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李睿 页数:286
前言
佛教起源于印度,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得以发扬光大,并以南传、北传两条路线先后传播至印度周边的东南亚及东亚地区。佛教所到之处,对当地的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形态以及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自东汉传人我国,在经历了与中原本土宗教和传统思想彼此融合借鉴的漫长过程后,逐渐形成了一支兼容南传、北传、藏密三大佛教系统,带有浓郁中土特色的中国“禅宗”。中国佛教也因此成为北传佛教的主脉。中国佛教体系的完备、庞杂程度是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佛教国家所不及的。 佛学,原本应称为佛理,是指佛法的义理,也就是诸佛所觉悟的真理,亦即宇宙人生的真相。因为佛法中所含的义理太广、太深,包括一切世间(安住生死)和出世间(解脱生死)的学问,而它本身也类似一般所谓的“学问”,所以称它为“佛学”。 佛学,名相浩繁、义理奥博,往往令一般读者望而兴叹,深感难所适从。虽然前有《佛学大辞典》、《一切经音义》、《佛尔雅》、《大明三藏法数》、《教乘法数》、《诸乘法数》等书,但其或仅仅解释佛学名句,或仅将次第录列部帙之名题,或仅略序部类少提纲要,不便于一般人阅读。 有感于此,《佛学知识全知道》的编撰者将佛学的历史、佛教的教义以及有关名词汇成一编,并且做了详尽的解说。为人们了解、研究佛教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而又通俗适用的读本。 本书将复杂的佛教知识体系细化为7个清晰可辨、易于梳理的章节。通过对佛教创立、教义发展、宗派变迁、佛典经论等的归纳总结,系统展现了佛教2500年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脉络。
内容概要
佛法中所含的义理深广,包括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学问;而佛学名相浩繁、义类奥博,常常令读者望而兴叹,感到无所适从。有鉴于此,本书的编撰者将佛学的历史、佛教的教义以及有关名词汇成一编,并且做了详尽的解说。为人们了解、研究佛教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而又通俗适用的读本。 本书将复杂的佛教知识体系细化为7个清晰可辨、易于梳理的章节。通过对佛教创立、教义发展、宗派变迁、佛典经论等的归纳总结,系统展现了佛教2500年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脉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佛教的历史发展 一、佛教的创立 什么是佛教 佛教的始创者是谁 释迦牟尼如何创立佛教 释迦牟尼的行迹 佛教的基本教义 二、佛教的发展 原始佛教为何分裂 “上座部”佛教 “大众部”与“上座部”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大乘佛教与南传佛教 大乘、南传佛教的区别 什么是中观派 什么是“瑜伽行派” 佛教史上有几次重大结集 三、佛教的传播 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 佛教何时传入朝鲜半岛 佛教在日本的传播 佛教何时传入斯里兰卡 佛教何时传入缅甸 第一个西行求法的是谁 法显西行取经的收获 唐僧取经是怎么回事 四、佛教的重要宗派 天台宗 三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净土宗 禅宗 律宗 密宗 五、佛学的经典著作 《四十二章经》 《牟子理惑论》 《肇论》 《大藏经》 《法华经》 《净土三经》 《华严经》 《涅槃经》 《坛经》 《楞伽经》 《苏悉地经》 《大日经》 《金刚顶经》第二章 佛学中的艺术 一、佛塔艺术 佛塔的功用 佛塔的起源 佛塔有哪些种类 什么是刹柱 什么是“塔刹” 印度佛塔的特点 八大灵塔 日本佛塔的特点 尼泊尔佛塔的特点 斯里兰卡佛塔的特点 缅甸佛塔的特点 印尼佛塔的特点 中国汉地佛塔 中国汉地佛塔的常见样式 藏地佛塔的渊源 藏地佛塔的类型 善世八塔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 二、造像艺术 造像的来源 佛的三十二相 造像艺术的四个时期 藏地佛像的特色 藏地佛像的寓意 