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传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成杰  页数:248  
Tag标签:无  

前言

2009年9月28日,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成为“胡润百富榜”榜单冠军。但就在2008年,王传福还只是百富榜上的第103位,财富只有60亿。从60亿暴涨到350亿,王传福成为急速缔造财富帝国的又一个传奇。王传福以电池发家,纵横天下。当外国制造电池采用全自动化,一条生产线上才几个人时,王传福造电池是没有生产线的,车间里到处都是人。但是,就是这样造出的电池不仅质量高,而且成本还低。而且,仅凭这样一条半手工半自动化的电池生产线,在几年时间里王传福的比亚迪成为了世界级的“电池王国”。就在王传福在电池市场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进入汽车行业,并确定把比亚迪的发展放在电动汽车上。他想凭借自己在电池上的优势使自己在汽车领域里赢得竞争,并利用电动技术节省能源、减少污染,肩负起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自此,进入汽车业始,王传福犹如一匹黑马令汽车界同仁刮目相看。回首2008年,对全球车市来说这是个黯淡、寂寞的年份。处在金融风暴核心地带的美国,随着金融危机加深、经济衰退临近,美国车市陷人了1993年以来最严重的下滑困境。2008年前三季度,美国新车销量同比下降超过20%。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也无一例外地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

内容概要

他,让三洋、索尼等国际大公司感到恐惧  他,一个近似狂妄的技术奇才  他,在漫漫熊市吸引“股神”入股比亚迪  他,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流而上  他,仅一年时间身价暴涨百亿,成为中国新一代首富……  他就是王传福,曾经一文不名的农家子弟,26岁时却成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2002年,他在短短7年时间里,将镍镉电池产销量做到全球第一、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37岁便成为饮誉全球的“电池大王”,坐拥3.38亿美元的财富。  2003年,王传福斥巨资高歌猛进汽车行业,誓言要成为汽车业领军人物……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公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  进入汽车领域之后,王传福坚持自主研发,复制电池领域成功模式,进行垂直整合,三年磨一剑,比亚迪F3一战成名,汽车梦想终变成现实12006年12月17日,比亚迪凭借“F3风暴”荣膺被誉为中国营销界“奥斯卡奖”的“2006中国十大营销事件·人物盛典”称号。  2009年9月28日,他以350亿元身价位居“2009胡润中国百富榜”榜首,成就了自己的财富人生。

作者简介

成杰,巨海教育集团总裁,亚洲顶级实战名师,华人执行力第一导师,华人演说领导力权威,上海安徽商会副会长。
  成杰老师是一位实战派的管理咨询专家!他用8年的时间亲自拜访了上百位顶尖成功企业家,并先后在120多个城市巡回演讲,培训辅导过1200多家企业,演讲超过1580

书籍目录

前言一、2009年,他成为中国首富 他的成功不是谜,而是故事 解密财富“刘翔”的350亿神话 比亚迪,民族制造业的旗帜 企业家的三个问题 在低调与张扬间畅意游走 员工眼中的“神” 企业家的责任感二、电池专家变身“电池大王” 贫寒少年的科学梦想 年轻博士的拳拳赤子之心 疯狂“下海”,掘金电池 打造比亚迪的创业团队 品质控制抢占电池市场 打造温馨的比亚迪之家三、挑战日本电池巨头及代工皇帝 挑战三洋 和解三洋 击败索尼 富士康狙击比亚迪四、比亚迪华丽上市香港证交所 资本市场的博弈 资本经营,广开财路 联手百富勤,香港成功上市 为自己的梦想买单五、“电池大王”入主汽车帝国 “带电”的汽车王座攀登者 王传福的造车理由 为什么选择入主秦川 站在巨人的肩上,破除技术壁垒 枪毙“316”方案 三年磨一剑,“丰田”F3中国造 王传福的制胜武器 进军海外市场 吹响“2025年比亚迪世界第一”的战斗号角 我们是在做工厂,不是做产品 回望秦川,追寻蓝海六、逆市上扬,金融危机中的黑马 令“股神”青眼有加的中国公司 巴菲特的神秘礼物 他凭什么打动巴菲特 金融风暴也是机会 旺市看通用,淡市看比亚迪 ……七、争做电动汽车时代的领航者八、王传福成功之道九、比亚迪的品牌战胳十、集中高效的企业文化附录

