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4月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英国)保罗•约翰逊 译者:秦传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个国家的历史,归根结底是“人的历史”,正是许许多多的人构成了历史宏伟而多彩的画卷。因此,当我们读历史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去关注历史中人,以及这希尔的行为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当我们打开这部煌煌巨著,美国400年的创业与兴盛,就仿佛电影一样,清晰而色彩鲜明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样读者,不仅生动,而且亲切。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中人,都生活在或远或近的历史当中。
作者简介
保罗·约翰逊,我们这个时代最著名的历史学者之一,入选美国《时代》杂志2000年一百大人物。1928年出生于英国兰开夏,牛津大学麦格德林学院毕业。他曾是一名激进的左翼人士,任《新政治家》编辑,但后来在撒切尔夫人的影响下思想右转,并成为支持英国政治保守主义的著名知识分子代表。
他撰写了一大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著作,涵盖历史、哲学及宗教等领域,包括《论知识分子》、《犹太人史》、《当代》、《美国人的历史》、《英国人的历史》、《艺术:一段新历史》等。他定期为全球最著名的报纸及杂志写稿,包括英国《每日电讯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现为《观察家报》、《每日邮报》的专栏作家。
书籍目录
上卷 第一部 “一座山上的城” 殖民的美国,1580~1750 欧洲与大西洋彼岸的冒险 罗利,原版美国人,洛诺克灾难 詹姆斯敦:最早成形的据点 五月花号与影响未来的事件 “被拣选民族的自然遗产” 约翰·温思罗普和他关于自由的“小演说” 罗杰·威廉斯:第一个异议者 马里兰的天主教徒 殖民地时期美国的原始构成 卡罗来纳:第一个蓄奴州 科顿·马瑟与清教徒乌托邦的终结 奥格尔索普与早期的乔治亚 为何对殖民地的控制行不通 费城的崛起 议会VS总督 大觉醒及其政治影响 第二部 “神圣地维护自由的宪法” 革命的美国,1750~1815 乔治·华盛顿与对法战争 英国领导层的无能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角色 托马斯·杰斐逊与《独立宣言》 托马斯·潘恩的刺激效果 华盛顿,独立战争,以及欧洲的介入 爱国者与亲英分子:第一次美国内战 制宪会议 批准之争 公民身份,选举权,及“多数暴政” 宗教在宪法中的角色 总统职位,汉密尔顿,及公共财政 华盛顿的成功和他的告别演说 约翰·亚当斯与欧洲战争 约翰·马歇尔的重要价值 杰斐逊充满矛盾的习惯和性格 路易斯安那购买案 麦迪逊的愚蠢错误及其惩罚 安德鲁·杰克逊,机器之神 杰克逊与印第安人的毁灭 第三部 “普通而快乐的庸才大行其是” 民主的美国,1815~1850 高出生率与移民潮 廉价土地的市场 宗教教派的蔓延 南方的崛起与棉花大王 密苏里妥协 亨利·克莱 杰克逊民主政治的来临 反对银行的战争 美国的农业革命 运输与通讯革命 波尔克与墨西哥战争 托克维尔与新兴的超级大国 南北战争的意识形态 爱默生与美国文化的诞生 朗费罗、爱伦·坡与霍桑的心理 文献索引 中卷 第四部 “近似被拣选的民族” 内战的美国,1850~1870 皮尔斯与布坎南时代 内战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林肯的崛起 维护统一的中心问题 1860年的选举 杰斐逊·戴维斯,及南方为何打仗 为什么南方实际上注定要失败 教会与内战 将军们之间的战争 葛底斯堡:“太糟了!太糟了!啊!真是太糟了!” 林肯的胜利与悲剧 安德鲁·约翰逊与两次重建 第五部 “拥挤的人群与金十字架” 工业的美国,1870~1912 现代美国及其成熟过程 大移民与“大想法” 印第安人与移民者,牛仔与亡命徒 边疆的重要性 铁路的中心地位 强盗资本家真的存在么? 