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圣才考研网 编 页数:3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第2版)[货币银行学(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学习辅导书。全书基本遵循该教材的章目编排,包括6篇,共分25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主要根据《金融学》(第2版)并参考其他金融学教材整理了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结合本教材和最新参考资料对该教材的课后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圣才考研网(wwW.100exam.tom)提供全国所有高校各个专业的考研考博辅导班(保过班、面授班、网授班等)、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第2版)等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详细介绍参见本书书前彩页)。购书享受大礼包增值服务[100元网授班+20元真题模考+20元圣才学习卡]。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第2版)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金融学的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篇 范畴
第1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信用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金融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 利息和利率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外汇与汇率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篇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
第6章 金融市场概述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 金融市场机制理论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金融中介概述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存款货币银行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 中央银行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金融体系格局一一市场与中介相互关系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12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篇 宏观均衡
第13章 货币需求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货币供给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 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8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9章 货币政策
19.1 复习笔记
1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0章 IS—LM模型与总供求均衡模型
20.1 复习笔记
2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篇 金融监管
第6篇 专论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1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1.1 复习笔记一、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市场经济不可能离开货币:家庭个人的日常收支、个体经营者的生产生活、企业生产流通的运转、机关团体职能的履行、政府财政收支信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离不开货币。货币流通体系:以个人、企业、机关团体、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收支及对外货币支构成国民经济的五大货币收支系统,这些收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不可割裂的货币流通活动总和。二、货币的起源研究货币的起源问题就是研究货币的产生问题,关于货币的起源或货币产生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三类。1. 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认证(1) 价值及其形式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理论,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商品首先必须是有用物,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但所含的价值是同质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都是同质的,所以不同的商品可以通过彼此体内凝结的不同劳动量即价值进行衡量、双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货币理论中讲到商品有两个属性,相应的也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商品的价值形式就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为了弄清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需要结合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价值形式发展的过程。
编辑推荐
《圣才教育•黄达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修订版)(第2版)》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