章节摘录

2009年9月28日晚,胡润在海南公布了“2009胡润百富榜”,比亚迪集团总裁王传福以350亿元财富从去年排名第103位飙升至今年的第1位。从2008年的60亿元突然暴涨到今年的350亿元,王传福成为急速缔造自己财富帝国的又一个传奇。胡润表示,比亚迪创始人、43岁的王传福能够登上首富榜榜单,连他自己都想不到。王传福能够成为首富,有三方面因素:一是中国的汽车行业高速增长;二是巴菲特投资了比亚迪;三是中国经济从去年到现在,恢复得很快。但尽管如此,这骤然间堆积的天大财富还是让全世界的媒体惊呼:比亚迪到底是何方神圣?一时之间,媒体和大众纷纷把目光聚焦到比亚迪和他的创始人王传福身上。原来,比亚迪是一家在中国香港上市的大陆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横跨IT和汽车制造业两大产业。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拥有充电电池、手机产业,总部设在深圳,同时在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地区建有七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10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3Zi人。比亚迪2002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王传福拥有27.83%的股份,市值1200亿元,他所持有的是内资股,不能完全流通,在此胡润研究院将内资股与H股的价格按照1:1计算。2003年初,比亚迪进人汽车领域。比亚迪股份发布的财报显示,到2009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翻番,其中汽车业务收人大增133%。业绩飙升,公司股价更是在一年内暴涨4倍。公司良好的业绩增长潜力使得比亚迪近几年来持续受到海外资金的追捧。2003年还传出消息,波导将与浙江省政府合作,投入30亿元进人汽车业。五粮液准备涉足汽车外观模具。同时在前几年转型货车制造的云南红塔集团,在这一年开始涉足轿车生产。那么为什么大家不约而同进人汽车行业呢?显然是由于丰厚的利润,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2年前10个月汽车工业所属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52亿元,同比增长64.6%;新增利一润138亿元,对全部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22.5%,位居各大工业行业之首。在汽车行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的直接拉动下,整个工业企业效益出现转折性变化。与此同时,汽车对国家税收的贡献也大大增强。2002年,仅汽车工业增值税和销售税及附加两项税收就达262亿元,同比增长27.5%,大大高于全部工业税收增长11.5%的水平。汽车工业缴纳的税收已占工业企业税金的5%,新增税收的贡献更达一到了11.2%。2002年,汽车行业非但没有在人世冲击中艰难求生,反而增长迅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结果显示:2002年,全国汽车产量达325.12万辆,同比增长38.49%;销售完成324.81万辆,同比增长36.65%。因为“爆发性增长”,2002年被命名为汽车行业的“井喷之年”。自然而然,进入2003年,汽车行业吸引了众多热钱的涌人。大家不约而同产生出强烈的“造车冲动”,因此可以说,2003年是不折不扣的“造车年”。但是很快这些资本几乎都从汽车业败退,只有比亚迪获得了成功。王传福的加人造车大军并不是跟风,王传福是“独裁者”,他有他独特的想法。汽车制造业是什么?按照王传福的说法:“汽车业是一个做了100多年的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其实就是一个低科技产业。”不愧是技术狂人,王传福这句话,鲜明表现了他对通用、福特、丰田等老牌汽车公司引来其他投资者同自己竞争。一时间电池领域涌现了一百多家公司,互相竞争,使得电池领域过度竞争,利润不断下降。几年来,充电电池每年的价格均有10%的下调幅度。正是因为比亚迪的电池制造已经遇到销售天花板,很难再有大的突破。所以深谋远虑的王传福必须筹划公司的转型。比亚迪手中拥有12.4亿人民币的现金,这笔大额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比亚迪的电池业已经不需要更大的投入了。那么王传福必须为这些闲置资金找到一个投资领域,否则只能是浪费资源。在种种原因的决定下,比亚迪必须拓展业务,比亚迪必须谋求转型!当时比亚迪面临的一种选择是可以全面转向手机领域,比亚迪可以尝试拥有自主品牌的手机。但是由于比亚迪电池的客户是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手机制造商,所以如果比亚迪全面进人手机行业,那么比亚迪电池的销售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冲击。权衡之下,最终王传福选择了汽车制造业。其实比亚迪选择改行造汽车,还是有一个行业背景的。在整个2003年中国盛行一股外行造车风,比亚迪控股秦川只是这股“造车热”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个。2003年,汽车业的丰厚利润在制造业激发起一股强烈的“造车冲动”,家电业、手机业、烟草业等行业的巨额资本像潮水一般涌人汽车业,所有人都想在汽车市场分到一块蛋糕。2003年8月,美的空调与昆明高新区招商局签署协议,美的5年内将总投入20亿元人民币,对云南客车厂、云南客车改装厂等企业进行改造,准备打造“云南美的汽车工业城”。此后,美的又积极与湖南的三湘客车进行接触,10月份,又与三湘客车达成协议,开始接管这家企业。一年之内,美的梅开二度,准备在汽车界大展拳脚,成为家电业进军汽车风头最劲的一家企业。2003年10月,奥克斯集团出资50007万元,收购沈阳双马汽车95%的股权。奥克斯成功拥有了越野车和拖拉机等车种的生产牌照。11月,奥克斯生产的第一款汽车——“朗杰”SUV在沈阳下线。

