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翟文明 页数:437
Tag标签:无
前言
“国学”一说,最早见于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顾名思义,“国学”就是中国之学,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文化。国学堪称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是全面增加文化素养的学问。已故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提出来“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广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的总称。国学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国魂、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在。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学热再次兴起,如今方兴未艾。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先留下了5000年文化遗产,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可以分为天文、历法、地理、历史、职官、服饰、器物、玉文化、青铜文化、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美食、民俗、礼仪、婚丧、天工开物、百草医药等方面。国学以学科分,可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民俗学、伦理学、考据学、版本学等。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广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的总称。国学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国魂、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在。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学热再次兴起,如今方兴未艾。 千百年来,国学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学习国学,了解国学,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个现代人,不能不知道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不了解国学。然而,国学典籍汗牛充栋,国学内容庞杂浩繁,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难通万一。 本书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神秘文化、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入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 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良好的国学素养。请翻开本书,走进博大精深的国学长廊,领悟国学的精髓,感受国学的智慧,把握传统文化的脉搏,丰富自身的内涵,成为文化达人。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国家政治 国家与王朝 1.中国早期六大文化区系 2.“天下”的范围 3.“中国”一词的由来 4.“华夏”代指中国的缘由 5.四夷 6.匈奴的兴衰 7.鲜卑人的历程 8.强盛一时的突厥 9.回纥汗国 10.古老的羌人 11.吐蕃雄霸高原 12.党项人的西夏 13.契丹王朝 14.云南大理国 15.女真 16.蒙古帝国 17.三代之治 18.夏王朝 19.商朝 20.西周王朝 21.春秋时代 22.战国巨变 23.秦 24.西汉 25.东汉 26.三国鼎立 27.西晋和东晋 28.南北朝乱局 29.隋朝 30.唐朝 31.五代十国 32.宋朝富而不强 33.元朝 34.朱明王朝 35.清王朝 职官制度 36.王 37.嫡长子制 38.卿大夫 39.皇帝 40.储君皇太子 41.三公九卿 42.宰相 43.十三曹 44.太尉与大司马 45.御史大夫 46.郡县制和州县制 47.郡守和县令 48.刺史 49.三辅 50.侨郡县 51.三省六部制 52.三省的职能 53.六部的职能 54.尚书仆射 55.侍中 56.中书令 57.侍郎 58.政事堂 59.御史台 60.唐代五监 61.观察使 62.参知政事 63.计相 64.谏官 65.路、军、府、州 66.知府与知州 67.转运使 68.宣政院 69.行省制度 70.达鲁花赤 71.内阁 72.大学士 73.司礼太监 74.都察院 75.东西二厂 76.锦衣卫 77.三司 78.军机处 79.南书房 80.理藩院 81.总督 82.巡抚 83.道员 84.总理衙门 85.南、北洋大臣 86.钦差大臣 87.驻外大使 88.品阶 89.封爵 90.俸禄 91.官员 92.幕僚 93.酷吏与循吏 94.大臣与权臣 95.宦官 96.胥吏 97.绍兴师爷 98.捐纳 99.致仕 从察举到科举 100.世卿世禄制 101.征辟 102.郎官郎吏 103.察举制度 104.贤良方正 105.举孝廉 106.九品中正制 107.科举制 108.常科 109.制科 110.恩科 111.进士科 112.明经科 113.翰林院 114.武科 115.翻译科 116.八股文取士 117.童试与乡试 118.会试 119.殿试 120.朝考 121.状元及第 122.榜眼、探花 123.进士 124.举人 125.秀才 126.门生 127.荫生 128.监生 129.贡生 130.帖经、帖括 131.试帖诗 132.连中二元 133.蟾宫折桂 134.科举四宴 135.科场的枪替 古代礼制 136.宗法 137.五礼 138.吉礼 139.斋戒 140.祭品 141.礼器 142.凶礼 143.丧礼 144.葬仪 145.墓葬 146.陵寝 147.服丧 148.五服 149.避讳 150.谥号 151.军礼 152.宾礼 153.朝聘之礼 154.相见礼 155.嘉礼 156.冠礼 157.婚礼 158.守制 159.丁忧与夺情 兵制与刑制 160.兵制 161.民兵制 162.烽燧传警 163.三军 164.将军 165.军队编制 166.秦汉军制 167.征兵制 168.战阵 169.府兵制 170.都护府 171.节度使 172.枢密院 173.禁军和厢军 174.募兵制 175.猛安谋克 176.五军都督府 177.卫所制度 178.镇 179.八旗制度 180.绿营兵 181.兵与勇 182.刑制 183.大理寺 184.刑部 ……第二篇 思想学术第三篇 宗教与信仰第四篇 天人之学第五篇 文学第六篇 史学第七篇 文化艺术第八篇 民俗节日第九篇 经世致用之学第十篇 百工名物第十一篇 国学经典
章节摘录
插图:东汉是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一代王朝,时间上是从公元25年刘秀立国至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西汉末年,社会矛盾重重,政局动荡。外戚王莽趁汉平帝年幼,篡权夺位,于公元8年建立新朝。王莽建立新朝后,推行“王莽新政”,试图稳定社会,缓和矛盾。但王莽的新政却使原有的政治经济秩序遭到很大冲击,新的合理秩序却没能建立,结果国家混乱不堪,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光武帝刘秀本是汉景帝后裔,其先祖贵族地位经逐代稀释,至刘秀已是平民。刘秀参加绿林起义后逐渐当上首领,最终推翻王莽新朝,建立政权,定都洛阳,并自称兴复汉室,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经过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三代皇帝的治理,东汉王朝逐渐恢复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光武中兴”。但其后,统治阶层开始安于享乐,国势日衰。尤其自和帝始,宦官、外戚势力膨胀,政治日益腐败。再加上东汉后期皇帝有七八个都是娃娃皇帝,导致外戚专权,小皇帝长大后,借助身边的宦官夺权,又导致宦官得势。新的小皇帝即位后,又开始同样模式的循环。政治的混乱导致民不聊生,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农民起义的同时,洛阳的外戚何进与宦官十常侍在火拼中同归于尽,最终西北军阀董卓入京专权,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建魏,东汉灭亡。
编辑推荐
《国学知识全知道(超值白金版)》:最权威的国学知识解析最全面的文化常识介绍系统展示中国文化的经典作品快速掌握国学精粹的最佳读本一部简明实用的中国传统国学知识百科全书国学堪称中国入的性命之学,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在。学习国学,了解国学,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个中国入都应该有良好的国学素养。请翻开《国学知识全知道(超值白金版)》,走进博大精深的国学长廊,领悟国学的精髓,感受国学的智慧,把握传统文化的脉搏,丰富自身的内涵,成为文化达人。作为现代人,不能不了解传统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道困学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神秘文化·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国学经典·国学大师洋洋大观的国学知识百科全书,值得收藏的传统文化经典读本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知识百科全书现代人不能忘记的文化精粹,中国人不可不读的国学宝典中华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浸淫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对每一位国人来说,国学是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们不能不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国学知识全知道(超值白金版)》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分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人之学、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经世致用之学、百工名物、国学经典等11个篇章,涵盖了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神秘文化、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入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良好的国学素养。请翻开《国学知识全知道(超值白金版)》,走进博大精深的国学长廊,领悟国学的精髓,感受国学的智慧,把握传统文化的脉搏,丰富自身的内涵,成为文化达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