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04出版)  作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 编  页数:566  

内容概要

  《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2010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汇总报告》分类型熟期组概述了试验基本情况,着重分析了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性状表现,并对各参试品种逐一作了综合评价。附图、表列出了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AMMI模型分析趋势、产量和主要性状汇总数据、抗性鉴定和米质检测数据,以及分品种在各试验点的产量、生育特性、主要性状表现等详细资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2010年华南早籼A组品种区试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二章 2010年华南早籼B组品种区试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三章 2010年华南感光晚籼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四章 2010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A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五章 2010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B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六章 2010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C组品种区试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二、品种评价表第七章 2010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D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八章 2010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E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九章 2010年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品种区试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十章 2010年长江中下游早籼迟熟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十一章 2010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A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十二章 2010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B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十三章 2010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C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十四章 2010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D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十五章 2010年长江巾下游中籼迟熟E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十六章 2010年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A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十七章 2010年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B组品种区试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十八章 2010年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A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十九章 2010年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B组品种区试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二十章 2010年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二十一章 2010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新品种筛选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选拔标准与选拔结果表第二十二章 2010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新品种筛选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选拔标准与选拔结果表第二十三章 2010年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新品种筛选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选拔标准与选拔结果表第二十四章 2010年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新品种筛选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选拔标准与选拔结果表第二十五章2010年武陵山区中籼组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一、试验概况二、结果分析三、品种评价表第二十六章 2010年武陵山区中籼新品种筛选试验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参试品种及试验地点(表8-1、表8-2)区试参试品种12个,即:粤杂751、川优918、Y两优1号、冈香288、天育/天恢198、广抗13A/蜀恢498、川优8377、陵优2号、蓉优662、650A/2316R、西农优9号和宜香2115,均为杂交组合,以Ⅱ优838(CK)作对照。生产试验参试品种1个,即:抗丰香204,也以Ⅱ优838(CK)作对照。试验点区试17个,生产试验点5个,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陕西5省市区,其中,云南德宏州种子管理站、重庆涪陵区种子管理站和重庆万州区种子管理站试点对照表现异常,试验结果未列入联合汇总,实际汇总试点数14个。(二)试验设计各试验点均按统一的试验实施方案及技术规程进行试验。田间试验设计:区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0.02亩;生产试验采用大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大区面积0.5亩。所有参试品种同期播种、移栽,耕作栽培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相同。苗情调查、取样及性状考查项目与标准均按《水稻品种试验技术规程》执行。(三)统计分析对各试验点试验结果的完整性、可靠性、准确性、可比性以及对照品种表现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估,确保汇总质量。产量联合方差分析采用混合模型,品种间差异多重比较采用新复极差法,品种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采用AMMI模型及线性回归模型。(四)特性鉴定抗性鉴定: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统一提供鉴定用种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重庆市涪陵区农科所和贵州省湄潭县农业局植保站负责稻瘟病抗性鉴定,鉴定采用人工接菌与病区自然诱发相结合,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负责汇总。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发展中心负责稻飞虱抗性鉴定。湖北恩施州农业科学院、四川省水稻高梁所分别负责生产试验品种耐冷性、耐热性鉴定。米质检测:由陕西汉中市农科所、云南红河州农科所和四川省原良种试验站三试点分别单独生产提供样品,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责检测。DNA指纹特异性和一致性鉴定: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负责。

编辑推荐

《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2010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汇总报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