后记

本书之所以能够诞生,当然最应该感谢的是王传福先生。感谢王传福先生及其所领导的比亚迪集团,让我们能够有机会分享到这么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在此谨向王传福先生及其所领导的比亚迪集团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由于所涉及的资料选取来源范围较广,兼时间仓促。部分资料未能(正确)注明来源及联系版权拥有者并支付稿酬。希望版权拥有者在见到本书及声明后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尽快办理相关事宜。在此表示感谢与歉意。同时。由于很多资料是通过互联网上获得的信息,甚至还有一些内容根本无法知晓其作者,在此也真诚地谢谢他们为本书出版所作出的贡献。最后。由于作者水平所限,若书中出现不足之处,敬请大家谅解指正。

媒体关注与评论

能够作为比亚迪和中国人的合作伙伴,我们对此非常兴奋,王传福先生具备独特的管理运营能力和优良记录,我们盼望着和他的合作。  ——沃伦·巴菲特

编辑推荐

《王传福传:比亚迪神话》编辑推荐:王传福语录:1.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生命有一种硬度,你若有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一定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br〉2.我们坚持国际制造、国际品质,我们走中国人应该走的一条道路。〈br〉3.在电池领域,比亚迪仅用了30%的成本优势就击败了索尼、三洋,我们有40%的成本优势,我们没有理由打不倒外国企业。〈br〉4.在比亚迪,人是每一个关键节点、每一种战略打法的最终执行者。对工人高压、高薪的结合可以对效率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对于知识结构高、价值观和自尊心都很强的工程师这-套是不管用的。只有通过建立文化认同感,让他们追随你的理念。〈br〉5.现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都是小蚂蚁,企业品牌化经营的思维不够,大家都在讲百年企业,百年企业不是老子传儿子、儿子传孙子,而是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延续。对于众多的热衷“中国制造”的OEM企业,是否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呢?〈br〉6.比亚迪的企业文化是比亚迪人共同的信念和价值取向,是比亚迪人光荣与梦想的体现。〈br〉7.中华民族的勤奋和吃苦耐劳,决定了我们必将成为世界第一。〈br〉8.成功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冒险精神,许多时候不在于你能不能干,而在于你敢不敢干。〈br〉巴菲特最看好的中国企业家,新一代的徽商故事,新世纪的汽车霸主。〈br〉一部迄今为止最新最全面讲述王传福创业历程的倾力之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王传福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6条)

 
 

