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曾国藩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鲁中石  页数:435  字数:46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作为清朝末年叱咤风云的人物,曾国藩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他打败太平天国,是清王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致的拥戴;他的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门生故吏颂之日:“德埒诸葛,功迈萧、曹,文章无愧于韩、欧,实为一代名臣、名将、名相。”    事实上,对于曾国藩,对于他的事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百多年间一直被无数人津津乐道。梁启超称赞曾国藩道:“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蔡锷将军对曾国藩的治兵思想推崇备至:“带兵如带子弟一语,最为慈仁贴切。能以此存心,则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付之一炬。”毛泽东也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话。而蒋介石则认为曾国藩可以做自己的老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捧读不辍。    曾国藩为何能得人们如此赞赏?因为他是儒家标杆,自始至终坚持个人道德修养,克己复礼,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完成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事业,其思想和言行对于中国近代士大夫乃至一般民众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在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治军有方,认为“用兵之道在人而不在器”,将军法、军规与家法、家规结合起来,使士兵或下级易于遵从官长的命令,为官长卖命;他是结交、培养、推荐和使用人才的高手,他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最著名的如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虽资质一般,但他志向远大,意志超强,勤学好问,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大度,朋友极多;他的文集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更有传世家书成为家教样板,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他是中国传统持家教子的典范,其家族一百多年来没有纨绔子弟,代代有英才……    曾国藩认为:做人应坚挺,遇到艰危时刻,必须坚忍卓绝,不动摇、不气馁,要“打落牙齿和血吞”;做人应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做人应以和为贵,在待人接物中坚持和气,在治家理政中坚持和睦,在自我修养上坚持“中和”等,才能获得周围人的鼎力支持,成就一番伟业;做人要明智识时务,只有在为人处世过程中善于自保,才能安全渡过各种险恶之途,成就功业;做人应有平淡心境,只有胸中自有一片淡定,才能得人生之乐……    正是由于拥有一套为官、治军、治家及为人处世方面的绝学,曾国藩才能从常人中脱颖而出,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创下卓越事功,在宦海沉浮中游刃有余,学问精进,修养功深,持家有道。这些绝学是他历经磨砺之后对人生成败得失的深刻体悟,是对中国五千年传统智慧的独特应用,很值得后人研究、学习和借鉴。    从某种意义上讲,曾国藩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堪称一部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光辉的人生励志宝典、一个完美的人生范本。对于现代人来说,曾国藩的意义在于,在他身上,那些略显空洞的、理论化的,甚至有些说教意味的思想,都变得更鲜活、更实际,更有说服力。    尽管曾国藩离我们的时代已有一百多年,但他的绝学却不会过时,仍然是今天的人们走向成功、走向卓越的智慧来源之一。本书以曾国藩治政、治军、修身、持家等的诸多细节为经,以其筹谋、识人、躬行、自省时所运用的手段、技巧及遵循的原则为纬,辅以古今中外的生动案例,对曾国藩军政谋略中可资借鉴的部分进行深人挖掘,是一部汇集曾国藩做人做事智慧的成功学全书。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帮助读者“吃透”曾国藩,领悟其做人做事艺术的精髓,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内容概要

