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胡赳赳 页数:232 字数:29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序:赳赳,一个后现代和现代连体人展江(著名学者,新闻与传播学教授)认识胡赳赳,应该是多年前通过互联网交往时的事了。当时为了声援几位南方媒体人,一群“媒体人”“作家”联合起来发出了声音。当然我是既不属于现在的媒体人,也不是作家,而且年龄也老大不小的,只是承蒙大家的认可,和另一个资深记者操持了几天的事。见面一看,在媒体和网络上活跃着的胡赳赳,果然是那种长发飘飘半仙式的年轻人(如今70后不算年轻了)。他一副火柴棍式的身材,眼神有些忧郁和迷茫,说话矜持而不失礼貌,活脱脱一个现代派诗人。然而,当时我们共同关注的是一些现代的,甚至是前现代的问题——生命的价值、媒体的权利、法治的空间……凡此种种,往往是后现代派不承认的概念。而赳赳不但为此乐此不疲地跑龙套,频频通过电话联络各位同道,而且专门设立了网站,在媒体工作之余日夜劳碌着。此后我们就成了忘年朋友,虽然各在京城东西,隔三差五总有些音讯互通。他所在的“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新周刊》北京办事处,则不断接收我们这所小学校(*笔者当时所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新闻系学生前去实习。学生们更会讲起杂志的资深记者胡赳赳,那种不见热情的热情,那种不露痕迹的关照。杂志天生与作家有缘,而在互联网时代,文学杂志却几乎个个举步维艰。《新周刊》有鲜明的文学和后现代色彩,在市场上却是那样如鱼得水。缘由何在?在那里实习的同学们总是告诉我,那个杂志是何等后现代:不断策划着什么主题,制造着新名词,设置着都市议题,虽然对我们50后显得怪怪的,却紧紧抓住了中产阶层和新富阶层,也吸引着以大学生和白领为主体的年轻人,“宰制”着他们的话语权。一如“新周刊的BLOG”所自诩的,它“是媒体同行和创意工作者眼中的‘话题发源地’,‘弱智的中国电视’‘飘一代’‘她世纪’‘第四城’‘无厘头.com’‘80年代下的蛋’‘忽然中产’‘贱客来了’‘女人生猛’……《新周刊》的众多经典专题以及一年一度的‘大盘点’‘情人节特辑’等,至今仍在不断被引用和演绎”。杂志最近又制造了中国“第56个族群:穷忙族”。这种融麦克卢汉的隐喻手法、后现代斑斓色彩、现代性问题为一炉的风格,既是《新周刊》的特征,也是胡赳赳的招牌。请注意,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也是学文学出身,属于那种“死语族”(即“语不惊人死不休族”),他把“机器”和“新娘”加以组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机器新娘》;他把媒介分为“冷”“热”两类,认为广播和电影是热媒介,他所钟爱的电视和报纸杂志则是冷媒介;他制造的“地球村”概念今天甚至成为餐馆的名字。如果说今天的电视很难归入“冷媒”类(而麦克卢汉活着的话会把网络放进“热媒”类),那么赳赳他们则在标准的“冷媒”——杂志上不断制造新词。