  •   没有看这本书之前只知道王传福是比亚迪公司总裁,看过这本《王传福传》之后才知道王传福出身贫寒,他成长的道路充满艰辛,但也磨练了他的意志。他的那种韧劲,那种狂性,让一般的企业家难以望其项背。贫寒少年学业优秀1966年2 月15日,王传福出生在安徽芜湖市无为县的普通农民家庭。无为县是个小县城。隶属巢湖,靠近长三角。这大概是无为县最大的区位优势。王传福的父亲是一名技艺出色的木匠,后来入了党,曾经担任大队书记的职务。他为人正直、坚韧刚强、乐于助人,在当地受人尊重,有号召力。他在工作中公私分明,在群众中有口皆碑。由于是党员,王传福父亲的思想在农村中是比较开明先进的,去世时他响应党的号召,说服自己的亲人火葬。王传福的母亲则是传统的贤妻良母,教育孩子要忠厚本分。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子女们也都继承了刚强正直的性格和坚强不屈的精神。王传福亦是如此,这在他以后的创业历程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王传福有五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加上父母,一家十口人就靠世代传下的木工手艺活为生,日子倒也过得平静安详。但是好景不长,在王传福十三岁时,父亲因为长期的病痛折磨去世。家庭的经济情况开始每况愈下,王传福的五个姐姐先后出嫁,妹妹被寄养,而哥哥王传方也从此退学开始工作赚钱养家。日子的艰难不易,母亲和兄长的殷殷期盼,不断鞭策着王传福。在青少年时期,也许因为家庭的原因,他比同龄孩子显得稳重早熟,性格比较腼腆不爱说话,也不愿意与他人过多交往,但是他比同龄的孩子更加知道用功读书,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用来学习。因为他明白,家庭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唯有以优异的成绩作为报答。所以在他的心里永远有一条信念,那就是“永远要比别人做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王传福不服输、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奠定了他后来事业成功的基础。屋漏偏逢连夜雨。两年后,在王传福即将初中毕业的时候,母亲又突然去世。命运给相依为命的兄弟俩以最沉重的打击。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生活的苦楚,年少的王传福是尝够了。深受打击的王传福,只能每日沉浸在学习中,以此忘掉痛苦孤独。生活的苦难也让王传福养成了坚强、独立、强势的性格。正像他自己说的“我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支配,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管”。父母留给一对兄弟的全部财产就是四间茅草房,但是父母给他们留下的精神影响却让兄弟俩受益无穷,在潜意识里影响着他们的一生。王传福母亲去世时,正值初中毕业考试。王传福因此缺考了两门课程,没有考**时热门的中专。人生的命运有时完全是偶然的,一个小小的因素就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王传福的一生就是这样被改变的。在80年代中专管分配工作,因此是当时很多家境贫寒的初中毕业生的首选。但是90年代后由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中专毕业生都就业困难。传福由于母亲的辞世,没有考上中专,而是进入无为县一所刚建立的普通高中--无为第二中学。这种偶然给了王传福进一步读大学深造的上升空间。否则,一代技术狂人王传福可能会被淹没在平凡的生活中。因为家庭的不幸遭遇,王传福的哥哥王传方在18岁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中断学业工作赚钱。但无论生活多艰难,他始终要求弟弟要发奋读书。王传福看到家庭的困难、哥哥的辛苦,心里有所动摇时,哥哥却说:“再苦再累,卖房也要读书,只要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在王传方眼里,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要求弟弟考上大学。当母亲去世时,大嫂张菊秀踏入了这个遭遇不幸的家庭。她身上所具有的中国传统妇女的贤良淑德重新温暖了兄弟俩的心窝。王传福高中的三年是整个家庭最艰难的时期,新进门的大嫂没有享受过一个新娘的快乐,而是要为柴米油盐发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王传福从高中起住校,每周末回家向嫂子取10元的生活费。有一次,家里实在没有钱,而嫂子又不舍得他委屈自己,就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借钱,最后才筹到不到5 元的散票子。而后来在王传福考上大学时,哥哥将结婚时所带的一块“上海牌”手表和家里全部的新东西都送给了弟弟,并一路陪同他到长沙。在王传福求学期间,哥哥也决定将自己的小生意搬到弟弟所在的城市,尽量能在生活上多照顾到他。王传方一直承担弟弟的学费和生活费,直到研究生毕业。长兄如父,哥哥不仅在生活上照顾弟弟,更教会他做人。勤俭节约、要有志气、尽量花自己的钱是哥哥常说的话。而兄弟俩在最困难的日子也没有到成家的姐姐家里过一个春节。手足情深,兄弟间的浓浓情谊延续至今。今天已经名动天下的王传福和哥嫂家住门对门,在生活上互相照应。