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知音传媒集团 页数:224
内容概要
精选《知音·海外版》旗下栏目《真爱天空》,娓娓讲来那些感动你我的真情故事,唤醒普通大众内心最柔软的角落。生活在现实中的男男女女,很多时候因为物质和功利和忘却生命中最单纯的幸福,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趋于麻木。每个人心底最柔软可爱的地方,需要自我去发掘。这本呼唤人性良善、提倡爱无敌的清新小品,呼之欲出。
作者简介
1985年1月,《知音》诞生于黄鹤之乡江城武汉。《知音》坚持把创造鲜明的个性特色作为发展自己的战略,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推出了具有哲学理念的“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原则,强调刊物要“深入生活、深入心灵”,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创刊号即发行了40万份,当年最高月发行量突破104万份,创造了中国期刊史上的奇迹。《知音》崇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自创办之日起首开湖北省报刊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之先河,在风险中和压力下,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竞争的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其知音管理模式深为全国期刊界所推崇。《知音·海外版》创刊·刊宗旨,强化国际特色,讲述异域人生,荟萃世界美文,反映人们对于精神情感美好境界的追求,以其品味高雅、清新隽永的风格享誉海内外。
书籍目录
爱心奇遇,字条密码弥合半世亲情008 给我7日光明,让我看一眼美丽的新娘神童绑架案悬念迭起,一个善良的故事感动巴黎纽约大停电:点亮半根蜡烛,拯救两个灵魂唯有爱情不衰老巴黎童话:小女孩卖太阳救妈妈非洲的感动,百人“共呼吸”拯救濒危男孩祭祀妻子,做一个爱情陶罐叫卖美国061 感谢妈妈,我有了最珍贵的疼痛捐款千万,一个神秘“圣诞老人”的生命行动生命与爱,那场世界音乐大骗局的主旋律与女儿相约埃及,囚徒父亲十年谎言写大爱“白金钻石骷髅”背后的凄美绝恋秘鲁大地震:出逃的囚犯和蝴蝶与爱同归从植物人到留美博士:50个美丽谎言点燃的生命之灯收藏在“失恋博物馆”的绝世之爱红海绝恋:新《泰坦尼克号》传奇不为爱情,绝症女孩拍卖约会感动世界孪生兄弟心心相印,神奇感应千里救命裸捐美元80亿,寒酸富翁现身廉租房轰动美国与死者对话,温情奔涌在网络空间爱尔兰式浪漫:与一个老公结3次婚母爱的壮举:让儿子的器官环球旅行7岁小女孩爱心奇迹,小蚊帐拯救2万条生命特别生命拯救:复制个海岛给你当家园爱心捐肾救十人,好人终有善报网上发现照片秘密,千人携手拯救小生命40天生死减肥挑战极限,英国主妇紧急救夫伦敦赎罪者大行动:10英镑建座“快乐之城”
章节摘录
爱心奇遇,纸条密码弥合半世亲情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一股离婚热潮,许多年轻的夫妻分道扬镳。40年后,当年离婚的男女步入了老年,孤独而窘迫。一对热恋的男女,带着各自扶助的老人约会,发现对方带来的老人竟是自己失散多年的父母。这个发现让他们产生了号召离异家庭的子女,联合起来照顾相隔遥远的离异父母的想法,于是一个旨在修复破裂亲情、劝说父母和睦的“远距离照料协会”诞生了……善良谎言隐藏了一个流泪的隐情。 30岁的勒拉是华盛顿特区的一名公司职员,她从小跟母亲一起长大,尽管母亲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但童年的勒拉依然认为生活是残缺的,因为她根本不知道父爱的滋味。勒拉猜想,母亲如山的沉默背后,大概隐藏着父亲巨大的背叛和滥情。