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黄永玉

出版时间:2010年7月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李辉  页数:420  
Tag标签:无  

前言

最初产生为黄永玉先生写传的念头,远在二十年前。一九八九年清明时节,应黄先生之邀,随他一起前往凤凰古城,遂有了我的第一次湘西行。那一年,我三十出头,他六十五岁。当时,我的研究课题是沈从文,我们一路上谈得最投机的也是沈从文。说得兴致来了,他说,我们找个充足时间,按照沈从文早年漂泊的路线,再在湘西泛舟漫游。他画画,我写文章,然后一起出本书。后来知道,他同不少人都这么兴致勃勃地提议过,可见他对这一构想一直情有独钟。当然,构想终归是构想,实现已不可能。岁月荏苒,水流不再,即便真的实施,行走与感觉,想象中的浪漫恐怕也未必尽如人愿了。就在此次凤凰同行期间,我走进位于白羊岭的黄家小楼,听黄先生讲述沈从文一九八二年最后一次故乡行时住在这里的故事。我临走的前一天,我们改了话题,这一次是听他讲述自己儿时的凤凰记忆。于是,我的笔记本上,有了《传奇黄永玉》写作的第一次采访记录。记得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下午,绵绵阴雨中,清明时节的凤凰仍有寒意。

内容概要

传奇,写在风景里,写在漂泊中……读一个人的传奇,读个性,读才情,读文人交往的悲欢离合,读当代中国美术的[文革]命运。任何个人的传奇,其实都不属于自己,早就融进了一个民族的沧桑。

作者简介

李辉,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在北京《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编辑。以传记、随笔写作为主。主要作品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和老人聊天》、《百年巴金》、《封面中国》等。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在《收获》开设的专栏“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6年散文家”奖项。

书籍目录

自序在凤凰的日子 黄家传奇 凤凰,这个“古怪”的地方 浸染于美丽 小学,小学,你是如此灿烂江湖行 这一双漂泊的脚 集美之美 踏歌而行黑白之美 高山流水,远近之间 一九四八,上海的亮相与批判 在香港:指责与自辩 写电影的“黄笛” 一九四九,转折之际拼贴风中碎片 必要的追寻 中央美院“画室制”首当其冲 黄胄——第一个被公开批判的“黑画家” “黑画店”荣宝斋更名 叶浅予和他的日记 蔡若虹、华君武被推到前台 《美术风雷》与一次大会 “二流堂”这些人 丰子恺的窘状 张乐平和“三毛”形象 “美人画”沧桑 是非齐臼石 中国画落叶飘零追寻“黑画事件”始末 “黑画事件”之谜 福兮祸兮猫头鹰 大幕拉开 没有公开点名的猛烈批判 关键批示浮出水面 告别“浅薄可怕残忍的日子”跋

章节摘录

插图:值得注意的是,《木刻手册》封面选用了黄永玉一九四六年创作的木刻《讲故事》。野夫在“绪言”中谈到新兴木刻艺术的发展:“虽然在技法方面仍不免经过短时期的模仿,但总算消化得快,不像一般洋画搬到中国以后,一辈子停留在‘洋化’的窠臼,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我们只要稍为留心一下木刻艺术发展的沿革,便很容易看得出它是很快的从‘抄袭’转变为‘自由创作’,从‘抗战八股’转为一般人民生活的写照,从‘洋化’转为‘国化’。”由此看来,选择黄永玉的木刻《讲故事》作为封面,显然有着野夫的特殊用意。可以推断,在野夫看来,黄永玉的创作体现了他所说的中国新兴木刻艺术的三种转变特征。野夫——一位多年来积极指导众多年轻学生学习木刻的木刻前辈——以这种特殊的、格外庄重的方式,把年轻的黄永玉的木刻艺术推倒了人们关注的前台。对于黄永玉,这一举荐,在他的艺术发展道路上,显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除了封面选用了黄永玉的作品,在《木刻手册》第七章“木刻史话”之第二部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史略”中,野夫还记载了战后在上海的木刻活动,其中涉及到了黄永玉。

编辑推荐

《传奇黄永玉》:在凤凰的日子;小学,小学,你是如此灿烂;江湖行;这一双漂泊的脚;黑白之美一九四八,上海的亮相与批判;拼贴风中碎片中国画落叶飘零;追寻[墨画事件]始末福兮祸兮猫头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奇黄永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0条)

 
 

