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爱的飘移游荡

出版时间:2013-6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Tag标签:无  

前言

把爱行作一朵莲花放下    诗人、凤凰网读书频道主编文津图书奖评审    严彬    去年10月某天,骚人小北打来电话,他说,哥们儿我走滇藏回来了,可能要写本书,到时你得给我写序。    隔了几月,接到小北传来的书稿,花了两个晚上读完,中间大气没出几口,读完我就后悔了!我说你害我啊,只怪哥们儿已拖妻带女,羡慕啊!    小北这回写得不错。我的脑子里已经全是电影和公路、雪山和用情过深的姑娘、狼群、膜拜月亮的黄皮子……读完一半,当晚留言:入藏之心如虎!    去年某天,我奉命出差,在北京飞广州的飞机上看过一部电影,是由一对父子合作拍成,儿子导演了一趟自己的死,以及老父亲的寻活之路,那条路叫作“朝圣之路”。电影中,他们也是一对父子,儿子死在朝圣之路的起点,父亲背着儿子的骨灰走完了朝圣之路。我不开心时常翻出来看看,也因此哭过几回。这都在其次。    “朝圣之路”也叫“圣雅各之路”,起点在法国南部,经过一两个月的徒步,终止于西班牙圣地亚哥。耶稣的门徒雅各葬于圣地亚哥。十二个多世纪以来,这条路成了基督徒的朝圣之路,沿路圣迹无数,圣地亚哥也成了基督教徒的圣城。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死亡,圣城,朝圣,路。    一切神圣皆因人和信仰。因信仰而死,死亡就不可怕,不痛苦。    小北回来开始讲他沿路听来的各种故事。其中讲到藏族人都有一个愿望,便是盼着某天他们的活佛路过他们的村庄,他们终其一生在准备打制金碗,为的是有朝一日将金碗扔进活佛的车。我说,进入西藏你和神在一起,走出西藏你只能没入人群。    去拉萨我只是个游客,作为一个没有皈依之处的人,没有任何一座神山可以接纳我。无圣可朝,无城可归,甚至于脚下有无数条路,每一条路都缺乏终点。    生死谈起来让人悔丧,不如恭维几句小北的胆识和语言风格。没有那般碰到黄鼠狼都要点三下头的兴致,恐怕他10月还在云南某处颠着,一路不会认识哪怕一个姑娘、一个爱讲故事的男人,更不会有    “二进墨脱”,这小子连边防证都没有!至于他在这书中的语言,我想是他写过诗并以诗歌骗来过不少姑娘的缘故——自然,漂亮,不羁。他讲的一百个故事我都会信,而另一个人一个故事也没讲。    雪山和悬崖还要提吗?我想,在这里还是算了吧,毕竟我不是那个在雪山顶上吹过风撒过尿的人,要提,找小北说去,从此他有的是故事可说。    我和小北是烟酒交情,谈文学止于修辞,谈爱情我多半得听他的。因此他从丽江遇见了姑娘,就像带回的那个关于黄鼠狼拜月亮的故事,我记得清晰,恨得牙疼。丽江我也去过,我在丽江见过的姑娘仍待字闺中,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不像小麦,很快就落了凡尘,倒更开心。    后来我写过一首诗,诗歌唱的是小麦,小北见后说要私藏了它,我不依,仍然夹到这里,算是对他这趟斜穿藏滇的旅程表示羡慕嫉妒恨!    写给在丽江出嫁的小麦    小麦,丽江那么土气,    就像北京的土、湘西的土,比南锣鼓巷的土还土。    丽江那么小、水车那么小,衣服那么小、姑娘那么小。    丽江是那么多人的名字,那么多人的词语。    丽江是晴空和排比句,失恋的河流。    恋爱的河流——你怎么也将自己放逐在丽江门檐前,    那小小的水草里了?    小麦,我读过范小北写你的故事了。    小麦,那篇赞美诗里,我就不写你了,    你那么美,噢,也不缺成都的一夜风流。    梦,梦见皇帝为你解散后宫。    小麦,哪天你生了孩子,    我带上十二只拜过月亮的黄皮子,    来拜你们屋顶的月亮。    2013年3月1日

