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全知道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中国华侨  作者:青木 编  页数:373  

内容概要

广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术思想的总称。国学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国魂、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在。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学热再次兴起,如今方兴未艾。
千百年来,国学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学习国学,了解国学,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个现代人,不能不知道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不了解国学。然而,国学典籍汗牛充栋,国学内容庞杂浩繁,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难通万一。
《国学常识全知道(超值白金版)》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神秘文化、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入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
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良好的国学素养。请翻开《国学常识全知道(超值白金版)》,走进博大精深的国学长廊,领悟国学的精髓,感受国学的智慧,把握传统文化的脉搏,丰富自身的内涵,成为文化达人。本书由青木主编。

书籍目录

第一篇国家政治
国家与王朝
1.中国早期六?文化区系
2.“天下”的范围
3.“中国”一词的由来
4.“华夏”代指中国的缘由
5.四夷
6.匈奴的兴衰
7.鲜卑人的历程
8.强盛一时的突厥
9.回纥汗国
10.古老的羌人
11.吐蕃雄霸高原
12.党项人的西夏
13.契丹王朝
14.云南大理国
15.女真
16.蒙古帝国
17.夏王朝
18.商朝
19.西周王朝
20.春秋时代
21.战国巨变
22.秦
23.西汉
24.东汉
25.三国鼎立
26.西晋和东晋
27.南北朝
28.隋朝
29.唐朝
30.五代十国
31.宋朝
32.元朝
33.明王朝
34.清王朝
职官制度
35.王
36.嫡长子制
37.卿大夫
38.皇帝
39.储君皇太子
40.三公九卿
41.宰相
42.十三曹
43.太尉与大司马
44.御史大夫
45.郡县制和州县制
46.郡守和县令
47.刺史
48.三辅
49.三省六部制
50.尚书仆射
51.侍中
52.中书令
53.侍郎
54.政事堂
55.御史台
56.唐代五监
57.观察使
58.参知政事
59.计相
60.谏官
61.路、军、府、州
62.知府与知州
63.转运使
64.宣政院
65.行省制度
66.达鲁花赤
67.内阁
68.大学士
69.司礼太监
70.都察院
71.东西二厂
72.锦衣卫
73.三司
74.军机处
75.南书房
76.理藩院
77.总督
78.巡抚
79.道员
80.总理衙门
81.南、北洋大臣
82.钦差大臣
83.驻外大使
84.品阶
85.封爵
86.幕僚
87.酷吏与循吏
88.宦官
89.胥吏
90.绍兴师爷
91.捐纳
92.致仕
从察举到科举
93.世卿世禄制
94.征辟
95.郎官郎吏
96.察举制度
27.招魂
28.驱鬼和辟邪
29.占梦术
30.祈吉与禳恶
31.“受命之符”的帝王梦
32.中华养生术
33.气功
34.房中术与养生
35.风水
36.《葬书》和《宅经》
37.看风水的工具
38.观水、觅龙、选气、点穴、察砂
39.藏风与近水
40.占星法
41.四柱算命法
42.排八字
43.大运、小运和流年
44.星宿神煞
45.分析命理
46.古代的测字术
47.相面术
48.看手相
49.八卦六爻预测学
50.奇门遁甲
51.紫微斗数和铁板神数
52.袁天罡与李淳风
53.《渊海子平》
54.图谶和《推背图说》
独特的中医
55.中医
56.中医的起源
