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社会学大全集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中国华侨  作者:杨云鹏//闫瑞娟//李小伟  页数:422  
Tag标签:无  

前言

  最近,社会学被越来越频繁地提及,社会学家的身影也总是出现在公众面前。虽然社会学现在备受关注,然而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它。人们第一次听到“社会学”这个名词可能会觉得很“玄”,不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即使有不少自认为了解社会学的人也对它充满了误解。  人们对社会学产生误解可能是因为对社会学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晚。虽然社会学的思想古代就有,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中就包含有社会学的思想因素。不仅在古代西方,早在先秦时代的中国也已经产生了社会学思想的萌芽,如苟子说“人生不能无群”,即是这种萌芽的体现。但人们开始对社会学开展研究才仅仅100多年的时间。“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其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提出的,从此,社会学才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孔德也因此被称为“现代社会学之父”。另外,社会学本身是一个“舶来品”,在我们国家传统的学术领域甚至没有一门与之相近的学科,而且社会学的概念基本都是翻译过来的,这就造成了社会学显得与大众的生活“格格不入”。  其实,社会学是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学问。人类是社会动物,生活在社会之中,不论是经济生活、政治活动,还是其他的个人之间的交往活动等,都深深地根植于社会。社会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家庭关系到工作关系,从结婚生子到养儿育女,从社会经济活动到政治运动,都是社会学研究的议题。就像我们每天花钱的时候都在处理经济学的问题一样,我们每天的活动其实都在处理社会学的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学是无所不包的。它不但涵盖性别、种族、阶层、年龄等议题,更是许多生活化知识的融汇,是集合人类、环境、政策、时代等生活中所有方面的学问。  虽然现代社会学只有170多年的历史,但社会学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就如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卡尔·曼海姆曾说过的:“在当今世界上能够将这个时代表达得最透彻的就是社会学。”  懂得社会学是很有意义的,它能让你把个人的经历同社会的和历史的因素联系进来,从而让你认识到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比如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个人的角度看是受到专业技能、工作能力、薪酬待遇等因素的影响,但如果你具备社会学的知识,你就能发现经济结构、舆论导向、地区发展水平等宏观因素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着深刻的影响。再比如离婚率升高的问题,从夫妻的角度看多认为是感情破裂造成的,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想,你能发现所谓的感情破裂也与职业水平、社会声望、文化差异等社会因素有着深刻的联系。社会学让我们对问题的看法不再局限于个人的经历,而是能把自己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上去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思考我们的日常生活。能够从小事情中看出大道理,一个全新的世界就在你的眼前展开。  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和复杂多变的社会,人们很容易产生迷茫、失望和怀疑的念头。学一点社会学,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的变化及发生在身边的一切,更加客观地对待日常的生活,从而找到更好的适应社会与寻求个人发展的方法。  本书是一本学习社会学的理想工具书。书中没有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而是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社会学的原理和理论流派,用社会学的思维来解读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又没有深入、全面思考的日常现象和社会问题——成长、学习、工作、交友、家庭、婚姻、群体生活等,指出某些看似孤立、特别的事件所折射出的社会学意义及对社会、对个体的影响,提供给我们一种社会学的思考方法,会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书中还分析了某些群体的特定行为和心理,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他人,更圆融地为人处世。本书将给你一双社会学的“眼睛”,教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看待身边的事物和人,如何了解生活环境、生活空间和社会秩序,如何发现普通现象背后隐含的社会和人性规律,如何用社会学的思维洞察事物表象,发现本质,帮助你更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   本书从一个个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讨论社会学的原理和思考方法,就是希望读者们能够体会到社会学的魅力,从而愿意主动地运用社会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希望本书的内容不仅能为读者打开通向社会学的大门,同时也能在专业领域为读者们作出指引。就让我们从这本书开始,每天读点社会学,增长我们的学识,开拓我们的视野,去发现更精彩的世界。

