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何非鹏 页数:336
前言
易中天教授的《闲话中国人》曾提到,人生要有三“得”: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这三“得”,实际上乃是古往今来成大事者不可或缺的精神气质和处世准则。 有了这三得,你可以在浮华中守正,在矮檐下蓄势,更可以在机遇中爆发。这三得,是一座指路成功的灯塔,更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第一“得”,沉得住气。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成大事的基础。且看曹刘“煮酒论英雄”,刘备沉得住气,方有后来三分天下;项王大设“鸿门宴”,刘邦沉得住气,才有后来垓下之胜。沉着冷静、不骄不躁,在平静中蓄势,在最恰当的时机爆发,这样的人才能取得大的成就。 第二“得”,弯得下腰。能弯得下腰的人,能顾大局、识大体,懂得委屈求全,以图后事。韩信忍得胯下之辱,才能涤荡四方;司马迁忍得宫刑之戕,方著史家绝唱。刚则易断,韧则弥坚,能屈能伸,动心忍性,只有受得了委屈的人,才能当得了大任。 第三“得”,抬得起头。抬头,展现的是君子坦荡的优雅自信,彰显的是压不倒、摧不垮的凛然正气。人只有抬得起头,才能看得清时局,才能把握住机会。最终成就自我、走向成功。
内容概要
上篇从心智、谋略、情绪、语言、行动五个方面阐释“沉得住气”的人生智慧。将沉着冷静对于人生成功的点点滴滴加以详解,让读者能够真正领悟“沉住气、成大器”的至理。 中篇是将委曲求全、低调行事的智慧延伸到人生的积累实力、厚积薄发、承受磨难、低调示人、和谐人际的五个领域。让读者能够在种种不同得境遇下体悟“先低就而后高成”的人生大智慧。 下篇讲人只有抬得起头才能知大势、识取舍、了长短、晓得失、明进退,才成最终走向成功,而这一篇正是从这五个维度尽显“抬得起头”的真谛。 本书语言生动、逻辑缜密,道理与故事相结合,文字灵动而深刻,让人读起来爱不释手、深有体悟。相信当你手捧此书的时候“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的人生智慧已经开始融入你的灵魂,人生的成功已,经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书籍目录
上篇 沉住气的人生才能成大器 第一章 承载寂寞,忍耐苦痛:心志上要沉得住气 害怕寂寞就别追寻梦想 寻梦的旅途是孤寂的,承载不了寂寞的人,永远到达不了自己向往的那个梦。 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心态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沉得住气才能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熬”是一种力量 齐天大圣在老君炉中苦熬四十九天而成火眼金睛,“熬”是一种力量,一旦爆发,必定惊人。 学会耐心等待时机 十年不鸣,一鸣惊人,耐心等待时机,才能一战功成 别在成功之前倒下 倒在终点前,就等于从未开始,世上可惜之事,莫过于此 得意切莫忘形 人生总有得意时,但是得意也要保持低调,记住“锐者易折”的道理 暂时“低就”是为了将来“高成” 能积弱,才能图强,扮得了猪,才能吃得到老虎 ……中篇 弯得下腰,不肯“低就”的人难有“高成”下篇 抬得起头,昂首阔步迈向辉煌
章节摘录
没人喜欢大嗓门,因此我们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嗓门服人 生活中,有一些人信奉理直气壮的古训。一旦小有冲突,便不分时间、不分场合,或剑拔弩张、寸步不让,或气壮如牛,吼声震天,仿佛最终争的不再是“理”,而是嗓门。 “理”,是每个人所自我标榜的。生活中之所以会争吵起来,就是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若任何一方感到理亏或是“礼”让,相信>中突自然而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实际上,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有理不在声高。人们往往会有一种下意识的错觉,认为声音越大、气势越强、语气越坚定,就越说明自己是有理的。但心理学家认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比之有声语言要深刻得多。曾有国外的心理学家还就此列出了一个公式: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7%语调+38%语气+55%表情。 这个公式主要强调了无声语言在人际传播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真正会说话的人,不仅会用嘴说,还要懂得如何用“无声语言”来说,比如说表情、肢体和表达方式。 毕淑敏就曾经讲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来说明与人交谈、讨论甚至争辩中,“声低”的力量。
编辑推荐
做人的道理,悟得最透彻,做事的智慧,讲得最高明,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中谈到,人生有三“得”,即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这确实是古往今来的成大事者不可或缺的精神气质与处世准则上。 人生在世,要做到沉得住气 人生在世,要学会弯得下腰 人生在世,要勇于抬得起头 《人生三境》是对成熟人生经验教训的体悟,是对迈入社会年轻人的忠告,是当代社会值得倡导和处世准则,也是每位有理想,有抱负有志之士的必备素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