57.中医的理论基础
58.四诊八纲
59.辨证施治
60.邪从外来,病由内起
61.望闻问切
62.辨证与辨病
63.未病先防,有病防变
64.扶正祛邪
65.中药与方剂
66.人体的经络网
67.穴位
68.针灸疗法
69.中医推拿术
70.药膳
71.中医十大流派
72.扁鹊
73.张仲景
74.华佗
75.孙思邈
76.金元四大家
77.李时珍
78.《黄帝八十一难经》
79.《伤寒杂病论》
80.《温病条辨》
第四篇文学
古代文体
1.神话传说
2.诗
3.楚辞
4.乐府诗
5.南北朝民歌
6.古体诗
7.近体诗
8.词
9.曲
10.文
11.赋
12.骈文
13.古文
14.八股文
15.明代小品文
16.小说
17.变文
18.唐传奇
19.笔记小说
20.话本小说
21.章回小说
22.诗话与词话
23.评点
文学流派
24.建安风骨
25.玄言诗
26.田园诗
27.山水诗
28.宫体诗
29.边塞诗
30.新乐府运动
31.西昆体
32.江西诗派
33.永嘉四灵
34.台阁体
35.江左三大家
36.唐诗派
37.宋诗派
38.诗界革命
39.花间派
40.婉约派
41.豪放派
42.常州词派
43.公安派和竞陵派
44.桐城派
45.六朝志怪和志人小说
46.神魔小说
47.世情小说
48.才子佳人小说
49.公案小说
50.谴责小说
文论
51.诗言志
52.诗缘情
53.诗可以观
54.赋、比、兴
55.美刺
56.诗教
57.温柔敦厚
58.知人论世
59.文以载道
60.文质
61.文气
62.风骨
63.意境
64.选学
65.?学
杰出文学家
66.屈原
67.贾谊
68.司马相如
69.扬雄
70.曹操
71.曹植
72.阮籍
73.陶渊明
74.谢灵运
75.陈子昂
76.初唐四杰
77.孟浩然
78.王维
79.李白
80.王昌龄与岑参
81.杜甫
82.韩愈
83.自居易
84.刘禹锡
85.柳宗元
86.郊寒岛瘦
87.李贺
88.杜牧
89.李商隐
90.李煜
91.唐宋八大家
92.柳永
93.晏殊、晏几道
94.欧阳修
95.王安石
96.苏轼
97.周邦彦
98.李清照
99.陆游
100.辛弃疾
101.姜夔
102.元好问
103.元曲四大家
104.前后七子
105.徐渭
106.汤显祖
107.南洪北孔
108.李渔与《闲情偶寄》
109.蒲松龄
110.吴敬梓
111.曹雪芹
112.刘鹗
113.吴趼人
第五篇史学
史书的体裁
1.正史
2.杂史
3.别史
4.野史
5.纪传体
6.编年体
7.纪事本末体
8.典志体
9.会要体
10.学案体
11.起居注
12.实录
13.方志
14.类书
15.丛书
史论
16.属辞比事
17.春秋笔法
18.董狐笔和太史简
19.成一家之言
20.六家二体
21.五志三科
22.彰善瘅恶
23.直书与曲笔
24.博采与善择
25.史才三长
26.史学三要
27.六经皆史
28.史法与史意
著名史学家
29.董狐
30.司马迁
31.刘向
32.班固
33.刘知几
34.杜佑
35.司马光
36.马?临
37.顾炎武
38.赵翼
39.钱大昕
40.章学诚
41.崔述
学制和教育
42.学制
43.太学的变迁
44.国子监
45.官学
46.稷下学宫
47.鸿都门学
48.太学
49.学官
50.古代的博士
51.同文馆
52.通儒院
53.京师大学堂
54.学位
55.私学
56.孔门四科
57.六艺
58.孔门十哲
59.书院制度
60.四大书院
61.东林书院
62.私塾
63.古代对老师的称呼
64.洋务学堂
65.留学生
66.孔子论学
67.有教无类
68.因材施教
69.不愤不启
70.学、思、习结合
71.广博专精
语亩文字
72.小学
73.仓颉造字
74.甲骨文
75.大篆
76.殷周金文
77.小篆
78.隶书、行书与楷书
79.文言
80.白话文
81.古代文字学
82.六书
83.训诂学
84.音韵学
85.双声与叠韵
86.四声
87.字母
88.直音法
89.反切法
90.韵部
91.《广韵》
92.等韵学
93.古韵
94.韵纽
95.《方言》
96.《说文解字》
97.《释名》
98.《广雅》
99.《切韵》
100.《康熙字典》
101.《经籍纂诂》
102.《马氏文通》
第六篇文化艺术
乐舞
1.古琴
2.编钟
3.磬
4.箜篌
5.古筝
6.琵琶
7.笛子
8.箫
9.二胡
10.六代乐舞
11.雅乐
12.诗乐
13.楚声
14.燕乐
15.尽善尽美
16.乐与政通
17.声无哀乐
18.二十四况
19.五声和七音
20.三分损益法
21.十二平均律
22.工尺谱
23.李延年
24.赵飞燕
25.万宝常
26.李龟年
27.唐玄宗
28.杨贵妃