卡内基、钢铁与美国的慈善事业 皮尔庞特·摩根与华尔街 托拉斯与反托拉斯 巨型城市:芝加哥与纽约 都市里的富人与穷人 美国的科学与文化:爱迪生与蒂凡尼 丘奇、比尔施塔特及无边风景 把奢侈品带给芸芸众生 劳工的崛起与扒粪运动 标准石油与亨利·福特 民粹主义、帝国主义与西美战争 西奥多·罗斯福与他的黄金时代 第六部 “第一个国际化国家” 多民族融合的美国,1912~1929 伍德罗·威尔逊的意义 教育与等级制度 中央集权的出现 威尔逊的立法胜利 麦卡杜与战争的来临 凡尔赛的灾难与国际联盟 哈丁、“常态”与政治迫害 女人溜达着出场了 限额与国内移民 哈莱姆现象与多种族文化 原教旨主义与美国中部 禁酒令及其灾难性的后果 旧金山、洛杉矶与加利福尼亚的极端主义 廉价电及其戏剧性的冲击 好莱坞 爵士乐的社会意义和道德意义 种族偏见、流行娱乐和向下流动 哈丁与历史解构 柯立芝时代与最小政府 二十年代的文化繁荣和经济繁荣 文献索引 下卷 第七部 “除了恐惧本身之外,没什么可恐惧的” 超级大国的美国,1929~1960 政府的信用管制与华尔街的崩盘 大萧条影响为何这么深、持续时间为何这么长 伟大工程师的失败 罗斯福与1932年的选举 新政神话 罗斯福、大企业和知识分子 把民主党转变成多数党 美国的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 罗斯福、纳粹分子和日本 战时的美国,生产的奇迹 罗斯福、斯大林与苏联的得寸进尺 杜鲁门的崛起与冷战 核武器与日本的战败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援助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美国与以色列的诞生 朝鲜战争与麦克阿瑟的下台 艾森豪威尔、麦卡锡主义与流行社会学 波托马克河畔的虔诚 第八部 “我们愿付出任何代价,承担任何重负” 解决问题、制造问题的美国,1960~1997 媒体的激进转变 乔·肯尼迪与他的皇太子 1960年的大选与卡米洛特神话 太空竞赛 猪湾事件与导弹危机 林登·约翰逊与他的“大社会” 陷入越南的泥潭 尼克松与“沉默的大多数” 民权运动与校园暴力 水门事件与弹劾总统 国会的统治与美国的低谷 卡特,1980年的分水岭,及里根主义 重整军备与苏联的垮台 布什的间歇期与克林顿的腐化 世纪末的美国及其奇思妙想 怀斯与现实主义复兴的意义 司法侵略与诉讼社会 缪达尔的有害遗产 语言、堕胎与犯罪 家庭崩溃与宗教迫害 女人的胜利 文献索引 译名索引
章节摘录
布什的间歇期与克林顿的腐化1988年,里根的副总统乔治•布什以鼓掌通过的方式获得了共和党的提名,因为人们把他与里根的业绩视为一体,他漂亮地赢得了大选,因为他承诺:他会继承里根的精神,人们一般都相信这一点。他的竞争对手、马萨诸塞州州长迈克尔•杜卡基斯说他保持了本州的记录,他说这项记录证明了他的“能力”,但他竞选的组织工作却搞得一团糟,这暗示了他的“能力”并不怎么样。结果让布什(他的竞选伙伴是来自印第安纳州的参议员丹•奎尔)轻轻松松地赢得了多数普选票:48,886,097票对41,809,074票,和大多数选举人票:426票对111票(227)。然而,人们忘了,布什起初在1980年曾强烈反对里根,认为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极端分子,他加入里根政府的入场券是一揽子妥协的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讲,他根本不赞同里根的目标,这要么是出于智力上的原因,要么是性情气质使然,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缺少里根那样简单率真的清晰和意志。布什表现最好的时候,是有一位更坚定的外国盟友给他打气、并确实帮助他下定决心的时候。冷战结束的后果之一就是,俄国(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包括依然信奉共产主义的中国)开始在联合国扮演一个更负责任的角色,因而使得安理会破天荒第一次能够像它的创建者们所打算的那样展开行动。在1980年代,正跟原教旨主义的伊朗打得不可开交的伊拉克独裁者萨达姆•侯赛因得到了来自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某种支持和鼓励,这种支持的基础就是那句古老的谚语:“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在这样的鼓励下,萨达姆利用本国的石油收入,建立起了庞大的武装部队。然而,人们对萨达姆的意图的猜疑在与日俱增,1990年7月17日,没有来自政府方面的任何提示,美国参议院禁止继续出售任何军事技术给伊拉克,另外还切断了农业贷款。到7月31日,[932]已经有超过10万伊拉克大军在科威特边境集结,科威特是一个很小但非常富裕的海湾国家,是美国及其他很多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的天然气供应国。当时,有广泛的传闻称,美国驻巴格达大使没能在当时的会晤中警告萨达姆:占领科威特将被华盛顿视为对美国重大利益的威胁,尽管这一传闻在1990年3月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面前被明确否认了(228)。