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亚当·斯密 页数:428
Tag标签:无
前言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于1776年,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它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因此《国富论》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的百科全书”、“西方经济学圣经”,而亚当·斯密本人也赢得了“现代经济学之父”的美誉。斯密的经济学体系几乎包括了我们今天所说经济学的全部内容,是一个逻辑井然、前后一贯的体系,其基本主题是国民财富的来源和增长。200多年以来,经济学家的任务就是在这个架构上做一些修补工作,完善、细化其分析,基本是用斯密的方法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国富论》也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后来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自由经济自由竞争的理论;马克思则从中看出自由经济产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提出用计划经济理论解决的思路;凯恩斯则提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宏观调节的方法。目前的经济理论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尚没有任何一种尽善尽美可以完全解决经济发展的方法,但《国富论》仍然可以看作是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写作的第一部著作,对经济学研究仍然起着重要作用,现代经济学研究都是在这部著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论是发展它或反对它。今天,《国富论》中的许多学说虽已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所突破,但斯密所确立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影响深远,他富有预见性的洞察和诸多明确、实用的见解也总能引起后人的重新思考。《国富论》不仅是经济学的奠基性著作,而且还广泛涉及经济学以外的诸多领域。在经济学各主题下,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斯密的论述运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涵盖了劳动史、货币史、银行史、制度史、贸易史、教会史、教育史、哲学史、军事史、殖民地史等诸多社会历史领域,这些如今或许要被分门别类的领域在斯密那里还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且,对这些复杂的论述对象,斯密往往有着清晰明了的透彻分析。只是通过常识性的眼光和判断,有时再加上详尽的统计数据,他就使自己的论点具备了强大的说服力。作为道德哲学和经济哲学教授,同时在文学、修辞学、法学、语言学和科学等学科都有深厚造诣的斯密在每一个社会领域都有着出色的智慧和理解力。因此,《国富论》作为一部经典文化名著,具有一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雄厚魅力。《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综合在一起的书,是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深邃见解的人所撰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能力,能对他所收集到的所有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他对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的与世隔绝的学者,而是仿佛全身装着天线的超人,能收到并吸取其所有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馆藏而写的,对经济理论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身处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因此,不仅不同的人读《国富论》会有不同的收获,而且往往还会有意外收获。
内容概要
《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该书发表于1776年,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它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因此,该书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的百科全书”、“西方经济学圣经”。200多年以来,经济学家的任务就是在。《国富论》的架构上做一些修补工怍,完善、细化其分析,基本是沿用斯密的方法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国富论》还是一部将经济学、政治理论、哲学、历史和实践计划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著作,不同的人读《国富论》会有不同的收获,而且往往还会有意外收获。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另一部影响极为深远的伦理学著作,在这本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进行了介?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国富论》的内涵,更全面地了解亚当·斯密的思想,我们将《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一起出版。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在此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