29.《乐律全书》
30.《高山流水》
31.《梅花三弄》
32.《阳关三叠》
33.《秦王破阵乐》
34.《霓裳羽衣曲》
35.《春江花月夜》
36.《汉宫秋月》
37.《渔樵问答》
38.《胡笳十八拍》
39.《广陵散》
40.《平沙落雁》
41.《十面埋伏》
戏曲
42.戏曲
43.诸宫调
44.南戏
45.杂剧
46.昆曲
47.京剧
48.四大徽班进京
49.同光十三绝
50.生旦净末丑
51.唱念做打
52.脸谱
53.梨园行
54.秦腔
55.川剧
56.豫剧
57.粤剧
58.古典十大悲剧
59.古典十大喜剧
绘画与雕塑
60.中国画
61.人物画
62.山水画
63.花鸟画
64.文人画
65.笔法
66.墨法
67.?墨写意
68.工笔
69.白描
70.十八描
71.用色
72.构图与透视
73.题款与印章
74.虎头三绝顾恺之
75.展子虔和《游春图》
76.阎立本兄弟
77.画圣吴道子
78.唐代仕女画
79.唐朝的青绿山水
80.荆关北派山水
81.江南画派
82.黄家富贵
83.徐?野逸
84.米氏云山
85.书画皇帝
86.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
87.马一角、夏半边
88.赵孟頫
89.元四家
90.浙派
91.吴门画派
92.唐寅
93.青藤白阳
94.南陈北崔
95.松江派
96.四僧
97.扬州八怪
98.赵之谦
99.吴昌硕
100.岭南画派
101.海上画派
102.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
103.永乐宫壁画
104.中国三大石窟
105.大足石刻
106.秦始皇陵兵马俑
书法与篆刻
107.中国书法
108.书体
109.王羲之与《兰亭序》
110.颠张醉素
111.颜筋柳骨
112.孙过庭与《书谱》
113.宋四家
114.董其?
115.石鼓文
116.汉魏碑刻
117.大盂鼎
118.礼器碑
119.史晨碑
120.张迁碑
121.《淳化阁帖》
122.《三希堂法帖》
123.“永字八法”
124.中国印章
125.篆刻
126.篆刻家文彭
127.徽派篆刻
128.浙派篆刻
129.文房四宝
中华建筑
130.中国古代建筑
131.六大古都
132.古城墙
133.万里长城
134.中国宫殿建筑
135.阿房宫
136.故宫
137.坛庙建筑
138.天坛
139.陵墓建筑
140.古塔
141.卢沟桥
142.赵州桥
143.石窟建筑艺术
144.皇家园林
145.避暑山庄
146.圆明园
147.颐和园
148.苏州园林
149.江南三大名楼
150.平遥古城
151.北京四合院
152.牌坊、阙、华表、影壁
153.戏楼
154.会馆
155.中国民居
156.李诫与《营造法式》
第七篇民俗文化
节日
1.春节
2.人日
3.立春
4.元宵节
5.二月二
6.上巳节
7.社日
8.清明节
9.端午节
10.七夕
11.中元
12.中秋节
13.重阳节
14.冬至
15.腊八
16.小年
17.除夕
礼俗
18.做满月
19.抓周
20.长命锁
21.取名
22.百日礼
23.成年礼
24.三书六礼
25.说媒
26.相亲
27.过礼
28.择吉
29.迎娶
30.哭嫁
31.拜堂
32.喜宴
33.入洞房
34.回门
35.做寿
36.丧礼
37.挽歌和挽联
38.收继婚
39.跪拜礼
40.九拜
41.拱手
42.作揖
43.坐、跪和长跪
44.避席
45.投刺
46.古人的见面礼
47.座次的讲究
饮食文化
48.烧尾宴
49.满汉全席
50.宫廷御膳
51.中国菜系
52.宴饮之礼
53.待客之礼
97.举孝廉
98.九品中正制
99.科举制
100.常科
101.制科
102.恩科
103.进士科
104.明经科
105.翰林院
106.武科
107.八股文取士
108.童试与乡试
109.会试
110.殿试
111.状元及第
112.榜眼、探花
113.进士
114.举人
115.秀才
116.门生
117.荫生
118.监生
119.贡生
120.帖经、帖括
121.试帖诗
122.连中三元
123.蟾宫折桂
124.科举四宴
125.科场的枪替
古代礼制
126.宗法
127.五礼
128.吉礼
129.斋戒
130.祭品
131.礼器
132.凶礼
133.丧礼
134.葬仪
135.陵寝
136.服丧
137.五服
138.避讳
139.谥号
140.军礼
141.宾礼
142.朝聘之礼
143.相见礼
144.嘉礼
145.冠礼
54.进食之礼
55.席间雅兴
56.流觞
57.酒令
58.传花
59.茶道
称谓文化
60.姓氏的来?