一个没有亲情观念和不负责任的父亲,是没有必要去眷恋的。2005年6月,母亲突发重病,临死前,她主动打开了封存的记忆。出乎勒拉意料的是,母亲袒露的故事,跟她想象的完全是两码事。 30多年前,母亲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姐妹琳达,她们住同一套公寓,一起上街,一起交友。唯一不同的是,母亲文静,琳达活泼热情。有一天,琳达和母亲同时爱上了一个叫吉姆的男孩,她们的关系空前紧张起来。等两个人冷静下来,约定由吉姆从她们中间选择一个,另外一个则远走高飞。 最后,万般无奈的吉姆放弃了活泼热情的琳达,选择了理智而文静的母亲。从此,琳达搬到了遥远的西部,没有了音信。母亲和吉姆婚后很快有了勒拉。在最初的几年里,他们尽量回避琳达的话题,生活平静而幸福。然而在勒拉5岁时,母亲因为思念姐妹,瞒着丈夫打探起琳达的消息。母亲十分悲伤地获知,琳达因为对爱情和友谊极度怀疑,对人性和世界充满了失望,整整5年,一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母亲怕琳达陷入更深的精神疾患中,于是对琳达撒谎说,跟吉姆在一起后,她发现她并不是真的爱吉姆,她请求琳达将吉姆从他们虚伪的婚姻中拯救出来,给吉姆真正的幸福。 为此,母亲故意让吉姆看到她跟别的男人“约会”,终于,吉姆伤心地离开了家。母亲由此成功地将爱情交给了琳达,然后带着勒拉搬到华盛顿,和吉姆与琳达彻底断绝了联系。 勒拉的第一反应是,她一定要在母亲去世前找到父亲吉姆,让他们见最后一面。但令勒拉极为失望的是,母亲不能给她提供任何寻找父亲的线索。两天后,母亲带着遗憾去世。勒拉陷入巨大的悲哀,不仅仅因为失去了母亲,还因为这些年,她一直在恨一个不该恨的人;更为悲哀的是,她根本不知道他在哪,也许,这一辈子她都无法见到他。 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勒拉对男女感情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前,她迟迟不敢谈婚姻;但现在,她明白人间是有真情的,不是所有离异的家庭,都是因为没有了爱情,有的人恰恰是因为爱得纯洁和无私,而选择了分手。孤独中的勒拉,开始期待一份真挚而稳定的感情。 一张纸条记载了最纯洁幸福的日子 母亲离世后,为驱赶孤寂感,勒拉将义工的任务改为照顾社区里的一些单身老人。勒拉负责照顾一个叫罗丝的老妇人,她身材小巧,面目慈祥。勒拉的任务就是陪她聊聊天,帮助她填写一些表格,到超市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等。 罗丝像个孩子一样依恋勒拉。勒拉进门时,她需要勒拉的拥抱;勒拉离开时,需要睡前勒拉的安抚……勒拉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老人总能用风趣的话逗勒拉开心,有时她还亲自下厨给勒拉做一些美味可口的小点心。她的巧克力小甜饼像极了母亲做的味道,当美味的点心送到嘴里时,勒拉常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她的妈妈并没有走远。这种感觉,使得她和老人之间的关系逐渐亲密起来。 加入社工组织后,勒拉跟全国各地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有了交流的机会,慢慢地,一个叫大卫的男子,从社工网站上一直聊到了勒拉的MSN上。大卫在遥远的内华达,35岁的他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他性格和善,为人积极向上,一点儿都看不出从小在孤儿院生活的阴影。工作繁忙的他,跟勒拉一样,也认领了一位老人。他们有不少共同的话题,十分谈得来。 不久,两颗相隔遥远的心迅速燃烧起来。尤其是勒拉,她认为去主动认养老人而且乐于助人的男人,一定是一个善良的男人。于是,在写了许多邮件,通了许多次情意绵绵的电话后,两个人决定见面了。因为大卫照顾的老人最近身体出了点儿毛病,所以他们约定,由勒拉到内华达去与大卫相见。 去内华达之前,勒拉兴奋地跟罗丝告别。