书籍目录
国富论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进步的原因,兼论劳动产品在不同阶级人民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 第一章 论劳动分工 第二章 论造成分工的原由 第三章 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和作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即用劳动表示的商品价格与用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章 论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第一节 起因于用途本身的性质的不平等 第二节 起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平等 第十一章 论地租 第一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二节 论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三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与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二者价值比例的变动 本章 结论 第二篇 论资财的性质、积累和用途 第一章 论资财的划分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财一个特殊部门的货币,或论维持国民资本的支出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或论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财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不同国家财富的不同发展 第一章 论财富的自然发展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在欧洲旧状态下所受的阻碍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城市的兴起及其进步 第四章 论城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一章 论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进口国内能生产的商品 第三章 论对来自贸易差额被认为于我不利的国家的各种商品进口实施特殊限制 第一节 论即便根据重商主义原则,这种限制也不合理 第二节 论即便根据其他原则,这种特殊限制也不合理 第四章 论退税 第五章 论奖金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第七章 论殖民地 第一节 论建立新殖民地的动机 第二节 论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 第三节 论发现美洲和发现经由好望角到东印度的航道给欧洲带来的利益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或论把土地产物看做是各国收入或财富的唯一来源或主要来源的各种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一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 第一节 论国防开支 第二节 论司法开支 第三节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的开支 第四节 论维护君主尊严的开支 本章 结论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来源 第一节 专属于君主或国家的资金或收入来源 第二节 论赋税 第三章 论公债道德情操论 告读者 卷一 行为的合宜性 论合宜感 人性中的同情 相互同情的愉悦 同情与行为的适宜性 社会关系影响同情与适宜性的判断 和蔼与尊贵的美德 达到合宜性的各类激情的程度 引言 源于身体的激情 源自想象的激情 令人生厌的激情 友好的激情 自私的激情 顺境和逆境对行为和同情心的影响 同情者的感受远逊于当事人的感受 对名利的追逐,大人物和平民百姓的差别 趋炎附势风气对道德情操的败坏 卷二 优点和缺点,或奖赏与惩罚的对象 认识优点与缺点 引言 第一节 投桃报李与以恶报恶 第二节 合乎情理的感激或怨恨的对象 第三节 小结 第四节 对优点、缺点的判断 正义与仁慈 第一节 正义与仁慈的区别 第二节 正义、懊悔与欣慰 第三节 正义的作用 命运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引言 第一节 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 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情感不规律性的根本原因 卷三 自我评价的基础,兼论责任感 自我认同和不认同的原则 赞扬及值得赞扬的品质,谴责及理应谴责的品质 良心的影响和权威 自我欺骗的天性及一般原则的起源和作用 道德普遍原则的影响和权威 责任感是不是我们行为的唯一原则 卷四 效用性对赞同感的作用 美感来源于效用性的表现 效用的表现赋予品质和行为以美感并使之成为一种赞同原则 卷五 道德赞许评价标准中风尚和习惯的作用 习惯和风尚对美与丑看法的影响 道德情感受习惯和风尚的影响 卷六 与美德有关的品质 个人品质对自身幸福的影响,或论谨慎 个人品质对他人幸福的影响 引言 第一节 有关天性致使我们关心和注意他人的依据 第二节 天性致使社群成为我们慈善对象的次序 第三节 普施众生及兼济天下的善行 自我克制 结论 卷七 道德的学说 第一章 与美善品性相关联的深刻问题 第二章 有关美德品性的各类学说 引言 第一节 美善品性与合宜性相一致的那些体系 第二节 美善品性与审慎相一致的那些体系 第三节 美善品性与仁慈相一致的那些体系 第四节 卓然超越的那些学说 第三章 探讨赞许原理的学说 引言 第一节 由自我保护与本能的赞许推论出来的那些体系 第二节 理性情感与本能的赞许推论出的那些体系 第三节 由合宜情感与本能的赞许推论出的那些体系 第四章 不同学者以道德品性论述践行方式的原则
章节摘录