61.名和字
62.别号
63.行辈
64.称谓
65.谦称
66.尊称
67.名讳
68.地望
69.帝王赐姓
古人的娱乐
70.六博
71.投壶
72.围棋
73.射覆
74.中国象棋
75.百戏
76.角
77.骑射
78.蹴鞠
79.马球
80.豆叶戏
81.踏青
82.冰戏
83.看社戏
84.斗鸡
85.斗蛐蛐
86.赛龙舟
87.鸣虫
88.荡秋千
89.放风筝
90.消寒
第八篇百工名物
三教九流
1.三教九流
2.民间九流排序
3.郎巾
4.风水先生
5.算命先生
6.厨师
7.私塾先生
8.药铺
9.优伶
10.婢女
11.童养媳
12.节妇烈女
13.娼妓
14.乞丐
15._流氓
16.剃头师傅
17.木匠
18.当铺
19.澡堂
20.三百六十行
名物国宝
21.鼎与簋
22.君子之德比于玉
23.玉琮王
24.红山文化玉龙
25.后母戊方鼎
26.四羊方尊
27.大型青铜立人像
28.何尊
29.宴乐攻战纹壶
30.侯马盟书
31.越王勾践剑
32.曾侯乙编钟
33.虎符
34.虎座凤架鼓
35.商鞅铜方升
36.马踏飞燕
37.金缕玉衣
38.长信宫灯
39.博山炉
40.击鼓说唱俑
41.宋针灸铜人
车马服饰
42.卤簿
43.出巡与行宫
44.金根车和温凉车
45.乘舆
46.黄屋左纛
47.“五辇”和“五辂”
48.轩车和公车
49.官员仪仗
50.官员出行
51.官轿
52.黄帝定服饰
53.冕旒和龙袍
54.十二章纹样
55.乌纱帽
56.顶戴花翎
57.品位和服色
58.衣冠禽兽和补子
59.冠、巾、帽
60.衣和裳
61.裙与袍
62.旗袍
第九篇国学经典
经部
1.《周易》
2.《尚书》
3.《诗经》
4.《周礼》
5.《仪礼》
6.《礼记》
7.《左传》
8.《公羊传》
9.《谷梁传》
10.《论语》
11.《孟子》
12.《孝经》
13.《大学》
14.《中庸》
15.《尔雅》
16.《春秋繁露》
17.《四书集注》
18.《皇清经解》
史部
19.三通四史
20.《国语》
21.《战国策》
22.《史记分
23.《汉书》
24.《后汉书》
25.《三国志》
26.《晋书》
27.《宋书》
28.《南齐书》
29.《梁书》
30.《陈书》
31.《魏书》
32.《北齐书》
33.《周书》
34.《南史》
35.《北史》
36.《隋书》
37.《旧唐书》
38.《新唐书》
39.《旧五代史》
40.《新五代史》
41.《宋史》
42.《辽史》
43.《金史》
44.《元史》
45.《明史》
46.《清史稿》
47.《竹书纪年》
48.《汉纪》
49.《后汉纪》
50.《资治通鉴》
51.《明实录》
52.《清实录》
53.《通鉴纪事本末》
54.《唐会要》
55.《明会典》
56.《大清会典》
57.《山海经》
58.《水经注》
59.《大唐西域记》
60.《徐霞客游记》
61.《洛阳伽蓝记》
62.《贞观政要》
63.《史通》
64.《通典》
65.《通志》
66.《文献通考》
67.《列女传》
68.《蒙古秘史》
子部
69.《老子》
70.《庄子》
71.《管子》
72.《墨子》
73.《苟子》
74.《韩非子》
75.《列子》
76.《吕氏春秋》
77.《鬼谷子》
78.《公孙龙子》
79.《孙子兵法》
80.《孙膑兵法》
81.《黄石公三略》
82.《淮南子》
83.《盐铁论》
84.《论衡》
85.《神灭论》
86.《颜氏家训》
87.《朱子语类》
88.《传习录》
89.《明儒学案》
90.《艺文类聚》
91.《太平御览》
92.《永乐大典》
93.《菜根谭》
94.《考工记》
95.《齐民要术》
96.《农政全书》
97.《神农本草经》
98.《黄帝内经》
99.《伤寒杂病论》
100.《备急千金要方》
101.《本草纲目》
102.《九章算术》
103.《茶经》
104.《梦溪笔谈》
105.《天工开物》
集部
106.《古诗十九首》
107.《玉台新咏》
