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董岩 页数:24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部新闻事业史也是一部新闻人物史。远到梁启超、陈独秀、范长江,近至穆青、范敬宜、梁衡,新闻人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见证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参与者、构成者。他们以手中的笔、镜头,用文字、用影像记录下了历史上的一个个真实瞬间;他们以智慧、心血甚至于生命,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印象与真相(当代新闻名家访谈实录)》试图通过他们的人生轨迹剖析其成功密码,揭示新闻成材的规律,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个值得借鉴与学习的鲜活案例,从中汲取丰富的经验与智慧。
本书作者董岩长期在电视台工作,具备了学术冲刺的条件。加之文学修养较好,勤奋多思,博学娴静。
作者简介
董岩,山东淄博人。本科读历史,硕士专攻中美关系,博士研究新闻。现为中央电视台策划。专栏作家、特约撰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新闻理论研究、新闻人物研究和写作研究。已于《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人物访谈、传记、散文、评论及新闻理论文章三十余万字。
书籍目录
范敬宜:一代知识分子的传奇缩影
梁衡:一个人的生命四重奏
赵启正:激情而智慧的传播者
刘效礼:红镜头背后的故事
赵立凡:一个记者的诗心画意
唐师曾:活一天就要做一天新闻
石国雄:与青年打交道的报人
蒋建科:一个农业记者二十年的跨越
撒贝宁:我不是明星
章节摘录
梁衡:其实,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当官是一个制高点,在这个平台上,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政务,这些工作一方面提供了鲜活的只有在这个高级层面上才能获得的素材,另一方面锻炼了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政治阅历和思想高度对于文学创作和研究都是难得的条件。当官的不利因素就是公务繁忙、时间有限。我曾说过,我要编织一张细密的网,把时间之鱼网住,不让它溜走。我的许多文章都是在会议间隙、在旅途中一点点构思出来的,再见缝扎针地写下来,最后反复打磨推敲。《觅渡》写了6年,《大无大有周恩来》竟用了20年,从总理1976年去世后我就关注这个题目,到1978年北京市第一次搞总理生平展览,我从外地专程赶来看,写了《一个伟人生命的价值》。20年后,1998年,总理百年诞辰才又完成《大无大有周恩来》。所以不少人称我是“苦吟派”。这么多年来,我在新闻这个行当里揉来揉去,在写作上反复实践,在管理上反复实践,最后悟出了一些道理。其实,不管是做官,还是写作、研究,最后都要归结到一个“理”字,这是它们的相通之处。 官员梁衡的理论探索: 1995年7月,《继承与超越》(《文汇报》) 1996年2月,《当干部与讲政治》 1996年7月,《开会与讲话》 1998年3月,《是“凡是”,还是“求是”》(《求是》) 1998年12月,《继承精髓发展其急需》 1999年4月,《怎样才能实事求是》 1999年11月,《老祖宗不能丢》(《理论前沿》) 2001年,《传媒新论》(学习出版社) 2002年3月,《哲学是一根风筝线》(《学习时报》) 2002年5月,《关于先进文化的三个问题》(《理论动态》) 2002年6月,《一脉相承说发展生产力》(《人民日报》) 2005年,《听老祖宗说和谐社会》(《京华时报》) 2006年,《匠人与大师》(《人民日报》)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为一名优秀的年轻新闻工作者,董岩遍访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积年之功,完成了这本著作,不能不说这是出于自己的历史责任感。这里没有高谈阔论,有的只是以真实、细腻、犀利的笔触,在深刻的历史背景下客观地记录了书写历史的人们的奋斗与追求。这是一本没有说教的新闻人物案例,对人性的挖掘、采写的技巧、交流的功力以及新闻成材规律的总结与探索,丰富了当代新闻人物研究的视野与模式,也给新闻系学生提供了学习、借鉴的现实典范。仅凭这一点,就足够我们尊敬和感谢了。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总院长 范敬宜 一个人在学术上的进取离不开两方面的条件:一是有较深广的知识基础,如塔之座基;二是有切身的实践感受,知水之深浅。董岩是我的新闻学博士生,她本科学历史,硕士攻读的是国际关系,又长期在电视台工作,具备了学术冲刺的条件。加之文学修养较好,勤奋多思,博学娴静,耐得寂寞。近年来在新闻研究方面已微露曙光,坚持下去,必成大器。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 梁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