罗丝关切地问勒拉对方叫什么名字,住哪里,当听说勒拉要去遥远的内华达时,罗丝的目光暗淡下来。她以为,勒拉从此要投奔爱情去了,而她又将陷入孤独的状态。然而,当听说勒拉的男朋友叫大卫的时候,她暗淡下去的目光明亮起来,并连连追问勒拉,大卫的全名叫什么,勒拉说叫大卫·卡斯特恩。罗丝的眼光再次暗了下去,她喃喃地说:“我儿子也叫大卫,不过他叫大卫·杰德洛斯基,他应该在加利福尼亚!” 勒拉听说罗丝有儿子感到相当意外,忙追问她的儿子为什么不来看她。让她想不到的是,平时颇为健谈的罗丝,突然痛苦地紧闭双唇。这种表情,让勒拉想起了母亲—过去当有人提起她父亲的时候,母亲也是这副表情。 走出老人的家门口,勒拉的心还在被罗丝刚才痛苦的表情牢牢揪住。母亲去世后,勒拉一直暗暗自责,怪自己忽视了跟母亲的交流,没有将她的心扉早点儿打开,才造成母亲与爱人永远错过,自己与父亲离散的悲剧。勒拉想,她应该为罗丝做点儿更为实际的事情。想到这里,勒拉转身走回罗丝的屋子。 看到勒拉回来,老太太慌忙将一个东西藏在身后,勒拉知道那一定是关于她儿子的。她慢慢走过去,用眼神恳求老人将东西拿出来。罗丝像是被老师发现作弊的孩子,乖乖地将手伸了出来--那是一张揉得皱皱巴巴的烟盒包装纸。 在勒拉真情的打动下,罗丝哽咽着跟她讲述了那张烟盒纸的故事:1971年,她到西海岸旅游时,邂逅了当地的一个青年,他用这张烟盒纸给她留下了电话号码。半年后,罗丝凭借它的牵引,从遥远的内陆来到青年身边。以后的日子里,她将许多见证他们生活变化的数字都留在了同一张纸上--她来到加利福尼亚的日子,他们决定结婚的日子,新租公寓的电话号码,孩子降生的日子…… 罗丝在解释前面的几个数字时,言语间充满欢快,可是解释到最后两串数字时,神情忽然悲伤起来。其中一个数字是让罗丝痛苦不堪的电话号码。30多年前的一天,有人给她留下这个电话号码,她照着打过去,发现是个医院,医院通知她说,她的丈夫突遇车祸,被人送到这里。罗丝急忙赶过去,可见到的只是丈夫逐渐暗淡的目光,他最终死在她的怀里。罗丝前所未有地绝望起来,她没有工作,孩子才三个月,她不知道生活该如何继续下去。 另一串数字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丈夫去世后,罗丝独自咀嚼着悲痛,一边打工一边抚养孩子。为了生活,她甚至上街卖淫。逐渐地,罗丝迷茫起来,开始在大麻和滥性中放纵自己,她忘了自己是一个母亲,经常将未满一岁的孩子独自留在家里,有邻居告她虐待儿童。最后,儿童保护中心剥夺了她对孩子的监护权,将孩子收留到孤儿院--那串数字就是儿子被带走的日子。那时的罗丝完全泯灭了母性和做人的责任感,她丝毫不觉得儿子的离开是多么悲惨的事情。将这个日子留在纸上以后,罗丝跟过去的纯真彻底告别,开始了四处流浪和放逐的生活,直至40岁来到华盛顿。 那时整个美国在遭遇性开放浪潮袭击过后,都在寻求精神的回归。罗丝用多年的积蓄安下家来,开始平静而孤独的生活。在平静的日子里,罗丝逐渐学会反省过去,尤其是进入老年后,罗丝为年轻时逃避责任的行为深深地忏悔。在无数个夜里她设想过儿子的生活,但始终不敢前去找他,她怕他怨恨她,也怕自己不光彩的过去给他带去耻辱。 罗丝的手久久地停留在儿子被带走的日子上,老泪纵横。从这以后,她再也没有在纸条上记载过任何东西,在她看来,纸条上记载着她今生最纯洁幸福的一些日子,多少年来,她一直视这张纸条为珍宝,常常将它拿出来,洗涤自己的灵魂。 一次相会弥补了遥远时空的间距 听完罗丝的叙说,勒拉说:“我的大卫也在孤儿院长大,非常理解孤儿渴望亲情的感受,并且,他现在从事的也是孤儿事业,应该很容易得到你儿子的线索。”罗丝喜出望外,但她对勒拉说:“我想跟你一起去,但请不要告诉你的大卫。如果他帮我找到了儿子,我只想远远地看他一眼,并不想走进他的生活;如果没找到,请不要将我带到一个陌生的孤儿面前,让我再次接受灵魂的责问。” 勒拉接受了老太太的请求,将她带到拉斯维加斯后,先把她安顿下来,然后独自去见大卫。在大卫的住所前,高大的大卫满面春风地朝勒拉走来,那灿烂的微笑,像内华达的天空一样明净。勒拉朝着这无数次梦想过的微笑飞奔过去。 所有的一切都如勒拉预料的那样美好,相见的激情,促使他们开始为长久地在一起作打算。大卫要勒拉从华盛顿搬过来一起生活。