在事业上,兄嫂全力支持着王传福,掌管后勤部门,为比亚迪的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1983年,王传福以优异成绩考入位于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物理化学系,在王传福大三时,学校改名为中南工业大学。王传福的母校中南矿业学院组建于1952年,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由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这6 所院校的矿冶类学科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湘江之滨。1960年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1985年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1996年9月通过国家“211 工程”立项审核,成为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先后隶属于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 月起再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在2000年大学合并的潮流中,经国务院批准,中南工业大学与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大学。因此王传福是中南大学的校友,2008年10月26日,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业后起之秀的王传福回到母校,受聘为中南大学兼职教授,这也是衣锦还乡吧。王传福是中南大学的骄傲!
    1987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后,王传福即开始对电池的研究,1990年硕士毕业后,留在该院301室工作,2年后,年仅26岁的王传福被破格提拔为301室副主任。 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由于和王传福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王传福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在有了一定的企业经营和电池生产的实际经验后,王传福发现,作为自己研究领域之一的电池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当时要花2万-3万元才能买到一部“大哥大”,而欲买者趋之若鹜。王意识到手提电话的发展对充电电池的需求会与日俱增。而在他看来,技术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够上规模,就能做出大事业。1995年2月,王传福和他的表哥吕向阳一起创立了比亚迪,目前正在取代日本电池企业的垄断地位,成为第一流的电池生产商。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比亚迪的出口极度萎缩。但在今年夏天(2002年7月31日)成功地在香港主板上市。去年的销售收入达1.55亿美元(2000年1.05亿美元),纳税0.24亿美元,有15000名员工。
    王传福上项目还有他的独到之处。与国内很多企业盲目追求现代化,往往不切实际地花大价钱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线相比,王传福从头到尾都是自主开发研制产品。不仅如此,王传福在工艺、原料和质量控制、降低成本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此外,王传福直接介入供应商的材料开发环节,利用比亚迪强大的科研能力,共同制订降低成本的方案。如镍镉电池需用大量的负极制造材料钴,如果进口国外性能较好的钴,成本极高。比亚迪与深圳某公司合作,在明确了国内外钴的品质差距之后,制定了提高国产钴品质的详细办法,终于使国产钴达到国际品质要
  •   在中国财富榜上,王传福这个名字以前还很靠后,以至于少有人关注;在中国制造业,尽管王传福率领着他的比亚迪在代工和汽车领域已经做得风生水起,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他的名字还略显陌生。
    2009年10月,胡润在北京正式发布《2009胡润百富榜》,王传福以财富350亿元从去年排名的103位飙升至今年的第1位,成为中国首富。消息传开后,众人为之哗然。随后,他也被福布斯富豪榜列为中国内地首富。双榜首富,这个王传福究竟何许人也?
    不知道王传福,你总知道有个人叫巴菲特。
    作为新能源汽车业的代表,比亚迪股份在2008年便受到了“股神”巴菲特的青睐。2008年9月,巴菲特控股的中美能源宣布,以每股8港元的低价,投资总计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2.25亿股股份。中美能源持有比亚迪经认购股份扩大后的注册资本总额约9.89%的股权,及已发行H股总数的约28.37%。
    此后该公司股价一路高升,从2008年10月的每股10多块飙升至2009年10月每股85港元!股价翻了10倍,是当之无愧的明星第一股。由此按账面收益计算,巴菲特投资比亚迪一年狂赚超过170亿港元!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划算的生意吗?事实上,这也是巴菲特自金融危机以来最为成功的一笔投资。
