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曾国藩 页数:170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文白对照《曾国藩家书全编》共收录了曾国藩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至同治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写给父母、兄弟、子女等人的一千二百五十余封家书,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其内容非常丰富,有的谈家常琐事,有的讲做人的道理,有的论治学的方法,有的说处理人际关系和为官之道。同时,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总括一句,他是教给我们要立志做个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人,所说的话,也都是曾国藩曾经身体力行的经验总结,见解深刻,读来受益匪浅。
本书按曾国藩一生行迹分四个时期:在京为官时期、镇压太平天国时期、镇压捻军时期和办理天津教案时期。并且每篇之后均加以详细注释,是曾国藩一生思想经历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使广大读者从另一个角度走进曾国藩的内心世界,是深入了解,正确评价曾国藩的珍贵资料,也是提高自身修养和精神境界的绝佳选择。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后世曾誉为“千古第一完人”。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他被梁启超称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娄底市双峰县),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最高峰,谥号“文正”即为清朝文官的最高谥号。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曾国藩1872年死于两江总督任上。
曾国藩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光绪五年(1879年),传忠书局刻印了由其门人李瀚章、李鸿章编校的《曾文正公家书》,一直流传到现在。
书籍目录
《曾国藩家书全编 一》
《曾国藩家书全编 二》
《曾国藩家书全编 三》
《曾国藩家书全编 四》
章节摘录
我七月二十五日在太湖县的路途中听到母亲去世的大事,当天仍然雇用小轿子走了六十里,晚上没有入睡,写信给京中的家里料理一切,命你们在开吊后赶快离京。二十六日晚上寄出信件,交给湖北抚台发往北京。二十七日寄出信件,交给江西抚台发往京城。两封信的内容一样,给江西的信写得更详细些。怕信到的时间太晚,所以由两个地方发出去,只是在突然悲痛中有没想周全的,目前又想出几条,开列示儿如下:一、别人欠我的账目,算起来也将近一千两银子。只有同年鄢勖齐(敏学),当时因为听他的不真实的言辞受了感动而借给他一百两银子,其实这个人并不值得可怜。现在他已被参劾官职,不再说了。这里所有借我钱的人,均是光景十分窘迫的人。目前我虽然窘迫,也用不着向人家索要,像袁亲家、黎樾翁、汤世兄、周荇农、邹芸阶这些人,目前全不很宽裕。至于留京的举人,如复生同年、吴镜云、李子彦、刘裕轩、曾爱堂等人,特别清苦。千万不可向他们索取,即便他们送来也可以退还。既然我欠别人的账,既能不还清即出京城,别人欠我的账而要别人偿还,这是说不过去的。原先黎樾翁离开京城时也是极其拮据而不肯向穷朋友索要债务,这是可以照做的。至于胡光伯借的八十两、刘仙石借的两百千,他们出差完了回到京城时必定会交还到袁亲家那里,目前也用不着告知他们家里。外地有借我钱的,也很窘迫,我也不写信去问他们。
媒体关注与评论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毛泽东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的信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梁启超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 ——南怀瑾《曾国藩家书》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唐浩明
编辑推荐
《文白对照曾国藩家书全编》是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