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环球时报社 页数:394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聚众人智慧,成一家之言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米博华 作为一个新闻评论工作者,对报纸上的楷体字往往有特殊的敏感。近一年,开始注意《环球时报》(下称时报)刊发的楷体字——“社评”。 家报纸能够不间断地发表社评,没有足够的办报经验和高度职业化的团队,是很难做到的。 也许是因为职业关系,对评论作品比较挑剔。正如经常鉴赏佳茗, 般茶品很难得到首肯。往往从那些“不容置疑”的论点中看出大可置疑的破绽,从那些高头讲章中发现跑风走气的漏洞。有时,会拿出笔来,在已见报的言论作品中,删去多余的废话。当然,在看到好作品时,不禁两眼发亮,脉动加速,含玩不已;甚至剪贴下来,学习观摩。 时报的社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社论的看法,这与时报反映民间声音的定位有关。时报是有影响力的报纸,但不是机关报;是解读世界和中国对外行为的媒体,但不是外交机构。它是以民间声音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张报纸。这样的定位赢得了游走于官方和民间的广阔空间。它可以着正装,也可以穿短衫;它可以很“外交”,也可以免去客套。嬉笑怒骂,多是聊备参酌的意见;咳唾成文,又未必不是政策的宣示。这恰好弥补了中国报纸长久以来的一个缺位,也因之获得滋生发荣的机会。这里说的改变了人们对社评文体的看法,是指从话题的设置到内容的拓展。从体裁的选择到语言的表达,完全可以不拘一格。时报的社评,没有多少自缚手脚的约束,没有多少瞻前顾后的顾虑,没有多少抄袭成例的拘谨。当然,时报的立场始终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为责任,不在舆论场上随波逐流。这一点从不含糊。它是以特殊方式和极富个性的表达,反映中国人的立场,传播中国声音。 从新闻业务角度讲,时报的社评有不少值得学习之处。 在很多情况下,政论家和政治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迥异。政论家重说理,是非曲直必呈现于文章;政治家重实务,趋利避害中必计较得失损益。因而,也就有了“只做不说,多做少说,不说不做,少做大说”等等的选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实务的思维方式也许并不为政论家所理解;反之,激扬文字也未必能够解决棘手的问题。这是办报的难处。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与我多次探讨舆论导向等等问题,比如。这样的选题是否太过敏感,那样的表达是不是犯忌。其实,许多专业话题非我知识所及,提不出太好的意见。但从以往的实践来看,似乎没有什么话题是绝对禁区,问题在于说些什么,怎样去说。作者的立场决定选题的方向和分析问题的角度,这不能回避也无法隐藏。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无论多么敏感的话题,我们必须郑重回答:讨论这样的话题,阐明这样的立场,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利益,是否有利于发展的大局。如果“是”,那就不应该有什么不安。领导和读者都会看明白作者立论的出发点。立场不对,即使最精妙的“春秋笔法”也站不住脚。时报的社评并非篇篇完善,但是它的立场是明确和坚定的,那就是热爱祖国、维护正义、追求进步。光靠这个未必都能干得漂亮,但没有这个,绝对难以立足。 聚众人智慧,成一家之言,是所有有成就政论家的独特本领。即使是李普曼这样的奇才,旗下也少不了庞大的智囊团队。时报的社评之所以能在策划和见识方面高出一筹,有赖于开门办报的运作方式。锡进同志和我说,社评创作依靠两个资源,一是编辑们讨论,二是听取专家意见。之后,改写定稿。这和我们习惯的领导出题,编辑撰稿,主任改稿,总编定稿的创作流程有很大不同。显然,“发散式”比“直线式”,更符合思想产品创作的规律。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的创作机制也大体如此。有人说,评论家应该很专业,擅长理论思维;评论家有时也很业余,因为评论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评论家未必了解。“一切都评”的评论家很为读者所诟病。经验告诉我们,评论家必须广泛收集各类信息,尤其重视向专家学习请教。评论家不必也不大可能掌握从天体物理到对冲基金,从税制改革到动物保护等多学科多方面知识,但评论家必须从政治的视角辨析是非,阐明立场,纠弹谬误,宣示观点,给出科学的思想方法,给出解读新闻的正确思路。 没有立场的对峙,没有观点的交锋,也就没有评论的魅力。