  •   传奇黄永玉何许人也?看看自知
  •   写得非常有意思。贯穿了黄永玉的各个时期的经历。
  •   很好,有不少黄老自绘的图,很精彩。作者李辉也是写名人的老手。图文并茂。
  •   黄先生是真正的画家,人品和艺品都不用说.内容还没细看,想李辉的书不坏,另外,配图精美.
  •   我喜欢的一个作者写的我喜欢的一个画家.非常好的一本书.期待下册.\
  •   很厚的一本书,两天就看完了,你说好不
  •   纸张不错,看完再来评价。
  •   走进大师,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快乐的老头
  •   给上高中的儿子买的,他很喜欢。
  •   奇才。
  •   这就是一本学习人生的书
  •   应该说,黄永玉是用自己的美术创作来发言的,其实,在我的印象中,他是用杂感、诗歌、散文乃至图文并茂的札记来说话的,那种脱略行迹传神描绘的文字令人惊异其造化,当我得知沈从文先生的评价(见其相关文字)才知道了更多。在《书屋》杂志读到了其弟黄永厚的画,不觉也很惊讶……让我惊讶的是李辉君对黄的关注比我更早,也更深入(有此书为证),让我欲罢不能,读了几页就放下,想一下又捧读不止……其实最早关注黄永玉的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人——汪曾祺!
    湘西风情造就了一个不世出的沈从文,沈公培养造就了一个才华横溢、风华绝代的小说妙手汪曾祺,而汪氏又早就对黄先生予以相当高的评价,在这其中是有一种眼光在的,更让我们庆幸的是,黄先生的创作自出一格,与沈从文的写法似乎判若两人,与汪曾祺的典雅也相去甚远,但正是这种不拘谨使之跃然文坛而欲罢不能。这是个多面手,其文化积淀、含蕴极深,相信李辉君会有恰当的评判。当然,我也会在今后时间的阅读中再聊发感慨……
  •   传奇黄永玉,没看出来奇来!
  •   感兴趣黄永玉,所以买了它.正在看,感觉还行!
  •   黄永玉好,书好
  •   文革就是一场文化浩劫,使得现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严重缺失
  •   好老头。
  •   帮同事买的,应该不错!
  •   前半部分还真是黄永玉传奇, 后半部分则是“文革”大控诉,有点离题万里。
  •   是帮朋友选的。
  •   CIP核字号 2010062499 传奇黄永玉 对黄永玉进行了全面介绍。购买 价格¥ 52.80
  •   非常喜欢 黄老爷子的传奇一生!!
  •   拿到书有点郁闷……照片为主,用作学习就不太适合了,还很贵的说
  •     本书是一本关于黄永玉传奇人生的真实记录:十二岁开始八年江湖漂泊、小学毕业却成为艺术名家、"文革"中的猫头鹰"黑画风波"、电影《苦恋》的主人公原型、创造集邮奇迹的猴票、领设计风气之先的"酒鬼"酒瓶、九十高龄仍继续创作长篇小说在《收获》连载……作者李辉发挥其搜集和挖掘史料、档案的能力,书中有大量难得一见的第一手文献史料、图片资料,将黄永玉与中国美术界将近七十年、特别是"文革"期间的风云变幻做了相当系统的叙述,对黄永玉传奇人生诸多方面作了首次披露。在书中,我们第一次读到,早在1948年,上海左翼文化界就将黄永玉的木刻艺术与钱钟书的《围城》放在同一个刊物上进行批判,并将之与其表叔沈从文的批判相呼应;五十年代初,香港左翼文艺界继续对黄永玉进行批判,而他在自我检讨中又尽量辩解。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叙述了"文革"期间美术的风云变幻,从对齐白石、陈半盯丰子恺、李可染等人猛烈批判,到1974年的"黑画事件"大批画家的"全军覆没",作者以对大量"文革"小报的归纳整理,以对群体画家故事的叙述,使中国画的"文革"命运第一次得到生动的呈现。于是,一个艺术家的传奇,也就成了中国美术史的一段传奇。这个增补本还新增了一部分描述黄永玉的文学行当的内容,这使得整本书书的结构更加丰满、完整。这本传记性的书难得的不仅是其大量的图片与鲜活的文字交相辉映,而且是全彩印刷,手感很好、略微偏黄的纸张,翻阅起来有电子书难以比拟的愉悦感、舒适感。确实是一本值得一品的好书!
  •     爷爷喜欢看他的画,听爷爷说过黄永玉的故事,爷爷说以前和他是老乡。在家一有空我就读几段给他听,他每次都听得很认真也很开心。已经阅读完一半了,有意思的是我也对黄永玉这个人开始感兴趣了。哈哈,希望爷爷天天开心!
  •     从以前在书店淘到三联出版的小册子《永玉六记》,到后来《城市画报》中对他的专访及电视上专题片,对大师的经历和作品了解的更多了,不愧为艺术界的老顽童!此本《传奇黄永玉》让我更全面的了解大师和大师的作品还有一些老照片,书很棒,爱不释手嘿嘿^-^