这种探索和风格已经脱离了现代性语境下的传统新闻学,不再遵循记录和纪实的旧规,新词(话语)——新概念(非学院派的)——新选题构成了《新周刊》的生态链,显得创造力无限,喂养了都市中希冀通过知识和运气改变命运、厌倦了传统媒体叙事和词汇的“穷忙族”。赳赳要我为他的这本新作写序,我心里就犯了难:如何理解这位现代性关注者、现代派诗人、后现代杂志写手?于是请一位“美眉”研究生阅读赳赳的书稿,她虽然承认“它太乱,形似文集,却偏偏弄了几个略有牵强的大标题来支撑”,但她很快就剥开了赳赳的“三层皮”:媒体人、准学者和文学青年;她又揭露了赳赳的“三分骨”:传媒与谁共谋、无法返乡的一代、符号与家园。我想,80后美眉对70后赳赳的解读是细腻而不失准确的。我没有系统读过《新周刊》,但是几乎可以肯定,《新周刊》与其写手中的灵魂人物赳赳存在着一种互构关系:与网络同时代的《新周刊》成就了赳赳们,赳赳们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新周刊》的风格——从文体到文本。他是天生的作家,与网络和杂志结缘的写手,出书对于他而言只是一种文本的汇集和整合,而我所谓整合,在后现代派眼中可能根本不存在,没准是赳赳故意让书稿显得“太乱”。自序:道德的荒诞不经纪伯伦言:“最伟大的两桩事体:一为创造,一为传播。”这也是我投身传媒界的动力。写作,是为创造;发表,是为传播。少年时,人总想成为伟大的人,及至心智成熟,发现所谓“伟大”,不过是“尾大不掉”的讽喻。“伟大”与“渺小”,本只是观念。释家言:“佛家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在和尚看来,一粒米也自成世界,不比须弥山小,所以要珍惜。“跳蚤”与“龙种”原无高下之分:第一都要生存下来;第二如何生存得更好、更久;第三无论是跳蚤还是龙种,都倾向于搞清楚自己为何是这一种属及与其他种属、万物的关系。新闻的“排序”方式,大抵与此原则相通:第一、关乎生存的消息,举凡命运、人命、灾难是要上头条和要闻的;第二、如何生存得更好、更久的问题,则是健康、文艺、体育、生活方式板块要关心的事;第三、至于形而上学的问题,借由科学、哲学、心理学乃至信仰方面的板块解决。“道德”也是个观念。你重视它,它便存在;你忽视它,它便消失。而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道德。前朝之人,男女拉手,即为逾矩;前辈之人,男女抱吻,即为流氓;当下之人,男为干爹,女穿超短裙,也见怪不怪。嘻!媒体人见多人性的膨胀、奇倨、怪诞,最终,指认出人性的如常。一旦指认,媒体人便面临失业的危险,他领悟到“太阳底下,并无新事”。他戏称自己为“装修工”,把去年的今日重新粉刷一遍,仅此而已。康德所言的“头上的星空与内心的道德”放之当下,实乃荒芜。头上的星空荒芜:因为城市的夜空有光污染、粉尘污染;内心的道德荒芜:每个人都有道德上的优越性,因为从新闻上喜闻乐见,原来总有人比自己更卑鄙无耻却又让人羡慕。没错,报道要讲究平衡,但又整天在报道不平衡的事。传播,既可以减振、降压、维稳,但同时也可以共振、增压、失衡。加上广告,更加歇斯底里,用强制方式夺人耳目。身处这样一个浸泡式的传播空间内,我真想开一门学科,叫“不传播学”。让那些讨厌受影响的人,不愿意受惑的人,怎样抱元守一,不为心动。可见,我并不是在反对道德,鼓吹传播。还有,传播牵涉语言。