《吃透曾国藩(经典典藏版)》简介:曾国藩是清朝末年叱咤风云的人物,被誉为
“中兴第一名臣”。他打败太平天国,是清王朝的
“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己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致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他是中国传统持家教子的典范,其家族一百多年来没有纨绔子弟,代代有英才。
曾国藩之所以能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完成立功、立德、立言
“三不朽”的事业,就在于他拥有一套为官、治军、治家及为人处世方面的绝学。这些绝学是他历经磨砺之后对人生成败得失的深刻体悟,是对中国五千年传统智慧的独特应用。很值得后人研究、学习和借鉴。
鲁中石编著的《吃透曾国藩(经典典藏版)》以曾国藩治政、治军、修身、持家等的诸多细节为经,以其筹谋、识人、躬行、自省时所运用的手段、技巧及遵循的原则为纬,辅以古今中外的生动案例,对曾国藩军政谋略中可资借鉴的部分进行深入挖掘,是一部汇集曾国藩做人做事智慧的成功学全书。“吃透”曾国藩,领晤其做人做事艺术的精髓,仍然是今天的人们走向成功、走向卓越的智慧来源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曾国藩的修身养性智慧
不居胜,不惧败
慎独乃守身之先务
与人格斗不如于己修行
怒是两刃刀,伤人也伤己
有容乃大,何需太计较
戒除虚妄,静以养心
心中藏恕,放大胸怀
养足浩然之气
三省吾身,方获德馨
严己恕人,方为君子
静心以修身,名利乃外物
自谦则道路宽阔
抱道守真,做人本色
超然物外,则轻松自在
“淡”字值千金,平常自在心
祸从小处起,浮躁难成事
嫉妒别人不如提升自己
修身养性,明德传世
劳逸结合,才能长生
懂得苦中作乐
顺应自然的养生观
知足才能常乐
君子贵于自知,不必随众附和
第二章 曾国藩的齐家治家准则
家和则福自生
惜福福长在
身先士卒,以率众人
耕读孝友,泽及后代
早起治懒病
友爱亲朋好友
贤内助不可或缺
持家之道在于节俭
百善孝先行
远亲不如近邻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严父出孝子
唯“敬”字以兴家
勤俭持家,戒骄戒奢
第三章 曾国藩的立业笃行方略
危难之际,靠人不如靠己
自立自强方可成事
志当存高远
做人豪爽,不能畏首畏尾
凭借实力去博弈
做人要做一等人
屡败屡战终不悔
勇于创造机遇,才会成功
立志更要践行
坚挺面对四面压力
目光远大,见机行事
积极进取无不成之事
勤学苦做,便无难事
借逆境磨砺德性
以坚忍成就一生功业
自然精进,恒必有成
投机取巧不如脚踏实地
细微之处见真功
切忌闲适,珍惜时间
拙诚可胜巧诈
“明”可学而达之
锲而不舍成大业
实践中求得真学问
天下事知十分,不如行七分
取长补短,天才也需苦功
第四章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心法
用人须谨慎
诚心待人,则共进退
选对人才就是选择成功
人才须有操守多条理
求才当如鹰隼击物
人才高下视其志趣
敢于放权,鼓励下属
人才以陶冶而成
知人善任,量才器使
选才应注意标准
不避嫌隙,秉公论列
诚意感之,实心待之
把事业交给光大门庭之人
将才,须三者兼全
用人应扬长避短
知音难觅,英雄当惜英雄
去诈取智,去怒存勇
踏实肯干最重要,241
强强联手,相助相扶
谨慎择友,共同进步
良友更似佳师
奖惩必须分明
唯心诚者可用,信忠胜于能
时时应勤勉
第五章 曾国藩的为人处世技巧
以诚待人,以和待人
内刚外柔,长久之道
不争一时之短,需争一世之长
凡事力求稳慎
戒骄戒傲,得意不忘形
事事三思,不存侥幸心理
与人为善,取人为善
宽和方可得众
“忍”是成功座右铭
安荣之境,思危之险
有势不可使尽,适时糊涂
要以推诚为用
高明处世,精明做人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争心不可过重
能伸能屈,乃大丈夫也
适时采取拖延战术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处世以明为第一要义
先自治,后制敌
愚必明,柔必强
为人处世,勿损他人颜面
谦亦有度,适时自荐
小仁者,大仁之贼
圆通处事,善于斡旋
要懂得保存实力、发展实力
欲擒故纵,等待时机
学习龙蛇屈伸之道
投桃报李,为人也为己
力单者无以成大业
想当强者,就要善与强者共舞
忍人所不忍,成人所不成
第六章 曾国藩的为官治军之道
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法立令行,整齐严肃
用“和”字来塑造军队
一意残忍,冀回颓风于万一
进退必先观大局
不妒不愤,冷静出名臣
练兵当如八股家之揣摩
仕途其实是危途
功成身退天之道
涉危蹈险,如履薄冰
伴君如伴虎,小心为上
规矩之中,谋求出路
趋炎附势,自招祸事
远离派系纷争,方能长存
恩威并施,奖惩得当
宽与严之间,拿捏分寸
廉贪只隔一层薄纱
不为富贵所淫,不失公正态度
锋芒毕露遭人忌
大事要抓严,小事可放松
清明在心,糊涂在形
小心驶得万年船
附录一 曾国藩年表
附录二 《曾国藩家书》(节选)