三、石窟艺术 石窟的功能 中国石窟的特点 中国石窟多由谁倡导兴建 克孜尔石窟 敦煌莫高窟 麦积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 四、佛教中的其他艺术 印度佛教艺术遗迹 唐代佛教建筑的代表 宋、辽佛教建筑的代表 元、明佛教建筑的代表 佛本生故事 因缘壁画 佛传故事 四相图和八相图 观音和弥勒像 经变画 佛教史迹故事画 佛教感通故事 帝后礼佛图 水陆画第三章 佛学中的动植物 一、佛学中的动物 佛菩萨以哪些动物为坐骑 佛菩萨以哪些动物为持物 动物1——猪 动物2——鼠 动物3——猴 动物4——鹿 动物5——兔子 动物6——蝙蝠 动物7——龟 动物8——象 动物9——虎 动物10——蛇 动物11——狼 动物12——狐狸 动物13——狮子 动物14——牛 动物15——马 动物16——驴 动物17——羊 动物18——骆驼 动物19——鸳鸯 动物20——鹦鹉 动物21——鸽子 动物22——鹰 二、佛学中的植物 植物1——莲花 植物2——阎浮树 植物3——菩提树 植物4——阿地目得迦花 植物5——木穗子 植物6——阿梨树 植物7——波罗奢 植物8——多罗树 植物9——频婆树 植物lO——毗醯勒 植物11——牛膝草 植物12——番红花 植物13——轲地罗 植物14——枸杞子 植物15——安禅那 植物16——诃梨勒 植物17——黄姜 植物18——迦罗迦树 植物19——梨树 植物20——水稻 植物21——豆类 植物22——茶树 植物23——吉祥果 植物24——大蒜第四章 佛学中的法器 一、佛学中的佛具 供养用的佛具有哪些 佛具1——佛坛 佛具2——须弥坛 佛具3——幡 佛具4——幢 佛具5——洒水器 佛具6——伞盖 佛具7——经幢 佛具8——灯明 佛具9——香 佛具10——香器 佛具11——花 佛具12——衣械 佛具13——镜子 佛具14——舍利容器 佛具15——闶伽器 二、佛菩萨的持物 持物1——锡杖 持物2——拂子 持物3——如意 持物4——梵箧 持物5——瓶 持物6——法轮 持物7——塔 持物8——法螺 持物9——如意宝珠 持物10——扇子 持物11——金刚杵 持物12——金刚铃 持物13——剑 持物14——弓箭 持物15——戟 持物16——刀 持物17——棒 持物18——琴 持物19——箜篌 持物20——笛子 持物21——琵琶 持物22——杖 持物23——莲花 持物24——杨枝 持物25——龙 持物26——蛇 持物27——火 三、梵呗赞诵的法器 法器1——木鱼 法器2——钟 法器3——鼓 法器4——磬 法器5——引磬 法器6——铜钹 法器7——戒尺 法器8——犍稚 法器9——云板 四、教徒生活常用道具 生活道具1——钵 生活道具2——三衣 生活道具3——澡豆 生活道具4——头巾 生活道具5——手巾 生活道具6——齿木 生活道具7——滤水囊 生活道具8——尼师坛 生活道具9——念珠 生活道具10——净瓶 五、其他法器 法器1——金纰 法器2——象炉 法器3——阏伽桶 法器4——金刚线 法器5——护摩炉 法器6——宝瓶 法器7——丸香 法器8——唐卡 法器9——八吉祥 法器10——轮王七宝 法器11——五佛冠 法器12——曼达第五章 佛学中的佛祖菩萨 一、佛学中的佛 释迦牟尼 释迦十圣 大日如来 不空成就如来 开敷华王如来 宝幢如来 本初佛 卢舍那佛 毗婆尸佛 欢喜佛 药师如来 阿弥陀佛 佛眼佛母 毗舍浮佛 拘留孙佛 白伞盖佛顶 一字金轮佛顶 二、佛学中的菩萨 八大菩萨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弥勒菩萨 大势至菩萨 虚空藏菩萨 日光菩萨 月光菩萨 龙树菩萨 法藏菩萨 妙见菩萨 大随求菩萨 圣观音 如意轮观音 十一面观音 马头观音 不空胃索观音 准提观音 三十三体观音 白衣观音 狮吼观音 叶衣观音 千手观音 三、佛学中的明王 五大明王 不动明王 大威德明王 降三世明王 孔雀明王 军荼利明王 爱染明王 无能胜明王 乌枢沙摩明王 金刚夜叉明王 步掷明王 大元帅明王 四、其他 十六罗汉 “十八”罗汉 十罗刹女 大黑天 日天 月天 帝释天 西方广目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 大自在天 吉祥天 辩才天 戏忘天第六章 禅宗的知识 一、禅宗基础知识 什么是“禅” 什么是“禅宗” 何谓“东山法门” 禅宗的真正“创始人” 何谓“北宗禅” 何谓“南宗禅” 禅宗的“五家七宗” 西天二十八祖 东土五祖 禅宗与庄子思想 禅宗与儒家思想 禅宗与茶道 菩提达摩是谁 何谓“四宾主” “五山十刹”指什么 国内著名禅寺 什么是“公案” 什么是禅画 什么是“三种禅” 出世间禅 什么是“三玄三要” 何谓“华严禅” 二、禅宗著名公案 只履归西 丹霞烧佛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日日是好日 