细究语言沿革,可分三类:一是白话文传统,始于民国,上接传统古文体系,言简意赅;一是翻译体传统,仍始于民国,西学东渐,重逻辑、套句式;一是革命传统,始于民国,马恩列毛,革命文学,语言的暴力革命,宣言体、口号体、公文体。三类语言一搅拌,就成为我们每日的精神食粮、新闻大餐。逃不过,逃不脱。避无可避。广告公司和编辑们喜欢口号体,才子们喜欢翻译腔,文豪们尔雅好古。搬弄是非、搬运字句、搬换阵地,便是媒体从业者日常功课与所讨的生活。总有什么不对头,总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我感到失望,也感到没有方向。每个人都很独立,但似乎又在共谋,用网络语说:下一盘很大的棋……共谋的是一个良局也罢,但隐隐感觉,共谋的乃是一个困局。人人皆为棋手,又为棋子。这正是玄妙莫测之处。棋越铺越满,于是,变为红海;再铺一面,于是,形成蓝海。而从媒体到新媒体到全媒体到自媒体,可怜的人,不发微博便感觉自我被社会淘汰了。自我是谁?一个被他人意念控制与挤占的躯壳。从媒体炼金士的催眠术中醒来吧,额滴神!胡赳赳
内容概要
资深媒体人.新周刊主笔胡赳赳将媒体圈里的大事小情、自媒体时代大众营销的特点、趋势及方法等内容融合为一体,在揭示新闻背后真实性的同时,对媒体话语权缺失下的行业生存现状与当下文化现象背后的个人理想与社会担当进行了全方位的精细剖析,是一部能让人彻底读懂中国媒体的通俗作品,也是创意、广告、营销及大众文化诸阶层人士所需要了解的、来自中国传媒内部的权威报告。
作者简介
胡赳赳,湖北孝感人,中国当代诗人、著名媒体人,《新周刊》主笔。著作畅销作品《北京的腔调》《北京的腔调Ⅱ》《北京的味道》及诗集《玄的弦》《我不愿被祖国视为英雄》等多种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没有不道德的传播
引 言
第一章 阅读终端的选择
第二章 浅阅读现象学
第三章 被网络颠覆的纸质传统
第四章 网络表情
第五章 博客的重大隐情
第六章 微博是什么?——互联网新景观
第七章 谁创造了“汗”语
第八章 新媒体宣言
第九章 传播律
第十章 鄙视工作间
第十一章 媒体为什么需要精神领袖
第十二章 弱智的电影台词
第十三章 文学的假high时代
第十四章 MSN的隐身理论
第十五章 数码驯化人类
第二篇 传媒学的技艺
引 言
第一章 你必须选择成为记者还是非虚构作家
第二章 为一些记者而羞耻
第三章 给实习生的忠告
第四章 沉默如谜的呼吸
第五章 王小波的遗产
第六章 作为新闻放射源的黄健翔
第七章 读书类杂志色相报告
第八章 先锋戏子、古典辣妹
第九章 流行报纸点点评
第十章 蟑螂在头条
第十一章 我也成了丧家的狗
第十二章 10分钟的专访时间如何写一个8P的报道?
第十三章 新闻报道中的核实系统
第十四章 一本杂志的暴力美学
第三篇 大国之媒
第一章 职业新闻人的溃败
第二章 报纸的下半身
第三章 都市报的今天和明天
第四章 与传媒业有关的三个谎言
第五章 新闻的程序正义
第六章 不靠谱传媒
第七章 怕打不是中国记者
第八章 没有新闻伦理的新闻
第九章 通过劫持他人而为自己松绑
第四篇 你们这些文化人
引 言
第一章 反对一种戏剧及批评观
第二章 和郑钧的音乐在一起多美好
第三章 与黄健翔一起战斗
第四章 徐静蕾:晚年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第五章 谁在围剿张艺谋?