内容概要

  目前,社会学备受关注,然而一般人却并不了解它。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说起来好像很玄,其实社会学是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学问。人类是社会动物,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每天的活动其实都是在处理社会学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懂得一些社会学的知识,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的变化及发生?身边的一切,更加客观地对待我们的日常生活,从而找到更好的适应生活与寻求个人发展的方法。  本书是一本学习社会学的理想工具书,它用生动的语言阐释了社会学的原理和理论流派,用社会学的思维来解读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又没有深入、全面思考的日常现象和社会问题——成长、学习、工作、交友、家庭、婚姻、群体生活等,指出某些看似孤立、特别的事件所折射出的社会学意义及对社会、对个体的影响,提供给我们一种社会学的思考方法,会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书中还分析了某些群体的特定行?和心理,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他人,更圆融地为人处世。本书将给读者一双社会学的“眼睛”,用以观察和分析社会,教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看待:身边的事物和人,如何了解生活环境、生活空间和社会秩序等,通过思考,对社会和人性得出不同于以往的认识,明白社会的真谛。就让我们从本书开始,每天读点社会学,增长我们的学识,开拓我们的视野,去发现更精彩的世界。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见树又见林——你就是社会学的一部分 第一章 走近社会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问 什么是社会学——认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从个体到社会的联系纽带——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奠基者——经典社会学“三大家” 贯穿始终的社会学研究对象——现代性 研究领域广泛的社会学——社会学主要分支学科 第二章 菊与刀,美国为什么要扔下原子弹——人浸润在文化里 女儿国鲜为人知的纳西族走婚——文化 “山寨”文化的野蛮生长——亚文化 从“垮掉的一代”到嬉皮士——反文化 刘老根大舞台为什么这么火——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消弭界限 扒手集团作案为什么能屡试不爽——你不懂的隐语 “60后”父母为什么和“90后”孩子没有共同语言——文化堕距 留学生的阵痛,艰难的文化适应之旅——文化震撼 从韩国申请“江陵端午祭”说起——文化自觉 第三章 在社会学中寻根——一些造就我们的隐秘力量 为什么阿奴族“冰”有14种说法——语言 “龙”到底是代表祥瑞还是邪恶——符号 为什么中国人过春节——传统 日本武士为什么要剖腹——价值观 为什么有人会选择“裸奔”发泄情绪——期范 大孝至爱,中华民族的美德——民德 晚宴穿礼服VS晋升优秀员工——非正式约制和正式约制 万里长城Vs安徽铁画——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第二篇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一个人的成长历程 第一章 一个人是怎么长大的——社会化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狼孩与天性——关于人之初的思考 淘气与教养——塞样实现人的蜕变 自我肯定来自于别人的肯定——镜中我 不要小看孩子的“过家家”——角色借用 白领出逃是社会进步还是认同危机——认同危机 留守儿童为什么性格孤僻——社会环境的影响 是谁在教育你的孩子——大众传媒的影响 青少年犯罪事件频发——同辈影响 监狱犯人的劳动改造——再社会化 日本少女成人礼都做些什么——过渡仪式 婚丧嫁娶——成长各阶段的重要仪式 第二章 明天可以不上学吗——看看我们的成长与教育 学校分快慢班并不是因材施教——能力分流 要鼓励还是要批评——教师期望效果 从心所欲不逾矩——教育培养个人习惯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标签效应 为什么一定要考试——教育结果的评价 第三章 成年人的必玩游戏——职业与社会化 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分工、交换与人类社会的进化 人的成长没止境——职业生涯中的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寻找自己的梦想——职业流动 被分割了的人——工作与生活的对立与统一第三篇 一棵树之与整个树林的奥秘——看人与社会的相容互浸 第一章站在什么舞台扮演什么角色——社会地位和角色 为什么比尔-盖茨成为了世界首富——自致地位 “贫二代”VS“富二代”——先赋地位 听老婆的还是听老妈的——角色冲突 奥巴马总统是父亲也是丈夫——角色集 英才们过劳死的潜在原因——角色超载 第二章 