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档案(上、下)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苏杭 等著  页数:763  
Tag标签:无  

前言

1924到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尤如一幅幅纷繁复杂、绚丽多彩的画卷,令后人叹为观止。然而,隐藏在其中的一个个谜团,却给后人留下了难以消解的困惑。最近,在俄罗斯新公布的一大批有关中国问题的秘密档案中,我们吃惊地发现了有关这段历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通过对这些秘密档案的分析,一个个迷团随之解开,从而使一段更完整、更鲜明、更震撼人心的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现在我们要告诉读者的,就是我们从这批秘密档案中看到的这段历史……

内容概要

《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上下)》(作者苏杭、苏若群、姜羿)依据俄罗斯公布的一大批有关中国问题的秘档,高度解密两党从对立到合作的复杂过程。
《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上下)》以共国两党之间态度转换与利益纠葛为叙述主线,以共产国际以及军阀混战为辅线,穿插大量新鲜、多角度的文献资料,旁征博引大批亲历者的回忆实录,全面展示了国共第一次光辉而曲折的合作历程,向我们展开了幅气势宏大的历史画卷。

作者简介

苏杭,1957年10月生,河北秦皇岛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人物、政治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女,1983年出生,河北秦皇岛人,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主要从事政党政治、中共党史研究。

书籍目录

上卷
一 黑暗中诞生的国共两党
孙中山奋斗在逆境中
来自苏俄的关注
南陈北李
共产国际派人来
红船启航
二 陈独秀婉拒马林
马林碰壁
营救陈独秀
马林看中国民党
争论初起
陈独秀:反对加入国民党
三 将中共引向合作之途
列宁关心国共合作
孙中山的顾虑
达林再促中共
陈独秀亮明主张
挥泪斩“马谡”
中共选择党外合作
四 “斯内夫利特战略”
马林:共产党不合作则前景暗淡
利金:争取中共成为首领
“尚方宝剑”
西湖边的争吵
第一批跨党党员
秘密决议和越马提纲
一个妥协的产物
五 苏俄与孙中山携手
越飞受到冷遇之后
“吴佩孚将军亲启”
两个外交官的谈判
联络孙中山
挽救国民党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六 痛苦之后的抉择
血泊中的警示
再起异议
窘境之中的马林
李达愤然脱党
难啃的“骨头”
抉择难!
七 铺平合作之路
可怜的小伙子
孙中山发怒
失望而去的马林
蒋介石在苏俄
鲍罗廷与孙中山
陈独秀精心指挥
八 难得的盛会
鲍罗廷操笔
不和谐的音符
李大钊亮明态度
国民党获得新生
九 并不完美的合作j
陈独秀:表示我们对国民党真诚的合作
维经斯基的担心
决裂?还是留下?
在中苏建交问题上的分歧
十 解决“共产派”问题
加拉罕鼓劲
陈独秀担忧
息事宁人的全会
孙中山:“如果……我将抛弃国民党”
中共中央决议:“鲍罗廷同志犯了许多错误”
斗争在升级
十一 合力建黄埔
创办黄埔军校
苦撑难局
来自苏联的援助
活跃的共产党人
十二 携手固根基
镇压商团
东征陈炯明
平定杨、刘叛乱
浴血灭叛贼
南征邓本殷