第五篇 对话总编
引 言
第一章 对话封新城
第二章 对话杨斌
第三章 对话陈彤
第四章 对话刘长乐
第五章 对话阮次山
第六章 对话郭振玺
第七章 对话吴思
第六篇 特别辑录:震灾叙事
引 言
第一章 绵阳:灾时的共产主义
第二章 北川,终点(上)
第三章 北川,终点(下)
第四章 中国孤儿
第五章 志愿者的微力
跋 新媒介之歌
附 本书人物索引
章节摘录
韩国影片《老男孩》中有一句不算特别经典的台词,但被我顺手抄了,总想着引用一下,先放在这里再说:“电视既是表,又是台历,又是学校,又是房子,又是教会,又是朋友,又是爱人。”虽然说的是电视,我看可以推广到传媒,然而,去他妈的电视,去他妈的传媒——我想说的是,统统是狗娘养的!活在缺少程序正义的新闻里,骂几句又何妨?对新闻而言,程序正义依然是最大的正义,姑且不探讨“刊号法则”的合理性等媒体的出身问题,单仅仅就新闻的采写、制作与遴选上,就有许多有悖新闻伦理的事发生,这实际上造成的是另外一种乱伦,跟《老男孩》中的两个家庭乱伦事件的设局不同,在传媒欢场上,人为制造的高潮,会引起公众的精神分裂和集体无意识的乱伦。也许,你不一定能看到这个最终的苦果发生,或者发生而不自知,但是,它表现得危机四伏。哪些是新闻要遵守的程序正义?从技术角度来讲,任何一个新闻源都要有核实,这便是最基本的程序正义,没有交叉的新闻源不得采用,这是西方新闻学的核心要义,他们有个直观的形象的比喻:“即便你妈妈说她爱你,你也应该核实一下。”核实,是程序之一。然而,我不可能在这里写新闻讲义,那是大学新闻学教授才干的事,也许是他们“缺德”,这一点不敢肯定,但稍有怀疑,否则,我们哪来这么多的“缺德”的新闻?说得再宽松一些,即便是他们的学生在制造“缺德”新闻,老师们也逃不了干系,至少是他们在课上未就此问题“作为”。不缺德,便是程序之二。不缺德这个门类则大了:在新闻中,它的分支甚广,单是一个新闻编辑应该避免的歧视问题,就足够写一大本书。当一个人的残疾与事件无关时,是不允许提他的残疾的,当你在使用民工这个词时,有没有考虑到自己其实就是媒体民工?不要以为这个词只是针对建筑工人而言的,你被歧视蒙住了眼睛——天底下已没有了奴才,但虚假的主子心态倒是越来越多。并不是不歧视就不缺德了,还有许多问题跟程序正义有关,正如法院不采信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一样,媒体也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新闻资料,这同样是一个程序正义,稍为不同的是,在暗访、偷拍的手段问题上,我有一点不同的认识,因为我们还没有一部《新闻法》,在新闻法出台将此手段限定为非法之前,我们无比拥有这种手段的合法性。所以,你不能持机械主义观点,好的就是好,不好的就一定不好。半岛电视台的台长来华,在北京饭店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许多记者踊跃的提问,记者们最好奇的是,当年那盘拉登的录像带是从哪里来的?台长坦率地回答:毫无秘密可言,别的电视台都收到了这盘录像,但是他们没播,而我们播了。在新闻采信这个问题上,也许,别的电视台还在核实录像带的来源以及合法性及真实性,而半岛已经播了,那么它在播出的过程中是否有违程序正义呢?事后来看,该录像带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也给半岛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结果很美好,一切都掩饰过去。还有掩饰不过去的,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街头事件。厦门记者蹲点暴雨中,拍摄到了一组骑车人摔跤的场景,人们声讨的是,他不是真正抓拍的,而是有预谋的,拍了好几组。这让人联想起另一个获奖图片《非典时期的婚礼》被指责为假新闻的事,因为是模特摆拍的。前者虽然没有摆别人,却摆了自己,把自己摆在那儿,拍别人。这是否是新闻的程序正义的缺失呢?我来告诉你终极答案:如果你回答我你首先是个人,其次再是个记者,那么,你当然缺少程序正义了,因为你没有做人(类)先应该做的事,提醒同类小心摔跤;除非你对我说,你天生就是个新闻动物(禽兽)。该答案适用于那个大家都会联想起来的著名个案:普利策奖得主、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33岁时因精神分裂而自杀身亡,原因就是得奖图片《饥饿的小女孩》,一只秃鹰盯着小女孩而卡特选择的是新闻动物的职业本能。还是引自《老男孩》:“你笑的时候,全世界都陪着你一起笑;哭的时候,只有你一个人哭。”