    国际金融巨头似乎对比亚迪情有独钟。除了市场频传巴菲特有意进一步增持外,香港交易所披露,国际大投行巴克莱,2009年10月以近10倍于巴菲特认购价的高价78.145港元,斥资25.26亿港元,增持3232.75万股比亚迪股份,使得其H股持仓比例由1.33%急增至5.41%。
    王传福凭什么就力压一大帮地产大佬,成了中国的首富?要知道,房地产一直是中国的富豪批发地。他怎么就让世界最精明的投资人巴菲特把钱投给他?把公司做的如此成功?
    事实上,王传福创建的比亚迪公司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国际电子业代工的巨头,在中国汽车行业迅速崛起,并率先进入未来的电动汽车业。比亚迪俨然是一个工业巨头,而且是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成为中国制造业未来的代表。
    王传福改变了中国企业家的形象。那些在全球产业分工链条上苦苦挣扎,为了获得一份低端加工订单而压低身份,不惜血本甚至自相残杀的人群中,终于走出来一位“技术派”领军人物,以拆解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为己任,狂热追求技术创新,并组织起了一支真正能征惯战的本土化的技术研发和制造队伍。
    是啊,能让飞船上天的民族,难道就只能干些鸡零狗碎的低端加工业?!
    然而,在成功光环的背后,谁又知道王传福出身贫寒,吃“百家饭”长大的苦难;谁又知道他曾舍弃铁饭碗和干部身份,借钱在深圳一个车间里创业的艰辛。
    这个王传福,不简单。
  •   比亚迪是一家创造奇迹的公司,它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世界排名第二位的电池制造业巨头,从资本金250万元扩张到市值300亿元,从员工20人到拥有全球员工10万人,从单一的电池生产商到跻身世界手机业举足轻重的多元化手机零部件的集成供应商,从造车、卖车的门外汉到凭借单款车型F3成为最快突破10万销售量的自主汽车生产军。比亚迪集团两大产业势如破竹,创造着极速狂飙的产业神话。王传福和比亚迪的发展历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本土企业发展的缩影,都面临商业竞争、技术壁垒、国际垄断等等问题,王传福和比亚迪突出重围,战胜日本企业,首先在国际电池市场上占有自己的地位,其中的方法、模式都挺值得借鉴的。
  •   大凡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善于学习的典范,王传福也不例外。王传福说,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王传福的学习精神早在求学研究阶段已经牛刀小试,取得**的成绩。在打造比亚迪电池王国的过程中,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在入主秦川汽车之前,他就开始研究汽车,同创业之初以电池专家涉足电池业一样,这一次他想先成为汽车专家,然后打造汽车王国。
  •   王传福先生现在已是世界级的名人,无论是在工业界还是商业界,无论是在电池行业还是汽车行业,他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足以令人瞩目的。而对于他的个人简历及创业历程,之前只是从《比亚迪企业文化》中了解到一点点。对于他传奇的人生和神话般的创业历史,不禁令人钦羡,同时也有一些好奇。在读了《比亚迪之父王传福》这本书之后,使我懂得了他的成功绝非偶然。所谓付出总有回报,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
  •   王传福和比亚迪挺给中国制造提气的。从电池产业发展到汽车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跨越到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单一技术跨越到多方面技术的集成,挺具有跨越性的。 给中国的企业增添不少霸气。
  •   成功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冒险精神,许多时候不在于你能不能干,而在于你敢不敢干。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生命有一种硬度,你若有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一定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让王传福来教我们如何做一个敢作敢为的人
  •   这本书主要是讲的王传福和他的比亚迪。从1995年比亚迪成立的当初的20人左右到现如今成为国内增长最快的自主汽车企业,记录了王传福和比亚迪的点点滴滴,作为励志人物的代表,不可谓不是一种激励。
  •   学习令人成熟,尤其对于一个处于黄金年龄且事业正扶摇直上的成功人士而言,更是如此。在人们纷纷质疑比亚迪进入汽车制造业时,创业以来从未尝过失败的挫折感的王传福也不是没有顾虑。但倔强的王传福认为,凭借37岁这个黄金年龄仍然拥有的对新领域的强大学习能力和日益成熟起来的判断决策力,再加上更加谨慎的态度,他仍然可以成功。