章节摘录

戒除虚妄,静以养心    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曾氏良言    曾国藩认为,除私欲,戒妄念,静以养心是一个人修身成为圣贤的要素。实际上他也这么做的。    “主静”一语由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出,他认为,天地诞生以前的“无极”本来是“静”的,所以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只是由于后天染上了“欲”。因此必须通过“无欲”的功夫,才能实现业已丧失的“静”的境界。    对理学家而言,“静”的功夫是如此重要,那么曾国藩如何体会周敦颐的“主静”学说呢?他感悟道:    只有心静到极点时,身体才能寂然不动,所谓没有丝毫杂念,但这毕竟未体验出真正妁“静”境来。真正的“静”境是在封闭潜伏到极点时,逗引出一点生动的意念来,就像冬至那一天,阴气殆尽,阳气初动,此时根正本固,这才可以作为一切。    昆虫破眠,才可以称为开启;谷子坚实,才可以作为下播的种子,如果种子不饱满,说明没有满腔生意,就不能作为种子。假如万物就这样在我心中开始,那就不能说达到了至静的境界。然而静极生阳,大概生物也有一点萌动的仁心吧!气息静极,仁心却不止息,这难道不是可与天地相比的至诚吗?颜子三月不违,可以说是洗尽杂念,隐居退藏,他是在静极中体会真乐趣的人啊!    曾国藩认为心静如水,不生妄念,淡薄名利,把万事看空,有益于养生。这与佛教“断妄念”的观点是一致的。    全部佛法,归结到一点,就是断除妄念。妄念,又叫妄想。我们头脑中不断想事情,种种念头、种种幻想,都像电影一幕一幕过去,又像奔流不息的瀑布,没有一分一秒的停止。    这种想事的心,就是“妄心”。断妄心、除妄念,实在不易,正如古人所说:“断妄念如断四十里流。”但妄念中大量的功名利禄之心、患得失之心、妒嫉之心、非分的欲望、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等等,却是可以努力戒除的。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不与人搞攀比,这样内心才能宁静而不浮躁,也讲不攀缘外境,要随遇而安,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既擅长治病,又擅长养生。张仲景精通养生术的核心是:清心寡欲,排除杂念,思想清静,决不见异思迁,想入非非,并注意消除嫉妒心理。他在当上大官之后,仍把权、势、钱看得淡如清水,从不为身外之物烦恼,继续专心致志地攻读医书,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德行。他每天利用空余时间为广大百姓治病,没有一点架子,随叫随到;对来就诊者,不分亲疏、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并且一概不收报酬,只收成本。对无钱买药的穷人,他还解囊相助。他这样做引起了家人的不满。有一天,夫人抱怨说:“我们没有指望你升官发财,和你享福,可是你每天忙,我们陪你忙,还把钱财搭进去,我们也并不富有啊!”张仲景听后坦然一笑说:“此为人生区区小事,何必去多想!”    常言道:“心底无私天地宽”,去除一“私”字,多少烦恼忧愁化为乌有!正如曾国藩所言:    廉者足不忧,贪者忱不足;    知足者常乐,寓乐自足中。    和外在行为的动静相比,内心的动静才是根本。精神才是人类生活的本原。要想修身有成,必须在“静”字上下功夫;即使想干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也同样要在这个“静”字上下功夫。    曾国藩虽然属于儒家人物,甚至是一个理学家,但是他的思想其实很杂,儒道佛等百家思想他都有,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状态。他综合各家学说,把这个“静”字功夫看得十分重要。曾国藩说:“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成为三代后的圣人,亦是“静”字功失足。王阳明亦是“静”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    在这段话语中,曾国藩反复强调的是,如果一个人的精神不能安然沉下去,那么他的心里总是散漫的,总是浮动的,对事理不会看得清楚,做事不会忠实,乃至于自己的身体也不能保养得宜。    曾国藩认为,在物欲羁绊下,一个人要“静”下来是很不容易的。他钦服颜回的淡泊,也特别指出,如果一个人不经历高山,就仍会对高山仰止,没有得到的,总是有乞求的,人能大彻大悟,就是不容易了。他说:    颜子三月不违,亦可谓洗心退藏,极静中之嘉乐者矣。我辈求静,欲异乎禅氏人定,冥然罔觉之旨,其必验之此心,有所谓一阳初动万物资始者,庶可谓之静极,可谓之来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也。不然,深闲固拒,心如死灰,自以为静,而生理或几乎息矣。况乎其并不能静也,有或扰之,不且憧憧往来乎?深现道体,盖阴先于阳,信矣。然非实由体验得来,终掠影之谈也。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之所以为佛,所争皆去大难折磨之日,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之胸襟,有坦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因此,思想清静,除私欲,戒妄念,实为修身一大要素。    在这些方面,曾国藩也是说到做到的。他一直自律甚严,力除私欲,一生清廉,为世人所道。他从金陵官署中搬回老家的财物,主要是些书而已。同治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曾国藩移居经过翻修的总督衙署,他到署西的花园游览,花园修工未毕,正在赶办。游观后,他感叹道:“偶一观玩,深愧居处太崇,享用太过。”这是他逝世前两个月最后一次游览!    晚年,他自感身体太差,实在“有玷此官”,他多次上疏恳辞官职,至少官做小一些,因为他并不贪恋权位钱财。而他的两位弟弟曾国荃和曾国潢便与他不相同。尤其是曾国荃,攻下吉安、天京后,三次搜刮,一次比一次凶。他在家乡所建的宅府,长达一华里,房子数百间,中储大量财宝、家具和仆人婢女,为当时所罕见,被人讥为“老饕”。曾国藩对此极反对,他认为“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怀浩大是真正受用”。曾国藩的确在戒妄念上下了不少功夫,做到了思想清静。这是值得身处欲望膨胀时代的今人学习的。    P15-17

编辑推荐

鲁中石编著的《吃透曾国藩(经典典藏版)》——一部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智慧之光的成功学宝典。为官从政的至高学问,为人处世的鲜活教材。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学习他高标处世、低调为人的人生哲学,不汲汲于功名富贵、勇于功成身退的冷静心态,进退自如、大智若愚的雍容气度,能让你在职场上步步为营、节节高升,在生活和交际中左右逢源、风生水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吃透曾国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书还行。值得一看
  •   非常好,能学到不少,赞!
  •   自己喜欢的书,买回来就开始看了,真是受益匪浅。
  •   很有深度,印刷质量也好
  •   许多的道理真是受益匪浅
  •   吃透曾国藩 这本图书是我们领晤其做人做事艺术的精髓。
  •   很不错 搭配看 非常非常喜欢
  •   纸质很好、正版书
  •   借用曾国藩个人事迹的心灵鸡汤,价格挺合适。不适合读史或者想彻底了解曾国藩的人。
  •   不错呢、值得一看的书、、、看样子像是正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