后记
跋新媒介之歌蒋原伦(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胡赳赳的职业是记者,也许不够准确,他也曾当编辑、主编,也拉广告、跑发行,五项全能。所以称他为媒体人更合适。胡赳赳喜欢诗歌,他的诗集《我不愿被祖国视为英雄》,在小圈子内流行,颇有口碑。媒体人又喜欢写诗,似乎决定了他喜欢麦克卢汉,因为喜欢麦克卢汉,我与他便有了共同的话题。麦克卢汉于我,是学术研究的对象,也是饭碗,教传播学,总得讲讲《媒介即讯息》《理解媒介》《机器新娘》等,但是对于赳赳,麦克卢汉是一种灵感,石火电光,一擦就着。赳赳对麦氏的领会是感悟的、直觉的,麦克卢汉的许多精华就在那些充满感悟的隐喻话语之中。他告诉我,他想写一篇大的论文,有关麦克卢汉对中国当代诗人的影响,这个选题有点难度,更有挑战性,关键是要找到样本,中国当代诗歌受西方诗歌(或者说翻译的西方诗歌)影响显而易见,好写,麦克卢汉,诗人们了解吗,听说过吗?他说自己起码找到两个个案,如欧阳江河,如钟鸣,其实赳赳本人就是最好的样本,他的诗歌有凝练的观念和跳跃的思绪,他的论文有出色的隐喻表述和激越的诗情,一切都不那么常规,就像眼前的这本集子,深受麦克卢汉思想的影响。例如他在本书中提出的六条传播律,从内容到表述方式都有麦克卢汉遗风。1.不传播即意味着没发生;2.沉默亦传播;3.传播的唯一禁忌是没有受众;4.没有不道德的传播;5.传播总是试图从本意走向反意;6.虚构的传播是真实的传播。每一条格言都可以写一大篇论文,但是赳赳不加发挥,一发挥就成白开水了,他其实并不喜欢绵密的学术表述,不喜欢那个写《娱乐至死》的波兹曼,什么都一二三四、甲乙丙丁、条分缕析,似乎就少了深邃和洞见,他就是喜欢诗性的麦克卢汉,喜欢诗性的自我,这个诗性的自我,促使他发布了新媒体宣言:新媒体是“朦胧派”,它依靠直觉和预言往前行进;新媒体是“未来派”,它透支当下的财富、技术和生活结构,同时许一个未来;新媒体是“先锋派”,它颠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新媒体是“技术派”,相信方法论,认为技术可以改变一切。赳赳是站在技术派一边的,即便不听他的宣言,看他的那些文章就知道,他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一个对新事物新技术充满向往的新青年,在他眼里新技术就是诗,诗就是新技术,都值得崇拜。他是一个21世纪的未来主义者。我之所以赞同赳赳,乃认为媒体和技术都是文化,媒体和技术既是人们改变周围环境的工具,也是人们自己创造出来,并与之对话的对象,文化不仅仅是观念和思想,那运载文化的马车更是文化,即便是观念的文化也是从媒体和技术中抽绎出来的。赳赳的文章充满着诗情,也弥漫着智慧和经验,特别是那些扎实的媒体工作经验,可以让刚入门的或准入门的同行有所借鉴。这些经验也能写到教科书里,例如其中的《蟑螂在头条》就是胡家独门绝活,现在他将自己的绝活公之于众,是天下媒体人的福分,幸甚幸甚!遵赳赳嘱咐,写了以上这些文字,不知能否够得上做这本文集的小跋。通过褒扬此书,我似乎也成了此书的共谋者。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单反团评论文字:(单反团由艺文界的知名人士组成,因热爱单反摄影而闻名,常常游历于世界各地。)我喜欢读点闲书、杂书。赳赳的书就属这种,很难归类,散漫中透着理性。《理想不死》很通俗又很机智地就把媒体说透了。——老狼(歌手)我交友很挑剔,这是我多年的习惯,交有质量的友人必须承认是偷着乐的福份。真高兴,我这福气里赳赳必须占据一角,虽然他是若即若离的出现,但好在我需要他的时候总能如约而至,哈哈有点像心灵鸡汤。赳赳文笔犀利,为人心大,这个境界我一直很好奇是怎样调试而来的。