  •     收到这本书的感觉很厚,很重。虽然只有472页,但内容确是名符其实的厚重。我记得前些年我在书店看过这部书的初版,装帧和插图都没有现在的这么丰富和精美。收藏是非常可以的。作者李辉先生加入了一些当时文艺界的史料,放在大历史的状态下去写黄永玉,夹叙夹议又点到即止,文字非常的克制。有点像散文,看着一点都不累。我特别喜欢看他写黄永玉和汪曾祺直接的交往那一段,以前在书店看的草,没有懂,现在看懂了。特别的惋惜,因为我也非常喜欢汪曾祺。这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记,倒有点像对黄永玉他们那一代艺术家整体命运和历史环境的一个梳理,在这其中,大浪淘沙,你可以感觉到黄永玉像一个传奇,转眼间黄老都90了,这些不舍昼夜的时间呀。 这本书的插图非常精美,排版装帧纸张也是非常好的,我喜欢这本书。
  •     社会是最大的学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存是最强的动力。黄永玉16岁就能靠木刻养活自己,天性聪颖只是一个方面,恐怕更多的还要归功于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为了艺术他不惜翻山越岭,废寝忘食。在苏州写生时,他被司徒庙中有“清奇古怪”之称的四棵汉代古柏吸引,连续三天早去晚归为其写生。日后,面对被他用准确而流畅的白描线条展示在丈二大纸上的这四株阅尽人间沧桑的古柏,人们无不称奇叫绝。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黄永玉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盛夏时节,他背着画箱,顶着炎炎烈日四处写生,饿了渴了,就坐在路边吃点随身带的面包,喝几口凉水。而当时他已经年近七十。
  •     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写过、出版老祖宗多种画册,还有《永玉六记》《醉八仙》《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内地、香港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在海内外享誉甚高。
  •     从朋友处偶然看到《传奇黄永玉》一书,一翻阅就被黄永玉先生那传奇的经历和故事吸引住了,很想自己买一本回家细细品读并珍藏,结果上网一看,缺货!失望ing……没想到现在出了增补本,而且又碰上6折抢购,折后价格比第一版还便宜好多,便毫不犹豫地下了订单。今天书到货,翻开一看,纸张不是那种刺眼的、发亮的惨白色,而是非常柔和的米白,看着很舒服,眼睛不累!书中增加了整整一章关于黄老文学创作的内容:"主题变奏七十弦",也难怪,黄老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文学在他的生活里面是排在第一的,第二是雕塑,第三是木刻,而绘画却排在第四。也许正因为这样,作者才会在增补本增加了整整一章的关于黄老文学创作的内容。对比了一下第一版,增补本增加了56页之多,厚厚的一本书,纸张、印刷、包装都比第一版更加精美,但定价却只多了10块钱,折后甚至比第一版还便宜!心中不由窃喜,真是物超所值啊!
  •     这本书应该由黄永玉亲自来写,李辉擅长考证,最好是等黄永玉的自传出版之后,李辉再出一本研究型的专著,就其中的一些历史事件进行爬梳,会更有可读性和价值。
      在这本书中,所引用的黄永玉的文字就像按捺不住的魔鬼,只要一出现,立马让李辉的文字暗淡无光,所以,这本书出得有点早,我也不相信是黄永玉的主意,李辉还是很擅长傍大牌的,该书定价88,像是讨个吉利的彩头。
      当然,书中的插图还是很精彩的,特别是黄永玉的版画,让我越看越喜欢,甚至有点想去买那本《黄永玉版画集》了。
  •     
      西闪/文
      我最早是把黄永玉当诗人看的。高中读过他的一本小诗集《我的心,只有我的心》,那是1986年。现在想起来,当时整个时代的精神已经有些上气不接下气,故而觉得黄永玉的诗歌很有精气。那一年,《北岛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出版了,“朦胧诗”到达顶峰,也接近终点。同一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加上早一年阿城的《棋王》也面市了,标志着小说创作开始摆脱亢奋与笨拙。像黄永玉那样的玩票者,夹在中间,既不先锋,也不落伍,实在不容易。与同一系列的诗人比如牛汉绿原相比,他的诗歌以讥诮讽刺见长,颇有时代特色。
