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纪生疆 等著 页数:110 字数:170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利用翔安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项目成果汇编的专著,该项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利用翔安区耕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调查样点数据资料,对翔安区耕地土壤及其地力状况开展系统、全面地调查评价,旨在摸清翔安区耕地土壤类型变化、数量及其空间分布;揭示翔安区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养分丰缺、地力水平、中低产田类型及其限制因素等,为全区耕地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科学施肥以及中低产田改良等提供科学依据。全书共分6章,第一章介绍了翔安区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第二章阐述了翔安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方法,第三章分析了翔安区耕地土壤类型、立地条件与农田基础设施状况,第四章探讨了翔安区耕地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第五章介绍了翔安区耕地地力状况、中低产田类型及其主要障碍因素,第六章在分析翔安区耕地地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翔安区耕地资源合理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翔安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明确,图文并茂,适合翔安区乃至厦门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的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以及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广大师生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翔安区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第一节 自然与农村经济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二、土地资源概况
三、自然资源条件
四、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节 农业生产概况
一、农业发展历史
二、农业生产现状
第三节 耕地土壤改良利用和生产现状
一、耕地改良利用模式及效果
二、肥料使用情况
三、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
第四节 耕地保养管理简要回顾
一、第二次土壤普查对耕地质量的评述
二、耕地保养管理措施及其成效
第二章 翔安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 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步骤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方法与步骤
第二节 样品分析与质量控制
一、分析项目与方法
二、分析测试质量控制
第三节 耕地地力评价的依据和方法
一、耕地地力评价的依据
二、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路线
三、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方法与步骤
第四节 耕地管理信息系统建立
一、资料收集与整理
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三、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四、外部数据表的建立
五、资料汇总与图件编制
第三章 翔安区耕地土壤立地条件与农田基础设施
第一节 耕地土壤类型及面积
一、耕地土壤分类
二、耕地土壤面积分布
第二节 土壤类型性状特征概述
一、水稻土
二、赤红壤
三、红壤
四、滨海盐土
第三节 立地条件状况
一、耕地坡度分布状况
二、耕地坡向分布状况
三、耕地≥10℃积温分布状况
第四节 农田基础设施状况
一、耕地平整程度与梯田化水平
二、排灌能力及机耕水平
第四章 翔安区耕地土壤属性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与矿质养分状况
一、土壤有机质
二、土壤氮素
三、土壤磷素
四、土壤钾素
五、土壤钙镁硫
六、土壤微量元素
第二节 耕地土壤其他理化性质
一、土壤质地
二、土壤酸碱性
三、土壤阳离子吸附性能
第三节 耕地土壤剖面状况
一、耕层厚度
二、障碍层及其埋深
第五章 翔安区耕地地力
第一节 耕地地力等级
一、自然因素评价的耕地地力等级及其分布
二、农业部等级体系的耕地地力等级及其分布
第二节 中低产耕地类型及其限制因素
一、中低产耕地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二、中低产田类型及其分布
第六章 翔安区耕地地力存在的问题与合理利用对策
第一节 耕地地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耕地地力水平总体不高,以中低产田占绝对优势
二、耕地缺水面积较大,丘陵山地、南部台地及海岛干旱限制尤其突出
三、质地相对偏砂,以砂质壤土为主
四、耕地土壤整体呈酸性且CEC低,保肥供肥性能总体较差
五、耕地土壤矿质养分失衡,氮、钾、硫和硼缺乏比较严重
第二节 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对策
一、因地制宜,改良中低产田
二、继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提倡施用氮钾肥和微肥
三、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进灌溉技术
四、多方位争取农业财政投入,努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第三节 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
一、集约利用耕地资源,发展生态休闲农业
二、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扩大对台农业合作
三、优化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突出特色农业产业
第四节 加强耕地数量和质量管理对策
一、广泛宣传,提高耕地质量保护意识
二、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专业技术队伍的作用
三、增加资金投入,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提供保障
四、用地养地并举,提高耕地地力水平
五、科学合理施肥,推广土肥新技术
六、强化职能管理,依法查处破坏耕地质量行为
七、加强部门协作,建立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五节 中低产耕地改良利用对策
一、科学规划,合理分区,综合治理
二、针对不同类型中低产田采取适宜的改良措施
三、合理调整耕作制度
后记
工作大事记
章节摘录
(八)采用规范方法,确保分析精度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调查规定的分析方法,由具有国家计量认证的福建省地质测试研究中心开展调查样品分析测试工作。采用插入质控样品、平行双样分析和加标回收实验来检查样品分析的准确度。分析测试项目包含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全氮、全磷、缓效钾、有效硫、有效硼、有效锌、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土壤质地和阳离子代换量等。 (九)GIS与模型集成,建立空间和属性数据库 一是基础属性数据库建立。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软件,以调查点为基本数据库记录,以各耕地地力性状要素数据为基本字段,建立耕地地力基础属性信息数据库,应用该数据库可进行耕地地力性状的统计分析,是耕地地力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 二是基础空间数据库建立。将扫描矢量化及空间插值等处理生成的各类专题图件,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以点、线、区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管理,同时将所有图件转换统一到相同的地理坐标系统和文件格式,最后均导人到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以建立基础空间数据库及翔安区工作空间。通过空间数据文件与属性数据文件同名字段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连接并可进行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实时更新。 (十)科学划分单元,开展耕地地力评价 以耕地利用现状类型为基础,结合土种类型图斑来综合确定评价单元。一是采用叠加法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综合地力指数;二是用累计曲线法确定耕地地力综合指数分级方案,将翔安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6个等级。 (十一)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符合性检查 为保证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采用“三审制”进行符合性验证。即:①按照涵盖所有发生变化土壤类型的原则,选择一定比例的变化斑块开展野外实地调查(必要时挖掘土壤剖面),验证耕地土壤类型的变化判断的准确性;②在对耕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土壤类型属性数据库等基础数据、评价过程各个环节的参数和计算过程检查的基础上,根据县域地形地貌、气候、耕地利用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土种的中低产田类型一般归属等相关资料,在室内观察分析评定的区域耕地地力等级的合理性;③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评价单元,根据各评价单元的实际地形地貌条件、土种类型和农作物产量水平等,深入实地判断验证评价单元耕地地力等级的准确性。 (十二)构建耕地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翔安区耕地地力信息管理系统,为翔安区的耕地提供信息质量动态变化、土壤适宜性、施肥咨询、土壤养分丰缺等多方位的信息服务,为农业生产决策及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翔安区的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促进全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
编辑推荐
《翔安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根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7年工作部署,翔安区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同时,按照《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开展区域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通过调查与评价,查清翔安区耕地地力状况及其障碍因素,为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持续开展土壤改良与培肥等提供科学依据,建立翔安区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布局种植用地,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