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沟通——“社会互动” 如何战胜面试官而赢得一份好工作——印象管理 为什么给老板的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首因效应 商家怎样让你“贪小便宜上大当”——登门槛效应 先提大要求,遭否再提小要求——门面效应 为什么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给司马懿——激将法 交际时为什么人会投其所好——自我呈现 假如我是美国总统——拟剧论 “距离产生美”背后的秘密——保持适当的空间和距离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格与交往 为什么第一印象很重要——刻板印象 第三章 沟通的基本通道——社会知觉:理解他人 动作、注视和姿态——非语言沟通 你的表情出卖了你——微表情 另一种非语言符号——香水 “我很优秀,你只是运气好”——自我服务偏见 是偶然,还是必然——对应偏见 是什么蒙住了我的双眼——错误知觉 成人Vs小孩,成人你为何总会出错——定型化效应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投射效应 美女为什么受人追?——美即好效应 第四章 怎样相见、喜欢、成为熟人——人际吸引 为什么近水楼台先得月——邻近效应 阿根廷政坛伉俪为何可以比翼双飞——互补性原则 你为什么会喜欢那些喜欢你的人——相互性原则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见了是朋友”’是怎么回事——交往频率原则 为什么说“你对了,整个世界都对了”——情绪和吸引 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房产公告——关联情感 “知己”是怎么回事——态度相似第四篇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两性关系与心理差异 第一章大相径庭的男人和女人——不一样的两性 男人靠说,女人靠感受——男女不同的表达方式 硬汉VS典雅—性别角色认同 从超级女声到《王的男人》——?性之美 为什么睡美人需要王子的亲吻才能醒来——性别刻板印象 女人属于家庭VS男人属于事业——性别认同 妇女们,你们为什么要学跆拳道——家庭暴力 “我想我会一直孤单”——单身 第二章 问世间情为何物——爱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爱和爱情 一对男女有“夫妻相”是怎么回事——相似性 为什么结婚时没想到会离婚——假想相似 为什么总有些人不能获得幸福婚姻——自恋 为什么“我爱你,与你无关”——无偿之爱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殉情——激情之爱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秘诀——公利行为 激情、阻碍,哪一个造就了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第三章 ?当和夏娃的对话——两性沟通 女人的唠叨是一剂慢性毒药——两性迥异的谈话方式 两极对话——男女不同的思维方式 “剩女”是如何产生的——自惑心理 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晕轮效应 人为什么对初恋念念不忘——恋旧心理 “事业型女人”VS“家庭妇男”——角色交? 婚外恋——婚姻越轨 第四章 “相敬如宾”也不够——两性相处 女人在乎的是脸,男人在乎的是面子——面子 男人女人的埋单哲学——性别“平等” 为什么男女搭配干活才不累——异性效应 长相知不相疑,女人最大的致命伤——猜疑 权力不属于家庭——大男子主义 使家庭幸福的源泉——积极情绪 难道真是“老婆是别人的好”——艳羡心理 为什么离别时那一回眸最难忘——近因效应 绅士风度——男权主义的华丽外衣 第五章 为何“白毛女”不能嫁“黄世仁”——谈婚论嫁 婚姻的序曲还是坟墓——同居 明星富豪的结合是帕累托最优——婚姻 美国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类婚 为什么金龟婿并不靠谱——婚姻倾度 离婚不是怪物——离婚 婚姻为什么会有“七年之痒”——厌倦心理 第六章 何以为家——社会的活力细胞 为什么婆媳关系是千古一大难——主干家庭的弊端 一心经营爱的城堡——核心家庭 更敏感、更脆弱的单亲学生——单亲家庭 “丁克”家族——无子女婚姻 “残破家庭”的产物——对孩子的影响 易碎品?还是比想象中更坚固——再婚家庭 何以为家——家庭的社会意义第五篇 人是否真的“生而平等"——社会结构和分层 第一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背后的秘密——社会学中?群体 为什么说“远亲不如近邻”——地缘群体 “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血缘群体 同行是冤家——业缘群体 第二章 从“天使”PK“无赖”——看社会分层 想象的共同体——社会分层与社会阶层 “宝马女”与“奥迪男”斗富——炫富 德高望重有什么好处——声望 第三章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社会流动 艾柯卡从职员到总裁——向上流动 高学历低收入的“蚁族”——向下流动 白领过剩,月嫂难求——水平流动 跨国婚姻,爱情的温暖抵不过现实的冰冷——女性的流动 第四章 了解我们的生活圈——差序格局 你第一眼认识的世界——家庭 走出家门的小社会——社区 人类的避难所——城市 现代社会的权力主体——国家 我们有着共同的精神世界——民族 中、日、韩与儒家文化圈——文化共同体 第五章 如何成为领导——社会组织的统治类型 以古法治国——传统型 领袖的人格魅力——卡里斯玛型 一切都按规矩办——法理型第六篇 我们每个人都被约束——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第一章 为什么社会需要法律和道德——当人性遭遇社会规范 社会秩序之痛——犯罪 青少年抽烟、酗酒、自杀——越轨 你是不是越轨了,我说了算!