勒拉觉得他的话听起来那么熟悉,她想起了罗丝的那张纸条,罗丝当年遇到她的丈夫时,他跟她说了同样的话,然后罗丝勇敢地投奔了爱情,但结局是那么的悲惨。勒拉想:如果她投奔爱情,会不会遭遇同样的悲剧呢? 勒拉将罗丝的故事告诉大卫,大卫安慰说那只是特殊年代的特殊悲剧,他答应勒拉尽量帮罗丝找到她的儿子。可是当他听说罗丝的儿子叫大卫·杰德洛斯基时,他的嘴张了半天没有合拢,接下来,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故事震惊了勒拉。大卫在孤儿院和教会学校里长到18岁,面临着赚钱养活自己和上大学的困境,他不想停止学业去谋生,正在这个时候,一笔资助款意外降临到他头上,他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并由此改变了人生。大卫后来千方百计打探资助人,发现对方是一个孤独的老人,他找到他的时候,他正默默地呆坐在老年公寓里。大卫认领了他,为了表达对老人的感激之情,一直将孤儿生涯激愤地理解为被亲情抛弃的大卫,随即将杰德洛斯基的姓丢掉,跟老人一起姓卡斯特恩。 “你认领的老人是不是叫吉姆·卡斯特恩?”勒拉从座位上弹起来,紧张地问大卫,大卫点头,勒拉拉着他直奔老年公寓。在那里,她看到了一个老人,他的脸尽管苍老,但还是能跟她5岁记忆里的父亲重合起来。勒拉喃喃地感谢上帝,它冥冥中安排父亲改变大卫的命运,然后又安排她认识大卫,用爱情挽救了他们的亲情。 同样的事还发生在大卫和罗丝之间,当听说罗丝就住在旅馆里时,大卫瞬间摒弃恩怨,不顾一切前去和罗丝相认。他拿着母亲珍藏了几十年的烟盒纸,紧紧和罗丝拥抱在一起,这一刻的温暖,瞬间化解了母子俩几十年来的陌生和怨恨。 事后勒拉才明白,琳达十几年前因病去世,去世前,她告诉吉姆,勒拉的母亲曾经找过她。吉姆这才意识到,是勒拉的母亲有意安排了这一切,琳达去世后,他立即寻找勒拉母女,但始终得不到半点儿消息…… 不久,勒拉和大卫带着两位老人组成了幸福的家庭。父女相认、母子相认的经历让他们认识到,离婚潮造成了许多老人的孤寡,因为误会或者错误,许多人跟亲人离散,或被亲人忘却,失败的婚姻直接导致了他们凄凉的晚年。然而,那些在年轻时犯过错误的人,不应该承受晚景凄凉的惩罚。勒拉和大卫想,也许可以找到一种方法,帮助更多的孤独老人,化解他们与家人的恩怨和分歧,给彼此重拾亲情的机会。 随后,一个叫“远距离照料协会”的组织,在以大卫和勒拉为首的社会工作者的号召下成立,它以离婚潮为背景,帮助更多的离异独居老人,化解他们跟亲人心灵和距离上的隔阂,帮助年轻时有过误会和分歧的父母化解恩怨。此外,大卫和勒拉还从自己交换照顾父母的行动中获得灵感,倡导那些工作繁忙、无暇奔赴远方照顾分居父母的人,以交换照顾的形式,给予亲人晚年关怀。 如今,“远距离照料协会”大概有1.4万名会员,他们以“为分开的父母牵根线”为号召,鼓励那些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子女们积极合作,把劝说父母和睦看作是营造积极人生的一种体验。在他们看来,牵起的这根线,可以是父母年轻时的爱情,也可以是父母基于过去共同生活而形成的亲情。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在劝说父母和睦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处理好家庭和情感问题的重要性,他们在给父母温暖黄昏的同时,也收获了自己更为成熟的人生。 ……
编辑推荐
从《知音》杂志海外版中精选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囊括人类所有美好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甚至陌生人之间的关爱之情,有深厚的人文意识和精神启迪作用。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这一点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产生任何变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