四祖坐佛 鳖鼻毒蛇 一宿觉 光即宝,宝即光 去问柱子 选官怎么比得上选佛 草鞋钱让谁来付 石头路滑 不曾梦见佛法 如此待客 煽风点火 谁人束汝 拿不动的锄头 吃饭睡觉 你从什么地方来 我不如他 蛤蟆与老茄 地狱 寸丝不挂 用功 门上就写门字 他家自有儿孙在 和着屎尿一起参 美食不中饱人吃 草木成佛 茶饭禅 三、经典禅语 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 砖磨作镜 迎宾送客,搬材运水,无非是禅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大厦之材,本出幽谷 心空及第归 亲者不问,问者不亲 云在青天水在瓶 割了我老僧的头去 也胜秋露滴芙蕖 锄头在我手里 文益开悟 不风流处也风流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直心是道场 一子出家,九族升天 四、禅宗经典之作 《曹溪大师传》 《五灯会元》 《碧岩录》 《古尊宿语录》 《祖堂集》 《景德传灯录》 《宗镜录》 《十牛图颂》 五、禅宗丛林清规 什么是“丛林” 什么是“清规” 何谓《百丈清规》 僧人衣食住行的规定 僧徒犯戒应该怎样处置 什么是“四十八单” 住持是怎样产生的 法堂和禅堂有何用途 著名的禅院清规第七章 佛学的其他知识 一、佛教的戒律 四众与七众 具足戒 七灭诤法 二、佛教的教义 四圣谛 缘起论 五蕴论 无神论 六道轮回 善恶观 克己 涅槃 佛性 三、佛教典籍 佛教典籍的种类 经、律、论三藏 佛典是如何形成的 汉文大藏经的形成 四大佛典译师 大乘佛典 四、佛教经典譬喻 鸟鼠僧 如擎油钵 无尽灯 三重楼 火中生莲 如木顺水 渴鹿逐焰 机关木人 祸母 梦中说梦 散花尸上 鬼鞭 爪上土与大地土 水中捉月 四蛇一箧 空华 二十喻 三车 化城 新旧二医 空拳诳小儿 水乳 穷子喻 明珠 衣里之珠 三兽渡河 三草三木 人命在呼吸间 七子喻 如来藏九喻 额珠附录 一、佛教基本概念 二、中国佛教历代高僧 三、中国寺庙大全 四、佛教典故
章节摘录
娑祗城又译作沙枳多城、娑根多城,位于中印度侨闪毗国与舍卫国之间,其附近的安禅那林园中有野鹿苑,有往昔世尊常居此说法。 安禅那又译作安膳那,做眼药解时,有两种说法。一如《慧琳音义》十二所述:“安膳那,眼药名,此药石,深青色,兼有紫绀色,亦类似金精。”依此所说,安禅那是石粉之类的眼药也。然而《慧琳音义》下也说:“安膳那药,以其叶色青黛,可合和眼药。”看起来又像是一种植物。又《慧琳音义》二十六:“安膳那药,古音亦云安,此云眼药。经云:能治眼痛,应是黄连也。” 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舍耶药事》卷一中对安膳那的种类、放置储存方法有详细的记载: 当时比丘患眼疾,遂往医人处请医生为其诊治。医生告诉比丘:佛陀具一切智,应前去问佛。诸比丘便前去请问世尊。佛陀应比丘请,便教导大众:“有五种安膳那:一者花安膳那,二者汁安膳那,三者林安膳那,四者丸安膳那,五者骚毗罗石安膳那。此五种安膳那,皆能疗眼。所以比丘若患眼疾,应用安膳那,方得除差。” 比丘的眼疾好了之后,就将用剩的安膳那丢弃。尔后又有比丘也患了眼疾.医生教他去找先前也患眼疾的比丘觅取眼药,可是那比丘把残余的药丢弃了。 佛陀因此因缘而告诉大众:“比丘,如果有残余的安膳那,不应弃置而不加以收存。” 佛陀并为大众解说安置此药的方法。安膳那,应放置在牢固处,花安膳那应放置于铜器中,汁安膳那则安放在小合内,粉末药安置在竹筒里,然后一一安置在袋中。或以物包裹、或于墙壁订牢系之。在《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八也有相类的记载。 此外,在佛经中,尚有许多以安禅那药修法、点眼而得隐身、腾空等奇特不可思议功效的记载。或是以其神效为喻,比喻菩萨所行之自在。
编辑推荐
佛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从佛学渊源、佛教宗派到基本理论与教义学说,从佛学经典与著作到佛教人物与思想,从佛教仪轨、修持到佛教文化,可谓内容庞杂、体系浩繁。《佛学知识全知道》择其重点和基础性的佛学知识,予以阐释和讲解。 《佛学知识全知道》的最大特色,在于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佛学内涵与实质,将原本晦涩的佛教义理转变成浅显易懂的知识,语言生动风趣,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便于读者解读佛理,全方位认识佛教及佛教文化。 解读佛学知识·饱览佛学智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