      后来什么时候看到黄永玉的画作,记不清了。有段时间,我又将他当作了漫画家,笔力略似廖冰兄,才情明显差一截。最初他所从事的,的确是漫画创作,只不过在人才济济的圈子里算不得出众。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漫画的黄金时代,早先的丰子恺不用说了,他用的是传统笔墨,尚未完全脱离国画的范畴。后来的张光宇不得了,称得上中国现代漫画的奠基者。如今记得他的人恐怕很少,然而说起动画片《大闹天宫》,大概就无人不晓了——张光宇是这部影片最重要的一员:美术设计。他的很多作品放到现在来看,仍是惊人的完美。不仅如此,张光宇还与邵洵美、叶灵风、林语堂等合作,出版多种期刊,推出了不少漫画新人。如叶浅予、张乐平、张仃、丁聪、特伟、陆志庠、廖冰兄、华君武等等,这些人后来都是漫画界的核心人物。
      在张光宇之后,叶浅予、张乐平等人的艺术成就也值得重视。张乐平以“三毛”的形象名世,叶浅予在造诣上还略胜一筹。早年他的两个漫画人物“王先生”和“小陈”风靡上海滩,风头压过三毛,后来的速写功夫更是独步画坛,非晚辈黄胄可比。其余如张仃、丁聪、华君武等人,为大众熟悉,不予赘述。中国的漫画家大多长寿,遗憾的是去年和今年,丁聪、特伟、张仃、华君武等人仙去,不知带走了多少故事。
      回头再看黄永玉,当年几乎没有像样的漫画作品让人记得住。当然,那时他比同行们年轻十岁左右,尚不能以此论英雄。
      其实当年的画家们无不一专多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特别是木刻这门被鲁迅誉为特别能战斗的艺术形式,大家都是得心应手,黄永玉在这方面亦有所长。范曾与黄永玉私怨极深,在痛批黄的木刻缺乏内涵,“不善黑白对比”之余,也不得不承认黄的作品极尽工细,“善用刀法变化”。这说明黄永玉在运用线条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而线条,于中国画家来讲,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上世纪50年代初,黄永玉为撒尼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创作了一组套色木刻插图,充分证明了他的才华所在。
      范曾揭黄永玉的“老底”,说他在造型上欠缺甚多,这话谈不上公允。中国画家在造型上普遍平庸,尤其是未经科班训练的画家。有的画家一辈子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丁聪,比如戴敦邦。黄永玉的缺点并不明显,反倒比不少同行强。我倒是认为,黄永玉的“短板”有二,一是色彩,二是布局,或者说构图。而这两点,都有一定的历史成因。在中国,漫画和木刻向来被当作投向敌人的匕首,因而追求力度,讲究“刺激”,不大注重艺术语言的多样性,手法较为单一。当这种“刺激”失去了现实基础,缺少了批判意识,很快就蜕变成一种政治艳俗。而一旦政治退潮,它们又立刻显露出粗鄙暴戾的一面。不客气地讲,是政治促进了中国的漫画与木刻,也间接成就了黄永玉的艺术。但这同时也是一种限制,后期的黄永玉想摆脱这种限制,无奈并不成功。这和吴冠中等科班画家们形成了不小的反差,也跟他的“江湖”画友们落下了距离。像后来的叶浅予转向人物国画,张仃转向焦墨山水,都有所成。黄永玉也尝试国画,只有小品较好,大幅则不能藏拙,问题就出在色彩和构图上。
      更让人遗憾的是,后期的黄永玉抛弃了他最擅长的线条,最拿手的小幅构图,要搞鸿篇巨制,结果可想而知。拿他最叫座的荷花来说吧,色彩粗野,画面凌乱,几近涂鸦。不少巨幅敷金洒银,似乎华贵之极,其实内蕴空泛,用做火锅店的屏风隔断,或是旅馆落地窗帘均可,挂到厅堂则勉强了。更有不少画作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比如他画的张家界,跟吴冠中一比(吴的这幅作品也不算佳作),高下立判。说到用色与构图,他实在应该去读一读叶浅予的《画馀论画》,想想“大哥”当年是怎么说的。
      万顷风荷成了庸脂俗粉,一众梁山好汉,于笔下竟如跳梁小丑,何以这般用色,奈何如此构图?归根结蒂,还是画家的眼界问题。
      以上议论,因最近一本名为《传奇黄永玉》的新书而起。当代汉语太贫乏了,除了大师,就是传奇。这些评价放在黄永玉身上尤其不合适。说实在的,他的最大长处也就是活得够久而已。
      