——标签理论 你为什么会有负罪感——社会控制 第二章 无形的压力压得我好累——社会影响改变他人行为 人类行为——基因决定还是环境决定 离不开的“思想品德课”——道德的自觉 “三人成虎”的真实原因——社会舆论对人的影响 少数服从多数是真理吗——集体无意识 克服对社会的恐惧——个人情绪与社会生活 不被乌云蒙住眼——做?你自己 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路——坚持理想 紧张感产生大能量——应激反应 用不同的视角看世界——看法的调整 第三章 你总孤独,还是有归属感——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既是父亲,也是儿子——角色 长者说话有分量——权威效应 团结就是力量——凝聚力 为什么越出风头越优秀——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 大锅饭为什么吃不下去——社会惰化 合作还是竞争,这是一个问题——囚徒困境 消除我们的误会——化解嫉妒 过分地自我表现——群体中的虚荣心 在人群中你是最棒的——克服自卑 为什么越多人参与越不公平——极端决策 众口为何难调——极端决策的原因 如何让众人的意见最有效——改进极端决策 第四章 你为什么总是“随大流”——集合行为 你为什么总是随波逐流——从众心理 专家、学者如是说——迷信和服从权威 笼罩全球的病毒阴霾:甲型H1N1——恐慌 从追逐名牌到个性婚礼——流行的驱使 “疯狂的郁金香”的狂热——群体?理性 空穴来风的“都市传奇”——谣言是这样形成的 “望梅止渴”和“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共同秘密——暗示 第五章 向左走,向右走——助人和攻击 浇开心灵的美丽之花——对他人的爱心 比邪恶更可怕的是冷漠——旁观者效应 我们为什么需要榜样——亲社会行为 暴力升级、网?游戏毒害社会——媒体暴力第七篇 社会环境与社会变迁——社会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第一章 从母亲们罢工看人类繁衍——人口再生长和社会发展 母亲罢工Vs人类繁衍——人口再生产 人少为患?——21世纪的人口问题 男多女少成社会心病——人口结构 我国的婚育二胎证——计划生育 未来社会的人口趋势——老龄化 社会生活的保护伞——社会保障 明星们为什么更改国籍——福利国家的思考 第二章 世界末日论——人类会不会消失 农业总干事为何24小时绝食——粮食危机 为什么郊区比市区空气好——热岛效应 地球上水的面积不小,能喝的很少——水污染 某剧组被下令停拍——湿地破坏 广东停建垃圾焚烧厂——空气污染 人类不易察觉的慢性毒药——土壤污染 从山丹马看我国的草原困境——土地沙漠化 马尔代夫缘何要在海底召开内阁会议——全球变暖 “地球一小时之夜”——哥本哈根气候峰会 第三章 在历史中看社会——城市化 远去的乡村——作为历史进程的城市化 为什么真正的有钱人都住在郊区——郊区化 消失的世界——传统社会 现代世界——工业化社会 发达社会的未来——后工业社会 第四章 社会问题——需要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 靠技术进步还是减少人口——如何摆脱资源危机 不要把穷人拒于城市之外——贫困问题 经济危机下的硬伤——失业问题 大同世界的幻想——种族歧视第八篇 社会学常识——不可不知的社会学知识 第一章 社会学基本研究范式 功能主义 冲突主义 理解社会学 第二章 社会学理论流派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实证主义社会学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 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交换论 符号互动论 新功能主义 民俗学方法论 社会行为主义 现象学社会学 法兰克福学派 形式社会学 芝加哥学派 第三章 不可不知的经典社会学家的故事 埃米尔·涂尔干 卡尔·马克思 马克斯·韦伯 奥古斯特·孔德 赫伯特·斯宾塞 西美尔 哈贝马斯 布迪厄 福柯 第四章 不可不知的社会学著作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社会分工论》 《货币哲学》 《新教伦理与资?主义精神》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的构成》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文明的进程》 《符号理论》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常人方法学研究》 《现代性的后果》 《规训与惩罚》 《菊与刀》 第五章 不可不知的社会学名词 社会学 文化 文化态度 文化规范的类型 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场所 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的特征与矛盾 社会分层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理论 社会整合 异化 集合行为 社会分工 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 麦当劳化 标签理论 婴儿潮 民俗 初级群体(库利) 价值相关性与价值中立性(韦伯) 科层制(韦伯) 法理权威(韦伯) 传统权威(韦伯) 感召权威(韦伯) 方法论个人主义(韦伯) 理想类型(韦伯) 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解释性理解(韦伯) 社会行动类型(韦伯) 新教伦理(韦伯) 社会压制模式(达伦多夫) 强制性协调组合(达伦多夫) 利益团体(达伦多夫) 社会均衡模式(达伦多夫) 权威结构(达伦多夫) 社会结构(帕森斯) 行动系统(帕森斯) 模式变量(帕森斯) AGIL框架和进化共相(帕森斯) 利己型自杀与利他型自杀(涂尔干) 社会解组(涂尔干) 控制比较法(涂尔干) 失范(涂尔干) 社会事实(涂尔干) 社会整合和集体意识(涂尔干) 交换与地位(霍曼斯) 交换与权力(霍曼斯) 公正性期待(霍曼斯) 正功能和反?能(默顿) 显功能和潜功能(默顿) 功能分析范式(默顿)

章节摘录