插图:丰厚的劳动报酬使劳动者能够改善他们对子女的供养,从而养大较多的儿童,这样势必会放宽和扩大上述限度。应该指出,上述限度扩大的程度必然会尽可能和劳动需求所需要的程度相称。如果劳动需求继续增加,劳动报酬必然鼓励劳动者结婚繁殖,使他们能够不断增加人口,供给不断增加的劳动需求。如果劳动报酬在任何时候比为此目的所需要的更少,人手缺乏不久就会使之提高;如其在任何时候多于所需,人口过度繁殖就会使之降到这个必要比率之下。在前一种情况下市场的劳动存量不足,在后一种情况则过多,不久均会迫使劳动价格回到社会情况所要求的适当比率。因此,和对其他商品的需求必然支配其他商品的生产一样,对人口的需求也必然支配其生产。生产过于迟缓时加以促进,生产过于迅速时则加以抑制。世界各地,不论在北美、欧洲或是中国,支配和决定人口繁殖程度的正是这一需求。在北美,这需求成为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在欧洲,则成为人口缓慢而逐渐增加的原因,在中国,就成为人口不增不减的原因。有人说,一个奴隶的消费要由其主人承担,但是一个自由佣工的消费则是由他本人承担。但实际上,后者也像前者一样由其雇主承担。支付给工匠和各种佣工的工资,必须使他们能按照社会需求的增加、减少或停滞而维持其工种。但是,虽然自由佣工的消费同样也使雇主遭受损失,一般却比奴隶造成的损失少。或许可以这么说吧,用作维护或补偿奴隶的资金通常都由粗心雇主或疏忽的监工管理,但补偿自由佣工的资金却由自由佣工自己管理。资金由通常杂乱无章的富人管理,所以必然漫无秩序;另一个则是由处处节省的穷人自己管理,所以必定是精打细算。在不同的管理下,目的相同费用却大不相同。因此,从不同时代和国家的经验来看,我相信自由人所完成的工作终归要比奴隶价格低廉,即使在普通劳动工资很高的波士顿、纽约和费城亦然。因此,劳动的丰厚报酬既是财富增长的结果,又是人口增加的原因。对充足的劳动报酬发出的怨言,就是对最大的公共繁荣的必然因果律的悲叹。值得指出的是,正是在进步状态中,即不是在社会已经达到,而是在不断变得更加富裕的时候,劳动贫民即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是最幸福最舒适的。在社会处于停滞状态时生活艰苦,而处于衰落状态时生活悲惨。进步状态时则社会各阶级快乐满足;静止状态中社会枯燥乏味;衰落状态下则令人惨怛。劳动的丰厚报酬鼓励人口繁殖,又增进普通人民的勤勉。劳动工资是对勤勉的激励;勤勉也像所有其他的人类品质一样,越受到鼓励就越加增进。丰富的生活资料会增加劳动者的体力;改善生活状况的美好希望、在丰衣足食中终其一生的前景促使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工资高的地方,工人比在工资低的地方更加积极、勤劳和敏捷。例如,在英格兰就和在苏格兰不同,大城市周围就不同于穷乡僻壤。有些工人如果能在4天之内赚到一星期的生活费,的确就会3天不工作。然而,这决不是大多数人的情况。而当工人通过计件工资得到丰厚报偿时,却常常是操劳过度,在几年之内就损伤了自己的健康。在伦敦和一些其他地方,据说一个精力充沛的木匠不能工作8年以上。在按件计酬的许多其他行业也是与此相类,像在某些制造业或者工资较高的农村劳动中的工人也是一样。几乎每一类工匠都由于在自己的特殊工作中操劳过度,常患某种职业病。著名的意大利医生拉穆志尼曾经写了一部有关职业病的专门著作。我们一般不认为士兵是我们中间最勤勉的人,但是当士兵们从事某种具体工作并且通过计件得到丰厚报酬时,他们的军官们常常不得不为他们作出规定,使每天赚得的钱不得超过一定的数目。因为在规定以前,竞争和赚钱的欲望常常使他们工作过度,以致积劳成疾,损害了自己的健康。常常有人高声抱怨,一个星期中4天的紧张工作是另外3天偷懒的真正原因。大多数人在连续数天紧张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之后,自然会强烈地想要休息。除非受到暴力或某种强烈需要的抑制,这欲望几乎难以遏制。在紧张劳动之后,人的天性要求某种程度的放纵,有时是悠闲自在,有时是娱乐消遣。如果得不到满足,结果常常很危险,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并且迟早会产生职业上的特殊疾病。如果听从理性及人道主义的指令,雇主就不应常常鼓励劳动者勤勉,而应当要他们适度工作。我相信,人们可以发现,在各个行业中,一个能适度工作的人才能够持续不断工作,他不仅能长期保持健康,而且也可以在一年中完成比其他人更多的工作。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最终效果来看,《国富论》也许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睡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作出的贡献的总和。 ——[英]巴克勒在哑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德]马克思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1976年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
编辑推荐
《国富论(全译本)》: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最大的经济学译著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著作 一部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以不可思议的方式综合在一起书。 学习经济学的比读书 《富国论》与《圣经》、《资本论》同为人类不朽的伟大作品 被誉为“第一部 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百科全书”、“西方经济学圣经” 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综合在一起的书,是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深邃见解的人所撰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能力,能对他所收集到的所有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他对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的与世隔绝的学者,而是仿佛全身装着天线的超人,能收到并吸取其所有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馆藏而写的,而是对经济理论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身处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