  •   起初对这本书感兴趣是看到比亚迪三个字,因为毕竟国产车中比亚迪也算一个不错的品牌了,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让我更崇拜王传福了,不仅人长得帅气,还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值得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去解读。大学之后就是我们事业的积淀时期,怎样把握好方向并为之努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所以我也建议其他的尤其是刚刚跨出校门的学弟学妹们多看一些名人成功励志的案例,以便自己更好的找到方向。
  •   看了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大。王传福创造了比亚迪的神话。出身贫寒的他成长的道路也充满艰辛,但也磨练了他的意志。他的那种韧劲,那种狂性,让一般的企业家难以望其项背。 推开了虚掩的心门,成功比你想象的容易。成功与成功人士一直鼓吹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悬梁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成功过程的感受也并非如地狱般痛苦不堪。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有兴趣,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不惧怕一时的失败,你就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   一个公司的发展都是从小到大的,决定公司前途的选择只有很少的几次或一次,但它对公司的发展却起着重大的影响。比亚迪之所以现在如此成功,和王传福几次关键性的抉择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他做错了,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比亚迪了。
  •   之前并不熟悉王传福,之所以感兴趣也是因为比亚迪了解的王传福,很佩服他,同样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对人生的意义和结果却截然不同,值得学习。
  •   为自主创业的中国自主创业的首富加油,为比亚迪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加油。
  •   王传福敢想敢干,当断则断的作风为他的成功增添了砝码。。香港风险投资公司汇亚集团董事兼常务副总裁王干芝说,“王传福是我见到少有的非常Focus的人,他大学学的是电池,研究生学电池,工作做的还是电池。”他执着坚强的精神让人佩服,更值得我们学习!
  •   高效集中的企业文化,为比亚迪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它优秀的企业文化去引领着企业。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那么它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或者说是不长远的,在这点上,比亚迪做的很优秀。
  •   作为一个安徽人,我为有这样一个老乡而觉得骄傲。这不仅仅是因为王传福成为首富,每年都有首富诞生,而王传福让我自豪的地方在于,他将国产汽车的发展带到一个新的台阶上。这么多年来,最国内销量最好的,都是进口汽车,王传福给我们增光了!
  •   王传福这个人太牛了,不显山,不露水,最后却成了中国首富,巴菲特要多投钱他都不干。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无欲则刚”。
  •   王传福也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许多人觉得他太善于钻空子,太过狡猾。此书中也提到了他非常会利用廉价的中国劳动力。而且本书讲他正面的内容比较多,也许这也是他能够成功的关键吧,毕竟,一个一心一意,心地单纯的人,是不会成为有钱人的。
  •   将比亚迪的成长历程和战略决策生动展现在我们面前,受益匪浅。
  •   比亚迪的开拓精神永远值得学习!向比亚迪致敬!
  •   王传福,我支持你成为世界电动汽车第一人!
  •   贫苦的少年之路往往会能成就一些人,王传福就是这样走上他成功之路的。谁也想有个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他没有,但还是要生活。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不仅锻炼了他吃苦的精神,而且培养了他活跃的思维,因为只有找的挣钱的办法,才能生存。
  •   古人云: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读过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很多。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梦想不一定非要实现,心中有梦想,就有信仰。如果连梦想都没有,就会误入歧途,走偏道路!我们要学做王传福一样的奇人!此书是值得认真读读的。
  •   很早以前就知道有这个书的存在。只是一直没有认真地读,买回来后也只是简单的翻了翻。直到朋友们不断地要求我定购这书,然后和大家一起早读羊皮卷时才发现了此书原来能对心灵产生很大的激励和推?力。