  社会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我们的社会学想象力,把社会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已知的学科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社会现象。因此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非常多的,可以说任何已知的社会科学学科都可以纳入到社会的研究范围,通过社会的视角和方法加以重新研究,找出隐藏在这些社会现象背后的真相,得到对于人类社会全新的认识;我们现在就把主要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加以介绍。  1.文化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特殊规律与社会作用的一门学科。文化社会学这一名称,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巴尔特在《社会学的历史哲学》一书中提出的。文化社会学有两个来源:德国和法国的社会学;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不同的来源使得文化社会学的内涵有所不同——主要有作为综合社会学和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文化社会学两种涵义。  作为综合社会学的文化社会学。主要理论家是德国的西美尔,他把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类,认为形式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点,它研究社会现象的纯粹形式,提出了以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社会学。  德国文化社会学主要研究人类历史上不同精神状态的发展,因此德国的文化社会学也可以看做文化哲学或历史哲学。它虽然主要以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知识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等。而法国的涂尔干以“集体表象”的概念建立自己独特的文化社会学。他的“集体表象”与广泛的文化概念很近似,包括集团意识、行为方式、制度等。这些都是超越个人心理的,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的特征。他认为社会学应该以“集体表象”作为研究对象。  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文化社会学,主要是指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它们从研究原始文化转向研究现代社会生活,并逐步演变形成,可以看做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美国的文化社会学研究认为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问题是起源于文化,唯有重视社会中的文化因素的研究,方可得到解决。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另一个来源是民族社会学,它认为文化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一般的文化,而民族社会学是研究民族社会中特殊的文化,后者为前者提供研究材料,前者对后者进行综合研究。英国的文化社会学起源于功能学派的社会人类学,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  现代文化社会学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文化的起源、积累、突变过程;文化的产生、发展、分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文化在时间、空间发展上的不同层面;文化发展的社会系统的不同属性,如民族性、阶级性等;文化的冲突、分化、调适、整合过程;文化变迁的动因、规律、周期;文化与社会化、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生活方式等的关系;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文化社会学的理论流派也比较多,主要有:进化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传播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功能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心理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等。  研究文化社会学在社会生活中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比如有利于对文化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以多视角对文化进行研究,把握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产生、发展的规律及趋势,以便为社会生活提供各种参考;研究人们的心理、习惯、性格、行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找到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文化社会学对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视野。  2.