不管怎么说,1990年8月1日,萨达姆的军队入侵并占领了科威特,吞并了科威特的油田。幸运的是,这一无缘无故的侵略行径,与正在科罗拉多州阿斯彭市召开的一次秘密的国际会议恰好同时,布什总统和玛格丽特•撒切尔都出席了这次会议。布什的倾向首先集中在沙特阿拉伯的防卫上,它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主要盟友(和石油供应国)。但心里惦记着福克兰群岛战争的撒切尔夫人极力说服他:必须挫败这次侵略行动,不仅仅是为了不幸的科威特人民(他们遭到了伊拉克军队的残酷对待),而且也是为了吓阻其他任何潜在的侵略者。布什同意,这正是应该采纳的计划,安理会经过磋商也表示同意,接下来的几个礼拜的时间里,在布什的领导下,一个由50多个国家组成的国际联盟组建起来了。一支庞大的武装部队集结到了这一地区,这支部队主要由美国的军事单位组成,但英国和法国(还有很多阿拉伯国家)也有重要贡献。1990年12月,布什援引“卡特主义”,设法让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同意使用武力,并告知萨达姆:如果他的军队到1991年1月15日还不撤走的话,将通过武力把他们赶出科威特。到这时候,撒切尔夫人已经被本党内部的一场政变给赶下了台,取而代之的是毫无特点的约翰•梅杰。但是,“沙漠风暴行动”的势头是不可阻挡的,即使是在布什手上也是如此。当萨达姆过了最终期限的时候,针对伊拉克军事目标的猛烈轰炸便开始了。涉及庞大的联军部队(美军540,000人,英军43,000人,埃及军40,000人,法军16,000人,叙利亚军20,000人)的地面进攻开始于2月24日,持续了5天,在此期间,所有伊拉克部队,要么被赶出了伊拉克,要么投降了,萨达姆的60万大军被彻底击溃。这场速战速决的战斗,[933]是美军司令诺曼•K.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L.鲍威尔将军的一次胜利,他们组织了庞大的军事集结,并指导了全局战略。但他们都不想进军巴格达并以民主政权取代萨达姆的军事独裁,他们把这看作是对一场由联合国授权的战争进行“政治”延伸,而这场战争原本完全是一场军事行动。没有了来自撒切尔夫人的压力(她肯定希望一不做、二不休,把事情干完),布什也就仅仅满足于解放科威特。就这样,一个死不改悔的萨达姆被留在了权力的宝座上,他的武装部队很多都完好无损,而美国则肩负起了在这一地区维持庞大驻军的重担,并监督萨达姆遵守他为了停火而勉强同意的条款和联合国的决议。这是美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战役之一,它证明了里根重整军备计划所产生的新一代尖端武器的力量和功效,但它的收尾和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这自然降低了公众对布什总统的判断力和决心的信心。人们越来越把他看作是一个好心好意、但效率不佳而优柔寡断的人。他的身上确实有些毛病,对此,他的履历给出了某些线索。除了担任过两届副总统之外,他先前是得克萨斯州的一个石油商,得克萨斯州的众议员,美国驻联合国大使(1971-1972)和驻中国大使(1974-1975),中央情报局局长(1976)和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1972-1974)。但所有这些工作,他都只干了很短一段时间,没过多久就转行了,人们一直有这样的怀疑:他不是个耐久的人。此外,他曾两度竞选参议员,都铩羽而归,还有他在1980年本打算竞选总统,结果流产了。尽管他自称是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大规模经营者,但事实上他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在一所常春藤大学接受教育,生活在缅因州,在一座圣公会教堂做礼拜。简言之,他是一个戴着牛仔帽的东部英裔新教徒白人。他不善言辞,用词笨拙(这一点不像里根,他的口头语感总是很有把握),这对于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未免有些奇怪。他有一个不幸的习惯:在演说中,为了发表即兴评论,他总是抛开自己的书面文稿,在对主动词是什么都毫无把握的情况下,便开始一个句子,让自己陷入语法混乱中,最后以一句捉摸不定的注释,结束每句话。(229)布什始终是个绅士——而且,只要里根的影子还罩着他,他干得也还算不错。接下来,当里根的影响消退的时候,布什也就随之而黯然失色。