时报的评论大多与国际舆论斗争有关,尤其是本书“大国博弈”篇里的“文攻”,多有精彩的对局。大国博弈不会停止,也不可回避,在国际大家庭中我们不会永远是默不作声的一员。时报在这方面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几乎在所有涉华问题上都直面论辩对手,直击谬误的观点。虽然在情势峻急之下,不计辞色的尖厉,不掩郁闷的心情,直率地道出中国人的心声。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外交工作折冲甚至转寰的空间。从评论业务角度讲,驳论也是最富激情、最具挑战的一种工作状态。寥寥数语,揭破骗局;短短数行,是非立现,不亦快哉!时报应保持发扬这种风格。当然,在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会面临更多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我们应该表现出足够的从容、理性和谦虚,充分展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和谐发展的善意,展示负责任的新兴大国的形象。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说,“传统观念认为那些拥有最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将夺取优势。但在信息时代,真正的赢家是那些最会讲故事的国家(或非国家组织)。”这显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中东和北非一些国家被弄得狼烟四起,固然有内在原因,但也确实有西媒的“忽悠”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话语权这个话筒要抢,国际舆论这场舆论仗我们要应。时报社评初试已见锋芒,日后亦必大有可为。 是所望焉,谨序。 2011年4月
内容概要
作为环球时报的重要特色,环球时报社评的核心竞争力优势突出,品牌价值日益凸显。一直以来,在环球时报“解读复杂中国,报道多元世界”的办报理念指引下,环球时报社评以明辨是非为原则,用对应现实、对应心灵的“真话”,触及敏感话题,解读复杂中国,表达主流观点,阐释中国立场。其独树一帜的评论风格,被誉为中国民间舆论的代表性声音。
环球时报2010至2011年4月的部分社评曾由科学出版社以主题分类的方式,出版成书《讲真话的中国:环球时报社评精选(2010—2011)》。为了突出环球时报社评的史料价值,现将自2009年4月创办环球时报社评以来的社评文章一并按年份为序,重新由人民日报出版社编辑、出版。在此对科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深表谢意。
书籍目录
2012,中国千万别自我误读
党代会年,勿忘基层是根
印度外交部不应是狭隘民族主义的
提防美国蛮横打断亚太的“势”
别让“立场”成为造假者的保护伞
春运是艰难的,但不应是痛苦的
应公开拆美国战争威胁伊朗的台
中韩关系该“探底回升”了
藏区僧人被境外“政治GPS”锁定
别被美中“价值观之争”蒙住眼
大陆的胸怀不会被台湾问题占满
中国应设计对美国公司的反制裁
未来4年两岸应有新的破局
“大中国”不是免费午餐
缓和伊朗局势,中俄要立即行动
纪念“南巡讲话”,加速各项改革
不可对经济增速放缓患得患失
美追求“绝对安全”是在逼中俄
关心钱的多少,也关心钱的“内涵”
死刑正在中国被历史性再审视
中国是什么样的“龙”
冲击派出所扰乱藏区不得人心
把菲律宾当“出头鸟”惩罚
中国当不了伊朗危机的局外人
保护境外公民,中国的超级课题
21世纪的中美,莫硬钻回20世纪
“软顶”世贸裁决,中国不必做乖孩子
欢迎默克尔兜个大圈后回归稳健
别用“蝗虫”与“狗”清算彼此感觉
中国怎么想,就该怎么投票
“春”规:西方只管推倒不管扶起
“流氓”大了就是霸主,希望美国不是
向叙利亚局势打人中国楔子
增加确定感,中国社会的长期需求
握一手好牌,中国决不能打输
亚太和平之责应由各国分摊
把“政治解决”从嘴上移到手上
中美在21世纪不期而遇
希腊危机应带给欧洲理性
透过纷乱,看清中国的舆论主流
中国必须是有容乃大的平衡手
中美心有多大,太平洋就多大
亚洲没有谁愿意做别人的棋子
宣扬和平,即使失败也不丢脸
面对西方话语权,中国应自信从容
中国电影界需要新的雄心和梦想
民间情绪会牵制中国对欧政策
反腐败应跟上舆论倒逼的节奏
南京代表团的“谨慎”不是孤立的
欧盟想坐“道德高地”上收钱,难
制裁名古屋市长,迫其道歉或辞职
韩国莫在“脱北者”问题上逼中国
不必纠结是否加入“叙利亚之友”
对改革的共识是什么,争议是什么