内容概要

从北京出发往西藏,沿着川藏线,后有转道藏滇线,一路蜕化了被都市包装过、异化过的原始本能,遵从于内心的向往,一 路上不是放纵,而是找到了早已消失了的自己。
在进藏途中,遇见双亲早亡的妹妹为癌症哥哥进藏转山祈福的感动;深夜在大昭寺门前听格桑老妈妈讲自己悲惨一生;还有勘探大哥讲自己亲身经历的黄皮子拜月;派镇遇到痴情东北哥们儿经历草原一夜情后直追姑娘到墨脱的爱情感动;与藏族哥们儿巴桑夜行通麦天险经历生死劫、还俗喇嘛讲藏人眼中的仓央嘉措以及他与“西藏第一美女”的传说……
一路上的沟沟坎坎,多不胜数,在藏区生活或者停留的每一位朋友,他们的身上都有无数感动,他们的心里,都有无数关于西藏的神秘秘密,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遇到一位愿意牵着百十头牦牛把我留下的藏族姑娘。

作者简介

小北,真名范壮,1987年生人,在北京混迹媒体圈、营销圈多年,偶然走起了西藏,才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往最美、最艰险的地方去,沿着山巅旅行,习惯用眼睛听、用耳朵看路上的一人一景。

书籍目录

把爱行作一朵莲花放下  开场,道听西藏  前奏,沿着青藏线一直向前  我在拉萨度过的第一夜  驴友搭伴儿买珠  反走川藏线  到达八一镇  被抛弃,孤身进墨脱  汗密查边防证,被遣返  往波密,独自搭车遇恶狗,为狗行侠仗义  往波密,夜行14公里临江悬崖路遇险  三男两女同睡  到波密,再次生病,二进墨脱  二进墨脱,中途断路再次徒步  出波密,经天险怒江72拐,往左贡  芒康检查站当“公务员”,难熬的左贡一夜,搭车往芒康趣闻  调戏芒康第一美女,夜宿“擎天柱”的老家  走在滇藏线,结束与开始,忘记与放弃  往丽江,往最痛的地方去,死而复生  贵阳回昆明,再往丽江,一段新生,最美的结局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车内探出一个梳着整齐发型的汉族中年男人的头,鼻梁上架着的眼镜泛着光,极其标准的川普口气坚定,上来吧。 都没问我去哪里,我便小心翼翼地上了车,一辆现代越野车。 留意前排司机是个黝黑的藏族壮汉,用壮来形容是因为那身肉看着就很结实,眼眶深陷,双眼凸出,额头高耸,再加上那身绝对古铜的肤色,单是看着就很有威胁感。旁边副驾驶座上的汉子稍微好些,但也是一张宽阔的脸,皮肤稍稍白了一些,嘴唇厚实。开始俩人都没怎么跟我说话。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前夜在波密喝得大醉,正在休养生息。 后排跟我坐在一起的大叔是位来西藏的干部,跟前面那位副驾驶座上的都是昌都市公安局的领导,出差到拉萨开会,忙着赶回昌都。大叔告诉我他姓杨,我一直称呼他杨老师。 一上车坐定,杨老师便开始给我普及进藏注意事项,主要是风俗方面的,不要老把藏族藏族挂在嘴边,要说藏族兄弟,要说“咱们”,不要说“你们”,要说“当地”,不要说“藏地”。还说西藏的矿产资源已经挖得差不多了,有些也已经封存,还是要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等,作为一个旅游的朋友,要注意爱护环境,尊重当地习俗,等等。 我好不容易有机会插话的时候,拍马屁说,杨老师您还真挺了解西藏的。 杨老师神色得意,说,那是,我来这里已经十多年了,基本上算是本地人了,对吧。说着拍了拍前面副驾驶座上的汉子。 完了又接着对我说,听说过康巴汉子吗,说的就是我们昌都地区的男人,看着高大威猛,野性不驯,气质奔放,实际上我们康巴汉子绝对柔情似水。前面那两位就是标准的康巴汉子。说完又拍了拍前面两位大哥的靠背,前面两位大哥呵呵傻笑,看着很是害羞可爱。 车里的气氛开始热闹起来。 我在车里表示极其羡慕,自嘲自己给山东大汉丢脸了,风格相差太远。 本以为杨老师是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后来聊得深了,才知道原来人家对藏族历史文化研究得很是透彻,却一直谦虚说只是皮毛。 杨老师指着前面副驾驶座上的康巴大哥对我说,知道他原先是什么身份吗? 我满脸疑惑,收住了嬉皮笑脸,不解道,啥身份? 杨老师脸上的笑变得有些神秘,说,西藏贵族。 我脸上有些不以为然,试着问,是不是就跟我们那里的贵族大臣、满族八旗似的。