十三 援助国民军
冯玉祥与吴佩孚
北京政变
李大钊出马
冯玉祥是否值得信任?
援助“信基督教的将军”
十四 孙中山北上与逝世
孙中山要不要北上?
曲折的北上路
两个疑点
扶病进京
“闲谈会议”
中山逝世
遗嘱风波
十五 小党掀起大浪
部署无产阶级的行动
共产党的对策
鲍罗廷与陈独秀的争论
鲍罗廷:“掌握国民党在我们手中”
幕后指导者
教共产党人认识枪杆子
共产党人不应发号施令
十六 国民党大动荡
高擎两大武器
戴季陶跳了出来
廖案里的“文章”
是谁赶走了许崇智和胡汉民
猖狂的两山会议派
十七 抗争中的退让——国民党二大
以退让求团结
谈判在苏联领事馆进行
鲍罗廷批评中共中央
处分西山会议派
汪精卫的迷惑
十八 一个秘密使团的到来
鲍罗廷引起了季山嘉的不满
发现“沙文主义”
面对批评时的加拉罕
鲍罗廷道破北伐的原因
国共合作能不能长久?
十九 中山舰事件
不共戴天
鲍罗廷的失误
汪精卫与蒋介石
蒋介石是怎样一个人?
山雨欲来风满楼
谣言何不止于智者?
谁是幕后导演?
布勃诺夫的退让
二十 蒋介石得陇望蜀
陈独秀左右为难
一个彻头彻尾的右倾提纲
鲍罗廷弃汪扶蒋
善良幌子下的毒招
下卷
一 决策北伐的是是非非
陈独秀失踪后的特别会议
莫斯科不希望北伐
维经斯基奉命劝中共
陈独秀引火烧身
责难与辩解,
国际代表之间的争论
陈独秀的担心是多余的吗?
二 国共全力北伐
蒋介石走马上任
鲍罗廷与蒋介石的一次谈话
光荣的叶挺独立团
攻克长沙
饮马长江
进军江西
挥师东南
三 翻天覆地的革命
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
农村大革命风暴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上海工人三次起义
四 共产党面临难题
支持还是反对蒋介石?
迎汪是否倒蒋?
如何分配蒋、汪的权力?
共产国际是为国民党作苦力吗?
如何维持国共联合战线?
五 迁都之争
言不由衷的蒋介石
关于迁都的争论
鲍罗廷拍板
从南昌到武汉——对立开始
蒋介石反悔
碰了一鼻子灰
六 危机初显——限共与限蒋的较量
蒋介石口出狂言
“共产党人在攻击我”
质疑蒋介石
提高党权运动
限制蒋介石的权力
七 一张正在编织的黑网
粉墨登场的黄郛和虞洽卿
“良师”张静江
“师保”吴稚晖
杀出第一刀
逞凶赣皖
郭沫若识破蒋介石
八 当危险悄悄袭来之时
“护党救国运动”
纠众密谋
拉拢汪精卫
莫斯科指示:将武器藏起来
陈独秀无奈写《宣言》
逮捕蒋介石未遂
九 血雨腥风
血腥四?一二
血案迭出
李大钊被捕
壮别天涯未许愁,
十 政变冲击波
“蒋介石曾经是我的父亲”
难堪的斯大林
蒋介石的十二大罪状
讨蒋运动
工农运动再发展
十一 出路在哪里
斯大林遭遇挑战
北伐?还是东征?
鲍罗廷与罗易的争论
决定命运的月日
中共五大上的争吵
“唯一的出路是向小资产阶级让步”
十二 马日事变
二次北伐
何键起了反心
夏斗寅急不可耐
许克祥充当杀手
事变当日
惨无人道
十三 国共危机在加深
庇护叛乱者
鲍罗廷主张退让
控诉共产党
幻想破灭
冯玉祥将手伸给了蒋介石
汪精卫将怨气撒在共产党身上
朱培德“礼送”共产党人
十四 光彩和不光彩的罗易
罗易:“鲍罗廷实行的是丧送革命的政策”
罗易:“陈独秀是国民党在共产党内的代理人”
来自莫斯科的“紧急指示”
陈独秀:“莫斯科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
罗易铸成大错
寄希望于汪精卫
“罪犯不是我”
十五 寻求挽救危机之策
良策在哪里?
莫斯科力图起死回生
“不要为他人做嫁衣裳”
无奈的一招
退却提纲出台
十六 在风雨中飘摇
斯大林:“没有别的路可走”
谭平山、苏兆征两次辞职真相
陈独秀被免职
不退出国民党的尴尬
十七 国共分裂
邓演达愤而辞职
宋庆龄痛斥叛徒
“分共”会议
武力“清党”
余波——斯大林对华政策的牺牲者
维经斯基
鲍罗廷
罗易