巴拿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934]卡特总统曾与巴拿马缔结了一项条约,1978年3月16日获得了参议院的批准,这项条约实际上就是要把巴拿马运河移交给君主制的巴拿马政府。美国势力的这次退却,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人们都觉得,美国做了一次亏本买卖,曼努埃尔•诺列加总统的行为强化了这种感觉——他利用巴拿马政府操控美国庞大的毒品走私生意。1989年,佛罗里达州大陪审团以多项严重毒品犯罪的罪名起诉诺列加,并要求引渡他。当诺列加拒绝向美国当局自首的时候,美国便实施了经济制裁,并且,12月16日,一位美国海军军官被巴拿马警察杀害,事情到这个份上,布什终于下定决心,命令一支由10,000人组成的美国军队入侵巴拿马。巴拿马的持不同政见者及时地推翻了政府;1990年1月3日,诺列加被逮捕,并被带到了迈阿密,1992年4月9日,诺列加被判犯有毒品走私罪,判处有期徒刑50年,监禁在一座顶级安全的监狱里。但是,布什并没有通过修正巴拿马运河的运作,从而把这次惊人的(也是颇受认可的)成功进行到底,而这条运河的状况在巴拿马的控制下继续恶化。布什的本能常常是正确的,但他并不懂得“彻底”这个词的意义。他很喜欢向来访者展示内阁会议室里西奥多•罗斯福的一幅肖像,并跟他们讲述罗斯福那平静从容的声音和他的“大棒政策”,这对布什政府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230)尽管如此,但要不是因为得克萨斯州百万富翁H.罗斯•佩罗在竞选中插一杠子的话,布什还是很有可能在1992年获得连任。佩罗出生于1930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1957年从美国海军退役,创立电子数据系统,他把这家机构打造成了一家大公司,到1980年代中期,其市值超过了20亿美元。佩罗打出了消除赤字、还清国债的竞选纲领,起初所吸引到的关注,比自“公鹿党”以来其他任何一位第三党候选人都要多。然而,他的犹豫不决——他在1992年3月18日申请候选人资格,7月16日宣布退出,10月11日又卷土重来——毁了他来一次戏剧性颠覆的机会。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获得了19%的选票,是自1912年的西奥多•罗斯福(27.4%)和1856年的米勒德•菲尔莫尔(21.6%)之后得票最多第三党候选人。佩罗获得较高选票所带来的影响,就是放进了藉藉无名的阿肯色州州长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绰号“比尔”)。克林顿出生于1946年,来自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通过学术成就出人头地,他是牛津大学罗兹奖学金获得者,1973年毕业于耶鲁法学院,[935]在阿肯色大学教授法律。批评者们瞧不起他,把他视为“被宠坏的六十年代造反者”和“逃避兵役者”,从越南战争到海湾战争,他一贯摆出一副反美的姿态。另一些人则注意到了他在阿肯色政界这潭脏水里的事业生涯。32岁那年,他在那里竞选众议员失败,1976年当选阿肯色州检查总长,1978年成为最年轻的州长。尽管在1980年被击败了,但他还是在1982、1984和1986年接连再次当选。在阿肯色,人们普遍称他“小伙子”,当他在1992年以43%的选票当选美国总统的时候,他是1968年以后第一个少数票总统,是自肯尼迪在1960年当选以来最年轻的总统。(231)克林顿,以及他的妻子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在白宫很快就陷入了麻烦。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经验。他在组阁以及争取参议院的批准上,因为他的某些提名而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因为司法部长这个职位。当他的提名最终成功获得批准的时候,他所选择的司法部长珍妮特•雷诺很快就让本届政府卷入了发生在得克萨斯州韦科市附近的一桩灾难性的事件,在那里,联邦特工对大卫教派的总部发动了一场计划欠周的袭击,掌管这一教派的是一个以救世主自居的人物,名叫大卫•考雷什。这次搜捕,有来自联邦烟、酒与火器管理局的将近100名特工参与,结果却以失败收场,并导致5人死亡,其中4人是联邦特工。于是,雷诺亲自披挂上阵,她对谈判感到不耐烦,下令来一场军事式的进攻,携带着重型装备和催泪瓦斯,在此期间,整幢建筑燃起了大火,在大火中,78个考雷什的追随者被活活烧死。死者当中有17个孩子。就更积极的方面而言,克林顿曾委托他的妻子去向国会陈述他的卫生保健法案,希拉里•克林顿是一位坦率直言、喜爱冒险的女士,她给在场的议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位民主党议员、众议院筹款委员会的丹•罗森考斯基告诉她:“在不远的将来,总统将因为是您的丈夫而名扬天下。”