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赵鼎生 页数:30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际主流新文学史上第一部比较报纸编辑学专著。全书共分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报纸编辑;新闻报道策划;新闻稿件的选择;新闻稿件的修改;报纸标题;报纸版面;专副刊;报纸广告;视觉语言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赵鼎生,1955年3月10日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加拿大阿尔刚昆学院。法学硕士。
曾供职于北京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加拿大联邦政府。1991年加入加拿大国籍。发表100余篇新闻报道、5篇学术论文。著有《西方报纸编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填补了中国新闻学的空白。2005年底回国定居。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报纸编辑第二章 新闻报道策划第三章 新闻稿件的选择第四章 新闻稿件的修改第五章 报纸标题第六章 报纸版面第七章 照片第八章 专副刊第九章 报纸广告第十章 视觉语言第十一章 报纸与计算机后记中文参考书目西文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二)“采编分离”和“采编合一”的两种运行模式 目前,中国报社内部的新闻采编运行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采编分离模式,一种为采编合一模式。两种模式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编辑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采编分离,指的是在报社里记者和编辑分别属于两个不同岗位,分别在采访部和编辑部两个部门工作。记者负责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事宜,不兼任编辑工作。编辑专门负责稿件的修改和排版工作,不从事采访写作。在采编分离模式中,编辑处于主导地位。 如《北京晚报》、《京华时报》、《新京报》的工作机制,就都属于采编分离的模式。编委会定期召开会议、编辑参加会议并通过报选题来确定各版重点,然后向记者传达采写意见。记者根据编辑部确定的选题与编辑沟通,最终确定采访对象和采访方案。 采用采编分离机制的优点在于:方便编辑对记者稿件质量的管理,有利于提高采编水平。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弊端是编辑被动地等待记者的稿件。另外,记者和编辑不属同一部门,无法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不利于形成合作团队。这种模式还容易产生版面编辑的“特权主义”以及“以权谋私”现象。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稿荒”的情况。 采编合一,指的是将采访和编辑工作合二为一,即编辑既承担稿件修改与版面设计工作,也参加新闻采访和写作,身兼记者和编辑双重角色。 采编合一的运行机制,有利于组建精干的新闻采编队伍,有利于稿件和版面编排总体风格的统一,有利于提高报纸质量。 应该看到:采编合一的模式对报纸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不仅要掌握新闻策划、改稿、制作版面的技能,还必须熟练地从事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成为名符其实的新闻采编全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