章节摘录

然而,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由于对要求人党的人员缺乏必要的考察,致使其成分极为庞杂,不少投机分子和封建官僚,甚至与革命为敌的立宪派分子混入其中,使国民党实际上成为一个改良主义的政治团体。此时的孙中山,却醉心于“实业救国”,无暇顾及国民党组织的整顿。    1913年3月20日晚,一直为政党政治奔走的国民党员宋教仁被袁世凯派出的刺客杀害。血淋淋的事实唤醒了沉溺实业建设中的孙中山,他认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民主传统和民主保障的国家,革命党人放弃武装斗争,以和平手段取得政权的理想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于是,他放弃了实业救国的梦想,决心率领革命志士,发动武力讨袁的“二次革命”。    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发表《讨袁檄文》,率军向驻沙河的北洋军李纯所部第六师发起进攻,拉开了“二次革命”的战幕。孙中山立即命令上海、南京等地急起响应。    7月15日,黄兴在南京组织江苏讨袁军,宣布江苏独立,发表《讨袁通电》,谴责袁世凯灭绝人道,破坏共和。随后,上海、.安徽、广东、福建、湖南、四川等地也相继宣布独立倒袁。    仓促起事的讨袁军,由于没有坚强的政党领导,又缺乏战略计划和统一指挥,结果被袁世凯的北洋军队各个击破,“二次革命”不幸夭折。    “二次革命”的失败使国民党从辛亥革命中发展起来的军事力量丧失殆尽,在国民党人心中造成了重大创伤,许多人对革命的前途表示出深深的忧虑。因“二次革命”失败而亡命日本的革命党人,每每谈起将来的事业,都灰心丧气,·毫无信心。一位流亡日本的革命者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这样说:    我们一行人出发东渡了。当轮船缓缓地开出吴淞口外,我回首遥望苦难深重的祖国,依然是风雨如晦。多少年梦寐系之的一次革命,一就这样失败了。……我也深感前途渺。茫,一时找不到一条救中国的道路。这种苦闷,正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所无法逃避的悲哀!    革命事业需要中流砥柱,革命党人需要坚强而英明的领导。孙中山再一次站了出来!他从失败和悲伤中挺起了胸膛,劝告革命党人振作起来,恢复同盟会时期百折不挠、屡仆屡起的战斗精神,为推翻袁世凯的统治,保卫民主共和而继续战斗。他在给革命党人的信中表示:    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恶消长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一即使及身而不能成,四万万苍生当亦有闻风而兴起者。毋怯也!    “二次革命”失败后,大批国民党员消极甚至叛变,孙中山决心淘汰伪革命党人,建立一个能贯彻主义、纪律严格、有战斗力的革命党。    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总章》规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这表明,孙中山希望中华革命党继承同盟会的精神,把推翻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统治、恢复民主共和制度、重新缔造民主主义共和国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    孙中山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他仅以反袁作为革命的目标,没有把袁世凯的反动和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系起来,没有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最主要敌人,因而,也提不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加之他规定将党员按首义、协助、普通分为三个等级,要求人党者按指印、立誓约,绝对服从总理,也就是服从他自己,从而将更多的人阻止在中华革命党之外,使这个党始终只能是一个人数寥寥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小团体,党员最多时也只有五六百人。    1916年6月6日,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唾骂声中,只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与他那昙花一现的“洪宪帝国”一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继袁而起的黎元洪,打出了召开国会、重造民国的幌子。孙中山相信了黎元洪的话,认为革命的目的已经达到,革命党的使命也就结束了,于是下令中华革命党本部向党内发出通告,宣布:“今约法规复,国会定期召集。破坏既终,建设方始,革命名义,已不复存,即一切党务亦应停止。将来如何改组,有何办法,应征求海内外各支、分部之意见。”    就这样,孙中山虽然没有正式宣布解散中华革命党,但这个党已经名存实亡。不仅如此,孙中山还下令革命党交出枪支,放弃了争取政权和掌握政权的机会。他自己则准备再次从事实业方面的工作。    然而,黎元洪一上任就埋头于同内阁总理段祺瑞的争斗之中,根本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不久,黎元洪在斗争中败北,段祺瑞成为政府中的实权人物。段祺瑞上台伊始,即公开宣称: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实行“武力统一”政策。这样,孙中山恢复约法的希望最终变成了一缕青烟,在段祺瑞的反动统治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孙中山愤怒了!他坚决地指出:约法和国会,是共和国之命脉,如果听任约法废弃,国会解散,则数十年的革命成绩,全被推翻,而将来国家根本之宪法,亦无从制定。这是万万不能容忍的。于是,他高举起“护法”的旗帜,又开始了新的战斗。    这时,孙中山既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也没有坚强的革命组织,更不懂得去唤起民众。他所能依靠的,只有西南各省的军阀。这些军阀之所以追随孙中山,目的是在扩大自己的势力,“护法”只是一个幌子。所以,“护法”斗争是建立在一个很不可靠的基础上。    1917年7月,孙中山在海军支持下南下“护法”。8月,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桂系军阀陆荣廷和滇系军阀唐继尧为元帅。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就任海陆空大元帅职。10月,护法战争在湖南拉开战幕。    这时,陆荣廷和唐继尧却主张与段祺瑞议和,一心要把反对议和的孙中山挤走。在他们的操纵下,1918年4月,国会非常会议决定改组军政府,取消大元帅制,改为七总裁合议制。5月4日,国会选举唐继尧、唐绍仪、孙中山、伍廷芳、林葆泽、陆荣廷、岑春煊七人为总裁,并以政学系头子岑春煊为主席总裁。实际上剥夺了孙中山的权利。    孙中山愤恨军阀的跋扈,但又无力反击,只得向国会非常会议提出辞去大元帅职。5月21日,孙中山怀着“国将不国”的沉重心情,黯然离开广州,来到上海。至此,他终于认识到: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P3-5

编辑推荐

1924到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尤如一幅幅纷繁复杂、绚丽多彩的画卷,令后人叹为观止。然而,隐藏在其中的一个个谜团,却给后人留下了难以消解的困惑……    《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上下)》(作者苏杭、苏若群、姜羿)依据俄罗斯公布的一大批有关中国问题的秘档,高度解密两党从对立到合作的复杂过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绝密档案(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在当当上购物真是不错,方便、快捷,价格还便宜。
  •   内容还不错,但是出编辑校对工作太差了,错、漏字随处可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