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李德伟  页数:399  

内容概要

  《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大国发展经济学》上篇在作者创建的“大国封闭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依据对大量经济发展事实的实证分析,解释了困惑中外经济学界的“中国增长之谜”,揭示了大国传统工业化过程中的“增长陷阱”和“逆工业化”现象,进而阐述了中国发展模式的起源、特点与趋势,提出了中国改革发展的系统理论和政策。作者特别指出“结构调整”是发展中大国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并论证了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书下篇主要从大国不平衡发展的特点角度,重点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为案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和测评。

作者简介

  李德伟,男,1955年10月出生。国家工商总局行政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国家经委、计委、财政部和工商总局任职。  首创性提出一系列重大对策建议,相继为中央及有关部门采纳,产生重大作用,为国内外媒体广为报道。

书籍目录

上篇 中国增长之谜与大国封闭模型序引言 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争论(一)关于“中国模式”的早期研究(二)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近况1.“中国模式”近年来特别受到关注的原因2.“中国模式”蕴含的主要内容第一章 国发展道路(一)大国发展的特点1.大国发展的必然性2.大国“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3.大国发展的自主性4.大国发展的不平衡性(二)关于发展的解释第二章 现代化启动之前的中国传统经济模型--大国封闭模型(一)发达的传统农业养育了巨大的人口,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达到低水平的马尔萨斯均衡(二)内向性自然条件支持着传统农业的发展和扩散,内部连通外部封闭的交通环境,便于内贸,但又制约了海外贸易,导致经济的内向性1.中国古代内贸的发展2.“重农抑商”政策出现的原因3.资本主义萌芽与“以末致财,以本守之”--“逆工业化”4.中国外贸的阻碍与闭关锁国(三)发达的传统农业支持着巨大的人口,人口众多支持着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四)传统农业经济以共享经济形式,抵御着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冲击(五)通过血缘+政治关系维系社会的统二,其表现形式是男耕女织的家庭经济和政经合一的中央集权制官有经济的混合形态第三章 中西方发展模式比较与增长的陷阱(一)西方国家走上自然发展道路的条件:先发展优势(二)德意日法西斯军事工业化的破产(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增长陷阱1.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2.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3.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四)大国发展的“逆工业化”1.市场需求不足和市场壁垒2.资本缺口与技术瓶颈3.过剩劳动力第四章 增长陷阱的数学证明(一)“逆工业化”数学模型(二)模型的数学证明第五章 中国道路的形成(一)清王朝的改革--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二)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变革1.民国时期的经济政策2.人民生活3.民国时候教育发展4.中国的城市化5.封建残余与国有化(三)毛泽东土地革命和新民主主义(四)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核心问题1.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误解与实践意义-2.结构调整是大国工业化过程中基本问题3.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是发展的决定因素4.信息化是上帝给中国崛起准备的礼品第六章 对外开放后大国封闭模型经济的梯度递推(一)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的梯度递进(二)在特定的阶段,传统自然经济是后发展地区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替代的(三)工业经济对后发展地区的作用机制与半封闭模型的数学推导1.半封闭经济模型假设2.半封闭模型的数学解与半封闭经济圈3.后发展地区半封闭经济发展模型的主要结论第七章 中国发展模式(一)中国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二)中国发展主要因素的考查1.农村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基础2.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因素3.对外贸易和外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4.国有经济是经济增长的主导的、稳定的因素(三)中国发展模式有待解决的问题和趋势1.民营化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坚定不移地将民营化进行到底2.结构调整是经济转轨的关键3.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4.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民主政治制度参考文献下篇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机制研究第一章 前言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二节 预警机制概述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理论概述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第一节 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二节 预警指标体系的构成第三节 指标数据的收集及预处理第三章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及预警模型的建立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状概述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预警模型的建立第四章 少数民族地区预警结果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第一节 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状况及调节对策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第五章 建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机制的保障措施第一节 健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的信息保证系统第二节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对失衡的监测和调控能力第六章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系统及其在计算机上的实现第一节 系统概述第二节 系统设计附录 8个少数民族省区的各指标的数据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前苏联的十月革命启发了中国,中国共产党开始引入前苏联模式,然而,共产主义运动在一个后发展中的东方大国遭遇到严重失败,国共合作的破灭宣告了前苏联经验的破产。在这时候,从湖南乡村土生土长的毛泽东被历史推举到前台。毛泽东吸取几千年中国农民起义的中国传统,发动了以“打土豪分田地”为基本内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经济上出乎意料地证明了舒尔茨关于“自然经济是低水平的帕累托经济”的理论判断。  把新民主主义运动作为权宜过渡形式的毛泽东在建国后再次学习前苏联的工业化模式,而历史再次证明前苏联模式的错误。  在20世纪60-70年代,国外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发展道路问题,有关著述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吉尔伯特·罗兹曼的《中国的现代化》、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德的《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对多重样现代性的反思:欧洲的、中国的和其他的诠释》等著作。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模式的研讨实际上是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开始的历史性争论,其核心问题依然是:是坚持复制西方发展道路,还是需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或模式?这种探索经常被混入意识形态的愤青情绪,淡化了科学探索的色彩,经过多少次反复,人们终于能够撇开成见积聚到统一的论坛,平心静气地研讨那些也许带上社会主义的色彩,也许留下资本主义遗迹的新道路或新模式。  从比较公认的意见来看,否定或反对“中国模式”的观点认为:世界只有一条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中国不可能违背这一普世模式。不论中国改革开放如何走,最终结果也就是西方模式。在这些人中观点中也有些区别:一部分人根本不承认存在“中国模式”,另一部分虽然承认“中国模式”存在,但持反对态度。他们担心“中国模式”可能引起其他国家效法,不再迷信西方模式。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发展模式与失衡预警机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