108.《文选》
109.《文心雕龙》
110.《诗品》
111.《乐府诗集》
112.《全唐诗》
113.《唐诗别裁》
114.《唐诗三百首》
115.《明诗别裁》
116.《花间集》
117.《全宋词》
118.《宋词三百首》
119.《元曲选》
120.《全唐文》
121.《古文观止》
122.《骈体文钞》
123.《随园诗话》
124.《文苑英华》
125.《古今图书集成》
126.《四库全书》
说部
127.《穆?子传》
128.《博物志》
129.《搜神记》
130.《世说新语》
131.《太平广记》
132.《容斋随笔》
133.《三国演义》
134.《水浒传》
135.《西游记》
136.《金瓶梅》
137.三言二拍
138.《红楼梦》
139.《聊斋志异》
140.《儿女英雄传》
141.《儒林外史》
142.《镜花缘》
143.《官场现形记》
144.《老残游记》
蒙学
145.《三字经》
146.《百家姓》
147.《千字文》
148.《千家诗》
149.《弟子规》
150.《增广贤文》
151.《童蒙须知》
152.《幼学琼林》
146.婚礼
147.守制
148.丁忧与夺情
兵制与刑制
149.兵制
150.民兵制
151.烽燧传警
152.三军
153.将军
154.军队编制
155.秦汉军制
156.征兵制
157.战阵
158.府兵制
159.都护府
160.节度使
161.枢密院
162.禁军和厢军
163.募兵制
164.猛安谋克
165.五军都督府
166.卫所制度
167.八旗制度
168.绿营兵
169.兵与勇
170.刑制
171.大理寺
172.刑部
173.成文法
174.《秦律》
175.《唐律》
176.《明大诰》
177.七出
178.五听
179.三法司会审
180.八议
181.五刑
182.十恶不赦
183.连坐和族诛
184.宫刑
185.凌迟
186.监狱和班房
187.秋决制度
188.登闻鼓
赋役和其他制度
189.井田
190.占田法
191.户籍
192.算赋和口赋
193.均输
194.平准
195.榷法
196.常平仓
197.三十税一
198.盐铁官营
199.均田制
200.租庸调制
201.两税制
202.市舶司
203.徭役
204.钱法
205.一条鞭法
206.黄册和鱼鳞册
207.摊丁入亩
208.木铎
209.大比和貌阅
210.太医署一
211.驿传
212.后妃制度
213.一妻多妾制
政局大变革
214.尧舜禹禅让
215.禹传子,家天下
216.商汤灭夏
217.武丁中兴
218.文王兴周
219.周公制礼乐
220.管仲相齐
221.商鞅变法
222.秦始皇统一六国
223.李斯的贡献
224.汉高祖得天下
225.萧何定汉制
226.汉武帝大一统
227.王莽改制
228.光武中兴
229.曹魏代汉
230.诸?亮治蜀
231.魏孝文帝改革
232.隋文帝杨坚
233.贞观之治
234.女皇武则天
235.黄巢起义
236.石敬瑭卖国
237.陈桥驿兵变
238.王安石变法
239.岳飞抗金
240.成吉思汗雄霸草原
241.忽必烈治元
242.明太祖的擘画
243.张居正改革
244.李自成起义
245.努尔哈赤崛起
246.康熙统一中国
247.林则徐销烟
248.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
249.慈禧太后守业卖国
250.戊戌变法
251.清帝退位
252.中华民国成立
第二篇思想学术
古代哲学命题
1.气
2.道
3.太极
4.阴阳
5.五行
6.八卦
7.万物类象
8.有与无
9.名与实
10.动与静
11.天理人欲
12.天命
13.天人合一
14.天人感应
15.心外无物
16.性善论
17.性恶论
18.性三品说
19.道法自然
20.齐善恶
21.格物致知
伦理、修养和品格
22.人伦
23.礼义廉耻
24.五?
