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内容概要

《高职高专系列教材:实验室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共分为八章,内容涵盖标准及标准化、质量管理概述、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实验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实验室试剂与设备管理、实验室环境、资源及档案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实验室认可与能力验证。《高职高专系列教材:实验室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在内容选择上以就业为导向,紧扣实际,力求简明、实用。为了便于读者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提高应用能力,拓宽读者的知识面,各章之后均附有大量的练习题及阅读材料。

书籍目录

第一章标准与标准化 第一节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一、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二、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 三、标准化的原理 四、标准化的过程 第二节标准及其级别 一、标准的概念及特征 二、标准的种类 三、标准的分级 第三节标准分析方法与标准物质 一、标准分析方法 二、标准分析方法的影响因素 三、标准分析方法通常的书写格式 四、标准物质 五、标准物质的分类及量值溯源体系 六、标准物质的主要用途及选择原则 七、标准物质的使用与管理 阅读材料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质量管理概述 第一节质量与质量管理术语 一、质量及质量的形成过程 二、质量管理及相关术语 三、质量管理发展过程 第二节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四、“5S”活动 第三节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一、质量管理原则产生的背景 二、质量管理原则的作用 三、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 阅读材料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第一节实验室管理概述 一、实验室管理的概念 二、管理的原则及基本方法 三、实验室管理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与构成 一、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概念 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三、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及特性 五、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要求 六、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第三节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在实验室管理中的运用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二、领导作用 三、全员参与 四、过程方法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六、持续改进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八、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第四节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 一、准备阶段 二、实施阶段 第五节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一、文件的含义和作用 二、文件的层次结构 三、文件的编写方法和基本要求 四、文件的编写 阅读材料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实验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第一节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概述 一、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 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三、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第二节分析前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一、采样过程质量保证的基本要求 二、采样过程质量保证的控制措施 第三节分析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一、实验室质量保证 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三、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第四节分析后的质量保证与质草控制 一、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二、综合评价质量保证 三、检测结果的报告 第五节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控制的标准化操作程序 二、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 阅读材料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实验室试剂与设备管理 第一节实验室用水管理 一、实验室用水的质量要求 二、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检验 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用水的制备 四、实验室用水的制备方法 第二节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 一、化学试剂的分级和规格 二、化学试剂的包装 三、化学试剂的选用与使用注意事项 四、化学试剂的管理与安全存放条件 第三节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方式和内容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计划管理 三、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四、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技术管理 五、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 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 阅读材料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实验室环境、资源及档案管理 第一节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 一、实验室人员配备 二、实验室人员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 三、实验室人员培训 第二节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及职责 一、实验室的组织结构 二、实验室各岗位责任制度 第三节实验室的设计要求与布局 一、实验室的分类与职责 二、实验室的设计要求 三、实验室的建筑布局 第四节实验室环境管理 一、建立实验室环境条件控制标准 二、实验室环境条件的监控 三、检测/校准区域的控制 四、实验室的“5S”管理 第五节实验室资料、档案的管理 一、实验室文档分类、编号和密级控制 二、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 三、实验室档案管理程序 四、实验室档案借阅 阅读材料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实验室安全管理 第一节实验室安全常识 一、实验室危险的种类 二、实验室防火、防爆与灭火常识 三、化学毒物的中毒与救治方法 四、预防化学烧伤与玻璃割伤 五、实验室安全用电 六、电离辐射的安全防护 第二节化学试剂及常用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 一、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 二、常用仪器的安全使用 三、高压钢瓶的安全使用 第三节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三、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安全管理 四、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一、化学废液的处理 …… 第八章实验室认可与能力验证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质量检验阶段(1920~1940年左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也就是说,通过严格的检验来控制和保证出厂或转入下一道工序的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是这一阶段执行质量职能的主要内容。在由谁来检验把关方面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1)在20世纪以前,生产方式主要是小作坊形式,那时的工人既是操作者,又是检验者,制造和检验的职能都集中在操作者身上,因此被称为“操作者质量管理”。 (2)20世纪初,科学管理的奠基人泰勒(F.W.Taylor)提出了在生产中应该将计划与执行、生产与检验分开的主张。于是在一些工厂中建立了“工长制”,将质量检验的职能从操作者身上分离出来,由工长行使对产品质量的检验。这一变化强化了质量检验的职能,称为“工长质量管理”。 (3)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分工的概念就被提了出来。在管理分工概念的影响下,一些工厂便设立了专职的检验部门并配备专职的检验人员来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质量检验的职能从工长身上转移给了质量检验员,称为“检验员质量管理”。 专门的质量检验部门和专职的质量检验员,使用专门的检验工具,业务比较专精,对保证产品质量起到了把关的作用。然而,它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对产品质量的检验只有检验部门负责,没有其他管理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参与,尤其是直接操作者不参与质量检验和管理,就容易与检验人员产生矛盾,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2)主要采取全数检验,不仅检验工作量大,检验周期长,而且检验费用高。 (3)由于是事后检验,犹如“死后验尸”,没有在制造过程中起到预防和控制作用,即使检验出废品,也已是“既成事实”,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已难以挽回。 (4)全数检验在技术上有时变得不可能,如破坏性检验,判断质量与保留产品之间发生了矛盾。这种质量管理方式逐渐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改进和发展。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1961年) “事后检验”存在的不足促使人们进行研究。1926年美国贝尔电话研究室工程师休哈特(W.A.Shewhart)提出了“事先控制,预防废品”的观念,并且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发明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图”,用于解决事后把关的不足。随后,美国人道奇(H.F.Dodge)和罗米格(H.G.Romig)提出了抽样检验法,并设计了可以运用的“抽样检验表”,解决了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所带来的麻烦。但是,由于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这些方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战争对高可靠性军需品的大量需求,质量检验的弱点严重影响军需品的供应。为此,美国政府和国防部组织了一批统计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军需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问题,促使数理统计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先后制定了三个战时质量控制标准:AWSZ1.1~1941质量控制指南、AWSZ1.2~1941数据分析用控制图、AWSZl.3~1941工序控制图法。这些标准的提出和应用,标志着质量管理进入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编辑推荐

《高职高专系列教材:实验室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油品分析、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各工科专业学生公共课教材及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实验室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