  •     韩浩月
      
       黄永玉是一个令公众感兴趣的人物。因为在他身上可以发现诸多与时尚、文化甚至是流行结合得很亲密的元素,比如他热爱法拉利、保时捷等跑车,他在郊区拥有一座叫“万荷堂”的庭院,他撰写的《比我老的老头》是一部畅销书……
      
      
      
        物质与文化在他那里得到了非常和谐的统一,在俗世,黄永玉是个雅人,而在生活的境界里,他又是个俗人。
      
      
      
        上面这些描述,是综合来自媒体的各种信息后,得到的黄永玉印象。在读完《人民日报》编辑、著名学者李辉所著的《传奇黄永玉》之后,黄永玉的形象得到了一次刷新,我意识到,对于这个有故事的老头而言,“苦难”与“浪漫”是双生花,有了这个双生花绽放在他生命里,才会塑造出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文化老人,一个血液中都飘着轻盈气质的智者。
      
      
      
        从产生为黄永玉立传的念头,到《传奇黄永玉》的面世,经历了二十年的时间,这也颇为符合作者李辉为人为文的作风,从最早出版的《胡风集团冤案始末》开始,李辉就展现出一个忠实记录者所具备的内敛情感和审慎笔触,这个风格延续到了《传奇黄永玉》里,尽管和黄永玉是亲密朋友,但李辉仍然仿佛是用一位图书馆管理员的视角,去将生活中与历史里的黄永玉,淡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少年时的顽劣尚武,青年时的诚挚热情,中年时的沉稳坚持,老年时的潇洒倜傥———《传奇黄永玉》中的主角形象一脉相承,可以帮助读者对黄永玉的性格和作品风格建立系统的了解。
      
      
      
        不过,书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黄永玉与其夫人梅溪的恋爱史,他用一把小号击退了骑着白马的飞行员,赢得了出身富家的梅溪的芳心,并在战争年代上演了一场红色浪漫,上演了一场私奔的爱情大戏———这是一部好莱坞电影的题材。
      
      
      
        黄永玉爱画猫头鹰,因为一幅猫头鹰漫画和一个短句:“白天,人们用恶毒语言诅咒我,夜晚我为他们工作”,他成为文革时期“黑画事件”中被批判的主要对象。
      
      
      
        在相关“黑画事件”的记录中,黄永玉的戏谑态度,凸显了当年作为一名文人纯真与清高,在人人自危的年代,他的这种不以为然为他带来了无数痛苦,但黄永玉显然没因打击而改变自己的艺术立场,文革结束后他马上“积习难改”地又画了一幅猫头鹰。
      
      
      
        他本人何尝又不是一只猫头鹰呢?
      
      
      
        《传奇黄永玉》不是黄永玉一个人的传记,这本书所强调的时代背景,以及对文革时期漫画家集体命运的描写,使得它也为中国漫画史提供了一幅群像。
      
      
      
        书中对文革报纸、旧书影、往来信笺的使用,使得《传奇黄永玉》具备了一定的史料价值,作者搜集这些资料时付出的精力与良苦用心跃然纸上。
      
      
      
        通过阅读《传奇黄永玉》,可以领略到一代文化人的风骨与仙气,要知道,这风骨与仙气在很多经历过苦难的同代人身上,已经很难看得见了,黄永玉是过去时代留给我们生活的年代的一枚鲜活印章,这枚印章一半盖在那个时代的坏上,一半盖在这个时代的好上。
      
      
      
  •     这是本完全出乎我意料的书,原来想随意翻翻,但不知觉就被永玉老头的彩画、黑画、漫画、涂鸦吸引住了。当然,还有他那清清淡淡的文字和当时左翼文艺界的一堆八卦。
      