25.三纲
26.五常
27.主敬
28.孝
29.父慈子孝
3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3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32.出则悌
33.忠
34.仁者爱人
35.克己复礼
36.义
37.礼
38.智
39.信
40.勇
41.内省
42.持志养气
43.寡欲
44.知耻
45.慎独
46.守静
47.正心诚意
48.坐忘
49.知足
50.温、良、恭、俭、让
51.中庸
52.立德、立功、立言
53.杀身成仁
54.舍生取义
55.独善和兼济
56.气节
57.三从四德
58.节烈
59.内圣外王
儒家
60.大同
61.小康
62.天命无常,敬德保民
63.礼乐征伐白天子出
64.尊尊与亲亲
65.穷则变,变则通
66.得民心者得天下
67.礼治
68.中和
69.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70.名不正则言不顺
71.为政以德
72.宽政安民为上
73.上行下效
74.子不语怪、力、乱、神
75.不知生,焉知死
76.和同之辨
77.民为贵,君为轻
78.王道与仁政
79.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80.使民不饥不寒
81.心之四端
82.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83.忠孝如何两全
84.移风易俗
85.制天命而用之
86.制名以指实
87.君权神授
8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89.变道和改制
90.大一统
91.清议
92.正始之音与清谈
93.魏晋风度
94.道统论
95.复眭论
96.太极图说
97.太虚即气
98.民胞物与
99.万物皆是一个天理
100.理气论
101.明心见性
102.存天理,灭人欲
103.陈朱之辩
104.王守仁格竹
105.知行合一
106.经世致用思潮
道家
107.老子之道
10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09.天地不仁
110.柔弱胜刚强
111.无为而治
112.治大国若烹小鲜
113.绝圣去智
114.小国寡民
115.民不畏死
116.祸福相倚
117.慎始慎终
118.功成身退
119.上善若?
120.庄子的齐物论
121.逍遥游
122.螳螂捕蝉
123.庄子鼓盆而歌
124.浑沌之死
125.忘适之适
126.材与不材之间
127.白驹过隙
128.庖丁解牛与养生
129.只可意会
130.庄周梦蝶
131.外化而内不化
132.井底之蛙与东海之鳖
133.濠梁观鱼之乐
134.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法家、墨家和其他思想
135.法先王
136.法治
137.公私之交,存亡之本
138.王霸
139.法、术、势
140.法后王
141.法教
142.自相矛盾
143.明故、辨类、是非之理
144.兼相爱,交相利
145.非攻
146.节用、节葬
147.尚贤与尚同
148.非命论
149.慎战
150.不战而屈人之兵
151.五事七计
152.贤者与民并耕
153.白马非马
154.离坚白
155.五德终始
156.合纵与连横
157.华夷之辨
学术流派和思想家
158.百家争鸣
159.儒学
160.经学
161.今文经学
162.古文经学
163.谶纬
164.玄学
165.程朱理学
166.小学
167.宋学
168.汉学
169.乾嘉考据之学
170.道家
171.黄老学派
172.墨家
173.法家
174.兵家
175.农家
176.名家
177.阴阳家
178.纵横家
179.杂家
180.诸子
181.孔子
182.孟子
183.荀子
184.老子
185.庄子
186.韩非子
187.墨子
188.董仲舒
189.刘歆
190.许慎
191.王充
192.王肃
193.王弼
194.嵇康
195.竹林七贤
196.孔颖达
197.张载
198.程颐
199.朱熹
200.陆九渊
201.王守仁
202.李贽
203.王夫之
204.严复
第三篇天人之学
天文历算
1.观象授时
2.受天命,改正朔
3.日、气、朔
4.干支计时纪年
5.“天文志”与“五行志”
6.三垣与四象
7.二十八宿
8.星野
9.古代的星图
10.彗星、行星的运行记载
11.黄道与黄道吉日
12.二十四节气
13.黄历
14.阴历与阳历
15.夏历、周历和秦历
16.太初历
17.授时历
18.浑天仪
19.漏刻、日晷和圭表
20.一行测算子午线
21.张衡
22.祖冲之与圆周率
23.沈括
24.郭守敬
神秘文化
25.中国的巫术
26.巫蛊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国家与王朝1.中国早期六大文化区系六大文化区系指中国早期的6个区域文化圈,是由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的。它们分别是:北方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于中国北方早期文明,以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中南部为核心区,又可细分为辽宁朝阳、内蒙古赤峰市、北京天津一带及河北张家口等4个分区;东方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于中国东部早期文明,在地域上以山东为中心,又可具体分为鲁西南和胶东2个分支文化;中原新石器文化,即被视为中国母体文化的黄河流域文化圈,在地域上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地带,辐射整个黄河中游乃至部分下游地区,其中的仰韶文化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