后记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正在江南水乡的锦溪古镇,就坐在河边的茶馆里。眼前望着一座几百年历史的古石桥,伸手就能摸到,眼下便是一条碧绿小河,河中有船娘摇橹而过,唱着吴依软语,时不时还会有渔夫吆喝着“鱼吆”从窗下河中划过。有时也会从窗口管渔夫买上几条鱼来,鱼都是外面湖里打上来的,所以甭管是红烧还是清蒸,这个时节吃着都是鲜而肥。再清炒上一盘野菜马兰头,倒上一杯黄酒,时光就这么着过去了,并未觉得是在虚度年华。毕竟,口中时常提到的那个年华,我已早早地度过,只留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记忆,还有我为之伤心而走,上年9月份的西藏之行,自己回想起来都会欷□不已。问我还会有机会再走一次吗?我需要好好想想,那份决绝的勇气已经没有了,再不会有那种疯狂附身。或许此生,也就那么一次吧,每个人的运气,也有用尽的时候。    毕竟,我已有了跟身边的哥们儿,还有未来再遇见的姑娘,吹吹牛皮的谈资了。就连跟朋友喝酒的时候,我也有了个绰号,叫“中场发动机”。    如果没有哥们儿的邀请,我也不会把西藏之行写出来,也不会找到如此静美质朴的江南古镇,两种风格,我都深有体味。前者回味起来,豪气大方,恐怕此后再难遇见让我畏惧的事情了。后者经历起来,对我的吸引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一待就是三五十天,也不觉乏味。    庆幸自己一路走来,身边还有三五位知心哥们儿陪伴。看到这儿,或许你不能马上踏上旅程,那就从珍惜你身边的朋友开始吧!

媒体关注与评论

每一次远行都是这样,一处无常,一念生灭,你若是放下,我便是那朵行走的莲花。

编辑推荐

所有的远行都有一个起源,作者为了一段爱情的生灭踏上这条路,不同与别的背包客。文风不同于市场上任何一种风格的游记随笔,作者独特的性格魅力,阐述最赤裸的旅行见闻。本书虽然是一本游记,但是故事性强,可读性强,真人真事的直白描述,对于旅行中的见闻不做任何矫情的修饰,还原真实的藏滇之路。全书四色印刷,内文版式惊艳非常,名家设计,入手质感强烈,品质上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路上,爱的飘移游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唯一不喜欢的,就是作者装洒脱装痞子口吻。
  •   小北加油,期待看到你的新作。
  •   书中照片是手机拍摄的,模糊不清楚;书页颜色也是败笔,很多字迹都看不清楚;而且作者在路过的每个地方都是短暂停留或几乎不停留,基本上就是搭车再搭车,所以对西藏的感受也不多,没什么看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