这里一言两语暂且也不往深处探讨了。我一直坚定的认为用文字创作或音乐创作能表达得清楚的人最幸福,因为足不出户便可以开开心心的捧得快乐。在此我默默的祝福赳赳能一直这样享受笔尖上的舒适,也好让我经常能有机会得空美美的捧着知己的书猫在家里的沙发上心有灵犀的分享着。——叶蓓(歌手)无论和赳赳兄聊天还是在他的手里,都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他对时代蜕变的关注与自省,但不知为何我总是嗅不出在他身上的所谓媒体人的气息,更多的感受是一位智者所散发出来的从容但不缺乏立场的坚定。作为传媒界的一位标杆人物,这本书无论从对行业的审视、思考、批判、自嘲到分享都给行业内外人士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参考价值,由衷地希望《理想不死》被更多的人发现和探讨,祝新书大卖!——陈楚生(歌手)胡赳赳是我认识的朋友里面一个奇人。他的热情隐藏在在矜持背后,仿佛有一种冷幽默般的别致。一起外出旅行时,他会故意让自己走丢,或许他只为享受独处的时光。胡赳赳是一位大隐于市的现代诗人。他的出世与入世,就像他用的手机电源,可以在100V到240V之间自由切换,不需要转换设备。读胡赳赳的《理想不死》,可以管窥中国媒体十余年来的变迁。曾经热血沸腾的年代,曾经理想不死的追寻,都融汇在赳赳才情四溢的文字里,让人嗅到热血灵魂的味道。——王磊(乐评人、网易音乐高级总监)渴望看到赳赳那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融入理想主义的无限浪漫情怀,痴迷般使我忘返。——高源(摇滚摄影师)时代有种引力,吸引你投身其中、往前走。你要对此保持一种斥力,主动落伍,自动边缘化,这样才有可能超拔出来,把时代和历史看清楚。——刘洋(音乐电台主持人)
编辑推荐
《理想不死》编辑推荐:谁懂得媒体,谁赢得未来,新周刊主笔胡赳赳权威解读我们这个时代与他的媒体。《理想不死》既是一部能彻底了解中国媒体的通俗作品,也是中国传媒内部的权威报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前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查尔斯•罗福林,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陈婉莹,奥美广告亚太区策划总监钟桥轩等知名学者撰文推荐。
名人推荐
胡赳赳的剑走偏锋为中国媒体提供了多个侧面。他若即若离的姿态又为他本人提供了行业观察的多个角度。在中国媒体不断混沌的今天,该书试图管中窥豹,看到的却是万花筒式的景象。——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 陈婉莹胡赳赳谈媒体的现象、媒体的人,可以说是当前中国传媒对自己的一种反思。因为涉及到全球市场经济所导致的各种文化与社会现象,《理想不死》对中国当前传媒形态和传播路径是一个深入的思考,同样是对今天中国面貌的一个比较全景的素描。——前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现任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国际语言中心主任 查尔斯•罗福林当今的科技革命不仅通过媒介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我们想探求的内容物。胡赳赳以不凡的视角,通过这个让人着迷而复杂的新媒体世界,带领我们开始了一段智慧、引人入胜的旅途,这也是研究消费群体的必经之路。——奥美广告亚太区策划总监 钟桥轩胡赳赳最大的贡献,就是指出媒体的所谓“不道德”和“共谋”,其实给媒体人打开了一个工作和思想的突破口。这样事实才能清晰和准确地被呈现,这种精神和思想的独立性才能有生命力。他的新书,准确而有力地做到了这一点。——文化理论及艺术评论家,《美国艺术》《雕塑》《艺术批评》专职撰稿人 强纳森•古德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