新时期文化的主流文化;东南地区新石器文化,该区系是中国东南地区的早期文明,以太湖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开去,栽培稻米、捕鱼、采集水产共同构成了当时人的生存方式,春秋时的吴越文化即由此发端而来;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中国早期西南文明,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中心,具体分为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两个分区,而四川盆地又分为巴、蜀2个分支,其中的江汉文化成为后来的“楚文化”的主要源头,南方新石器文化,该文化圈是中国早期的南方文明,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主轴,辐射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东等南方地区,该区系文化具有浓厚的海洋风味。总体而言,六大区系均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000~8000年,彼此之间也互有交流和影响。其中的北方区系、中原区系以及东方区系汇流构成了夏商周三代的黄河文明,而西南、南方、东南三区系则最后汇集而成了长江文明。可以说,这六大文化区系平行发展并相互影响,共同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源头。至秦统一中国,六大文化彻底融为一体,但仍保留了各自的一些特色。2.“天下”的范围“天下”是中国古人对于世界的一种笼统说法,该词最早是出现在先秦古籍中,比如《诗经·小雅·北山》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庄子》中还有一篇文章取名为“天下”。这时的天下实际上并不大,具体而言,大概指的便是夏商周三代王权所统治的范围。夏商时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周代则包括了长江流域的湖北以及江浙地区等地。另外,周边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虽未被“王化”,但因其没有形成稳定的国家,所以其所居之地一向被视为王权之下的暂时未开垦之地。因此其时君王一旦南面称孤,也就是“王天下”、“得天下”了。但先秦的一些哲学家则对“天下”的范围存在不同的理解,比如庄子认为“天下”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也认为儒家所说的“天下”实际上只占真正的天下的1/80,但这些观点多被当时的人们视为无稽之谈。到秦代,随着郡县制的设立,中国的疆土得到极大扩张,“天下”的概念也随之扩大,南边和东边都到了大海边,北边和西边则依旧没有具体边界,只笼统地包含了北方少数民族所居之地和西域。西汉时期,西边的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开始和西亚、欧洲乃至非洲等地的国家有生意往来和文化交往。东汉时,西域都护班超还曾派使者前往当时的罗马帝国(当时中国人称之为“大秦”),只是因故未能到达目的地。2世纪中叶,罗马皇帝马可·奥里略·安东尼派使者给汉桓帝送来了礼物。因此汉代时人们开始知道真正的“天下”要比自己想象的大得多。但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基本接触不到远邦异国的信息,所以直到清代中期,中国人还是习惯性地以包括中国以及周边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处于中国文化圈以内的日本、朝鲜等国在内的区域为“天下”。因此这里的天下已经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概念,而非地理意义。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天下,指的仅是中国。而这句还是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所说,显然他知道“天下”并没有这么小,而只是将“天下”作为一种政治概念。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学常识全知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3条)

 
 

  •   或许我是一个被媒体舆论左右的愤青,或许我是一个迷失在某一个地方的青年,或许我不够了解中国。
       昨天在书店看见了这本书,光凭这四个字“国学常识”,我就买下来了。大概读了几页,就觉得,自己真的是孤陋寡闻,海底捞针之感,也有人之渺小之感受。要想把中国这几千年的文学和历史消化,真的是不容易。
       我突然喜欢上了中国的历史,一个原因是某些分裂势力一直在颠倒是非,我不想被这些人控制着,一个是,我觉得中国人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历史。我很后悔初中、高中不认真的学习。
       说了这么多“废话”,其实我也想说,文学是离不开历史的,同样,历史也离不开文学。
       《国学常识》是一本十分值得去看的书,如果你比较热爱中国文学,你就会发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绝不是像现在这样商业化浓重的文学,也不是像现在这样鱼龙混杂。
  •   给女儿买的,但女儿还没有看,我和爱人一有空就拿起看看,感觉国学的很东西,即使是大人也未必知道,看看挺好的。
  •   看到朋友手中有这本书,顺手翻阅一下,觉得不错,对我这个学理科的人来说,可以大大帮助丰富自己的国学知识,是本好书,所以立即就上网购买了。待后慢慢、细细品读。书商和邮政的发货送货都很迅速,好评!!
