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向城市化社会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从简单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等等。
  •     作者以政治学(或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构建了一个从领导革命的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新的分析框架。……给人感觉这基本上是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融合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大量的党史背景材料和政治学的分析概念。这本书给人的启示是:当前我们确实需要从社会问题入手来研究党建问题,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许多社会问题由于我们不够重视或处理不及时、处理方法失当,最后却演变为政治问题或党的建设的问题。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比较赞成作者提出的党建研究应该由关注党与国家、党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扩展到关注党与社会的关系,作者提出的政党社会学分析框架也颇有见地。
        ——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 蔡长水教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