……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死刑正在中国被历史性再审视 浙江省高院二审维持对犯集资诈骗罪的“女富豪”吴英死刑判决。该判决在互联网上引起很大争议。我们认为司法独立应当受到尊重,但舆论的态度反映了一个动向:中国社会对严重经济犯罪适用死刑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再审视。 反对处死吴英的人,理由大体是一个:这是一起经济犯罪,没有命案。由于案犯是31岁的年轻女性,不排除这个身份帮她赢得了一定同情。去年几起舆论高度参与的涉死刑案件,如药家鑫案,主导性意见都是要求判处案犯死刑。其中云南邵通案,舆论是在终审未判死刑之后强烈要求改判死刑。吴英案是近年舆论对死刑犯要求改判非死刑的少有例子。 但看上去混乱的舆论,似乎甄别了这几个死刑之间的不同点。药家鑫和邵通案都是命案,故意杀人证据确凿,舆论的要求是对“杀人偿命”原则的捍卫。而吴英案是没有直接伤害生命的集资诈骗案,舆论在此案上发出的,是对“不杀人也偿命”的质疑。 尽管互联网上的声音总是复杂的,但围绕吴英案的舆论动向仍很不寻常。它是中国公众要求缩小死刑范围的一次态度宣示,如果将前几次舆论对死刑的介入连起来观察,那么可以看到一个趋势:中国公众要求将死刑的适用范围局限在故意杀人罪上。 当然这是不稳固的,杭州市前副市长许迈永因贪污罪被执行死刑,舆论中鲜有人质疑。当“仇官心态”和“保护生命”相撞时,后者仍然处于劣势。 虽然这次舆论的参与会再次对司法独立形成干扰,但中国公众对死刑态度的温和转变,他们对“不杀人不偿命”的首次集体呼吁,却与人道主义对待重犯的世界司法潮流形成了契合。 长期以来,“钱”和“命”在中国人的集体意识中是连在一起的。部分原因是中国人太穷了。经济犯罪如果涉案金额巨大,“以命抵债”天经地义。这样的观念已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司法精神相去甚远。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环球时报》社评的特殊贡献,在于它敢于在敏感问题上发声,又努力把握分寸,避免走政治极端或人身攻讦,这需要兼备勇气,智慧及雅量,更重要的是,中国要成为自尊而受人尊重的大国,这样的舆论空间对社会环境和国民心态都是不可或缺的。 壬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中国发展是很大的话题。胜出必有所长。中国取得这样大的变化和成就,是有源因的,有它的道理。《环球时报》的社评就是努力去解释为什么中国还是这片土地还是这些人民,30多年里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复杂性和内在动力。 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近十年来,《环球时报》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我以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报道世界变化,而不是从所谓地球人的角度分析国际现象;二是反映中国民众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非仅仅宣传中国官方立场。《环球时报》社评的独特性很能引得国际关注。 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环球时报》的社评,可以说是这份报纸的“心”,它所见证和参与的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它所为之努力奋斗的中国崛起的目标,它所秉持的客观和理性的思考,都为这个复杂激变时代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关键性的参照。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环球时报》要成为世界大报,就要世界级的评论版,以及培养世界级的评论大师。两年来,《环球时报》社评敢于直面中国问题,在不回避,不隐讳的前提下提出解决思路;在介绍外国时,坚持中国立场。不模仿西方,也不理想化。它正在向世界级大报迈开坚实的步伐。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崛起的中国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多年来,《环球时报》就诸多国内外大事率先发表了见解独到的社论,经常“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全世界的关注和思考。今天这些社论的精华又被汇编成册,成了中国崛起过程中许多观点交流碰撞的一个全面汇总,成了大变革时代中国人声音的一个真实记录,也是中国话语走向世界的一个很好开端。 张维为(日内瓦外交与国家关系学院教授, 《中国震撼》作者)
编辑推荐
《真话中国:环球时报社评(2012上)》编辑推荐:环球时报社评报道多元世界;解读复杂中国;表达主流观点;阐释中国立场,让你透过纷乱,看清中国的舆论主流。它是中国民间舆论的代表性声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