此话最后被证明是一个准确的预言(即便有点让人难堪),因为第一夫人很快就卷入了一场复杂的财务调查,调查对象是阿肯色州一家跟她有关联的公司:白水开发公司,还有很多其他棘手的问题。事实上,她成了第一个在犯罪调查中被传唤到庭的总统夫人(232)。与此同时,卫生保健法案受阻。克林顿旨在削减赤字的预算报告,经过国会的修正,把赤字从GDP的4%削减到2.4%(从1993的2,550亿美元降到1994年的1,670亿美元),[936]但他的国内计划却只有很少的总体一致性,而其外交政策的一致性就更少了。他结束了布什在索马里的损失惨重的干涉;另一方面,他占领了海地一段时期,几乎一无所获。在处理前南斯拉夫联盟解体留给巴尔干半岛的一连串冲突上,他很不情愿,而且,他还利用在萨达姆的伊拉克所遇到的连续不断的麻烦,作为一种摆军事姿态、赢取选票的临时练习(233)。实际上,克林顿第一个任期余下的时间几乎全都花在了抵挡一连串的丑闻上。
名人推荐
书、艺术与风格(Books, Atrs and Manners)约翰逊以一句鼓舞人心的话把美国的故事带向了一个稍嫌突兀的结尾:“在一个成功的音符上结束这部美国人的历史再合适不过了,因为,美国人的故事,本质上是凭藉智慧和技巧、凭藉信仰和意志的力量、凭藉勇气和坚持来战胜困难的故事。”好吧,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是,但约翰逊的读者不能不对他的能力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正是凭借智慧、技巧、信念、意志力、勇气、尤其是坚持不懈,来战胜叙事性历史学家的困难。在这种通俗风格的历史写作上,约翰逊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他自己,而且,尽管在这样一本书中,某些失误和乏味的部分不可避免,但他没有辜负他作为一个学者和一个作家的盛名。《美国人的历史》一书证明了:历史也可以是文学。——迈克尔•林德(Michael Lind,1964~)美国作家,先后在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任教,曾任《纽约客》(New Yorker)、《哈珀斯杂志》(Harper’s Magazine)和《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等杂志的编辑或签约作家,出版过很多部关于美国历史、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方面的著作。大片(The Big Picture)这是一部现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历史,撰写这本书的人可算是第九大奇迹。在扯到美国人之前,我们不妨快速回顾一下保罗•约翰逊这个人。约翰逊曾经是一个成功的平面媒体和电视新闻记者,在不同的时期先后担任过知识分子左翼周刊《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的编辑,伦敦一份有点守旧的杂志《旁观者》(Spectator)的专栏作家,以及平民化的保守党报纸《每日邮报》(Daily Mail)的犀利而直率的专栏作家。人到中年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当中大多数人开始研究养老金手册的时候,约翰逊开始研究历史。之后他写了一部英格兰民族史,一部犹太人的历史,一部现代世界史,以及一部现时代诞生的历史,中间作为放松,他快速地研究了诸如上帝、知识分子和约翰•梅杰的保守党政府这样一些课题。如果这些历史研究是轻松活泼的快照的话,那应该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但事实上,他的每一本著作都是包罗万象的全面记述,篇幅通常在800页到1000页之间,不仅仅是对大量历史研究的概括,而且以轻松活泼、可读性很强的散文把它打造成了一部条理清晰的叙事篇章。——翰•奥沙利文(John O'Sullivan,1942~)。英国政治评论家和新闻记者,曾任《国民评论》(National Review)的总编辑,现为自由欧洲电台的执行主编,其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总统、教皇与首相:改变世界的三个人》(The President, the Pope, and the Prime Minister: Three Who Changed the World)。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