家庭社会学  家庭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婚姻、家庭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对于家庭的研究其实古已有之,但把家庭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是在19世纪以后。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加速,家庭的功能、结构和观念发生了变化,引起了所谓的“家庭危机”,这种剧烈的社会变迁促使人们进一步探讨家庭的社会本质。后来由于社会学学科形成,家庭被纳入到了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很快就成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家庭社会学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偏重于家庭演化理论的研究;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逐渐从研究家庭历史转向对家庭现状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从微观转向宏观,开始在社会整体的视野下来研究家庭的运行规律。  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基本上包含了与家庭有关的各个方面,但基本上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研究家庭在社会中的功能,一种是研究家庭本身作为一个组织的运行状况。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研究主题有:家庭制度;家庭结构,比如不同的家庭类型,组成家庭的各个部分等;家庭功能,家庭功能与家庭结构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功能决定结构,结构影响着功能;家庭关系,研究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内在逻辑,寻找最佳的家庭关系模式;家庭角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在承担家庭义务和享有家中权利方面所表现出的一定行为模式。家庭管理,主要是从经济和心理两个方法研究家庭如何良性运行;家庭观念,主要包括婚姻观、道德观以及法律观念;家庭的演化,作为家庭社会学最初的研究主题,现在也依然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家庭社会学的理论也同整体的社会学理论一样有着众多的流派,有从社会整体角度研究家庭的,有从系统综合性的角度研究家庭的,还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研究家庭的,等等。主要包括:制度论,从控制个人行为的社会规范来研究家庭;结构功能主义,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中研究家庭;冲突论,注重从冲突角度研究家庭;符号互动论,研究家庭与社会、家庭中的人与人之间如何通过象征性的行为来沟通的;社会交换论,认为家庭关系或家庭行为是一种彼此交换的关系;研究家庭的生命周期,以及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的不同的内容和任务。  家庭社会学是重要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因为家庭是个人与社会最初也是最稳定的联系纽带,通过对家庭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个人是如何适应社会、如何组成社会,而社会又是通过何种方式来作用于个人,使其产生相应的社会行为。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每天读点社会学大全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多奶奶的社会学学习和研究,让原本简单的社会学知识复杂起来。。。。每天读点社会学是一种态度
  •   涵盖社会学中的方方面面,非常有用的一本书,增长知识。
  •   本书身边的事例、现象,让我对“抽象”的“社会”范畴,有了认识:身边社会现象如上学、工作等“社会化”事例、家庭和婚姻、交友等问题、法律、道德、心理等等都是属于“社会”范畴。
  •   挺好的一本书,做社会学辅助教材用
  •   性价比很好,生活中的案例都有涉及。略显简单了点。
  •   能够得到更多的社会经验
  •   这本超值白金版涵盖内容广泛,举例生动,解读深刻,很有启发。对初学者很有帮助,需要静下心来花很多时间看。
  •   现在工作需要阅读这些 非常喜欢 开阔眼界!!!
  •   帮舍友买的,比在学校的书店买便宜多了,质量都是一样的,多看点书挺好的
  •   妹妹很喜欢,给小学生看的,内容不错,收获很大。让小孩子多看些书好,我也很喜欢着本书。推荐大家看看
  •   这本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   以前在沃尔玛看过一本,不知道是不是这一本,但那本书,没买,有点可惜了。这本,感觉也可以。。。
  •   在实体书店看到的这本书,当时看了就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转身就到了当当网购买,因为价格实惠,又方便。呵呵,果然没让我失望。
  •   能学到不少知识,不错不错
  •   阅了一下,还行吧,但是纸质不怎么样
  •   说太多了都没用,只能用一个字,好来形容。
  •   长知识,作点一般性的了解还是可以的。
  •   就是一般性的常识介绍,总体还行吧
  •   内容一般,服务良好!
  •   大众书啦
  •   社会学,很实用的学科
  •   比较全面,贴近生活。
  •   内容很全乎
  •   书挺大挺厚,就是内容不太有逻辑性
  •   每天读点社会学大全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