      而最令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后半本书,影印了很多大革命时候的大字报、图片、照片,还有造反派当时篡写的泼黑文字和丑化艺术者们的图画资料。看着齐白石老爷爷被画成了个尖嘴猴腮的模样,心里真道不出是什么个想法。既觉好笑荒唐,又心涌悲哀,眉头起皱。
      
      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啊,那些字报、小字,那些红色、革命,到底毁了多少东西?!可那是一个轰轰烈烈、天旋地转、真真切切存在过的年代啊。
      
      事隔多年,那一批“二流堂”的作家、画家、艺术家们再度重逢,随性倚在楼梯处,伴着斑驳的白发,每个人的脸上都绽开天真烂漫的神情。看到最后拨开云雾了,眼眶居然又湿了。
      
      
      当然全书文画交映成趣,尤其前半部分洋溢着俏皮、轻松和乐趣。看着永玉老头和夫人梅溪从青春相爱、相知到如今相扶、相持的一组照片,很是感动,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呢。
      
      
      附上永玉老头那首诗《老婆呀,不要哭》,“我们假装着生气而又认真和好”,多美丽。
      
      
      我们热烈地重复伊甸园一对痴人的傻话,
      我们在田野和丛林里追逐,
      我们假装着生气而又认真和好,
      我们手挽手在大街上走,
      红着脸却一点也不害羞。
      
      
      你这个高明的厨师,
      宽容地吞下我第一次为你
      做出的辣椒煮鱼,
      这样腥气的鱼,你居然说"好!"
      
      
      我以丰富的贫穷和粗鲁的忠实
      来接待你,
      却连称赞一声你的美丽也不会。
      你深远的眼睛驯服我来自山乡的野性。
      
      
      
      四周那么宁静,
      梦,夜雾般地游徙在书本的丛林中。
      你酣睡的呼吸像对我轻轻呼唤,
      我劳动的犁声,
      是你的呼唤的接应。
      
      
      我常在夜晚完成的收获,
      我每次都把你从梦中唤醒,
      当我的收获摊在床前,
      你带着惺忪的喜悦,
      像个阿拉伯女孩
      拥着被子只露出两眼,
      和我一起分享收获的恩赐。
      
      
      自然,
      世上的一切都有歉收的灾难,
      我也带着失败忿把你唤醒,
      你就像一个不幸的农妇那样,
      抚慰你可怜的伙伴。
      
      
      
      我们的爱情,
      和我们的生活一样顽强,
      
      
      生活充实了爱情,
      爱情考验了生活的坚贞。
      
      
      
      因为你,
      世上将流传我和孩子们幸福的故事。
      
  •   说到点子上了,李辉的文字确实缺乏美感,也不能渲染意境。与其说是复旦中文系毕业,倒很像出自历史系
  •   呵呵,就是,喜欢黄永玉的可以去读他最新出的回忆录三部曲
  •   回忆录三部曲,我怎么找不到?
  •   《黄永玉全集》以及《黄永玉全集》文学编普及版都已经出版了~~!http://search.dangdang.com/?key=%BB%C6%D3%C0%D3%F1%C8%AB%BC%AF
  •   俺要找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传记,不像李辉这个写的狗屁撩荒,没有一条清晰的时间脉络,就连黄永玉何时修建万荷堂以及最近的生活都一句没提。这样的书好意思一版再版,又挂上增补的噱头,真够狗血的。
  •   呵呵,紫檀,黄永玉的回忆录名叫《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可以在网上搜到
  •   黄永玉老顽童。
  •   他的最大长处也就是活得够久而已——没错,所以被捧成大师,浪得虚名,做天真状其实矫情。
  •   部分赞同lz
    ——————分割——
    让你天真,被矫情了吧。
  •   说的对,活得久
  •   很多“大师”都是如此
  •   不是说寿则多辱么?
  •   在香港黄永玉随便一幅画至少卖几万,后来这个人住在半山上的别墅里,鲜与达官贵人来往。89后曾立誓,xx一天不平反,绝不返大陆。后来好像也破了誓。
  •   xx是谁……
  •   xx是两个数字,加起来等于10,乘起来等于24.
  •   “ 生活充实了爱情,
      爱情考验了生活的坚贞。 ”
    这句。。。向来听说“爱情充实了生活,生活考验爱情坚贞。”,反过来说,倒是,一时还没体会到其中个味。
    最后一句很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