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杨素梅 编 页数:242
内容概要
《“小橘灯”非遗文化普及读本·传统工艺卷: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内容翔实、语言生动、图片精美、信息量极大,几乎涵盖了所有已被评为非物质遗产的中国文化项目,它是广大青少年课余阅读的理想伴侣,能够帮助青少年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粹。 《“小橘灯”非遗文化普及读本·传统工艺卷: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包含饮食、织染、服饰、制陶、建筑、锻造等一系列代代相传的手工艺制造技术。这些传统手工技艺曾经造福了一代代的中国人,让无数的手工业从业者过上了好日子,因此在普遍进行大工业机器生产的今天,这些手工艺制造技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有其独特的传承意义。
书籍目录
第1章 饮食月饼传统制作技艺茅台酒酿制技艺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周村烧饼制作技艺杨村糕干制作工艺老腊肉制作工艺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豆豉制作技艺牛羊肉烹制技艺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老通城豆皮制作技艺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第2章 织染及服饰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带织染技艺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黎族传统棉纺织染绣技艺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蜀锦织造技艺苗族蜡染技艺侗锦织造技艺鲁锦织造技艺白族扎染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宋锦织造技艺壮族织锦技艺傣族织锦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夏布织造技艺赫哲族鱼皮衣制作技艺二毛皮制作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盛锡福帽子制作技艺第3章 制陶第4章 工艺品第5章 建筑第6章 锻制及其他
章节摘录
白族扎染既然这么神奇,那么你一定会非常好奇地问:“它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呢?” 提到扎染,就要从我国古代开始说起了。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叫它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产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是白族,故而人们又把它叫做大理扎染、白族扎染。 扎染历史十分悠久。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从唐代《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和宋代《大理国画卷》中人物的衣着服饰来看,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便掌握了印染技术。宋代《大理国画卷》所绘跟随国王礼佛的文臣武将中有两位武士头上戴的布冠套,同传统蓝地小团白花扎染十分相似,可能是大理扎染近千年前用于服饰的直观记录。经过南诏、大理国至今的不断发展,扎染已成为颇具白族风情的手工印染艺术。在盛唐年间,扎染在白族地区已成为民间时尚,扎染制品也成了向皇宫进献的贡品。宋代时,宋仁宗明令严禁扎染物品民用,把它作为宫廷专用品。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已到达很高的水平,出现了染布行会。 到了民国时期,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近代以来,大理染织业继续发展,周城成为远近闻名的手工织染村。1984年,周城兴建了扎染厂,其大部分的产品都销往日、英、美、加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周城甚至出现了“妇女个个在扎花,户户在人染”的火热场面。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是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板蓝根。每年三、四月间收割下来,先将之泡出水,注到木制的大染缸里,掺一些石灰或工业碱,就可以用来染布。 ……
编辑推荐
只要一个民族的文化存在,这个民族就存在着。在中华民族不曾间断的文化长河中产生出了浩瀚精深、灿若繁星的宝贵的V仁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各族人民构筑起安身立命的精冲家园。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