    现代的人们习惯了高度集中,并产生了焦躁不安的情绪,人们总是恨自己不能成钢,有近八成的人在羡慕别人有车有房,能潇洒自在地旅游时,却苦于无法把平凡的自我变成一个成功的人士。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不自信。心的方向一度地消失。而细读,精读羊皮卷,在某种程度上能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方向,有一种源动力;能让自己去打造、改造自己。让平凡变成不平凡,让平庸变成超越。
    适度的自我激励能让自己心智成长。关注积极的能让自己变得上进。
  •   成功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冒险精神,许多时候不在于你能不能干,而在于你敢不敢干。
  •   好多年前,送给自己的第一本书!我 选对了!书里的任何一句话都是最经典的!适合每一个人的书!每一个人都要好好的读!!!
    现在我又选了一本!还让好都的朋友都收藏了一本!好书!!!
  •   许多时候不在于你能不能干,而在于你敢不敢干。这句话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
  •   里面举的例子没有一个是艰深难懂的,但其中蕴含的道理作者不说,只怕没几个人想得到。很喜欢作者这种见微知著、敏锐、客观又犀利的风格。看完这本书受益匪浅,感叹作者的伟大的同时,却又不得不叹息。也许在中国的商业社会,就是要这样不同于普世价值的“常识”吧。加上本书脱口秀似的文风,我很开心。
  •   书是早就看过了,这次买是给朋友的。作者的眼光和视野都比一般人都要大,书的内容很精辟,分析也很到位,看得出作者是很清醒的,对问题的分析和把握也很到位,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些感悟,只是难以适时的收集和总结。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些感悟,只是难以适时的收集和总结。这本书对于初出校门的充满创业和进取精神的学子更有用,因为它是归纳和总结了一些他们将来一定会遇到的各种迷茫区。
  •   作为一名销售人员的我,对市面上所有介绍推销方面的书,都有着不同的兴趣,因为喜欢,所以细看,希望正在从事这一行业的或者正准备从事这一行业的朋友都来购买看看,只要您对销售有兴趣,这本书应该就会成为您的首选!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   作为一个苦逼,很喜欢看屌丝逆袭的中国版创业史,推荐给希望创业,改变社会经济现状的有志青年看下。
  •   借鉴他人成功之道,只有借鉴别人的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获益匪浅。
  •   刚开始看见这个价格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这么便宜,就怕内容有出入。收到货后细细读来,跟我之前读的电子书一模一样!书中带有插图,使人读起来并不乏味。而且我想要的记录表在书中也有体现。总之这本书物美价廉!而且还是货到付款!非常满意,给个好评!
  •   以前看他的视频,现在看他的书,一直感觉都还蛮好的。
  •   很好的一本书,写的比较具体。
  •   品味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生活,才会有所不一样,不然今天的我们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   翻翻看看,学习学习还不错。
  •   我比较喜欢靠人物传记一类的书籍,这本书自传写的还不错,比较励志。
  •   当天下单,当天收到,体现了当当的专业。并且每一道程序都能在网上及时的体现和查询到,服务非常的到位,当当给我们读者带来了方便,以后还会来买,也会把当当的口碑告诉身边的朋友。
  •   相信自己,未来才会更美好!
  •   收获蛮大的一本书,自省,然后再重新开始,加油!
  •   书已经收到了,质量很好,速度也很快,好评。
  •   王传福和比亚迪挺给中国制造提气的。从电池产业发展到汽车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跨越到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单一技术跨越到多方面技术的集成,挺具有跨越性的。
  •   叙事一般,内容严重重复,和想象的差太远了!收获也不是很大!!!
  •   如看<<汽车"疯子"李书福>>一样,书不错,但这仅是一种记实性的,这也已足够了。同时,对于王传福及其比亚迪的成功基因点评的也相当到位,而深度似有所欠缺。
  •   比亚迪神话的男人。
  •   评论多了,叙事少了,近两年的事里面没有。
  •   作者表现得东西太少,有点像新闻报纸,纯属数据报表,不是很喜欢
  •   整本书都在记流水帐,全部内容都是在网上到处摘录的,没有一点系统性,没有一点深度,除了流水帐,还是流水帐。如果不是因为付了款的,早就把它废了。失望透顶!这种书居然能出版?!
  •   2009年9月28日,他以350亿元身价位居“2009胡润中国百富榜”榜首,成就了自己的财富人生。
  •   这些资料都是一些网上堆砌的东西,没有什么独特的分析之类的,作为了解BYD还过得去。但是不够全面。
  •   没什么内容,通篇吹捧
  •   不错的名人传记。比亚迪之所以能创造汽车王国的神话,就是因为有王传福的奋勇拼搏和科学管理。
  •   美得很,下次还会买的,书是好东西啊
  •   送过来的书比旧书摊的书都烂,被尘土磨损严重,还有脏东西粘在上面,完全没有读的心情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