  •   这也就是一本普及国学的读物,比较系统,当然,要是小学到高中的文科学的不错的,基本都懂,书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   描述系统,较详细,了解国学必备之作,厚厚一大本,太实惠了
  •   了解国学
  •   短小精悍的展示国学精华
  •   厚厚的一本书,简短的一段段介绍,对笼统的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有帮助。内容挺全面的。
  •   =V=被科普了~一直很想了解这些东西,有些想起现在正红的“汉服党”,觉得有些人是太过粪青了,留着和没文化的人对骂,不如心平气和地向大家讲解华夏文化。在现今浮躁的社会里,再回味起先人当时的风姿,这感觉是很好的
  •   很不错的 一本书,很喜欢。买的很值,知识全知道!
  •   有时间看看 简单了解一下 真的是常识
  •   前几日逛超市时看到了这本书,适逢双12促销,毫不犹豫地下单。
    海量的内容,闲时翻看一小段,增长知识,又可当辞典查询。
    赞一个。
  •   书不错, 内容很全,促销价格很便宜,真同情印刷行业 ,是正品,适用
  •   非常喜欢,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   书很好,全5分
  •   这个还是不全 而且太笼统片面了
  •   这本书很适合我们这些学生阅读,内容丰富,质量超级好,价格实惠.
  •   物超所值,内容丰富。
  •   价格合理,内容丰富,很好,值得买
  •   刚收到货,还没来得及看,应该不错,比在书店买便宜多了,值
  •   一本普及,贯通类的书.
  •   在书店看到的,翻了翻,就来网上找了,很好很全面的书,可以看可以收藏
  •   一开始是在图书馆借后来就买了 挺好的
  •   还好,就是叙述比较简单。
  •   物廉价美,不过欠缺解析。
  •   思路清晰,通俗易懂,受益匪浅
  •   货很好,价格公道
  •   适合扫盲用。
  •   真的是物超所值
  •   包装挺好的,就是有点贵啊
  •   真的很全面啊 很多东西都没听过 值得看的
  •   很喜欢 就是很厚 里面有很多奇怪的东西 和一些有用的东西
  •   内容散了一点,本来是定《国学知识全知道》的,下完订单才发现名字不对,索性一起下了,那本还要过完年才到货。
  •   包罗的国学各方面的常识,对于初步和广义的常识概括的比较全面,如果是要做研究用处不大。对于现阶段的我有益。
  •   很乱很杂,没有一点规律,国学真的应该好好总结一下
  •   看了后,明白许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很好
  •   这本书还没看,随手翻了一下,全是字,有点头疼。。。。不过里头的内容看着还行,挺全的,可以一看。
  •   有常识别为习惯是一种过程
  •   好书,一本能让人快速,完整地了解历史中的人,事,各种称谓。。。
  •   有很多的知识还未收录,但是也不错 应该再找一本参考着看
  •   书的质量很不错,内容也很丰富,值得一买..
  •   属于备查类,简单了解,孩子看尚可,讲深度就欠缺了
  •   书的质量是没话说,就是内容太枯燥了,读着读着就像睡觉
  •   本来想买给孩子看的,但是看看内容不太适合。
  •   知识点很丰富,很全面,很好。
  •   帮同学买的,同学反映说挺不错的
  •   看过觉得挺好的,简单齐全
  •   就是还不够细
  •   我是在新华书店看了实物才买的,很不错
  •   常识介绍的比较全面,也言简意赅,篇幅短小,不过对于想了解常识的人来说,也不算什么了。
  •   只是大致地讲了些,如果想要详解建议买别的。
  •   中国人应该多了解一些自己的文化。
  •   国学常识白金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